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对超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接受腹腔镜TME联合经肛ISR手术的35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肿瘤下缘距肛门2~5(平均3.4)cm;高、中分化腺癌32例,绒毛状腺瘤癌变3例;pTNMⅠ期16例,ⅡA期15例,ⅢA期3例,ⅢB期1例。术后末端回肠造口狭窄1例,吻合口瘘3例(均为未行末端回肠造E1者)。经4~49(中位时间16)个月的随访.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复发.1例死于肝转移。随访满1年的19例患者术后1年排粪次数为1~4次/d.控便时间5min以上。结论腹腔镜TME联合经肛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具有根治、保肛和微创的优点!侣廊进行严格的病例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肛内括约肌切除术(ISR)联合经腹全系膜切除术(TME)对超低位直肠肿瘤患者保肛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4例无肛门外括约肌受侵的超低位直肠肿瘤患者给予经肛ISR联合经腹TME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患者远切缘距肿瘤下缘距离为2.1 cm(1.8~3.0 cm).病理类型:腺癌23例(其中高分化9例,中分化14例),乳头状癌1例,直肠间质瘤2例,绒毛状腺瘤癌变5例,巨大绒毛状腺瘤3例.病理分期(术后):pTNM 1期18例,ⅡA期5例,ⅡB期1例,ⅢA期4例,ⅢB期1例;T分级:T1 15例,T2 5例,T3 8例,T4 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121裂开2例,直肠阴道瘘2例.术后早期大便次数3~12次/d,肛门控便能力明显下降;术后6~12个月肛门功能逐渐恢复,大便次数1~5次/d,部分患者恢复正常.但是内括约肌全切术患者1年后仍然时有粪污发生.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6个月,术后5个月吻合口复发1例,术后28个月和10个月肝转移各1例,术后26个月心源性猝死1例.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经肛ISR符合肿瘤的根治性原则,又能保留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42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TME联合ISR术治疗。按TME原则完全游离切除直肠后,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完成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或者改行Mile’s术式,13例行回肠预防性造口,2例发生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治愈。所有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比较满意,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9-40个月,1例于术后15个月发生肝脏多发转移再次入院进一步治疗。结论对于术前评估早中期超低位直肠癌,特别是肿瘤没有侵犯肛门内括约肌,采用腹腔镜TME联合IRS术是安全可行的,提高了保肛成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局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低位直肠癌括约肌间切除超低位吻合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低位直肠癌行括约肌间切除手术(ISR)后的舡肠动力学变化、肛门功能及肿瘤根治效果。方法总结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间施行ISR手术的3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肿瘤距肛缘2.5~4.0(平均3.4)cm。与术前比较.术后肛管静息压、肛门最大收缩压和直肠最大耐受容积明显降低(P〈0.01).有27例(90.0%)患者术后肛门直肠抑制反射消失,且随着时间推移无明显恢复。按Williams的排便自制标准.术后3、6、12个月分别有86.7%、93.3%和96.7%的患者达到功能良好效果。全组患者随访1年至3年8个月.无死亡病例;未出现盆腔或吻合口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吻合口瘘。10例术后出现肛周粪渍性湿疹,2例结肠黏膜脱出,1例肛管狭窄。结论ISR超低位吻合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可以达到良好的根治性.并能较好地保留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5.
括约肌间切除术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超低位直肠癌行括约肌间切除手术(ISR)后的肛门功能及肿瘤根治效果。方法近7年间本院为1 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ISR手术。经腹按照TME原则游离直肠至肛提肌平面后,经肛门于括约肌间沟处切开肛管皮肤,分离内括约肌直至将直肠及内括约肌全部切除,再行结肠肛管吻合。术后7 d天开始肛门收缩功能锻炼,4周开始生物反馈训练。对Dukes B,C期患者,术后2周开始化疗,术后4周进行放疗。结果全组无术后死亡,无吻合口瘘。2例术后发生结肠黏膜脱出,2例肛管狭窄,1例切口脂肪液化。随访3个月至7年,无盆腔或吻合口局部复发;2例分别于术后1 7个月和2 1个月死于肝转移,1例术后6个月死于肺转移。按W illiams的排便自制标准,术后3,6,12个月分别有6 2.5%,8 0.0%,8 4.6%的患者达到功能良好效果。结论ISR手术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肿瘤根治效果与排便功能的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icresection,ISR)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5月,18例超低位直肠癌(肿瘤直径0.8~5.5 cm,下缘距肛缘1.9~4.5 cm)行腹腔镜TME联合ISR术。病例选择标准:肿瘤下缘距肛门〈5 cm;直肠指诊肿块可以推动;腔内B超、MRI或CT提示无外括约肌受累;无远处转移;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腹部:在腹腔镜下TME法分离直肠及其系膜至肛提肌水平。肛门部:切开肛管黏膜至内外括约肌间隙,沿间隙向盆腔分离,与腹部操作部位会合,移除标本,结肠肛管吻合。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18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80~300 min,平均220 min。术中出血40~160 ml,平均100 ml。手术切缘均阴性。10例未行回肠造口者中发生吻合口漏3例,加行回肠造口术及充分引流后痊愈。全组随访12~46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早期肛门经常粪污,每日排便3~10次。术后1年排便次数减为每日1~4次,控便时间可达5 min以上。根据Kirwan分级,1年后肛门功能Ⅰ级+Ⅱ级16例,Ⅲ级2例。结论选择合适的超低位直肠癌,特别是没有侵犯外括约肌的早期患者,采用腹腔镜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是可行的,能体现根治、保肛、微创和经济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弧形切割缝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距肛缘4~7cm)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TME治疗原则行保肛手术,术中应用弧形切割缝合器行直肠-肛管间切割、闭合。术后随访6~18个月,回顾性分析其根治性、术后排便功能、手术并发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本组无手术中死亡,术后病理学检查无切端癌残留,无大便失禁,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4例,局部复发1例,腹壁切口感染2例,盆腔感染1例,术后肿瘤局部复发1例。术后排便功能基本正常,控便能力满意。术后性功能3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排尿功能恢复时间7~20d(平均9d)。结论在低位直肠癌中应用弧形切割缝合器行保肛手术安全、有效,能获得较好的根治与保留肛门功能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术式,即支撑捆扎法低位(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2年来采用支撑捆扎法进行直肠癌保留肛门手术(保肛组)3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肿瘤距离肛缘的平均距离为(4.7±1.2)cm。TNM分期:Ⅰ期40例,Ⅱ期130例,Ⅲ期109例,Ⅳ期31例。吻合口距肛缘平均距离为2cm(1~4cm)。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2.3%,肛门括约肌控制力优良率为82.25%。中位随访时间为84个月(12~186个月),310例患者中5年内有18例局部复发,局部复发率为5.8%。全组中位生存时间(57.8±2.739)个月,平均生存时间(67.494±1.738)个月。结论支撑捆扎法是一种安全、可行的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手术技术,可以完成从肛提肌内口到括约肌间沟的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不影响肿瘤的根治原则、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支撑吻合管在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基础上行结肠一直肠/肛管吻合的应用.方法 155例低位直肠癌TME术后,应用支撑吻合管经肛门行结肠一直肠/肛管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结果 本组155例无手术死亡及术中严重并发症,术中病理检查无残端癌;术后肛周盆腔感染2例(1.29%),吻合口漏3例(1.94%),吻合13出血5例(3.23%),吻合口狭窄4例(2.58%).寿命表法计算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分别为78.06%(121/155)及6.45%(10/155).手术后3个月排便功能的优良率为82.58%.结论 低位直肠癌TME术后应用支撑吻合管行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直肠的直肠癌根治术疗效评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评价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直肠的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3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加经肛门内外括约肌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肿瘤下缘距齿状线2cm以内,有18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前先进行放、化疗。腹部手术施行全直肠系膜切除,向下切断骶骨直肠韧带和部分肛提肌达肛门外括约肌环上缘,沿外括约肌环和肠壁(内括约肌)之间再向下分离1—2cm。肛门手术组在癌灶下缘2cm之齿状线下方垂直于肛管长轴切开内括约肌全层,然后沿肛门内、外括约肌环间隙向上游离,与腹部手术组会师。将近端结肠或结肠储袋与肛管或肛管.齿状线行端端吻合。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肛门功能恢复较好。平均随访12个月,29例患者无复发和转移;1例出现复发和转移,另1例癌胚抗原19.9,但未发现转移灶。结论经肛门内外括约肌同切除直肠的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以达到良好的根治性,并保留较好的肛门功能,是一种可选择的根治性保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加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7例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加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例术中出血量30~80m l,手术时间3.5~5h,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持续胃肠减压24h,术后24~48h开始饮食,术后3d拔除尿管下床活动,术后1~2d开始排便。术后住院7~10d。随访3~6个月,无局部复发。结论:腹腔镜下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要求游离直肠至盆底耻骨直肠肌水平,经肛门于齿状线水平切断直肠,再经肛门手工行结肠-肛管吻合的方法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能够保证完整切除直肠系膜,术中减少出血,住院天数缩短,在降低手术难度、提高保肛率等方面有其优势。患者对本术式的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腹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的直肠癌根治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2例癌灶下缘距肛缘4~5 cm的超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切除肛门内括约肌加结肠套叠重建内括约肌保肛术进行临床分析.52例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28~76岁,平均为56.3岁.癌灶下缘距肛缘4 cm 18例,癌灶下缘距肛口5 cm 34例.病理诊断直肠腺癌52例,其中高分化者21例,中分化者29例,低分化者2例,腺瘤癌变6例.Dukes分期:A期28例,B期24例.结果 52例术后随访率为88%(46/52),术后随访时间2个月至12年,中位随访时间为5.9年.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3.8%),吻合口狭窄3例(5.7%),术后6~12个月时肛门排便控制功能基本恢复到正常.术后局部复发3例,术后5年生存牢为24/33例(73%).结论 切除肛门内括约肌的直肠癌根治保肛术能保留良好的肛门排便控制功能,不增加局部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肛门拖出吻合器吻合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2013年1月,采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拖出吻合器吻合法治疗30例中低位直肠癌。22例≤T2期,8例T3期,均为N0,M0。电子结肠镜检查显示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4.0~10.0cm,(7.6±1.5)cm;肿瘤直径2~6cm,(3.8±1.3)cm。先在腹腔镜下进行直肠全系膜切除,于耻骨联合上做下腹部正中辅助切口,直视下切断近端结肠,经肛门拖出切除直肠标本,应用双荷包、单吻合器技术,以国产管型消化道吻合器(31.5mm或28.5mm)行结一直肠端端吻合。结果 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70~280min,(216.3±25.9)min。术中出血量50~700ml,(273.3±160.1)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4d,(2.5±0.8)d。术后住院时间8~30d,(12.2±4.2)d。肠管远端切缘距肿瘤的距离2.0~6.0cm,(3.9±0.9)cm。远近切缘均未见癌残留。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3.3%),腹腔积液并感染1例(3.3%),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无腹腔内出血、肠梗阻、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随访6~24个月,(11.8±3.9)月,术后3个月大便次数1~5次/d;1例吻合口瘢痕收缩狭窄,排便困难,予以扩肛等处理后好转;1例术后16个月局部肿瘤复发,行腹一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结论 经肛门拖出吻合器吻合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经肛管括约肌间径路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安全可行性,并评价肿瘤根治效果及术后肛门功能。方法分析2000-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经选择的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病人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腹部手术遵循TME原则,肛门手术在直视下距病灶下缘2cm切断直肠黏膜和肛门内括约肌,经括约肌间隙向上游离达肛管外括约肌环上方与腹部手术会合,近端结肠与肛管完成端端吻合。前瞻性随访术后病人肿瘤复发与肛门排便功能状况。37例病人完成手术,并发症包括发生急性肺栓塞并死亡1例,盆底肌肉出血1例,吻合口漏3例。36例病人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0(24~60)个月。3例(8.33%)吻合口复发,其中1例死亡;1例同时肺、腹膜转移于术后24个月死亡;2例因肝转移分别于术后16、24个月死亡;1例腹腔内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于术后16个月死亡。术后6个月肛门括约肌功能已比较满意。结论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径路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方法是一种可选择的安全性高、根治效果好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内括约肌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治疗直肠癌和肛管癌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结直肠外科专业组收治的199例行ISR术的直肠癌和肛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BMI值将其分为消瘦组(n=23)、正常组(n=114)及超重组(n=62),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近期疗效。结果术后早期康复方面,3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道管理方面,3组患者拔除引流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组和超重组拔除引流管的时间较长(P〈0.05),而拔除胃管和尿管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肛周感染、肠梗阻、胃潴留、尿潴留、败血症、伤口感染及直肠阴道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对ISR治疗直肠癌和肛管癌近期疗效的影响较小,肥胖不会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适当管理模式的配合下,也不会影响术后早期康复指标。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支撑吻合管的应用价值。方法〓腹腔镜下对14例低位直肠癌病人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根治性切除,用支撑吻合管完成超低位结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超低位结直肠-肛管吻合成功14例,吻合时间l5~30 min,直肠系膜均完整切除,其中结肠与外科肛管吻合8例,结肠与解剖肛管吻合6例。术后病人肛门括约肌功能、排尿功能良好,未发生吻合口狭窄与吻合口瘘者。术后6个月排便功能优良率为85.71%(12/14)。寿命表法计算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分别为78.57%(11/14)及7.14%(1/14)。结论〓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支撑吻合管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