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曼氏血吸虫28kDa谷胱甘肽S转移酶(Sm 28GST)是一种侯选的疫苗抗原,但血吸虫种间异源抗原交叉保护的可能性尚未完全了解。克隆不同种血吸虫28kDa GST并评价其种缘关系是必要的。选用牛血吸虫Salamance株(Sb)、埃及血吸虫Libore株(Sh)、曼氏血吸虫波多黎各株(Sm)和日本血吸虫大陆株(Sj)作为实验材料,用谷胱甘肽琼脂糖柱纯化各种成虫抽提液中的GST。重组体Sm 28GST在大肠杆菌表达并经亲  相似文献   

2.
曼氏血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SAWA)的62/60kDa条带可被照射致弱尾蚴免疫的小鼠血清所识别,并可诱导T细胞应答。为证实并进一步研究上述发现,本研究用曼氏血吸虫SAWA 62/60kDa免疫的小鼠血清对曼氏血吸虫成虫cDNA表达文库进行筛选,并对纯化后的62kDa和60kDa蛋白进行氨基酸测序,以鉴定其作为疫苗免疫后T细胞抗原决定簇的性质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3kDa膜蛋白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本研究根据曼氏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Sm23的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克隆技术,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cDNA文库中克隆出了中国大陆株23kDa膜蛋白基因。DNA序列分析表明,编码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23膜蛋白的基因含有657bp,与曼氏血吸虫Sm23的核着酸有79.5%的同源性,而与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株的Sj23的同源性为100%。该研究为发展Sj23多肽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血吸虫期特异性抗原表达的鉴定和特性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寄生虫的生物学及宿主-寄生虫的相互作用。作者对具特异性抗原表达的一株曼氏血吸虫cDNA克隆进行了鉴定和特性分析。 用感染250条曼氏血吸虫尾蚴1—7周的瑞士小鼠血清筛选曼氏血吸虫重组λgt11cDNA文库。分离出12株阳性克隆:1株(7/1)被第7周感染血清识别而不被第1周感染血清识别;5株(7/2a-e)被第2周感染血清识别而不被第7周感染血清识别;6株(7/  相似文献   

5.
免疫球蛋白E(IgE)应答是蠕虫感染的一种标志,一般认为它是宿主抗曼氏血吸虫病的一种主要防御机制。据报道,因Ce基因无效突变致不能产生IgE的小鼠,对原发性曼氏血吸虫感染非常易感,其体内虫负荷比野生型小鼠高2倍。然而,在另一项研究中,通过抗IgE处理导致正常小鼠和剔除IFN-γ基因小鼠对原发性曼氏血吸虫感染的IgE应答减弱,虫负荷下降,生殖力也降低,提示IgE在宿主感染曼氏血吸虫中起着有害无益  相似文献   

6.
血清取自11例曼氏血吸虫单感染、10例埃及血吸虫单感染及37例曼氏、埃及血吸虫混合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经metriphonate或羟氨喹治疗。对21例单感染患者中的12例于治疗后1~4月进行随访。 IgG循环免疫复合物(IgG-CIC)用2.5%PEG沉淀及~(125)碘标记的A蛋白孵育方法测定;IgE循环免疫复合物(IgE-CIC)用略加改良的Meretey氏等(1979)方法测定;血清总IgE用纸放射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对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抗原的IgE抗体(血吸虫相  相似文献   

7.
副肌球蛋白是多数无脊椎动物肌肉中的主要结构蛋白,脊椎动物则无副肌球蛋白,若用作疫苗候选抗原将不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已证明曼氏血吸虫的副肌球蛋白(Sm97)有希望成为曼氏血吸虫病疫苗候选抗原,其部分及全部cDNA已得到。本文报告编码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的cDNA的克隆及测序。作者从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株成虫  相似文献   

8.
作者曾报道编码曼氏血吸虫8kDa尾蚴特异性的钙结合蛋白(CaBP)基因的克隆、定序及表达。本文对此蛋白的有关功能进行了免疫化学研究。 成虫取自感染曼氏血吸虫7周的小鼠肝脏。每4天收集一次光滑双脐螺逸出的尾蚴。胞蚴按两个时间取自双脐螺的肝脏(HP):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尽管某些寄生虫感染在小鼠体内较易产生IgE抗体,而感染血吸虫的小鼠未必诱发IgE抗体应答。本研究表明,有些小鼠对日本血吸虫抗原(Sj)可重复地产生高滴度的IgE抗体,并证明IgE抗体应答受连接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位点的基因控制。作者在实验室以远交系繁殖的白色家兔和小鼠保持日本血吸虫日本株的生活循环。日本血吸虫抗原按Chaffee等(1954)改良法制备,研究中使用了4批抗原。作者将10μg日本血吸虫抗原混合于含  相似文献   

10.
有研究表明,曼氏血吸虫与HIV-1的结构蛋白间无交叉反应性,但与病毒颗粒感染性因子(vif,由HIV-1基因组编码的非结构蛋白)的一个抗原表位间有交叉反应。有一种合成多肽是从结合在童虫表面的vif蛋白衍生的,抗此合成多肽的McAb能识别两种曼氏血吸虫抗原的65kDa主带蛋白,将这种McAb被动转移给幼鼠能诱发对曼氏血吸虫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索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a抗原(Sj22.6)编码基因用作核酸疫苗的可行性。方法以PCR法对此编码基因改造后将其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CMV-β并转化入大肠杆菌JM109进行大量扩增。将提纯的PCMV/Sj22.6基因重组质粒在体外转化C2C12真核细胞。结果免疫组化试验证明,该重组质粒能够在体外培养的C2C12细胞中表达Sj22.6抗原。结论表明该重组质粒有用作真核疫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曼氏血吸虫成虫31/32kDa蛋白的基因已经克隆和表达,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31kDa蛋白在多肽水平上与哺乳动物组织蛋白酶B有同源性,32kDa蛋白的核苷酸顺序与血红蛋白酶相同。来源于成虫肠道的血吸虫31/32kDa蛋白可用于三种人体血吸虫病时免疫诊断。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用日本血吸虫(Sj)成虫抗原免疫的免血清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cDNA库筛选出Sj22.6基因克隆;用根据曼氏血吸虫23kDa膜抗原(Sm23)的编码基因设计的引物,以PCR法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库扩增出Sj23基因;用根据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林的磷酸丙糖异构酶(SjTPI)基因设计的引物,以RT-PCR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mRNA扩增出SjTPI基因;并测得了上述3个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通过与国外有关单位合作研究,获得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肌球蛋白的62kDa肽段(Sj62)的编码基因克隆.Sj22.6、SjTPI及Sj62的编码基因巴克隆入质粒pGEX并获得表达;Sj23基因克隆入杆状病毒,在家蚕幼虫体内获得表达.用Glutathione-Sepharose4B(GS4B)已纯化出重组的Sj22.6(rSj22.6)、Sj62(rSj62)及SjTPI。Sj22.6、Sj23、SjTPI和Sj62基因的表达产物均可被Sj重感染的兔血清识别;用rSj22.6免疫家兔和小鼠,均可诱生明显升高的IgG抗体,其可特异地识别rSj22.6,还可识别成虫抗原中天然的相应分子,但不识到虫卵抗原中任何成份.用rSj22.6对昆明鼠及BALB/C小鼠分别作免疫攻击实验,前者可产生38.93%的减虫率,后者可产生32.1%-35.27%的减虫率和28.4%的总体减卵率。Sj22.6/Sj26GST融合蛋白可诱导BALB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描述了一种用抗原序列标签(AST)识别编码曼氏血吸虫抗原基因的方法。 经临床及粪便检查从慢性血吸虫病病人中挑选出粪检曼氏血吸虫虫卵阳性的患者,收集治疗前的血清。经ELISA分析,从中选出17名含有抗曼氏血吸虫成虫抗原或虫卵抗原的高水平IgM患者的血清,混和后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获得抗曼氏血吸虫成虫的免疫球蛋白,用于筛选曼氏血吸虫成虫λZAP cD-  相似文献   

15.
日本血吸虫原肌球蛋白编码基因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克隆和表达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原肌球蛋白 (tropomyosin ,TM)编码基因。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体外扩增日本血吸虫原肌球蛋白编码基因 ,并采用T载体对该PCR产物直接进行克隆并用于核苷酸序列的测定。将目的基因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 ,以IPTG诱导重组原肌球蛋白的表达。结果 PCR扩增产物约 82 3bp ,符合预计大小 ,并成功地克隆入T载体 ,对其中一克隆pGSjcTM12的插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 ,该序列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曼氏血吸虫原肌球蛋白基因分别有 91 1%和 98 1%的同源性。该编码基因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获得高效表达 ,分子量约 32kDa,并能被日本血吸虫天然原肌球蛋白免疫血清特异识别。结论 日本血吸虫原肌球蛋白编码基因克隆和原核表达成功。  相似文献   

16.
日本血吸虫大陆株GST抗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谷胱苷肽转移酶(GST)是以谷胱苷肽为共同底物的一组具有解毒功能的同工酶。国外研究证明血吸虫的GSTs含量丰富,是研究日本血吸虫疫苗的主要侯选抗原之一。有关日本血吸虫大陆株GST抗原的研究,作者曾在日本血吸虫24—26kDa和90kDa蛋白质“靶抗原”的抗原性研究,应用24—26kDa和90kDa蛋白质“靶抗原”免疫小鼠研制抗血吸虫“靶抗原”单克隆抗体,24—26kDa和90kDa蛋白质抗原用于血吸虫病诊断的可能性探讨,日本血吸虫24—26kDa抗原和重组Sj26抗原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比较研究等论文以及有关血吸虫疫苗研制的综  相似文献   

17.
曼氏血吸虫(Sm)28 kDa GST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重组Sm 28 kDa GST免疫动物后引起血吸虫生殖力的降低及免疫人群获得抗感染能力均与特异性抗体抑制GST酶活性有关。近来的研究表明,吡喹酮治疗后可引起特异性抗体应答发生改变,因此对Sm 28 kDa GST及其主要的抗原表位(10—44AA,190—211AA)在感染者化疗前获得中和体液免疫应答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用曼氏血吸虫波多黎各株制备可溶性成虫抗原(SWAP)、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及童虫表面抗原提取物。曼氏血吸虫童虫加福氏佐剂免疫BALB/c小鼠后取脾分离脾细胞,与鼠骨髓瘤细胞P3NS-1融合。ELISA  相似文献   

19.
曼氏血吸虫肉芽肿是由T细胞对可溶性虫卵抗原反应引起的。为了研究迟发性变态反应T细胞(TDH)效应细胞的功能,作者从曼氏血吸虫急性感染CBA/J小鼠的肝肉芽肿中获得一株肉芽肿T细胞株。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研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2.6kDa抗原的免疫保护性。方法:将其编码cDNA经PCR扩增后亚克隆入载体质粒PGEX—1λt进行表达,并用重组抗原免疫了一批昆明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组抗原免疫小鼠获得了38.93%的减虫率。结论:证明重组的日本血吸虫22.6kDa抗原可诱导宿主抗血吸虫感染的部分保护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