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献血不良反应的针灸治疗与护理的效果.方法:在传统方法治疗的同时,配合针灸治疗,轻者针刺或指压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严重者加刺足三里、中冲等穴位;歇斯底里者刺人中、百会、前廉泉等穴位.结果:献血不良反应多能在较短时间内缓解,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由平时的10分钟缩短为3.87分钟.结论:针灸配合西医治疗献血不良反应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内经>中对"神"与"治神"的论述较为广泛,其中有较多内容强调了"治神"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性.本文谨从以下4个方面对<素问·宝命全形论>中"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之论进行分析,探讨"治神"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 1 "神"在古代哲学中的含义及<内经>中关于"神"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辅助时间取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是传统医学中极重要的针灸治疗方法.子午流注源远流长,早在<内经>时期已有萌芽.<素问*刺法论>曰:"木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厥阴之井……火欲发郁,亦须待时,君火相火,当刺包络之荥……土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太阴之俞……金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手太阴之经……水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少阴之合."这些都是按时取穴最早运用的经验总结.窦汉卿<标幽赋>之"一日取六十六穴,方见幽微",是"纳支法"的具体提出;徐凤的"子午流注按时定穴歌"是"纳干法"的具体推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肺气虚证与呼吸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为娇脏,在五行属金,为魄之处、气之主.<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曰:"肺主一身之气","诸气者,皆属于肺."<中藏经>也指出:"肺者,生气之源."可见,肺与气关系之密切.而<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可知"气乃生之本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由此可见,肺气对人体的重要性,而肺气虚证无疑也是临床的常见证候,亦是研究的重点证候.  相似文献   

5.
针灸治疗急重症,历史悠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名医扁鹊,命其弟子运用针灸治疗虢太子"尸厥",具有起死回生之妙术,业已成为我国民间美传.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运用针灸治疗热性病例甚多,仅"热入血室,刺期门法"即有4条.先贤皇甫谧在其<针灸甲乙经>中揭示"小便难,小腹满,出少,转胞不得溺,曲骨主之"等,不胜枚举.针灸治疗某些急重症,不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简易可行,便于掌握.现就笔者临床运用针灸治疗急重症之体会,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火针属针灸穴位特殊疗法之一,在临床上具有针与灸独特的双重作用.<灵枢经.官针>载:"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灵枢经·筋经>:"焠刺者,刺寒急也".火针具有温阳通络、祛寒除湿、解毒散结、祛腐排脓等作用.尤其在西北地区主治风寒湿痹、痛症、瘰疬、痈疽等顽固性疑难疾病疗效显著.但在操作过程中有其特殊的刺法要求,稍有疏忽即可导致意外事故,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7.
留针时间与疗效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时间针灸疗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就是古代“时间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物时钟”学说的兴起,“时间治疗学”的研究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时间针灸疗法重点论述针刺时机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但对于针刺后留针时间之长短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尚末论及。笔者认为,在针灸治疗疾病过程中,留针是一个重要环节.《素问·针解篇》云:“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  相似文献   

8.
<内经>云:"冬刺井"、"冬取诸井诸腧之分"、"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等等,然而<难经.七十四难>曰:"经言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明*张介宾<类经>说:此"皆与本经不合,必难经之误也,当以本经为正,不可不辨".那么,<内经>缘何提出"冬刺井"之说?笔者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浅谈时间治疗学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间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 ,在对人的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周期具有节律变化的认识基础上 ,进而对疾病采取择时治疗以收事半功倍之奇效的一种方法(1)。《内经》对时间列的年、季、月、日、时等各节段与生理、病理、诊疗、预后的关系均有深刻阐述 ,同时认为“逢时而刺”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灵枢·卫气行》中提出病在于三阳 ,必候其气在于阳而刺之 ,病在于三阴 ,必候其气在于阴分而刺之。因此 ,针灸临床中 ,无论是诊断、治疗、预防皆重视择时施治原则 :年、月、日节律。1按年节律施治人体阴阳随季节变异发生规律性变化 ,人体各部经气…  相似文献   

10.
从针灸治疗的基本要素,刺灸与人体的关系阐述针灸的治疗作用;提出主动改变人体反应性、注重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及针药并用等可提高针灸疗效。认为针灸之道的核心是"调节"二字,即"调节"是针灸基本的作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而且刺灸腧穴的作用可通过血清转移,但免疫力不等同于正气;并提出针灸学发展的灵魂在于创造性,挑战自我是针灸学创造性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