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既是古代医学的延续,又是当代医学的组成部分。它不是一种僵化了的东西,而是一门正在发展着的学科,必须与时俱进。继承与发扬中医学的特色优势并不仅仅是中医界本身的事情,需要中医药界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医学的现代化不是一个需要不需要的问题,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中医诊疗优势,中医学一级学科门类下属的每一个学科都应该意识到必须在本学科的历史及文献梳理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社会提起中医学往往让人想到的是以花、草、茎、叶、根、果实、矿石等作为药物的医学.其实中医学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医疗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门传统医学学科,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中医学发现了许多医学现象,如阴阳五行、五脏六腑、经络通达等等,中医学有其独特的医学观念和理论体系,它与西医不同,它有从天地的大视野对人体整体考察和辨证论治的理论,对生命、疾病的本质和规律的描述与认识都有其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产生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丰富的养生方法和诊疗手段的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医学宝库。而《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科,是学习中医学  相似文献   

4.
作为现代医学最前沿的分支学科,循证医学与中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循证医学的传入对中医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启示。作为中医桥梁的方剂学,亦应借助循证医学探寻适合其自身的发展方向,找寻更好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医学哲学     
医学哲学,研究医学中的哲学问题,既是哲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医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 医学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医学研究对象的高度复杂性,决定了辩证思维的迫切性和医学中运用哲学观点和哲学方法的重要性。医学哲学思想,古已有之,我国的中医学理论,更具有典型性,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代表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医学是理论医学的观点,通过对经验、理论的涵义与划分,以及中医学理论特质的探讨,提出不能笼统地将中医学称为理论医学,与之相对将西医学称为经验医学。如果要说中医学是理论医学,也只能说是形而上学的理论医学,也就是通俗所说的哲学医。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医学是理论医学的观点,通过对经验、理论的涵义与划分,以及中医学理论特质的探讨,提出不能笼统地将中医学称为理论医学,与之相对将西医学称为经验医学。如果要说中医学是理论医学,也只能说是形而上学的理论医学,也就是通俗所说的哲学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医情志学学科建立的自身和外部条件分析,认为在医学模式发生转变的今天,情绪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已成为医学、心理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社会迫切需要中医情志学的问世;作为与现代医学并立的中医学,迫切需要新学科、边缘学科的不断分化创立,以促进其自身整体水平的提高与发展,中医学的发展创新需要中医情志学的创建;对情志这一研究对象业已形成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概念、原理、范畴及学术原则,显示了作为一门学科所应具备的理论框架与知识体系,中医情志学创立的自身条件已经成熟。中医情志学的建立无疑将为人们认识丰富的情志活动与复杂的情志病证,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为中医学的发展创新开拓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门学科间正在互相渗透和促进。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对中医学进行研究,是发展、提高中医学,创立我国的新医药学,实现医学现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学分属于不同的医疗体系,认识其差异,有利于寻求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交融的契合点,从而促进医学的发展.国医大师孙光荣通过系统的对比,得出两者之间在学科属性、医疗模式、诊疗思维、发展特点、治疗特点五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学科属性而言,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西医学则属于单纯的自然科学;从医疗模式而言,中医学为整体医学模式,西医学为生物医学模式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诊疗思维而言,中医学是包容性思维,主张非定点清除致病因子,西医学则是对抗性思维,主张定点清除致病因子;从发展特点而言,中西医学呈现出起点高、发展慢与起步晚、发展快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从治疗特点而言,中医学以"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与"中和"为特点,西医学则强调数据支持,临床路径、介入和干预.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理论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一个相对完备的学科体系.中医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定位及中医学学科内部的划分一直以来都不甚明确.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相关研究可以为此提供方法上的借鉴,其中钱学森先生关于现代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的划分原则对于中医学的学科定位和内部划分具有指导意义.中医学理论可以由此分为基础理论、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3个层次...  相似文献   

12.
“中医饮食医学”这一概念过去没有被正式提出,但它确实是自成体系的,这是因为重视饮食因素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中医饮食医学这一古老而新兴的分支学科,是当前中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所谓“中医饮食医学”就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关于饮食物进行养生健身、防治疾病的一门综合性中医学科。它有广泛的研究范畴,涉及到中医理论、中药、方剂、诊断、治疗、养生以及现代营养学、康复医学等各方面,因此其分支学科又包括中医饮食医学理论、中医饮食本草学、中医饮食方剂  相似文献   

13.
从循证医学一级证据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本身存在的不足,以及RCT在中医药开展的局限性入手,论述循证医学不适合中医发展,提出真实世界的研究是未来中医药发展的新方向;并通过分析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以及中医学特殊的学科特点,进一步佐证真实世界研究与中医药研究的契合性,为中医学的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医学作为一个多领域交叉的学科,医学文化可以反映出其所属文化体系的特点。中西方医学文化的差异与冲突,集中体现在整体论与还原论、生命论与机械论的对立上。整合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前景,表明医学文化在方法论层面将会向着兼容整体论与还原论优势的系统论方向转变,而在认识论上,则会向着中医学生命论的理念回归。完成这种转变的医学模式是整合医学,其构建图纸为中医学,语境平台是系统科学,价值导向是生命伦理学。医学文化在方法论与认识论上的转变,亦是全球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文化由冲突走向融合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引文网络的医学各学科间知识流动的规律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NKI引文数据库医药卫生专题下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医学领域内的知识交流特点。结果表明:临床医学的知识流入量和知识流出量都位居第一,是知识交流网络中的核心;基础医学是其他医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属于医学网络中的重要知识源;中医学与外科学及其他临床类学科的交流密切;在跨学科医学研究中肿瘤学表现得比较活跃;口腔医学和精神病学在知识交流网络中与其他学科的交流较少,是独立性较强的两个学科。利用这些特点开展学科信息推送服务,可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加速不同医学学科间的知识交流,推动医学领域内的跨学科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6.
古代哲学思想对当代中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医学得益于近500年以来物理化学学科发展的成果,善于"治已病";中医学是建立在中国古典哲学基础上的医学体系,善于"治未病".它们均是东西方人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能力的体现,是从不同的角度与深度对人体的观察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鼎足而立的三大思想体系之一。儒家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 ,远非其他思想文化派别所能比拟。儒家文化在培养中医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能发挥什么作用 ,哪些是必须继承的优良部分 ,哪些是制约中医发展或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思维模式 ,都需要深入研讨。本文拟从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出发 ,探析儒家文化对培养中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1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由于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因此具有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但从医学本质来说 ,其属性仍为自然科学。因此 ,中医学应属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辩证法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是哲学、自然科学等学科和中医学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说它是古老的,因为两千多年来,在中医学同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互相影响、结合、渗透的漫长历史,朴,1,医学辩证法就伴随着中国传统医学而产生发展起来,·说它是新兴的,因为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9.
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治未病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为全国KY3H健康管理中心、上海市重点专科强化建设单位。学科带头人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张振贤教授。学科融合中医学、现代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和健康管理学等,在治未病理  相似文献   

20.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难点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西医院校与中医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中医学教学受到内容过多和学时有限以及学生学习目标、兴趣乃至学科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困扰,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介绍两种学科的差别和各自的优势特点,改变学生认知方法,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和内驱力;重点突出中医学优秀的医学观点和哲学思想,提纲挈领地介绍中医诊断治疗技术,加强形象思维训练,注重功能模拟、直观教学以及教学的艺术性,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并在实践中理解中医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