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4月,使用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修复并获随访的2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12例,女8例;年龄5~75岁,平均45岁;5例为轮辐伤致足跟部软组织及跟腱缺损,4例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致皮肤坏死,2例重物砸伤致足背皮肤缺损,9例车祸伤致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软组织缺损面积2 cm×8 cm~5 cm×20 cm;病程7~60 d.其中15例采用腓动脉终末支穿支皮瓣、5例采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面积为5 cm×11 cm~7 cm×28 cm.所有穿支血管术前均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探查定位,穿支皮瓣的穿支口径0.8~1.0 mm.结果 超声定位术中穿支血管位置符合率为96.7%(29/30),术后供区直接缝合12例,游离植皮8例.术后24 h内1例发生静脉危象,经拆除部分缝线及放血疗法治愈.术后皮瓣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18个月,所有皮瓣均存活良好,皮瓣蒂部平整,修复外形满意.结论 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操作相对简单,无需吻合血管,安全有效,适用于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组合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手术技巧. 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组合皮瓣移植治疗36例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采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组合携带健侧胫后血管的单桥式皮瓣修复14例,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组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1例,游离背阔肌皮瓣组合带健侧胫后血管的单桥式皮瓣修复6例,游离胸脐皮瓣组合局部转移腓肠肌皮瓣修复3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组合游离胸脐皮瓣修复1例,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游离胸脐皮瓣分别组合携带顺、逆行健侧胫后血管的双桥式皮瓣修复1例. 结果 本组有3例术后出现血管危象并进行了血管探查,解除动脉危象后1例游离皮瓣成活,1例游离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另1例静脉栓塞探查术后游离皮瓣部分坏死.其余33例患者移植组织令部成活,创面一期修复,总成功率为97.2%(35/36).术后随访4~36个月,平均16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良好,患肢足踝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采用不同形式的组合皮瓣移植,为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个可行且有效的技术方法 ,手术虽有一定风险,但可有效降低伤残率,恢复肢体功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腓动脉及穿支血管蒂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4月至2008年2月,收治1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8~52岁,平均34.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坠落伤2例,慢性溃疡1例,烫伤1例.在患肢小腿外侧区沿腓动脉轴线设计皮瓣,术中游离包含于皮瓣内的1~3支腓动脉穿支,于腓动脉穿支近端结扎切断腓动脉及静脉,向远端游离至外踝尖上约5 cm并以此为旋转点,连同皮瓣向远端逆行转移覆盖足踝软组织缺损区.切取皮瓣范围为10 cm×5 cm~25 cm×15 cm,血管蒂长6~17 cm.结果术后10例皮瓣全部成活.仅1例皮瓣远端局部回流不畅、浅表坏死,经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后愈合.供区均Ⅰ期愈合.全部病例获5~14个月(平均9.5个月)随访,所有患者皮瓣外形及功能满意,行走正常.结论 腓动脉及穿支血管蒂营养皮瓣血管蒂长,蒂部细小易转移而不易受压,血供可靠,切取范围大,皮肤质地良好,用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应用多种轴型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采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或“桥式”交腿移位、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足中段邻近皮瓣等形式 ,修复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14例。皮瓣切取范围 5cm× 5cm~ 16cm× 10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 ,未发生血管危象 ,创面Ⅰ期愈合。随访 6个月~ 11年 2个月 ,14例外观功能均恢复良好 ,皮肤质地接近正常 ,负重后无溃疡和骨髓炎复发。结论 足跟部为负重区 ,对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要求较高 ,以质地接近的轴型皮瓣或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外踝上动脉降支蒂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外踝上动脉降支蒂逆行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5月至2013年10月利用外踝上动脉降支蒂逆行皮瓣修复踝、足部皮肤缺损合并肌腱、骨外露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9~58岁,平均37.5岁。足背软组织缺损10例,踝部软组织缺损2例。缺损面积最大11 cm×9 cm,最小8 cm×5 cm.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7.3个月。9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经换药治愈。皮瓣除轻度肿胀外,无溃疡等发生。结论:外踝上动脉降支蒂逆行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一期手术即可完成,具有血供可靠、切取简单安全、不损伤小腿的主要血管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及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上述方法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共23例.结果:22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1~2 cm皮肤坏死,皮瓣面积最大20 cm×10 cm,最小8 cm×4 cm,随访6个月~3年,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这两种皮瓣手术简便,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是修复足踝部轻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总结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的特点和常用带蒂皮瓣的选择,并针对修复不同部位皮肤缺损的皮瓣供区选择提供建议和参考. 方法 采用足背皮瓣、足底内侧皮瓣、跖底皮瓣、(足母)趾腓侧皮瓣、第2趾胫侧皮瓣、胫前皮瓣、小腿内侧皮瓣、腓肠神经皮瓣、跗外侧皮瓣、踝前皮瓣、腓动脉皮瓣等行带蒂转移修复前足、足背、足底及踝部皮肤缺损. 结果 术后251例皮瓣除2例坏死外全部成活.5例术后第1天、2例第2天因植皮处包扎过紧,出现血管危象,探查后血运恢复正常.135例随访3~96个月,平均16个月,足底内侧皮瓣有4例、跖底皮瓣3例,转移后出现皮瓣和足底皮肤缝合处的磨损,二期皮瓣修整,改变负重点恢复正常行走.9例小腿内侧皮瓣、6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因为皮瓣臃肿行二期整形.其余皮瓣无明显臃肿,外形良好,不需要二期整形.其中足底内侧皮瓣和躅趾腓侧皮瓣、第2趾胫侧皮瓣顺行转移均带感觉神经,供区为非负重部位,不影响患者行走及负重功能,术后皮瓣感觉正常,两点辨别觉4 ~10 mm. 结论 足底内侧皮瓣、跖底皮瓣、(足母)趾腓侧皮瓣及第2趾胫侧皮瓣修复前足跖侧较好,皮肤耐磨,感觉好;足背皮瓣、胫前皮瓣、小腿内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跗外侧皮瓣、踝前皮瓣、腓动脉皮支皮瓣、腓动脉皮瓣等皮瓣可以切取的面积较大,修复足背及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具有皮瓣较薄、色泽接近和锯剖位置恒定等优点.以上皮瓣均操作简单,修复效果好,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克 《实用骨科杂志》2005,11(6):565-566
目的修复小腿和足部骨关节、肌腱及内固定物外露的创面。方法以小腿后侧逆行筋膜蒂皮瓣局部转移修复创面。结果临床应用28例,均全部成活,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小腿后侧逆行筋膜蒂皮瓣在治疗小腿和足部骨关节、肌腱及内固定物外露创面时,具有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高,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应用带蒂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带蒂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9月,因创伤造成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87例患者的病例,男61例,女26例;年龄14~61岁,平均40岁。患者均采用不吻合血管的带蒂皮瓣进行修复。致伤原因:车祸伤23例,高压电损伤46例,碾压撕脱伤18例。缺损部位:手部21例,下肢66例。皮瓣种类:邻近转位皮瓣50例,远位转移皮瓣37例。皮瓣面积:2.0 cm×1.5 cm~18 cm×12 cm。供区部位:小腿61例,腹部18例,手部8例。术前25例患者合并骨髓炎,其中骨和(或)钢板外露23例,高压电损伤2例。钢板外露患者皮瓣移植前均取出内置物。结果 术后3例患者出现皮瓣下血肿,经手术清除,未对皮瓣成活造成影响。1例术后因肢体固定位置移动造成蒂部受压,导致皮瓣远端宽约2 cm组织发生血运障碍,经6周换药皮瓣成活。37例远位转移皮瓣于术后3周行二期断蒂手术。27例皮瓣一期愈合;47例二期愈合;13例皮瓣移植前取出钢板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皮瓣不愈合,9例在1年内经清除坏死病灶,皮瓣愈合,另4例目前仍未愈合。8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0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满意率为90.80%(79/87)。结论 带蒂皮瓣较少受手术设计的限制,术中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高,可以较好地应用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骨及重要组织外露,局部无条件行带蒂皮瓣或吻合血管皮瓣移植修复时,处理较为困难。1992年10月,我们应用同侧股薄肌皮瓣,屈曲膝关节后行带蒂转位移植修复,取得满意效果。1998-04-14收稿,1998-06-15修回作者单位:兰州...  相似文献   

11.
前锯肌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应用前锯肌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方法17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前锯肌瓣游离移植,肌瓣上游离植皮的方法。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5±1.2)h,血管蒂长(8.31±1.48)cm。发生局部血肿的患者2例,浅感染2例。翼状肩胛1例,无症状。瘢痕疼痛2例,侧胸壁麻木1例。3例患者与对侧相比,肩关节活动幅度及活动力量下降,术后半年好转。移植后的肌瓣小而薄,与足部组织的黏附性好,患者行走功能恢复好。结论前锯肌瓣为足踝部的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提供了优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郑继会  马杰  苑娜  胡思斌  赵均福 《中国骨伤》2008,21(10):757-758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累及前足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1999年3月至2004年11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累及前足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9例,男17例,女2例;年龄17~49岁,平均31.4岁;左足11例,右足8例。切取皮瓣面积最大30cm×18cm,最小18cm×9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缘坏死,换药愈合。随访6个月~2年,平均18个月,皮瓣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简单,成活率高,是修复累及前足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带蒂皮瓣及游离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28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男21例,女7例;年龄6~62岁,平均34.0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3例,机器压砸伤11例,坠落伤2例,慢性溃疡1例,烫伤1例.皮肤缺损面积4.0 cm×7.0 cm~11.0 cm×44.0 cm.术前根据患者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及其他组织损伤情况,急诊或择期选择带蒂皮瓣或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足缺损,其中应用股前外侧皮瓣10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8例,内踝上穿支皮瓣4例,跗外侧皮瓣3例,足底内侧皮瓣2例,背阔肌皮瓣1例.术后对皮瓣的存活情况和愈合质量进行随访. 结果 28例患者术后获4~24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2例术后出现皮瓣远端坏死,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抗感染和植皮术后创面愈合;其余移植的皮瓣均成活,创面一期修复,皮瓣外形良好,质地、弹性好,足踝部功能恢复,行走正常. 结论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应根据损伤部位、面积及程度来决定选用邻近带蒂组织或游离组织移植修复.足跟及踝部缺损可选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足底内侧皮瓣、内踝上皮瓣和跗外侧皮瓣等;大面积或广泛剥脱伤需选用游离皮瓣,如股前外侧皮瓣或背阔肌皮瓣;前足小范围缺损,应用跗外侧皮瓣进行修复有其优势.  相似文献   

14.
应用皮肤牵张带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皮肤牵张带(externaltissueextender,ETE)在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价值。方法2001年7月~2003年2月,应用皮肤ETE治疗8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5~85岁,平均51.6岁;非缺血性糖尿病足3例,右踝部外伤性皮肤缺损跟骨外露2例,左外踝皮肤溃疡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行左踝关节融合术后伤口不愈合1例,右足背皮肤缺损跖骨外露1例;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大为5.0cm×12cm,最小为3.5cm×3.5cm。于伤口的两侧标记皮肤ETE的进针点和出针点,每针相隔1.8cm,距伤口边缘0.5cm。治疗期间每天牵拉硅胶带1~2次以维持合适的张力,直至伤口合拢。结果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20个月,平均5个月。其中7例痊愈,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行左踝关节融合术后伤口不愈合的患者(伤口5cm×3.5cm)经皮肤ETE治疗后仍未愈合,考虑与长期应用激素,创口周缘皮肤所含胶原萎缩,所能承受的张力小有关;另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伤口感染,致牵张的皮肤裂开,患者自动出院,随访半年仍未愈合。结论应用皮肤ETE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时间短,对患者造成的局部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尤其适用于老年非缺血性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  相似文献   

15.
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对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关节镜下诊断和治疗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对近年来30例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关节镜下诊治经验进行总结。术前体检发现肿胀和疼痛以踝前外侧为主24例,以踝前内侧为主6例在伤后半年~1年进行手术。关节镜下见到不同程度的滑膜增生、肥厚,韧带的撕裂或软骨损伤,均在关节镜下予以切除并清理关节。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年4个月,优7例,良19例,可4例,优良率87%。结论 踝关节扭伤  相似文献   

16.
张滋洋  施佳  马建华  郭晓征  聂铭博  康皓 《骨科》2015,6(5):226-230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间,使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治疗下肢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8例患者。术前通过B超及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定位穿支血管的位置,术中对比血管定位位置后进行血管蒂分离。皮瓣切取面积为15 cm×15 cm~25 cm×15 cm。本组患者由于受区感觉神经缺损,均未进行受区感觉神经的修复。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观察患者皮瓣外观及功能。结果 8例患者中,7例患者皮瓣术后存活,皮瓣对患处覆盖良好并有较好的外观及功能。1例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动脉危象,行探查术后再次出现静脉危象导致皮瓣部分坏死,清除坏死皮瓣组织,进行植皮换药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是游离皮瓣修复下肢及足踝部皮肤缺损中的经典术式,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供区损伤,受区也可以得到良好的功能修复,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神经功能恢复及患肢的骨性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