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常见致龋菌代谢组学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初步将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应用于口腔致龋菌的鉴定,期望寻找一种能快速鉴定口腔致龋菌的方法。方法在改良TPY培养基中接种变形链球菌及粘性放线菌,用比浊法绘制生长曲线,选择两种细菌生长后4个时期的培养液检测核磁共振波谱,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显示两组数据内部有集中的聚类关系,可以区分两种细菌。结论代谢组学技术有望应用于口腔细菌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的代谢谱图,探讨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在口腔致龋菌快速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分别在改良TPY液体培养基中接种相同密度的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及嗜酸乳杆菌菌悬液,采用比浊法计算细菌数,绘制生长曲线。选择这3种细菌生长稳定期的培养液检测核磁共振波谱,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显示3组数据内部有集中的聚类关系,可以区分这3种细菌。结论代谢组学分析是一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口腔细菌的快速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口腔常见链球菌代谢组学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比较血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代谢物图谱,初步将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应用于口腔常见链球菌的快速鉴定。方法在液体TPY培养基中分别接种相同密度的血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菌悬液,用比浊法测定菌悬液密度,绘制生长曲线。取2种细菌生长稳定期的培养液检测核磁共振图谱,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表明2种细菌的数据内部具有集中的聚类关系,该方法可以区分这2种细菌。结论代谢组学方法在口腔链球菌的快速鉴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3种假丝酵母菌的磁共振代谢物图谱,探讨用代谢组学方法快速鉴定口腔黏膜致病菌的可行性。方法 在沙保培养基中分别接种白色假丝酵母菌ATCC 10231、热带假丝酵母菌ATCC 13803和光滑假丝酵母菌ATCC 15126,绘制生长曲线,选择3种菌生长稳定期的培养液检测其磁共振图谱,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主成分分析法显示:每两种细菌在主成分得分图中有组间分散、组内聚集的特点,可以区分不同的假丝酵母菌。结论 代谢组学分析技术是一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口腔细菌快速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将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应用于口腔常见放线菌---内氏放线菌和衣氏放线菌的鉴定。方法在BHI液体培养基中接种内氏放线菌和衣氏放线菌,用比浊法测定菌液密度,绘制生长曲线,选择稳定期的培养液检测核磁共振波谱,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法显示2组数据内部有集中的聚类关系,可以区分2种放线菌。结论代谢组学分析技术有望应用于口腔放线菌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将基于氢谱核磁共振(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应用于口腔耐药和非耐药口腔鳞癌Tca8113的鉴定。方法: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检测药物敏感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多药耐药现象相关蛋白P-gp的表达情况;收集胞外代谢产物进行核磁共振检测,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法显示耐药细胞和非耐药细胞数据内部有集中的聚类关系,基于氢谱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区分耐药和非耐药的Tca8113。结论:代谢组学方法在产生耐药性的口腔癌细胞的快速鉴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链球菌和放线菌的胞外代谢物代谢组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不同口腔细菌的细胞外代谢产物,发掘各种细菌的特征性代谢谱图,探讨代谢组学在口腔细菌鉴定中的作用。方法取3组细菌生长对数后期培养液,行磁共振氢谱仪检测和主成分分析(PCA)及最小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鉴别各个细菌间的代谢产物。结果3组细菌的代谢产物明显不同,各自聚集、分布区域明显分开;PLS-DA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一氢核磁共振(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3种常用口腔材料对细胞的胞内小分子蛋白质谱的影响,探讨代谢组学方法在评价材料生物相容性方面的潜在应用前景。方法将小鼠成纤维细胞分别与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生物陶瓷、钛合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自凝塑料)3种常用口腔材料进行体外培养,并设单独细胞培养作为空白对照。培养72 h后提取细胞内蛋白质,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检测细胞内蛋白变化谱,经数据处理和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比较各组间小分子蛋白质谱的变化情况,观察各组间小分子蛋白质谱的差异。结果3组材料引起的细胞内小分子蛋白质谱明显不同,均有各自聚集趋势,分布区域间有较大的分隔区,且区分明显。结论代谢组学分析细胞内小分子蛋白质谱可能是一种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口腔材料生物相容性机制以及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测定口腔细菌终末代谢酸的反相梯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最佳分析条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梯度洗脱程序,流速110~210 mlPmin,检测波长217 nm,流动相为60% 012 molPL磷酸盐甲醇溶液pH218,对常见的细菌终末代谢酸进行不同培养基、pH值、温度、萃取液、沉淀剂等分析条件进行研究。结果:口腔细菌在牛心脑浸液(BHI)培养液中经48 h厌氧培养,上清液在pH 117的酸度下用乙醚提取可得到理想的色谱分析结果。结论:该方法可推广应用于细菌终末代谢酸鉴定。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可对口腔及咽喉部的97.9%的口腔链球菌分离株做出鉴定。但是对一些生长缓慢的细菌,或表型特征介于两个种之间的菌株,只靠生化试验不能明确鉴定到种。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如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可将细菌准确、快速地鉴定到种。我们采用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的方法对放疗后生化试验表型发生变化的菌  相似文献   

11.
黄光磊  罗洪 《口腔医学研究》2011,27(9):801-803,807
目的:通过检测贵州地区先天性唇腭裂患者血浆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探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分别收集27例非综合征唇腭裂患者和26例正常人的血浆,采用核磁共振氢谱(H1-NMR)检测血浆代谢谱,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以鉴别血浆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浆代谢产物有明显不同,两组代谢产物各自聚集,分布区域明显分开。先天性唇腭裂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浆代谢存在差异,至少存在4种不同的代谢产物,分别为天门冬素(Asparagine)、门东氨酸(Aspartic acid)、肌酐(Creatinine)、脯氨酸(Proline)、胆碱(Choline)、酪氨酸(Tyrosine)。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血浆代谢产物以天门冬素、门东氨酸及酪氨酸为主,而正常人血浆代谢产物则以胆碱、肌酐及脯氨酸为主。结论:贵州地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患者血浆代谢组学发生变化,同时该技术有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及病原菌分布,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口腔颌面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感染来源、病原菌种类及治疗方法。结果共培养出病原菌50株,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杆菌及白色念珠菌分别占84%、12%、2%、2%,其中前5位病原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星座链球菌星座亚种、F群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结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多为混合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切开引流是早期控制多间隙感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口腔细菌是口腔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细菌不仅在龋病和牙周病等口腔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还与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CVD)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关系密切。文章就口腔细菌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关联证据及口腔细菌在其中的可能致病机制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AS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新型抗菌单体DMAE-TB的抗菌活性及生物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行合成的一种季铵盐型抗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正十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MAE-TB)对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抗菌动力学及细胞毒性。方法采用液体稀释法研究季铵盐单体对8种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和杀菌动力学。并采用MTT法初步考察此单体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季铵盐单体DMAE-TB对8种口腔致病菌均表现出较高的抗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介于2.4~9.8μg/ml之间。该单体在浓度为79.2μg/ml时与变形链球菌接触1 min,能杀灭99%的细菌;接触5 min,即可杀灭所有细菌。细胞毒性实验表明DMAE-TB对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为8.21μg/ml。结论DMAE-TB对口腔常见致病菌具有强效、快速的抗菌活性,生物安全性较理想,具有应用于牙科抗菌修复材料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The purpose of this clinical study was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ree methods of decontamination on complete dentures. Dentures worn by patients for varying lengths of time were handled aseptically and treated with three different treatment modalities. The dentures were touched and sectioned and then retouched to a variety of microbiological media. The quantity of microbial growth was recorded and predominating microorganisms were identified using standard microbiological techniques. System A was found to consistently decontaminate and sanitize dentures worn by patients. System B and System C showed variable reduction of microorganisms. An unexpected spectrum of both pathogenic and opportunistic microorganisms was found in the dentures examined, including a wide range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gram-positive bacteria, and yeasts. A wide range of microorganisms must be considered when treating either oral or systemic diseases in denture wearers. Denture hygiene and decontamination are critical to the prevention of oral and systemic disease transmission. The dentures of ill patients must be considered as possible sources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