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互关系。方法:对214名大学生进行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情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测试。结果: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也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仅与负性情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仅与主观支持呈显著的负相关;男女生在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上差异显著,在应对方式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在社会支持上差异显著,而在主观幸福感以及应对方式上差异不显著。结论: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和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52名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会支持各维度、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均有显著意义。结论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曾经有留守经历高职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以814名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留守经历的426名,无留守经历的388名。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问卷",运用独立样本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留守经历高职学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在性别(t=1.09,P=0.28)、独生子女(t=-0.31,P=0.76)、留守年龄(F=1.26,P=0.29)、留守时间(F=0.63,P=0.60)、与父母不同团聚频率(F=1.33,P=0.27)、不同代养人(F=0.77,P=0.57)上均差异不显著;2有无留守经历高职学生在总体主观幸福感(t=-0.87,P=0.39)上差异不显著;3有无留守经历高职学生在总体社会支持(t=-2.56,P=0.01)及客观支持维度上(t=-4.74,P=0.00)差异非常显著;4留守经历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呈显著相关关系(r=0.301);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留守经历高职学生的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预测效应(9.1%)。结论:留守经历高职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内地藏族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幸福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311名内地藏族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呈显著相关;2回归分析发现,家庭支持和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对总体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R2=0.085,P0.05)。结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对广州市8所高校1773名大学生采用Campbell幸福感量表、大学生压力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依此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理想:χ2/dr为2.837,GFI、AGFI、NFI、NNFI、CFI均大于0.9,RMSEA为0.032.压力、消极应对方式对幸福感具有负效应(总体效应分别为-0.377,-0.130).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对幸福感具有正效应(总体效应分别为0.286,0.277).结论: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TEES)、归因方式量表(ASQ)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河南农业职业学院300名在读高职高专学生施测。结果 1所测大学生总体幸福感整体水平偏高,其中女大学生差异显著(P0.05);2应对方式和归因方式各因子不同程度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3解决问题、合理化、积极事件内归因、稳定性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结论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整体偏高,归因方式和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7.
阮碧辉 《校园心理》2017,(6):434-436
了解父亲文化程度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高校开展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通过整体随机问卷调查法对565名大学生采用总体幸福感(GWB)量表和自编被试基本信息调查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显示:父亲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与父亲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大学生在精力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父亲高中文化程度与父亲文盲的大学生在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父亲初中文化程度与父亲文盲的大学生在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认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父亲小学文化程度与父亲文盲的大学生在对情感和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得分越高;父亲小学和文盲文化程度的大学生在精力因子上得分均比父亲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大学生高;父亲为文盲的大学生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能力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均可影响社会赞许性;主观幸福感在应对方式与社会赞许性之间起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公认的成熟问卷,对高职高专大二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会赞许性与积极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负相关;主观幸福感在应对方式与社会赞许性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积极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6.87%,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大小为41.18%。结论:提高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降低消极应对方式可直接影响社会赞许性,同时也可通过提高主观幸福感而对社会赞许性起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当前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主观幸福感状况,探究社会性发展、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随机抽取宁波大学在校226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水平(9.98±0.99);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11.06±1.91);在测量中发现大学生在社会支持上存在性别差异,女大学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t=-2.724,P0.05);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社会性发展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07,0.352;P0.05);社会性发展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真正相关(r=0.317,P0.01)。结论: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并和社会支持一起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师范类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特点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分别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131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测量数据用SPSS 10.0整理与统计。结果师范类大学生的家庭满意度(F=8.86,P〈0.01)和自由满意度(F=4.16,P〈0.05)在是否贫困与性别这2个因素上存在交互作用,贫困男生的家庭满意度和自由满意度不仅低于贫困女生,而且显著低于非贫困男生;女生比男生体验到更少的学业满意度(F=21.12,P〈0.01);贫困生的学校满意度(F=5.57,P〈0.05)和环境满意度(F=5.45,P〈0.05)明显高于非贫困生,但他们的学业满意度(F=3.54,P〈0.05)明显低于非贫困生;社会支持各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师范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性别和贫困与否方面的差异;师范类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是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民办与公立学校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00名民办和公立学校大学生进行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结果:①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公立学校大学生。②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之间显著相关。③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结论:民办与公立学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差异,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协同作用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对4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社会支持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各指数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②高社会支持组和低社会支持组被试在幸福感各指数上均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③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主观幸福感的情感成分(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主观支持则对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生活满意度)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 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和主观幸福感各指数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属性的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各指数的预测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临沂师院的271名大学生进行SCL-90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不同心理健康状况的大学生主观支持、应对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支持与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不成熟或混合型的应对方式与SCL-90的某些因子分之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结论大学生更多地使用不成熟或混合型应对方式,其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随机抽取的487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应对方式以积极应对为主。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的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也越高(F=27.487,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r=0.290,P0.05),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的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也越高(F=15.395,P0.01)。结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作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可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有效地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40名大学生进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量表的测试。结果:①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有显著性意义。②应对方式是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关系的中介变量。③经应对方式的调节,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有很强的间接影响。结论: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协同作用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和自信对中医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个人评价问卷和C am pell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对389名中医专业本科生进行施测。结果中医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性别(t=0.50,P>0.05),年级(F=0.81,P>0.05)和城乡(t=0.32,P>0.05)差异;积极应对、爱情关系、消极应对和学业表现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四者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量分别为12%,5%,4%和2%。结论应对方式和自信是影响中医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