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阴道检查在产程监测中是否会增加母儿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阴道检查组)300例和对照组(肛门检查组)300例,分别采用5%聚维酮碘溶液会阴消毒后阴道检查和传统的肛门检查来监测产程进展,观察产后母儿的体温、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恶露培养结果、眼部、肺部、脐部情况确定母儿有无感染.结果 两组母儿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后阴道检查用于产程监测,不增加母儿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还可减轻产妇的不适感,是产时服务中适宜的检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通常认为产程中阴道检查会增加母婴感染的机会,因此一般以肛门检查来了解产程进展情况。但肛门检查时产妇有较强的便意及疼痛感,并且对产程进展的判断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探索既能更好地观察产程进展,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给产妇造成不良刺激的方法。我院自2011年开始,对分娩的产妇使用阴道检查代替肛门检查,从母婴感染、产妇疼痛不适程度、检查结果准确性及产程进展的观察等方面对两组产妇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产程中常规采用阴道检查代替传统的肛门检查是否会增加母儿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40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产妇全部用阴查了解产程进展情况,对照组肛查为主,必要时用阴道检查.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前后及母婴感染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分娩前后白细胞和中性分类计数及C-反应蛋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且阴查可准确判断产程进展情况,避免肛查引起的失误,而产妇及新生儿的各种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产程中阴查代替肛查是安全可行而且有利的.  相似文献   

4.
王鑫  张轶岚 《四川医学》2010,31(5):614-615
目的产程中用肛查(肛查不清时再用阴道检查)与直接用阴道检查的方法进行探讨、观察、比较。方法将临产产妇随机分为肛查和阴道查两组,每组各300例,比较两组的母婴感染情况。结果两组在宫内感染等产褥感染、会阴切口感染及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产程进展在待产室中清洁外阴的条件直接用阴道检查能避免肛查的弊端且不增加母婴感染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虞善芝 《广西医学》2008,30(3):365-366
目的探讨产程中阴道检查是否会增加母婴感染的发生率。方法足月头位孕产妇200例,分阴查组、肛查组各100例。阴查前用络合碘稀释液消毒,肛查常规进行。并观察产前、产后的血常规,检查准确性的判断,住院期间母婴体温及新生儿黄疸等情况。结果两组母婴感染及新生儿黄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前后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阴道检查不增加母婴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阴道检查与肛门检查是观察产程进展的两种常用检查方法.国外60年代有学者报道阴道检查优于肛门检查.阴道检查准确,能全面了解软产道情况,不但不增加感染机会,还有助于降低感染发生[1].大部分较先进国家基本取缔了产程中进行肛门检查,我国有关的研究报道甚少,绝大多数地区仍采用肛门检查观察产程进展,为此对我院住院分娩的100例产妇进行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产程中常规采用阴道检查代替传统的肛门检查是否会增加产褥感染和新生儿感染,以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肛门检查组)600例和实验组(阴道检查组)616例。采用单盲法观察产妇产后的体温、恶露、伤口愈合等产褥感染发生率,观察产妇产前产后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以及观察新生儿体温、新生儿感染等情况。记录在统一设计的表格上,按诊断标准判断产妇是否发生产褥感染,新生儿是否合并感染。结果:两组临床试验对比后发现产妇和新生儿的感染发生率无差异性,P>0.05。结论:阴道检查,可有效地减轻产妇检查时的不适感,并且能直观清楚地了解产道情况,能准确地观察产程进展,而且又不会增加产妇和新生儿的感染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丁小燕  于坤  张春凤 《重庆医学》2022,(8):1367-1370,1374
目的 研究会阴超声替代传统阴道指检监测产程进展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103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使用会阴超声测量宫口扩张大小、胎头进展角度(AOP)、胎头与会阴间的距离(HPD)、大脑中线角度(MLA),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判断会阴超声替代传统阴道指检监测产程进展的可行性.结果 会阴...  相似文献   

9.
正常分娩     
,翻阳协8阴道检查在产程中的应用/马彦彦…刀中华妇产科杂志一1997.32(6)一366 选择健康足月初产妇52例作为观察组,在产程中行阴道检查,同时选择67例作为对照组,行肛门检查。两组产妇在潜伏期均为3一4小时检查一次,活跃期2小时检查一次,对照组在宫口开全后立即行阴道检查。结果发现:①两组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异常者无显著差异,两组C一反应蛋白差异不明显,母儿感染率无明显差异;②对照组于肛诊宫口开全后行阴道检查,误诊率为14%。作者认为:产程中行阴道检查观察产程进展较肛门检查准确、可靠,不增加产妇及新生儿感染的危险性。参2(马黔红),8伽…  相似文献   

10.
分娩过程中,定期检查头先露下降情况,是了解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估计分娩难易度的一项有效指标。多年沿用的头先露下降检查方法是肛门指诊或阴道检查,用头先露在坐骨棘平面上、下的厘米数标明。由于产时胎头水肿、变形,常影响检查结果,且反复检查增加感染机会。为克服这些缺点,Crichton首先报道应用腹部五分法检查头先露下降程度的方法,继而Friedman介绍腹部五分法在产程图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