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经》成书年代久远,用字每多假借,后世注家每为所囿而曲解经文,致令经义晦涩难通,兹誊录近年读经时因音求义,破读通假字而求新解之训诂心得3则于下,以就正于同道。1 “人者天地之镇”《灵枢·玉版》:“且夫人者,天地之镇也,其不(《太素》无“不”字)可不...  相似文献   

2.
厉癞探微     
<正> 古书中的“厉”字,或训为“虐”,或训为“恶”,或言“厉,音赖”,或云“厉,通疠”,或言“疠,通癞”,音义纷繁。本文就其底蕴试作探求,以向究文研医诸好乞教。《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披发及地”。《左传·昭公七年》:“晋侯梦黄熊入于寝门,其何厉鬼也?”《襄公十七年》:“尔父为厉”。《昭公七年》:“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吾为之归也。”以上“厉”字,《春秋左传正义》训为“恶鬼”。《庄子·齐物论》:“故为是举莛与楹,  相似文献   

3.
中药方剂名称中的形近字互用个例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些中药或方剂名称中存在形近字互用的情况,这些形近字的关系比较复杂,略有几例:①“糵”、“蘖”、“孽”形音义考证发现,此三字音近义通,属同源字,中药名“蘖”、“糵米”与;孽米”常通用;②对于晛、睍、现形音义考,发现它们古音相近而义不相通,方剂名“见晛丸(膏)”、“见睍丸(膏)”与“见现丸(膏)”由于通假而互用;③“茂”与“貌荗”虽字形相近而音、义殊甚,“广茂”乃中药名“广荗”之形近而误者。仅析几例,但形近字的情况远不止这些。  相似文献   

4.
《灵枢经》,与《素问》编写体例一致,学术内容互相补充,互相联系,堪称姊妹之篇。其语言文字特色,亦与《素问》相近,如书中通借字颇为常见。清代语言大师朱骏声指出:“不知假借者,不可与读古书,不明古音者,不  相似文献   

5.
古籍难读,其重要原因之一,即在于使用通借字处甚多。《内经》亦不例外。不明通借,遇此必扞格难通或错解其义。清人王念孙说:“诂训之指,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为病矣。”(王引之《经义述闻.叙》引。按:王氏此所谓“声同声近”,指读音相同相近,“声”指读音,而非声纽。)可见,破借字以求本字的工作,对于深入研究。《内经》来说,是很有意义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古汉语中存在着一字多音的现象,当一字有两读或三读时,容易读错。质量较好的古籍会对最通常读音以外的读音加以注明,这叫"破读"或"读破"。破读的字,大多数是声调的差异。在文献传播实践过程中,人们创造性地使用了一种破读号,即用一个圆圈或圆点,附在字的四角上。平声在左下角加圈点,上声在左上角加圈点,去声在右上角加圈点,入声在右下角加圈点。加圈或加点于破读字特定部位的标识方法,可以分别称为破读字的圈发之法或点发之法。为古籍文本加破读号的现象,虽然存在年代较为悠久,但因其标志并不十分明显,容易使人们所忽略或误解,以至于产生对破读号本身的不理解,进而发生对原文理解的歧义。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吴迁抄出的《金匮要略方》是小字本《金匮要略》的唯一存世传本,其文献价值非常重大。文章对该抄本中存在的破读字的圈发之法略作讨论。  相似文献   

7.
《养生方》中的“”字,其音义似均与“孱”字无涉,所在条文缺失过半,义理难明。若以《五十二病方》中“”字互考,则可知先秦“”、“算”通用,在本条文中似有“益智”之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记录汉语语言的一种符号——汉字,其源远流长,浩繁庞杂。形有繁简、通假之异,音有古今、正变之分,义有本转、虚实之别。前人根据汉字造字的规律,把汉字的结构归纳为形象、指事、会意、形声和转注、假借六种,又称“六书”.以汉字形体言,除篆、隶、楷、草、行等书写不同外,还有古今字、异体宁和繁简字等差别;以汉字声音言,除了古今音变外,还有通借  相似文献   

9.
《养生方》中的“Suan”字,其音义似均与“孱”字无涉,所在条文缺失过半,义理难明,若以《五十二病方》中“Suan”字互考,则可知先秦“Suan”,“算”通用,在本条文中似有“益智”之义。  相似文献   

10.
奇恒之腑考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前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和著作皆认为脏腑系统是由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三部分组成的 ,从文献学角度 ,此说颇有可商之处 ,现辨析如下。1 从脏腑之本义看脏腑 ,本作“藏府”。“藏”之为字 ,读音有三 ,一读为c偄ng ;其义有二 :作为动词 ,有保藏、隐藏之意。如《礼记·檀弓》 :“藏也者 ,欲人之弗得见也” ;《说文解字·部》 :“藏 ,匿也。”作为形容词 ,则有“深”之义。如《广雅·释诂》云 :“藏 ,深也。”《素问·长刺节论》“在头头疾痛 ,为藏刺之。”王冰注曰 :“藏 ,犹深也 ,言深刺之。”二读为z ang ;一为草名 ,如《史记·司…  相似文献   

11.
和俊燕  侯中伟 《中医学报》2019,34(11):2476-2478,2486
"膻"字有"dàn""tán"和"shān"3种读音。膻中穴之"膻"字该读何音,争议颇大。笔者通过考证通行辞书中"膻"字3种读音及其含义,结合历代古籍,尤其是医学古籍中的记载,推究考辨其音义,认为膻中之"膻"读音应当为"dàn"。  相似文献   

12.
“知机之道者,不可持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语出《灵枢·九针十二原》,被认为是针刺治病疗效悬殊的关键。《灵枢·小针解》说:“不可挂以发者,言气易失也。扣之不发者,言不知补泻之意也,血气已尽而气不下也。”又发明其义。但《灵枢注证发微》却以为:“知机之道者,唯此一气而已,犹不可挂一发间之。”《灵枢集注》也说:“静守于来往之间而补之,少差毫鬟之间则失矣。……叩之不发,补泻失时。”意谓“知机之道”者,懂得经气往来,事机微妙,差之毫发则补泻失施;而“不知机道”者则不懂补泻之理。言之也成理。后世遂以为不易之论。但仔细分析起来似大有可以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3.
痲痳考辨     
在一些医学文献中,经常看到“痲”与“痳”二字,由于这两个字的字形相近,容易混淆,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从“痲”、“痳”二字的形、音、义出发,着重分析了这两个字及其相关的“麻”、“”、“髍”、“”、“淋”诸字的字形、字义,指出“痲”和“痳”是分别表示疾病的“麻”、“”、“髍”、“”、“淋”的正字,纠正部分文献的疏漏,并强调“痲”、“痳”不应在使用中相混淆。  相似文献   

14.
“平脉辨证”一语出自《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原序。“乎脉”两字的涵义,《医宗金鉴》谓其“平人不病之脉”,而周学海则说:“平,读如骈,即辨脉也。……仲景选用古书,于是取之辨脉者即名辨脉,取之平脉者即名平脉,从其目,所以存古也,或谓无病之平脉者非。”目前对“平脉辨证”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平”是“辨”的通借字,即“辨”(切)脉辨证。”或把“平”作“平时”解,把“平脉辨证”理解为“平时诊脉辨证的经验”。而近代医学对“平脉辨证”尚有新释,认为“平”是“凭”的通借字,“平脉辨证”可理解成“凭借脉象  相似文献   

15.
《内经》“器”“气”互借两例宋子云(中医系1991年级250014)关键词内经;气;器;假借《内经》中音同音近之字相借者颇多,其中有两处“器”与“气”互借。一处在《灵枢·经脉》中:“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气”读为“器”。盖“阴气”于句中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医界倡导“读经典,做临床”,认为“读经典做临床是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1],这几乎是整个中医界的共识.读经典,中医四部经典首当其冲.然而,中医四部经典都是古代文献.“古书流传日久,讹舛滋多,或误夺一字,而事实全乖,或偶衍一文,而意谊失,苟非善读书者,据他书订正之,则无以复古人之旧,此校勘之役所以不可缓也”[2].所以说古书非校不能读.通过校勘能对古文献在流传过程中出现的讹文加以校正,为读者提供经过复原的文本;但是“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  相似文献   

17.
“徇齐”,(《史记》作“徇齐”,(《孔子家语》作“睿齐”,《大藏礼》作“慧齐”。王冰注:“徇,疾也。”段玉裁:“按徇,今本伪作徇”(《说文解字注·人部》)“徇”字注)。陆九芝:“盖古假借徇为睿,睿,深也”(《内经难字音义》)。丹波元简:“考王,徇,训疾,马本作狥齐,并非也”(《素问识》卷1)。历来注家多在“徇”字上训释,而使“齐”字失去了着落。  相似文献   

18.
“文献”二词,我国古代就有。最早在古书上使用“文献”二字者为孔子。“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吾能言之矣。”(《论语·八佾》)宋·朱熹对这段话作这样的注释:“杞,夏之后,宋,殷之后,徵,证也。文,典籍也;献,贤也。言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文献若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吾言矣。”这里把“文”解释为“典籍”,“献”训为贤,合“文献”二字即指古书所载先贤圣哲所传之史料。最早以“文献”一词作为书名的是宋末元初马端临所著的《文献通考》。他在该书《自序》中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  相似文献   

19.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1辨证论治的含义《玉篇》云:“证,验也。”《增韵》云:“证,候也。”《辞源》解释:“证,亦供证据之意”,如《晋书·范宁传》“宁据经传奏上,皆有典证”。《说文解字》有“言登,告也,从言,登声。”段玉裁注曰:“今俗以证为言登验字。”可见“言登”是本字,“证”是假借字,而“症”字始见于宋代,是由“证”字演化而来的一个俗字,如《辞源》说:“症俗字,读如正,病之征验也。”既往“…  相似文献   

20.
中医书上所说的“眩晕”,是两种症状组合而成的一个病,在《证治汇补》上说:“眩者,言视物皆黑;晕者,言视物皆转,二者兼有,方曰眩晕”。古书上又称为“眩冒”,尤在泾解释说:“水饮之邪,上乘清阳之位,则为眩冒。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之也;眩者,目眩转而乍见玄黑也”。中医书里所记载的眩晕病,其现象和耳源性眩晕[又称内耳眩晕病,旧译成美尼尔(优)氏病]比较相近,请看下引的一些叙述即可明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