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眩晕宁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疗效。方法 126例CCCI患者随机分为眩晕宁片治疗组62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西比灵和丹参冻干粉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眩晕宁片治疗。采用经颅多普勒彩超(TC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脑部血流指标方面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眩晕宁片对慢性脑循环不足具有一定疗效,可为慢性脑循环不足提供新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镇肝熄风汤加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24例VBI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配对原则分为观察组(n=62)、对照组(n=62),其中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天麻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镇肝熄风汤加减,对比2组疗效、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基底动脉、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V)与血管搏动指数(PI)]、眩晕评估量表(DARS)、眩晕障碍调查表(DHI)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积压、全血粘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16%(59/62)高于对照组82.26%(51/62)(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椎动脉、基底动脉PI低于对照组,MV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DHI评分、DA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积压、全血粘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镇肝熄风汤加减辅助治疗VBI性眩晕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眩晕症状,调节血液粘度,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促进脑部供血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弦晕宁治疗脑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10例采用眩晕宁治疗,对照组共3组,每组110例,分别采用复方丹参片、西比灵、尼莫地平治疗.60天后观察几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结果:弦晕宁组能显著改善眩晕症状,总有效率眩晕宁治疗组为87.27%(96/110例),复方丹参片对照组为68.18%(75/110例),西比灵片对照组为74.55%(82/110例),尼莫地平片对照组为79.09%(87/110例).结论;眩晕宁可有效改善脑动脉供血不足,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是治疗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耳穴压豆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莒县中医医院脑病科12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用中西联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脑动脉血流指标[左大脑后动脉(LPCA)、右大脑后动脉(RPC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0.01);治疗后两组LPCA、RP-CA、LVA、RVA、BA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LPCA、RPCA、LVA、RV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耳穴压豆配合中西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其机制与进一步改善患者脑动脉血流相关.  相似文献   

5.
陶平德  范荣兰 《中医学报》2016,(7):1056-1058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脑外伤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外伤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每天30 mg,静脉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每次200 mg,每天2次,肌肉注射;4 d为1个疗程,休息2 d后行下1个疗程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眩晕程度采用欧洲眩晕评价量表评价,在治疗前、治疗后14 d和治疗后30 d分别测评;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和舒服期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6,P0.05);治疗组治疗后14 d、治疗后30 d欧洲眩晕评价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均显著下降,并低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麻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能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血液微循环,降低颅底动脉血流速度,临床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栾川县中医院收治的8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口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较对照组(81.82%)高,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右椎动脉及左椎动脉血流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温阳止眩汤加味辅助治疗眩晕症痰浊中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眩晕症痰浊中阻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温阳止眩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15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及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 治疗后2组DHI评分均明显降低,LVA、RVA的Vm均明显升高,治疗组BA的Vm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止眩汤加味联合常规西药可升高眩晕症痰浊中阻证患者的动脉Vm,降低DHI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湿中阻型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痰湿中阻型眩晕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脑供血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半年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68.89%(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情感损害程度、功能损害程度、躯体损害程度等DHI评分和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的22.22%(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温中针灸疗法联合益气聪明汤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益气温中针灸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聪明汤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纤维蛋白原(serum fibrinogen,Fib)及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眩晕评分及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unctional scale for CSA,FS-CSA)评分评估眩晕程度,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清Fib及T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左椎动脉、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均明显升高(P0.05),PI明显降低(P0.05),眩晕评分显著升高(P0.01),FS-CSA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Fib及TC水平显著降低(P0.01),左椎动脉、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最大血流速度显著升高(P0.05),眩晕评分显著升高(P0.01),FSCSA评分显著降低(P0.01),治疗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益气温中针灸疗法联合益气聪明汤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疗效确切,可能与降低血清Fib及TC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PCIV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两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LVA、RVA、BA的血流速度均快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PCIV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