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原癌基因N33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N33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与发展中基因分布特点与变化趋势。以及在增生性瘢痕中所起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收集增生性瘢痕患者24例、非增生性瘢痕患者24例不同时期的标本,按伤后3、6、9、12个月分组编号。另设12例患者的正常皮肤作为对照组。利用原癌基因N33的基因特异片段制成寡核苷酸探针,与瘢痕组织切片和成纤维细胞爬片原位杂交。经统计学处理后,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 早期增生性瘢痕中,N33基因的探针在组织细胞中有较强的阳性反应.而非增生瘢痕则阳性反应较低,正常皮肤组的阳性反应更少。经对所有标本的观察,增生性瘢痕3~6个月的N33表达,阳性细胞的数量、反应的着色程度,均明显强于9~12个月增生性瘢痕、非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将增生性瘢痕组与非增生性瘢痕组比较,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意义。成纤维细胞爬片杂交结果与组织切片存在相同的结果。结论 瘢痕增生与细胞原癌基因及抑癌相关基因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而原癌基因N33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调节该基因的表达,有望减轻瘢痕的增生。  相似文献   

2.
分泌的凋亡相关蛋白基因在增生性瘢痕中的分布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泌的凋亡相关蛋白基因SARP1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与发展中基因分布特点与变化趋势以及在增生性瘢痕中所起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收集患者标本,增生性瘢痕12例,非增生瘢痕12例,按伤后3、6、9、12个月不同时间分组编号.另设正常皮肤对照12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ARP1的基因特异片段制成寡核苷酸探针,与瘢痕组织切片和成纤维细胞爬片原位杂交,统计学处理后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 早期增生性瘢痕中,SARP1基因的探针在组织细胞中有较强的阳性反应,而非增生瘢痕阳性反应较低,正常皮肤则更少.观察所有的标本,3~6个月增生性瘢痕中SARP1的表达,无论阳性细胞的数量,反应的着色程度,明显强于9~12个月增生性瘢痕、非增生瘢痕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玻片原位杂交结果存在相同的结果.结论 瘢痕增生与分泌的凋亡相关蛋白基因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而SARP1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调节该基因的表达,有望实现减轻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fos与c-jun两种原癌基因在溃疡与增生性瘢痕创面表达的特征与规律以及与不同组织修复结局发生的关系。方法16例标本均取自于外科手术患,其中增生性瘢痕8例,溃疡创面8例,取增生性瘢痕患中的5例的正常皮肤作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法(ABC法)检测c-fos与c-jun两种原癌基因在3种组织切片的分布特征。结果在正常对照皮肤c-fos与c-jun的阳性表达主要见于表皮基底细胞和少量皮下成纤维细胞,但在相应部位c-jun的表达较c-fos为弱。在增生性瘢痕,c-fos与c-jun均出现强阳性表达,主要见于成纤维细胞。在溃疡组织,c-fos与c-jun的联合表达多见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部分炎症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胞浆。结论 增生性瘢痕与溃疡创面c-fos与c-jun表达量与部位同正常皮肤差异有显性意义,提示这两种原癌基因在影响调控组织修复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波形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波形蛋白是中等纤维的主要成分之一,在细胞骨架与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探讨波形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程度及对瘢痕增生与挛缩的作用。方法 收集患者不同时期增生与非增生瘢痕作为研究标本,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出的差异基因,选择波形蛋白的基因特异片段,制成寡核苷酸探针与瘢痕组织切片原位杂交。同时,将各标本进行组织块培养,制成成纤维细胞爬片,进行原位杂交。结果 波形蛋白基因在3个月,6个月的增生性瘢痕中表达均明显强于9个月,12个月增生瘢痕及非增生瘢痕,阳性细胞比例也高于9个月,12个月增生瘢痕及非增生瘢痕。结论 瘢痕增生挛缩与细胞骨架运动的相关基因存在密切关系,而波形蛋白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可能实现减轻瘢痕增生与挛缩。  相似文献   

5.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 p5 3基因第 4~ 8外显子的突变规律及其意义。 方法 取瘢痕患者手术切除的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标本各 12例 ,并设患者自身正常皮肤标本及血标本为对照。体外分离、培养上述组织标本的成纤维细胞。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SCP)分析方法和基因测序法 ,检测各种组织成纤维细胞中p5 3基因的突变情况。  结果  12例瘢痕疙瘩标本中有 9例p5 3基因外显子 4、5、6、7出现点突变和移码突变 ,增生性瘢痕标本、正常皮肤标本及血标本中均未检出突变。 结论 p5 3基因突变是瘢痕疙瘩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合蛋白(FGF—BP)mRNA在烧伤后肉芽组织和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设计地高辛标记的FGF-BP寡核苷酸探针,对10例烧伤后肉芽组织,33例增生性瘢痕和9例正常皮肤进行原位杂交实验,检测各组织中FGF-BPmRNA的表达差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织中微血管数目差异。结果烧伤后肉芽组织组和增生性瘢痕(〈6个月)FGF-BPmRNA表达明显升高,FGF-BPmRNA在增生性瘢痕6个月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肉芽组织组和增生性瘢痕(〈6个月)微血管数目明显高于其他各组。FGF-BPmRNA表达与微血管数目成正相关(Spearman R=0.463,P〈0.01)。结论FGF.BP可能是影响烧伤后创面愈合和早期瘢痕增生过程中微血管形成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胸腺素β4基因片断mRNA在人瘢痕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胸腺素β4(thymosin β4,Tβ4)基因片断mRNA在人包皮及其他部位正常皮肤、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病理性瘢痕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地高辛标记Tβ4基因片断 [BM005698(EST)基因]探针,利用组织切片的原位杂交技术显示Tβ4 mRNA的表达,分别进行定性和体视学半定量分析4组标本的Tβ4表达情况.结果 Tβ4基因片断的mRNA在大部分包皮及其他部位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中表达,瘢痕疙瘩的成纤维细胞表达Tβ4的阳性标本比率(2/10)仅为包皮(8/10)的25%,为其他部位正常皮肤(7/10)的28.6%,其真皮的表达多于表皮;Tβ4在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中表达较多.表达阳性标本真皮的平均光密度值,Tβ4基因片断在瘢痕疙瘩的表达为0.03±0.01,比它在正常皮肤0.09±0.03和增生性瘢痕0.09±0.02的表达分别明显减少(P=0.000;P=0.000);包皮组Tβ4基因表达为0.30±0.08,比其他部位正常皮肤增高231.5%(P<0.001).4组的积分光密度值分析结果与平均光密度值比较结果基本相同.Tβ4基因在增生性瘢痕组中的表达阳性率(3/10)与包皮外其他部位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差异不显著,但4组的表达量均存在显著差异;Tβ4表达量在包皮组中最高,在其他部位的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次之,瘢痕疙瘩表达最少. 结论 Tβ4基因片断mRNA在瘢痕和正常皮肤中均有表达.Tβ4基因片断在瘢痕疙瘩中表达减少,在包皮中表达增加,说明Tβ4基因片断可能涉及瘢痕疙瘩形成的病理机制,可能是一个影响瘢痕疙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原(AGT)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1型受体(AT1)和2型受体(AT2)在人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基因的表达。方法将增生性瘢痕皮肤的标本分为增生期和成熟期两组,并提取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的总RNA,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对AGT及AT1和AT2在增生性瘢痕中的基因表达进行病理学检测和观察。结果在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AT1和AT2基因mRNA均有表达。在增生期增生性瘢痕中AT1和AT2基因mRNA的表达增加,与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在成熟期增生性瘢痕中AT1和AT2基因mRNA的表达减弱。与AngⅡ受体基因的表达相类似;AGT在增生期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增加,在成熟期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减弱。结论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AngⅡ的AT1和AT2的基因表达增加,AngⅡ可能通过AT1和AT2调节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和成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原(AGT)及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的1型受体(AT1)和2型受体(AT2)在人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基因的表达。方法将增生性瘢痕皮肤的标本分为增生期和成熟期两组,并提取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的总RNA,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对AGT及AT1和AT2在增生性瘢痕中的基因表达进行病理学检测和观察。结果在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AT1和AT2基因mRNA均有表达。在增生期增生性瘢痕中AT1和AT2基因mRNA的表达增加,与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在成熟期增生性瘢痕中AT1和AT2基因mRNA的表达减弱。与AngⅡ受体基因的表达相类似;AGT在增生期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增加,在成熟期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减弱。结论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AngⅡ的AT1和AT2的基因表达增加,AngⅡ可能通过AT1和AT2调节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和成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Secreted protein,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方法瘢痕患者的瘢痕疙瘩和3~12个月增生性瘢痕组织各26例;另取手术剩余的正常成人皮肤组织5例;所有标本用40 g/L甲醛固定,行连续切片,厚4μm,应用链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标记物免疫组织染色法染色。同时设正常对照(正常皮肤)、阳性对照(胃癌癌变组织)、阴性对照(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鼠抗人SPARC单克隆一抗浓度为1:200。结果正常成人皮肤中SPARC表达稀少,局限在真皮-表皮交界的乳头真皮,部分靠近基底膜血管和皮肤附件。SPARC在增生性瘢痕的真皮瘢痕组织、皮肤附件中低表达,且早期增生性瘢痕中表达无明显强于晚期增生性瘢痕(P>0.05)。在真皮中SPARC呈弥散性散在分布(同增生性瘢痕),阳性信号表达较低。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的SPARC较正常皮肤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SPARC在3~12个月增生性瘢痕中呈低表达,在瘢痕疙瘩中低表达。  相似文献   

11.
肌钙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患者不同时期增生症与非增生性瘢痕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肌钙蛋白的基因特异片段,制成寡核苷酸探针与瘢痕组织切片原位杂交,同时,将各标本进行组织块培养,制成成纤维细胞爬片,进行原位杂交,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肌钙蛋白基因在早期增生性瘢痕中表达均明显强于晚期增生性及非增生性瘢痕。结论:瘢痕增生挛缩与细胞骨架运动的相关基因存在密切关系,而肌钙蛋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可能实现减轻瘢痕增生与挛缩。  相似文献   

12.
胡祖倩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8):141-144
目的 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增生性瘢痕形成情况和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 于我院妇产科行腹部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增生性瘢痕形成情况分为增生性瘢痕 组(n=30)与非增生性瘢痕组(n=30),比较两组术后情况,并借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术后增生性瘢痕 形成的因素展开分析。 结果 增生性瘢痕组术后感染发生率、美容修复率及色素沉着发生率均高于非增生 性瘢痕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切口类型、内分泌疾病、瘢痕体质是妇产科腹 部手术后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导致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因素 较多,需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结合其临床表现,积极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增生性瘢痕组织中P物质含量是否高于非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对增生性瘢痕、非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中P物质含量做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增生性瘢痕组织中P物质含量显著高于非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P<0.01)。结论 P物质在增生性瘢痕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增生性瘢痕P物质含量的放射免疫测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测定增生性瘢痕组织中P物质含量是否高于非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分别对增生性瘢痕、非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中P物质含量做定量分析研究。结果 增生性瘢痕组织中P物质含量显著高于非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P〈0.01)。结论 P物质在增生性瘢痕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初步研究P物质(SP)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作者采用兔抗SP血清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蛋白-过氧化酶连结法及DAB染色技术,并用图像分析仪对染色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发现增生性瘢痕组织中SP免疫反应阳性分布显著高于非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认为SP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在瘢痕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临床上不同病理分类的瘢痕组织,以正常皮肤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瘢痕内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表达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血管生成抑制因子阳性颗粒主要位于表皮角朊细胞胞浆。增生性瘢痕组和瘢痕疙瘩组中,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强,而非增生性瘢痕组和正常皮肤组中,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表达弱阳性或阴性。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在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分布特点 ,探讨该组织中细胞增殖的特征。方法 利用PCNA单克隆抗体 ,对 12例增生性瘢痕、8例成熟瘢痕及其配对的正常皮肤 ( 2 0例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ABC法 )。结果 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 ,PCNA标记率 ( 4 5 4± 12 3 )明显高于正常皮肤 ( 13 5± 4 1)和成熟瘢痕 ( 17 4± 6 2 )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0 0 1) ;而后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其中表皮角朊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内可见阳性颗粒。结论 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表皮角朊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均增殖活跃 ,两者与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均有密切关系 ;PCNA是判断细胞增殖状态的良好指标 ,是诊断增生性瘢痕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Wu J  Ma B  Yi S  Wang Z  He W  Luo G  Chen X  Wang X  Chen A  Barisoni D 《The Journal of trauma》2004,57(6):1276-1286
BACKGROUND: Hypertrophic scar is an excessive healing response that often follows thermal injury. The most outstanding morphologic change is the overdeposition of collagen, which is caused by imbalance between synthesis and metabolism of collagen. Previous studies also found that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was the key factor controlling scar formation. However, neither anti-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nor other methods could completely control scar formation and contraction. This fact suggests a multifactorial cause. Fortunately, cDNA microarray throws light on the general alteration at the gene level, and thus could allow us to find some new clues for understanding scar formation and contraction. METHODS: In this article, we report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scanning of gene expression of hypertrophic scar by means of cDNA microarray. Five cases of early human postburn hypertrophic scars were selected. Total tissue RNA was extracted from each hypertrophic scar sample and the corresponding uninjured region skin tissue; mRNA was further purified by Oligotex and then was reversely transcribed to cDNAs 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fluorescent dUTP to prepare the hybridization probes. The mixed probes were hybridized to the cDNA microarray containing 4,096 genes on a type of chemical material-coated glass slide. After high-stringent washing, the hybridized slides were scanned for fluorescent signal detection. Then, the expre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ytoskeletal genes such as alpha-smooth muscle actin (alpha-SMA) gene; fibroblast tropomyosin TM30(pl) gene; vimentin gene; profilin gene; and BM40 gene of hypertrophic scar at 3, 6, 9, and 12 months age were further quantitatively studied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 or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Our data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94 genes overexpressed and 3 genes down-regulated in early postburn hypertrophic scar. These altered genes were related to proto-oncogenes, apoptosis, immune regulatory genes, cytoskeletal elements, metabolism, and so forth. We also found that the detected cytoskeletal gene expression was much more intense at all time point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sistent with clinical observation, cytoskeletal genes reached a peak at an early stage and gradually decreased. CONCLUSION: Our study implied that multiple genes are involved in scar formation and contraction. Interferon is an autosecreted cytokine that might be responsible for self-control of overgrowth of cells in wounds. The early period of hypertrophic scar formation might be a good time for preventing overgrowth and contraction of hypertrophic scar by gene therapy.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保留扩张而不肥厚结肠的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及经验。方法:15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腹腔镜辅助下于腹腔内游离病变结肠,保留扩张而不肥厚的结肠,经直肠将病变结肠拖出肛门外切除,将近端扩张而不肥厚的结肠断端与齿状线上直肠粘膜切缘处吻合。结果:1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约2h,术中出血20~50ml。术后1~2d排气,术后第3天进食,7~9d出院。切除结肠组织病理示扩张但不肥厚或轻度肥厚的结肠含正常神经节细胞。随访6~12个月,患儿6个月后每日大便1~2次,无便秘复发、污粪、狭窄等。12例术后3~6个月钡灌肠复查示扩张的肠管恢复正常。结论:腹腔镜辅助施行保留扩张但不肥厚或扩张伴轻度肥厚结肠的巨结肠根治术,手术游离、切除结肠范围缩小、创伤减轻,更具有手术创伤小、康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