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易行并能同时显示大鼠中枢神经系统 (CNS)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全程连续切片方法。 方法 经过灌流固定的CNS组织低温冰箱速冻后连续冰冻切片和改良的苏木精染色方法。 结果 大鼠全程CNS连续切片各断面上神经元呈蓝黑色 ,神经纤维呈蓝色 ,背景淡黄色。 结论 运用低温速冻、连续冰冻切片、改良的苏木精染色方法可制作同时显示CNS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全程连续切片。  相似文献   

2.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元样细胞联合移植可有效促进猕猴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恢复。 目的:观察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元样细胞移植抑制猴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的作用是否优于单纯细胞移植。 方法:取12只恒河猴,采用改良Allen氏法制作急性重度脊髓损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实验组以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元样细胞移植修复,对照组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元样细胞移植修复,空白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修复。修复后5个月,取出脊髓组织制成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胶质瘢痕的形态特征、构成特点及瘢痕中神经纤维的再生情况,检测胶质瘢痕面积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的平均吸光度值。 结果与结论:脊髓损伤部位胶质瘢痕由混合性增生的星形胶质细胞和组织细胞构成。空白对照组脊髓胶质瘢痕累及范围广,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显著,神经丝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阴性,胶质瘢痕面积、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平均吸光度值高于实验组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对照组脊髓胶质瘢痕累及范围较局限,神经丝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有少量神经纤维通过瘢痕区,并且实验组胶质瘢痕面积、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平均吸光度值低于对照组(P < 0.05)。结果表明,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可更强抑制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大鼠脊髓损伤后局部应用聚乙二醇的抗神经纤维溃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局部应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的抗神经纤维溃变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所有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EG治疗组。各组动物制作脊髓横断损伤模型。PEG治疗组大鼠在脊髓横断后,蛛网膜下腔立即注射PEG。对照组大鼠用生理盐水代替PEG,其余步骤相同。各组大鼠存活1、2、3 d后处死取材。标本切片后分别进行Massons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比较各组切片每个高倍视野内的神经纤维溃变轴索球数目。其余动物麻醉后取出新鲜脊髓标本,制成匀浆后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脊髓组织内钙蛋白酶(m-calpain)和神经丝蛋白(neurofilement,NF-200)降解产物的相对含量。结果:(1)对照组脊髓损伤部位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组织坏死严重,损伤近侧端的轴索球明显多于PEG治疗组;PEG治疗组炎症反应较轻,组织坏死不明显,轴索球数目少于对照组。(2)PEG治疗组脊髓组织内m-calpain以及NF降解产物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大鼠脊髓损伤早期局部应用PEG可以有效减轻神经纤维的溃变。  相似文献   

4.
正制片技术已相当广泛地应用于众多的学科领域~([1])。生物医学领域在制作脊髓切片时,通常选用强还原剂(硝酸银)进行染色制片。因为神经组织是动物体内比较柔软的组织,其结构和功能较为复杂特殊~([2])。强还原剂硝酸银能很好地将神经组织脑和脊髓内的灰质和白质进行染色上的区分,也可将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更好地显示清楚,这就是脊髓切片制作时常选用硝酸银染色的原因所在。制作石蜡组织切片时一般选用H-E染料,即苏木精和伊红染料。这2种染液配制简捷方便,价格低廉,染色效果佳,  相似文献   

5.
Gomori氏六胺银染色(GMS)原为1946年Gomori氏为显示糖原及粘液而设计的一种组织染色。后经Grocott氏改良并推广应用到切片的霉菌染色也得到较好的效果。本文使用GMS法显示病理切片上的各种霉菌,并分别与其他霉菌染色作了比较。此外,我们还应用GMS法染抗酸杆菌并与Wade—Fite(W—F)抗酸染色作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及体会整理于后,供同道参考。材料与方法一、溶液配制: 1、六亚甲基四胺—硝酸银储备液5%硝酸银溶液5ml 3%六亚甲基四胺溶液100ml 配法—将3%六亚甲基四肢水溶液加入5%硝酸银溶液中即形成一种白色沉淀,在摇动时立即溶解。澄清液在4℃冰  相似文献   

6.
补阳还五汤对红核脊髓束横断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YHWD)对红核脊髓束横断后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1.正常组;2.实验组:C3-4右侧红核脊髓束横断后灌服补阳还五汤;3.对照组:C3-4右侧红核脊髓束横断后灌服蒸馏水;用FG逆行示踪定位红核脊髓束神经元在红核的分布。动物存活8周后,Nissl染色计数红核脊髓束神经元并计算其平均截面积。结果:红核神经元的数目和平均截面积实验组分别减少了22%和35%,对照组分别减少了42%和64%。结论:BYHWT不仅提高了轴突横断后红核神经元的存活率,还对其萎缩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对脊髓全横断大鼠受损伤的神经元存活及其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将对照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督脉电针组和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的成年大鼠胸10脊髓段做全横断损伤;其中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和电针神经干细胞组在损伤处移植神经干细胞。电针组和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在术后开始接受督脉电针治疗。所有动物存活67d。结果1.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组脊髓损伤处的去甲肾上腺素能、5-羟色胺受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能和生长相关蛋白-43阳性染色的4种神经纤维均明显多于其他几组。2.电镜下可观察到脊髓横断处有再生的神经纤维穿越,在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尤为明显。3.大脑体感运动区皮质和中脑红核受损伤的神经元存活数量也多于其他几组,一些神经元的再生神经纤维可能穿越横断处,进入尾端脊髓组织。结论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能促进脊髓全横断大鼠受损伤的神经元存活及其轴突再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大鼠损伤脊髓AQP-4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纯化MSCS,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表面细胞标志CD34,CD45、CD29、CD90.根据改良Allen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假手术组和实验组经尾静脉注射MSCs,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PBS.损伤注射MSCs后1、3、7 d,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脊髓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脊髓的AQP-4表达于损伤后1 d开始增加,损伤后3 d达到峰值,损伤后7 d开始减少.实验组大鼠脊髓的AQP-4表达比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MSCs移植可抑制脊髓损伤后AQP-4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正> 应用免疫组化和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学习记忆障碍小鼠脑中NOS神经元的变化.健康昆明小鼠3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立体定位仪上,以前国囟3mm,中线右旁开1.5mm,深1.5mm为座标,实验组向海马内注入acid0.5μl对照组海马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0.5μl.学习记忆测试,采用辐射式三等份Y型迷宫测试装置.术后7、14天小鼠经主动脉插管用4%多聚甲醛缓冲液灌注固定30分钟,-18℃下行脑连续冰冻切片,分别作NADPH-d组织化学反应和nNOS免疫组化反应.结果:(1)实验组小鼠术后Y型迷宫测试正确次数较术前明显减少,与对照组同时间点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说明一侧海马注入KA使动物的空间辨别学习记忆能力受损.但术后14天实验组小鼠在迷宫测试中的正确次数渐有增加,表明其学习记忆能力有所恢复.(2)组织切片中NADPH-d组化染色和nNOS免疫化染色均显示皮质和海马内的NOS神经元.术后7、14天实验组与对照组,额、顶、颞叶皮质内的NOS神经元数目差异无显著性.在实验组,梨状皮质内的NOS神经元数目显示增多,胞体较小,主要分布于外颗粒层和锥体细胞层,形成一明显的带状;海马内NOS神经元主要分布于CAI-2区,CA3-4区较少,小鼠海马CAl-4区内的NOS神经元明显减少.nNOS免疫组化显示齿状四颗粒细胞层内NOS神经元数量较多,但这些神经元在NADPH-  相似文献   

10.
刘冀  王晓宇  孙杨  郭秀英  庞胤 《解剖学报》2014,45(2):181-184
目的观察肝性脑病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脑海马CA3区神经元的变化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探讨海马CA3区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及一氧化氮(NO)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大鼠50只,实验开始前所有动物均进行莫里斯水迷宫测试,之后将动物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9周后建立CCL4肝性脑病模型,分别取两组大鼠海马组织进行尼氏染色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NADPH-d),染色。结果尼氏染色发现,实验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数目减少、染色较浅,胞质内尼氏体减少或消失;NADPH-d染色发现,实验组可见粗大轴突着色,树突联系广泛;对照组则少有粗大轴突着色,树突间联系不如实验组广泛。实验组NOS阳性神经元染色较对照组深,为紫蓝或深蓝色(强阳性及阳性),且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多;而对照组染色浅淡,呈浅蓝或与背景同色,为弱阳性。结论肝性脑病时海马受到损伤,NO可能介导了神经元的损伤并参与了肝硬化和肝性脑病的发病,血氨升高是肝性脑病(HE)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背景:课题组考虑到新鲜冰冻血浆在临床上有综合治疗的价值,如抗休克、免疫、止血和解毒等,并能纠正胶体渗透压。如果在限水、补钠的同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能提高脊髓损伤患者血钠水平,将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后低钠血症找到一个新的突破点。 目的:建立家兔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动物模型,观察输入新鲜冰冻血浆治疗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疗效。 方法:健康成年家兔60只,采用改良ALLen氏打击法制作家兔颈脊髓损伤模型,将幸存且合并低钠血症的40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只,实验组20只,再按取标本时间不同依次分为1,3,6,10,15 d组,共10组,每组4只。实验组家兔出现低钠血症后每24 h静脉输入20 mL新鲜冰冻血浆(即1 d组输入1次,3 d组输入3次,6 d组输入6次,10 d组输入10次,15 d组输入15次)。对照组家兔每24 h静脉输入20 mL生理盐水。各组动物分别于术前及输入血浆后24 h采取标本分别进行血清钠离子及脊髓组织钠离子测定。 结果与结论:①术后3 d和术后6 d时实验组及对照组家兔的平均血钠浓度较术前明显降低(P < 0.05)。术后10,15 d时实验组血钠浓度升高,而对照组血钠水平持续下降,与实验组血钠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②术后3,6 d时实验组及对照组家兔脊髓组织钠浓度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 < 0.05)。实验组输入血浆10 d后脊髓组织钠浓度逐渐恢复,而对照组脊髓组织钠浓度持续升高,与实验组脊髓组织钠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可见颈脊髓损伤后易并发低钠血症,输入新鲜冰冻血浆对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纠正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新型挫伤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通过行为学评分和形态学方法进行评价,为进一步研究脊髓损伤的机制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A组)采用改良的Allen法制备急性脊髓挫伤模型,实验组在打击的基础上分别受压3s(B组)、5s(C组)和10s(D组),制备新型挫伤型脊髓损伤模型;各组分别于术后1、3、7、14、21d观察其行为学评分和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促炎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各组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各时间点BBB评分和损伤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A组和B组术后损伤程度差别微小;C组后肢运动功能障碍明显,脊髓损伤区域出现典型的病理改变;D组损伤最严重,死亡率高。HMGB1表达以损伤C组为典型代表,术后阳性表达明显增多,第3d达高峰,主要表达部位为神经元胞浆和神经胶质细胞核内。结论:采用改良Allen法打击再受压5s制备的脊髓损伤模型能很好地模拟临床实际,且稳定性高、可复制性好,为一种新型挫伤型脊髓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SCI)后补阳还五汤是否有促进移植间充质干细胞(MSC)转分化为神经元作用。方法SD大鼠30只,以自制改良Allen装置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不治疗)、补阳还五汤组、补阳还五汤加MSC组各10只。补阳还五汤组大鼠造模后当天即开始每天一次中药灌胃(3g/kg);补阳还五汤加MSCs组大鼠造模后随即移植MSC,细胞浓度1×106/mL,每鼠4.5!L,注入大鼠蛛网膜下隙,注射速度1!L/min,并开始每天一次中药灌胃,剂量3g/kg。4周后观察脊髓结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组脊髓组织结构明显改善,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有所增加;补阳还五汤加MSC组结构最佳,并且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最多。结论由此推测补阳还五汤可能有促进移植MSC转分化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对脊髓损伤修复的可能作用及其对bFGF表达的影响,为BMSCs修复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采用改良的Allen的WD法建立脊髓(T12节段)损伤模型,将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损伤后未移植的对照组(B组)和BMSCs移植治疗组(C组)。通过BBB行为学评分记录两组动物后肢恢复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FGF的表达。结果显示:BMSCs移植组BBB评分高于对照组;bFGF在各组大鼠脊髓中均呈阳性表达,损伤后对照组与BMSCs移植组各个时点的表达量仍高于正常组(P<0.05),7d最高,后渐下降,但21d表达仍高于正常。其中BMSCs移植组与对照组各个时点的bFGF表达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BMSC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有助于其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植入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对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尼氏染色和NADPH-d组织化学染色。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染色标记细胞数和阳性细胞平均面积、平均光密度。结果:脊髓损伤后神经元数量减少,尼氏体脱失、溶解。术后3d,微囊组NOS阳性细胞数、阳性细胞平均面积及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高于单损组;术后7d微囊组NOS阳性细胞数和阳性细胞平均面积较细胞组高;术后14d,细胞组NOS阳性细胞数急剧增高超过微囊组,但微囊组仍平稳上升。结论:微囊化兔坐骨神经组织移植能诱导早期NOS表达增加及抑制后期NO过量产生,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有利于损伤脊髓的修复和再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7-β雌二醇治疗脊髓损伤的分子机制,为临床应用雌激素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80只,采用改良的Allen法构建大鼠急性脊髓挫伤模型后经17-β雌二醇治疗,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脊髓组织中丙二醛(MDA)和内源性巯醇抗氧化物(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变化。 结果 17-β雌二醇治疗组与脊髓损伤组比较,BBB评分明显增加;在多个时间点MDA含量明显降低;巯醇抗氧化物(酶)GSH、SOD和GSH-Px含量显著增加;Caspase-3和Bax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Bcl2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 结论 大剂量的17-β雌二醇治疗可能通过调控内源性巯醇抗氧化物(酶),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脊髓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7.
背景:既往应用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难以达到一种慢性渐进性的压迫效果,与人体慢性脊髓压迫损伤机制有很大的不同。 目的:构建一种新的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大鼠,探究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损伤区域巢蛋白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  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大鼠取下胸7、8椎板,植入压迫材料,形成慢性压迫脊髓损伤模型。植入后第1,3,7,14,28天,取压迫处脊髓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及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反转录PCR反应测定巢蛋白mRNA的表达,同时测量压迫段椎管直径及缓膨胀材料侵占厚度。 结果与结论:随压迫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大鼠椎管侵占率逐渐增加,脊髓组织出现坏死等情况,大鼠BBB评分降低,压迫处脊髓组织中Nestin mRNA及蛋白表达至伤后7 d时达到高峰,而后表达逐渐下降,说明实验成功建立慢性脊髓压迫损伤动物模型,且慢性脊髓压迫损伤大鼠脊髓组织Nestin mRNA及蛋白呈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8.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可以有效地促进猕猴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 目的:验证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对猴脊髓损伤后组织结构的保护作用是否优于单纯细胞移植。 方法:将急性重度脊髓损伤模型恒河猴分为3组,联合移植组采用控释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样细胞联合移植,单纯细胞移植组给予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制备脊髓组织石蜡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空洞形成情况,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计算空洞面积。 结果与结论:对照组脊髓结构严重破坏,空洞面积大、累及范围广;单纯细胞移植组脊髓结构保存较好,有小面积空洞,偶有较大空洞形成;联合移植组脊髓结构保存最好,仅存在小面积空洞。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 0.01)。提示与单纯神经元样细胞移植比较,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后组织结构的保护作用更佳,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减少脊髓空洞的形成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用振荡法制备脊髓脱细胞支架修复同种异体大鼠脊髓缺损,观察术后大鼠行为学及组织再生情况。为脊髓缺损后修复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 将30只SD大鼠脊髓分别用50 ml 3%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和2%脱氧胆酸钠溶液在摇床上做振荡处理,对比处理前后细胞残留情况及组织的空间结构,了解支架本身的组织构成。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单纯脊髓缺损组和支架移植组。切除单纯脊髓缺损组和支架移植组大鼠腰椎9~10节段,移植脱细胞支架至支架移植组大鼠。术后饲养12周,期间进行行为学评分观察,分别在4、8及12周时取大鼠损伤部位的脊髓进行HE染色及神经再生相关蛋白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通过HE、Masson、甲苯胺蓝染色显示,脱细胞处理后的脊髓脱细胞支架上神经细胞及轴突彻底清除,保留了脊髓细胞外基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支架保留一定多孔网状支架结构。脱细胞支架在体实验中,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显示,移植有脱细胞支架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单纯损伤组大鼠。组织学HE染色显示,脱细胞支架能够填补缺损的脊髓节段,加快损伤脊髓的修复过程。免疫荧光显示,支架移植组大鼠的损伤部位有一定轴突再生。结论 脊髓脱细胞支架保留了细胞外基质并具有一定空间结构,能够一定程度加快脊髓缺损修复,对神经再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