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2.
应用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对8例并殖吸虫病患者进行皮内试验,其中7例为阳性反应。应用并殖吸虫成虫冰冻切片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对并殖吸虫病、其它寄生虫病及非流行区正常人血清进行检测井殖吸虫抗体,结果:8份该病患者血清IFAT均为阳性反应,囊虫病患者血清7份及脑脊液2份,蛔虫病、丝虫病、华枝睾吸虫病患者血清各2份,非流行区正常人血清16份,IFAT均为阴性反应;旋毛虫病患者血清15份中,14份IFAT呈阴性反应,另一份IFAT为弱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4.
用两型卫氏并殖吸虫的成虫、童虫及后尾蚴抗原进行肺吸虫病患者及其他吸虫病患者血清的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各种抗原检测同型抗体血清的阳性率为90.9%~100%;检测同种异型抗体血清的阳性率为88.9%~100%。后尾蚴抗原检测同型及异型抗体血清的反应强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应用单克隆抗体(Mab)和Dot-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卫氏并殖吸虫(Pw)种、期特异性抗原(Ag),以进行并殖吸虫病活动性感染的血清学诊断。结果所有痰卵阳性的患者和大部分痰卵阴性的可疑患者血清中检出成虫期特异性Ag。部分两类患者中血清还检出囊蚴期特异性Ag。其它蠕虫感染、肺结核患和健康中国人血清,囊蚴和成虫Ag均为阴性。以吡喹酮治疗实验感染犬可激发血清中Pw成虫Ag明显而短暂的增加,但在2个月  相似文献   

6.
免疫印渍技术用于斯氏并殖吸虫病抗原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免疫印渍技术分析了斯氏并殖吸虫30、60和90d虫体抗原组份与斯氏、卫氏并殖吸虫病人、华支睾吸虫、血吸虫、囊虫、包虫病人和健康人血清反应情况。结果发现斯氏和卫氏并殖吸虫病人血清均可识别9条抗原多肽,分子量分别为17、27、29、35.5、37.5、60、72和90kDa,其中35.5、37.5和39kDa三条抗原带可100%同2种并殖吸虫病人血清起反应,特异性达100%。72和90kDa抗原多肽可与其他寄生虫病人和正常人血清发生交叉反应。不同虫龄期的抗原在反应条带上无明显区别,但以30d龄虫体抗原的显色更清晰。结果提示35.5、37.5、和39kDa抗原多肽具免疫学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早期感染期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收集永嘉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经临床证实的早期感染期胸肺型并殖吸虫病患者6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实验室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62例患者中50例首诊主诉有感冒样症状,62例肺吸虫抗体阳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5.51±3.06)×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35.6%±19.0%,均有不同程度升高,42例肺内病变合并胸腔积液,4例单纯性胸腔积液,16例仅有肺内病变。结论:首诊主诉感冒样症状,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结合肺内病灶,需考虑到并殖吸虫病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抗卫氏并殖吸虫单克隆抗体识别靶抗原研究南京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史志明,张耀娟,章子豪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热带公共卫生系WillyF.Piessens关键词靶抗原;固相抗原;并殖吸虫;单克隆抗体;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本文报告了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  相似文献   

9.
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毛虫病 (trichinellosis)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旋毛虫幼虫囊包的猪肉或其它动物肉类而感染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在急性期有发热、眼睑水肿、皮疹等过敏反应 ,继之出现肌肉剧烈疼痛等症状 ,若未及时治疗 ,病人死亡率可达 3 %~ 3 0 %。至 1999年底 ,已在我国 12个省市区发生了 5 48起本病暴发 ,发病 2 3 0 0 4例 ,死亡 2 3 6人 ,而 3 5 40例散发病人则见于全国 17个省市区 ;猪旋毛虫病则分布于我国 2 6个省市区[1,2 ] 。河南省自 80年代初发现人体旋毛虫病以来 ,已发生多起本病的散发和暴发流行 ,…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诊断并殖吸虫病的特异性抗原。方法:应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结果: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蛋白经SDS-PAGE后显示14条蛋白带,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53000、3l000、25000、16000、11000是主带;相对分子质量为53000和34000的条带可与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反应;108000、94000、65000的条带可与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反应;58000、53000、43000的条带可与旋毛虫感染的大鼠血清、小鼠血清及旋毛虫病患者血清反应。37000的蛋白带只能被斯氏狸殖吸虫感染的大鼠血清和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所识别,而不与华支睾吸虫病、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和小鼠血清、旋毛虫病患者血清、正常大鼠、小鼠血清及正常人血清发生交叉反应。结论: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相对分子质量为37000的蛋白组分为卫氏并殖吸虫成虫的特异性抗原,可用于并殖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肺吸虫病金标渗滤法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DIGFA-kit)现场应用效果及调查肺吸虫病流行情况. 方法 应用DIGFA-kit检测流行区人群血清抗体,并与常规ELISA相比较;同时调查流行区中间宿主、动物宿主感染情况. 结果 共采集人群血清样本1 062份,阳性54份,阳性率为5.08%,ELISA平行对照试验阳性符合率为100%.第一中间宿主螺的感染率为0.64%,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感染为2.95个囊蚴/只,动物宿主猫的自然感染率为44.68%. 结论 DIGFA-kit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适合于流行区临床检验和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区域有第一、第二中间宿主和保虫宿主的存在,为斯氏肺吸虫病流行地区.  相似文献   

12.
将间日疟阳性血清作系列倍比稀释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不同观察者平行读数或同一观察者先后读数的终点滴度之变异在一个倍比稀释度之内。对无疟疾感染史的正常人群522份血清作间日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其荧光抗体滴度正常值上限按99%位点估计为<1:10。  相似文献   

13.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诊断实验性旋毛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比较了4种方法制备的旋毛虫幼虫抗原诊断实验性旋毛虫病的效果。结果表明,旋毛虫纯净幼虫冰冻切片抗原优于完整幼虫抗原、超声粉碎幼虫抗原及膈肌幼虫冰冻切片抗原。用此抗原检测感染旋毛虫的大鼠血清时,抗体阳性率为100%(13/13),而10份正常大鼠血清均为阴性反应。小鼠感染旋毛虫后2周即可检测到抗旋毛虫抗体,阳性率为11.11%(1/9),感染后5周抗体阳性率已升到100%(8/8),升高的抗体滴度可一直持续至感染后第15周。此抗原在-20℃至少可保存2.5年而不丧失其活性和特异性。应用滤纸血也可取得满意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作为类风湿关节炎(RA)实验室诊断的一个新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测抗CCP抗体的ELISA试剂盒对确诊46例RA病人和40例健康对照者以及30例非RA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为61%和96%。结论:在临床应用中,抗CCP抗体是诊断RA的一个特异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方法检测3例阿米巴肝脓肿,结果均阳性,28例肠阿米巴病阳性15例(53.4%)。其中检出大滋养体者100%阳性,而检出小滋养体和包囊携带者均阴性.  相似文献   

16.
提高非预防专业流行病学教学效果,培养适应当前新形势?新任务的合格医学卫生人才,是广大流行病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文章通过教学实践,对临床医学专业流行病学教学提出几点建议:紧密联系临床及预防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流行病学的兴趣;课堂授课与课后自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开展“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讲课效率;加强教学实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收集了198例皮肌型及脑型囊虫病,分别经活检、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为囊虫病,并具有相应临床症状。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检测本组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皮肌型66.67%(54/81),脑型82.05%(96/117)。对脑型中20例患者的脑脊液和血清抗体进行检测对比,阳性率分别为55%和85%。实验表明,IFAT对于脑型囊虫病的抗体检出率高于皮肌型,在检测抗体诊断脑囊虫病时应首选血清标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HFRS的早期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5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实验室确诊为HFRS的患者74例,其中男48例,女26例,年龄14~86岁,分析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误诊情况、治疗费用和转归情况,应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症状中发热症状最多见,占93.24%,其次为乏力、头痛、腰痛、恶心、呕吐、少尿或无尿,具有典型"三红三痛"临床表现病例仅21例,占28.37%。临床分型以轻型和中型居多。实验室检查以肾功能损伤、急性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伤为主。首诊误诊病例共19例,误诊率25.7%。结论 HFRS具有典型临床表现者少,误诊率高。临床医生需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