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痹为本虚标实。实者有寒凝、血瘀、痰阻、气滞、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者为心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多为气虚血瘀型。方用正心汤,治疗53例,显效23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胸痹心痛多与寒邪内侵、情志失节、饮食失调、劳倦内伤、年老体衰等因素有关,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实为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痹阻胸阳;虚为气虚、阴伤、阳衰,脏器亏虚,心脉失养。血瘀是病理关键,活血化瘀为治疗关键,理气、益气、温阳、痰瘀并治共用,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相似文献   

3.
车俊清 《国医论坛》2010,25(3):55-56
<正>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是冠状动脉短暂急剧的供血供氧不足导致的临床综合症。本症属中医学"胸痹"范畴,病位在心,为本虚标实之证,乃胸阳不振、气虚血瘀、脉络痹阻、痰气郁结所致,其中又以气虚、脉络痹阻最为常见。现将中医药对本症的研究简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 甚则胸痛彻背, 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轻者仅感胸闷如窒, 呼吸欠畅, 重者心痛, 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胸痹的形成, 主要在胸阳素虚的基础上,感受寒邪、阴寒之邪痹阻胸阳,或饮食不当,嗜食甘肥生冷,烟酒,或思虑过度,伤及于脾,脾运失常,均可导致痰浊内生、阻遏胸阳为病,病理因素主要为阴寒与痰浊,病久阴寒,痰浊不化,痹阻脉络,阳气失展、气滞血瘀.瘀阻胸阳,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胸阳不足,标实为阴寒、痰浊、瘀血等邪痹阻,络脉失畅所致.  相似文献   

5.
胸痹心痛的发生实则多为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痹阻胸阳;虚则多为气虚、阴伤、阳衰,心脉失养,治疗上主要以温通胸阳、理气活血、化痰行痹、益气养阴药物为主,若配伍一些特殊药物如虫类药、风药、寒性药、十八反药组等,可收奇效.  相似文献   

6.
关于胸痹心痛之郁热伤络病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  姜萍 《中医杂志》2003,44(8):636-637
冠心病心绞痛一般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对其病因多认为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病机为本虚标实,实者有寒凝、血瘀、痰阻、气滞,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据此辨治,有较好的效果。目前对冠心病的治法来源于长期的临床经验,随着生活水平及方式的变化,胸痹心痛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应该有新的变化。1 郁热伤络是胸痹心痛的重要病机之一  相似文献   

7.
胸痹的发生发展与血瘀密切相关。胸痹主要病机是血瘀胸中,胸脉痹阻,血瘀常贯穿胸痹发生发展的始终,活血化瘀法是胸痹的主要治疗法则之一。仅从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两方面着手,浅析血瘀与胸痹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胸痹指胸阳不振,气血痹阻而言,症以咳喘憋闷、胸背痛为主;心痛则由心之阴阳气血亏损、寒凝气滞、痰阻血瘀等形成,症以心胸疼痛为主,因两症常相兼出现,故概称为胸痹心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其瘀血的形成,多由正气亏损,气虚阳虚或气阴两虚而致,加之本病具有反复发作、病程日久的特点,属单纯血瘀实证者甚微,多表现为气虚血瘀或痰瘀交阻等夹杂证候[1].在临床治疗胸痹心痛过程中,发现气虚血瘀证占很大比例,我科自2009年以来,采用中药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60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中医“消渴”合并“胸痹”范畴,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气阴两虚贯穿疾病始终,为本虚;血瘀、痰浊等为消渴病最常见的病理产物,痹阻心脉,引发胸痹,为标实。虚实之间相互影响,迁延难愈。生脉饮出自《医学启源》,具有益气滋阴、养心补肺的功效。黄芪生脉饮由其加减化裁而来。文章主要探讨黄芪生脉饮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有效机制及临床验案举隅,以期为黄芪生脉饮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并发血栓形成、血管收缩、微血管栓塞而导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以胸部不适或疼痛症状组成的临床综合征。中医学将其归属于胸痹、心痛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其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血瘀常贯穿其始终,故活血化瘀为其治疗之根本大法。  相似文献   

11.
胸痹以本虚标实为主要病机,痰浊、血瘀等致病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痰湿瘀阻型胸痹治疗当以通腑降浊,化瘀宣痹为主要治则,临床应用枳实导滞丸加减以通腑降浊治疗痰湿瘀阻型胸痹确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胸痹以本虚标实为主要病机,痰浊、血瘀等致病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痰湿瘀阻型胸痹治疗当以通腑降浊,化瘀宣痹为主要治则,临床应用枳实导滞丸加减以通腑降浊治疗痰湿瘀阻型胸痹确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胸痛即胸部疼痛。胸部包括心肺所居的整个部位,包括了历代医籍所载的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内容,胸痛发生的原因甚多,但主要由阴寒、痰浊、瘀血等痹阻胸阳,以及痰热壅肺,闭塞气机等均可导致。其基本病机是心、肺、肾之虚为本,气滞血瘀、阴寒痹阻痰热壅肺为标。辨证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当急则治标,以祛邪止痛为主,通则不痛。理气活血,化瘀通络又为最重要的方面,临床选用活血化瘀、宣痹  相似文献   

14.
对建国以来中医诊治冠心病学术成果进行系统调研,分析其中病因病机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命题,逐步归纳、提取核心概念,并对核心概念进行逻辑建构,形成冠心病病因病机概念体系。血瘀贯穿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始终,气虚、气滞、阳虚、阴虚、血虚、血瘀可导致血瘀。血瘀形成,瘀血内阻,阻碍气机,影响气血津液生化,又可加重本虚标实,使气、阳、阴、血虚者更虚,气滞、血瘀、痰浊实者更实。冠心病早期多为痰阻脉络、胸阳不展;而中晚期多为痰浊、血瘀相兼为病,痰瘀互结,痹阻心脉,热邪入侵或痰瘀湿浊蕴积日久内生热毒,热毒亢盛,痹阻心脉,败坏形体,损伤心络,或热毒生风,久病脉络空虚,血虚生风,络风内动,均为危重冠心病发生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15.
楚海波 《河南中医》1996,16(5):272-274
胸痹之病,乃上焦阳虚,阴邪上乘,胸阳痹阻所致,其治当以逐邪宣痹通阳为要,但主要适用于以痞满疼痛等为主要表现,以邪实标急为主者。此外,还应针对病邪的不同性质,而分别采用祛寒通阳、化痰(饮)通阳、行气通阳、活血通阳等方法。又由于胸痹素本阳虚,阳虚则寒,且致病多为阴邪,治疗不宜过用苦寒,以免重伤已虚之阳,而当以温药和之。  相似文献   

16.
阚方旭  任爱华 《中医杂志》2003,44(Z2):33-34
胸痹病迄今为止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亟应研究对策的社会问题之一.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阳微阴弦,本虚为脏腑虚损,功能低下或失调,标实为气滞、血瘀、痰阻、寒凝、热结等,本虚标实互为因果,最终发展为心脉痹阻而出现心痛发作.  相似文献   

17.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内科心系疾病之一,其病位以心为主,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发病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以心脾肝肾亏虚、功能失调为主,标实则以寒凝、气滞、血瘀、痰浊痹遏胸阳、阻滞心脉为主。然其基本病机则是心脉痹阻,病机的关键在于血液瘀滞,因此气滞血瘀成为该病最常见的证型。多年来,血府逐瘀汤作为通治一切气滞血瘀证之名方,治疗胸痹心痛疗效确切。但近年来,笔者在跟随导师坐诊的临床实践中看到,部分患者发病诱因明显,情志刺激成为胸痹心痛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以往常规的治疗疗效欠佳。导师根据“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理论,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并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阴阳气血的亏虚,标实为痰浊,气滞,血瘀,寒凝为患,而使胸阳失运,心脉痹阻。该病发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为提高疾病的护理质量,我们先后对“血瘀”、“痰浊”、“阴寒”证型的胸痹病人进行了辨证施护,并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我们在1995~1996观察的100例胸痹病人中(不含本虚证的胸痹病历)的辨证施护体会肤浅的谈几点。1 观察人数  相似文献   

19.
孙明军  康坦坦 《河南中医》2013,33(2):170-171
抑郁症躯体化所致胸病胸闷属中医学胸痹范畴,证属本虚标实,以上焦阳气虚衰为本,气滞、痰阻、血瘀为标,治疗本病可将其分为肝郁气滞型、气滞血瘀型、气郁痰阻型辩证论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张敏 《河南中医》2011,31(10):1092-1093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证属本虚标实,本虚即阳虚、阴虚,标实即寒凝、痰浊、瘀血、瘀毒。若心阳不足,则阴寒之邪乘虚而入,痹阻胸阳,使经脉挛急,气血瘀阻;心阳须以阴为体,若体阴不足,则又反制心阳之用。故惟有心阳温煦、推动以及心阴滋润、充盈,阴阳既济、平衡协调,方可心有所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