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曲马多硬膜外腔超前镇痛对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瑞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3):2294-2295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注入曲马多施行超前镇痛对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40例妇科手术患者于硬膜外麻醉后随机分成两组:Ⅰ组(n=20)于切皮前15min经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5ml+曲马多10mg+氟哌啶2mg以施行曲马多超前镇痛:Ⅱ组(n=20)仅注入局麻药5ml。观察术中镇痛效果,腹壁肌松弛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Ⅰ组的硬膜外麻醉效果优于Ⅱ组(P<0.05),两组肌松效果和不良反应差异则无显著性。结论:切皮前15min经硬膜外腔注射曲马多施行超前镇痛,可有效增强硬膜外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术后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熙雯 《中外医疗》2010,29(33):104-104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注入舒芬太尼进行超前镇痛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40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予硬膜外麻醉后随机分成2组:Ⅰ组(n=20)于切皮前15min硬膜外注射舒芬太尼20μg,Ⅱ组于手术切皮前15min硬膜外注射2mL生理盐水,2组均行布托啡诺静脉镇痛。观察术后2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8、12、24的VAS评分中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5),术后8hⅡ组BCS明显低于Ⅰ组。结论硬膜外舒芬太尼进行超前镇痛增强了术后镇痛的效果,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钟江红  沈洪  叶福才 《广东医学》2002,23(Z1):102-103
目的对比研究硬膜外腔超前注入与术后注入吗啡-氯胺酮复合液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40例硬膜外阻滞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超前镇痛组(超前组,n=20)和术后镇痛组(术后组,n=20).超前组于试验剂量中加吗啡-氯胺酮复合液(吗啡1.5 mg、氯胺酮25 mg),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5 ml;术后组试验剂量中不加任何药物,而于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注入吗啡-氯胺酮复合液(剂量同超前组,加生理盐水至5 ml).观察各组术程局麻药用药量、镇痛、镇静情况、术后镇痛效果、患者满意度、副作用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结果超前组比术后组局麻药用量显著减少(P<0.01),术中镇痛效果显著增强(P<0.05),VAS值显著降低(P<0.05或0.01),术后镇痛非常满意度显著增高(P<0.05).结论硬膜外腔超前注入与术后注入吗啡-氯胺酮复合液均能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超前应用能增强术中麻醉效果,且术后镇痛效果也优于术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研究硬膜外腔超前注入与术后注入吗啡-氯胺酮复合液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40例硬膜外阻滞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超前镇痛组(超前组,n=20)和术后镇痛组(术后组,n=20)。超前组于试验剂量中加吗啡-氯胺酮复合液(吗啡1.5mg、氯胺酮25mg),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5ml;术后组试验剂量中不加任何药物,而于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注入吗啡-氟胺酮复合液(剂量同超前组,加生理盐水至5ml)。观察各组术程局麻药用药量、镇痛、镇静倩况、术后镇痛效果、患者满意度、副作用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结果 超前组比术后组局麻药用量显著减少(P<0.01),术中镇痛效果显著增强(P<0.05),VAS值显著降低(P<0.05或 0.01),术后镇痛非常满意度显著增高(P<0.05)。结论 硬膜外腔超前注入与术后注入吗啡-氯胺酮复合液均能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超前应用能增强术中麻醉效果,且术后镇痛效果也优于术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硬膜外注入地佐辛或芬太尼施行预先镇痛对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妇科手术患者96例,于硬膜外麻醉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32例.芬太尼组于切皮前经硬膜外注入芬太尼与氟哌啶;地佐辛组于切皮前经硬膜外注入地佐辛与氟哌啶.对照组经硬膜外注入生理盐水.观察术中镇痛效果,腹肌松弛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论 芬太尼组和地佐辛组的硬膜外麻醉和肌松效果相当,此两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切皮前15 min经硬膜外注射芬太尼或地佐辛施行预先镇痛,均可有效增强硬膜外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术前术中2次硬膜外吗啡超前镇痛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在硬腰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取吗啡2 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8 mL,分别于切皮前15 min和进腹时将上述溶液4 mL(各含吗啡1 mg)注入硬膜外腔;Ⅱ组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一次性注入上述含2 mg吗啡的生理盐水8 mL.观察各组病例手术后2、4、8、12、18、24及36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h内无痛患者病例数,麻醉后痛觉恢复时间,术后止痛药双氯酚酸纳栓(50mg/粒)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手术后2、4、8、12、18、24及36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h内无痛患者病例数,麻醉后痛觉恢复时间,术后双氯酚酸纳栓(50 mg/粒)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术前术中2次硬膜外吗啡镇痛未能达预期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术后硬膜外腔应用吗啡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拮抗作用。方法将84例ASA分级Ⅰ~Ⅱ级需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Ⅰ组,n=42)和生理盐水组(Ⅱ组,n=42),术毕2组病人均经硬膜外腔注射吗啡2 mg镇痛。经硬膜外腔注射吗啡前,Ⅰ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Ⅱ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观察术后24 h两组病人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Ⅰ组病人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2%和7%,S组病人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31%和21%,2组病人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可显著降低术后硬膜外腔吗啡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注入氯胺酮进行超前镇痛用于子宫切除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3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15例 ,氯胺酮0.3 mg/kg 生理盐水稀释成6 ml 于手术切皮前硬膜外腔注入; Ⅱ组(对照组)15例 ,生理盐水 6 ml 于手术切皮前硬膜外腔注入.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结果:Ⅰ组13例术后无痛(VAS0~1分)占86.7 %,Ⅱ组5例占33.3 %,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 ,术后VAS评分Ⅰ组明显低于Ⅱ组(P<0.01) .呼吸抑制、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幻觉等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腔注入氯胺酮进行超前镇痛可降低创伤导致的疼痛致敏作用 ,镇痛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罗哌卡因 ,更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正> 硬膜外注入吗啡是临床上椎管内注药镇痛最常用的方法。为探讨其给药时机与镇痛效果的关系,减少吗啡副作用。我们自1997年10月~1998年3月对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妇科手术的病人于术前预先硬膜外注入吗啡,并与术后相比较,观察其术后镇痛效果和副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80例ASA Ⅰ~Ⅱ级全子宫切除患者,年龄39~48岁,体重50~59kg;随机分为超前组和术后组,每组40例,两组病人常规放置导尿管,于术前30分钟肌注安定10mg。 1.2 方法:超前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入含吗啡  相似文献   

10.
刘玉琼  古军 《中外医疗》2010,29(1):99-99
目的比较硬膜外腔一次性注射丁丙诺啡、吗啡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6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或次全切除术的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Ⅰ)30例用丁丙诺啡0.2mg,对照组(Ⅱ)30例吗啡2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8mL。手术结束前15min,分别注入硬膜外腔术后镇痛。结果2组镇痛时效基本相同,P〉0.05。恶心呕吐2组比较,P〈0.01。皮肤瘙痒2组比较P〈0.01。结论丁丙诺啡硬膜外术后镇痛与吗啡相比镇痛时效相似,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副作用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李峥 《中国现代医生》2014,(30):101-10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减少硬膜外麻醉穿破硬膜人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质量控制小组,以"降低硬膜外麻醉穿破硬膜率"为主题,对手术室内硬膜外麻醉穿破硬膜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该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按照方案实施后,手术室硬膜外麻醉穿破硬膜率由原来的0.88%降至现在的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地降低了科室硬膜外麻醉穿破硬膜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腰麻复合硬膜外与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茂森 《安徽医学》2001,22(2):26-27
目的 :比较子宫切除术的两种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 :10 0例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A组用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B组作为对照组 ,采用硬膜外麻醉。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和硬膜外麻醉相比 ,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诱导时间及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术中硬膜外用药量显著减少且血压下降相差不大。结论 :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效果较好 ,是一种比较安全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车向明  岳云 《北京医学》2008,30(8):534-536
目的 观察肾上腺素对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凰し治?组,3组硬膜外镇痛液分别为0.5μg/ml舒芬太尼 200μg肾上腺素(Ⅰ组)、0.4μg/ml舒芬太尼 200μg肾上腺素(Ⅱ组)和0.5μg/ml舒芬太尼(Ⅲ组),分别复合0.125%罗哌卡因.60例患者均在术毕缝合皮肤前分别于硬膜外腔填充各自混合镇痛液5ml,采用AP-Ⅱ镇痛泵(百特公司),设定持续静脉注射背景剂量为2ml/h,患者自控PCA剂量为每次2ml.锁定时间为20min.并于术后4h、8h、20h、24h记录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药物消耗量、PCA按压次数、改良Bromage评分、警觉镇静(OAA/S)评分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未添加肾上腺索的Ⅲ组术后4~8h、8~20h的VAS评分高于添加肾上腺索的Ⅰ、Ⅱ组(P<0.05);3组各时段镇痛药消耗量Ⅲ组较多,术后4~8h、8~20hⅢ组镇痛液消耗量高于Ⅰ、Ⅱ组(P<0.01、P<0.05);术后4~8h、8~20h PCA按压次数比(有效按压次数,实际按压次数)Ⅲ组小于Ⅰ组、Ⅱ组(P<0.01、P<0.05).术后4h、8h、20hⅢ组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例数均多于Ⅰ、Ⅱ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肾上腺素与阿片类药物及局麻药合用有加强硬膜外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颈腰腿痛及术后镇痛等症,但对其全身影响关注较少。现就硬膜外注射此类药物对神经系统、肾上腺皮质系统、呼吸循环系统、周围组织及血糖与视力等的全身作用作一综述,以指导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5.
唐晓宁  陈萍 《河北医学》2001,7(3):200-202
目的 :研究咪唑安定用于硬膜外麻醉时的镇静、抗焦虑、消除内脏牵拉反应痛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病人 4 0例 ,随机分为咪唑安定 (Ⅰ )组和氟芬合剂(Ⅱ )组 ,每组 2 0例。Ⅰ组 :咪唑安定负荷剂量 0 .0 5mg/kg ,然后用 0 .0 5mg/kg .h行泵持续输注。Ⅱ组 :氟派啶 0 .0 5kg ,芬太尼 1ug/kg肌注。 结果 :Ⅰ组的镇静、抗焦虑、消除内脏牵拉反应痛的作用明显强于Ⅱ组 ,P <0 .0 5。两组对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均无明显影响 ,P >0 .0 5。结论 :咪唑安定能安全的辅助于硬膜外麻醉 ,能有效的增强镇静、抗焦虑和消除内脏牵拉痛 ,对呼吸和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硬膜外麻醉用于PELD手术的临床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4年来284例PELD手术选择不同硬膜外麻醉方法下的麻醉效果和术中并发症。结果:回顾的样本中,所有硬膜外麻醉均可满足手术基本无痛要求,硬膜外麻醉穿刺点选择T12~L1或T11~T12能较好地保留手术目标区域的神经根和硬膜囊对器械刺激产生胀痛感,并保证手术其他操作无疼痛感。结论:硬膜外麻醉可以作为PELD手术较好的麻醉选择,但要控制足侧感觉平面不低于L3~L4,并选择低浓度罗哌卡因多次小剂量给药方式诱导,术中不可追加麻醉药,无需静脉辅助镇静与镇痛。  相似文献   

17.
卫正洪  岳林  雷波  吴虹刚  郑念东  王山  万晓强  詹傲 《西部医学》2017,29(11):1564-1566+1570
【摘要】〓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后出现硬膜外积液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5年6月颅骨修补术后2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年龄、性别、最初诊断、修补时间、缺损范围、硬膜外积气、硬膜钙化、缺损处严重凹陷列为危险因素,运用2检验分析颅骨修补术后硬膜外积液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颅骨修补术后硬膜外积液的发生率为16.2%,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术后硬膜外积气、硬膜钙化为硬膜外积液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骨修补术后硬膜外积气、硬膜钙化为硬膜外积液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予特别重视,对术后硬膜外积液的评估及防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360例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及腰硬联合麻醉组,分别采用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无统计学意义,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持续时问均优于硬膜外麻醉组,腰硬联合麻醉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硬膜外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腰麻联合阻滞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麻醉效果较好,适宜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9.
颅脑手术后非手术区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后非手术区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非手术区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发生的特点.结果5例为术野临近部位血肿,5例为远隔部位血肿.10例均行手术清除血肿,1例死亡.结论颅脑术后非手术区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发生的可能原因是打开骨瓣时,脑组织连带硬脑膜向骨窗口膨出,造成硬脑膜和颅骨剥离出血.术前、术中降低颅压可预防.术中遇到无法解释的急性脑膨出或术后苏醒迟缓、昏迷、脑疝应急行CT检查,清除血肿.  相似文献   

20.
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适宜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学斌  陈千煌 《浙江医学》2003,25(3):137-138,142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合适浓度。方法:180例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A、B、C、D、E、F6组,每组各30名,前5组分别采用0.05%、0.075%、0.1%、0.15%、0.2%罗哌卡因,并辅以1μg/ml芬太尼,按需硬膜外隙泵注混合液4-10ml/h;F组为对照组。镇痛前后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记录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各镇痛组镇痛后VAS均较镇痛前显著下降,A组产妇镇痛后VAS显著高于B、C、D、E4组;D、E组各有2例和3例产妇MBS为2-3分,其余产妇MBS为0-1分;F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显著长于A、B、C、D、E5组(P<0.05);6组间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分娩方式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0.05%-0.2%罗哌卡因辅以小剂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均确切有效,可缩短等一产程活跃期,不影响新生儿评分,但0.075%-0.1%罗哌卡因镇痛完善且很少出现运动神经阻滞,更适用于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