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CK19、Galectin-3、HBME-1和TPO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联合应用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1例甲状腺腺瘤、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5例桥本甲状腺炎中CK19、Galectin-3、HBME-1和TPO的表达.结果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K19、Galectin-3和HBME-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8.5%、98.5%、80.9%,TPO的阴性表达率为89.7%;在甲状腺良性病变中CK19、Galectin-3和HBME-1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4.6%、21.5%、1.5%,TPO的阴性表达率是1.5%.CK19、Galectin-3、HBME-1和TPO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1).联合应用四种抗体在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良性病变时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5.6%、98.5%、97%.结论 CK19、Galectin-3、HBME-1和TPO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重要标志物.联合应用四种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甲状腺病变中galectin-3、CK19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hyroid peroxidase,TPO)蛋白表达的差异,寻找有助于诊断良恶性肿瘤的标志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134例甲状腺癌(123例乳头状癌、11例滤泡癌)、34例甲状腺腺瘤、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0例桥本甲状腺炎中galectin-3、CK19和TPO蛋白的表达。结果Galectin-3、CK19和TPO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包括主要的3个亚型)与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乳头状癌各亚型间和各良性病变之间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滤泡癌和良性病变中galectin-3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滤泡癌和腺瘤中CK19、TPO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甲状腺恶性肿瘤特别是乳头状癌中galectin-3和CK19的表达有增高,而TPO表达缺失。3种蛋白分别是诊断甲状腺肿瘤特别是乳头状癌的有用标志物,联合使用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Galectin-3、CK19、HBME-1及CD56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Galectin-3、CK19、HBME-1和CD56的表达水平。结果 Galectin-3、CK19和HBME-1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均呈中至强阳性表达,而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主要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然而在1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有8例CD56的表达均为阴性,2例呈轻度阳性着色;周围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9例均呈中至强阳性表达,仅1例呈轻度阳性着色。结论 Galectin-3、CK19、HBME-1及CD56联合检测将进一步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CK19、CK2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中CK19、CK20蛋白的表达,提高甲状腺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对70例甲状腺癌(15例经典型乳头状癌、34例滤泡型乳头状癌、3例Warthin乳头状癌、2例透明细胞型乳头状癌、例柱状细胞型乳头癌、15例滤泡性癌),10例甲状腺腺瘤、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5例标本甲状腺炎中CK19、CK20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CK19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表达:55例乳头状癌中,53例为中、强阳性,2例为弱阳性;15例滤泡性癌中,13例为阴性、弱阳性,2例为中、强阳性,两者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各癌旁滤泡、10例滤泡性腺瘤、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滤泡、5例桥本甲状腺炎也主要为阴性、弱阳性,个别为中等阳性。对CK20的表达,各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性癌、癌旁滤泡及滤泡状癌和乳头状增生、多灶性分布的甲状腺泡型乳头状癌和各种滤泡性病变有帮助,可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及鉴别诊断水平。CK20对鉴别诊断的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细胞角蛋白(CK)19、galectin(Gal)-3、HBME-1在甲状腺不同病变表达的特点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了2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结甲)、14例毒性甲状腺肿(甲亢)、15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腺瘤)、13例滤泡性癌、13例滤泡型乳头状癌及48例经典型乳头状癌中单克隆抗体CK19、Gal-3、HBME-1的表达。结果 甲状腺病变中3种标记表达均位于细胞质;CK19、Gal-3、HBME-1的表达在甲状腺良性病变(结甲、甲亢、腺瘤)大多为弱阳性或阴性,而滤泡性癌阳性明显增加、乳头状癌(滤泡型及经典型)大多为中、强阳性,3种标记在甲状腺不同病变的阳性表达率结甲为52.4%(11/21)、9.5%(2/21)、19.0%(4/21),甲亢为50.0%(7/14)、7.1%(1/14)、7.1%(1/14),腺瘤为60%(9/15)、13.3%(2/15)、13.3%(2/15),滤泡性癌为76.9%(10/13)、61.5%(8/13)、53.8%(7/13),滤泡型乳头状癌为:100%(13/13)、84.6%(11/13)、92.3%(12/13),经典型乳头状癌为100%(48/48)、93.8%(45/48)、95.8%(46/48);在甲状腺良性病变(结甲、甲亢、腺瘤)与恶性病变(滤泡性癌、乳头状癌)间3种标记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00);同时3种标记在滤泡样病变即腺瘤、滤泡性癌和滤泡型乳头状癌间亦有显著差异(CK19:P=0.038,Gal-3:P=0.001,HBME-1:P=0.000)。结甲有9例,甲亢有7例,腺瘤有6例3种标记均不表达,滤泡性癌仅有1例,而乳头状癌(滤泡型及经典型)没有病例3种标记均不表达,同一病例有2种以上阳性表达在结甲、甲亢、腺瘤、滤泡性癌、滤泡型乳头状癌和经典型乳头状癌中分别为14.2%(3/21)、21.4%(3/14)、20.0%(3/15)、69.2%(9/13)、92.3%(12/13)、100.0%(48/48),在甲状腺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间以及滤泡样病变间差异亦有显著性(P=0.000)。结论 CK19、Gal-3、HBME-1的检测尤其是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乳头状癌RET、CK19、TG、Ki-67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RET、CK19、TG、Ki-67蛋白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RET、CK19、TG、Ki-67蛋白在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8例癌旁正常甲状腺中的表达。结果 RET、CK19在乳头状癌的阳性率(66.7%、83.3%)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阳性率(7.1%、25.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乳头状癌组及良性病例组TG表达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96.7%的乳头状癌Ki-67阳性细胞数小于10%。结论 RET及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表达增加,具有一定的病理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Annexin-Ⅱ及VEG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6例甲状腺腺瘤、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Annexin-Ⅱ及VEGF-C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Annexin-Ⅱ及VEG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组织;Annexin-Ⅱ及VEGF-C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nnexin-Ⅱ及VEGF-C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且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二肽基肽酶Ⅳ(CD26/DPPⅣ)及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分别检测68例乳头状癌及36例腺瘤组织中CD26/DPPⅣ及galectin-3的表达。结果 CD26/DDPⅣ及galectin-3在甲状腺腺瘤中不表达或低水平的表达,在大多数乳头状癌中高水平的表达;诊断乳头状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准确率,CD26/DDPⅣ分别为86.8%、97.2%及90.4%,galectin-3分别为97.1%、91.7%及95.2%。乳头状癌中CD26/DPPⅣ及galectin-3的表达,腺内型与腺外型、无淋巴结转移者与有淋巴结转移者、预后低危者与高危者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D26/DDPⅣ与galectin-3是较有希望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标志物,其免疫组化染色可以辅助常规的病理检查进行乳头状癌与腺瘤的鉴别诊断,但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判断可能无明显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和亚急性甲状腺炎中Galectin-3的表达,并比较两者及其与正常和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alectin-3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分为桥本甲状腺炎和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以及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结果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中Galectin-3染色集中在滤泡上皮密集处,亚急性甲状腺炎主要在肉芽肿区域.Galectin-3在各甲状腺炎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表达,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Galectin-3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与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的表达、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Galectin-3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和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表达机制不同,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中的表达与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而在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的表达仅反映是一个炎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CM7、CDK2及p27蛋白与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PTC、30例甲状腺腺瘤、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MCM7、CDK2、p27蛋白的表达.结果 PTC中MCM7、CDK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40/40)、80.00%(32/40),两者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P<0.01).PTC中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22.50%(9/40),明显低于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及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PTC中MCM7与CDK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0,P<0.01),MCM7、CDK2及p27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334,P<0.05;r=-0.413,P<0.01).结论 MCM7、CDK2蛋白的高表达及p27蛋白的低表达变化与PTC可能存在关联,三者联合检测或许可以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和评价甲状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潜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肿瘤抑制基因(p53)、细胞凋亡信号受体(Fa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周期素E (Cyclin E)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穿刺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n=74)、同期体检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n=26)。两组均空腹抽取静脉血,实验组于术后留取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术后7 d再次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癌旁正常组织及癌组织中p53、Fas、TNF-α和Cyclin E蛋白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53、Fas、TNF-α和Cyclin E的基因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53、Fas、TNF-α和Cyclin E的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分析其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中p53、Fas和TNF-α的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yclin E的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癌组织中p53、Fas和TNF-α的蛋白含量、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及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Cyclin E的蛋白含量、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及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p53、Fas和TNF-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下调和Cyclin E表达水平上调,可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四者的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标记物,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ER和P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以及ER、PR与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取新鲜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6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PR的表达。分析受体与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ER和PR的表达率分别为52.17%和46.38%,结节性甲状腺肿没有ER和PR表达,ER和PR的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以及MACIS评分无关,但是PR和肿瘤浸润甲状腺包膜以及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P<0.05),ER与患者年龄成负相关。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ER、PR的表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R的表达反应肿瘤浸润甲状腺包膜和淋巴结转移情况,ER表达随着患者年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有鞋钉样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有显著鞋钉样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6.0岁,均以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眼观:3例肿瘤最大径平均2.7 cm(0.9~4.0 cm);镜检:肿瘤细胞呈乳头状排列,乳头含有纤维血管轴心,细胞核/质比增高,核位于细胞顶部,表面凸起,形成"鞋钉"样外观。其中1例乳头轴心有淋巴细胞浸润,间质可见砂砾体形成。1例原发灶中为经典甲状腺乳头状癌形态,但在淋巴结转移灶中出现了鞋钉结构。免疫表型:3例肿瘤均表达Thyroglobulin、TTF-1、CK19、HBME-1、Galectin-3、EMA和β-catenin,2例表达E-cadherin,1例表达p53和Ki-67(增殖指数5%)。结论有鞋钉样特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新亚型,具有典型的病理组织学特点。  相似文献   

14.
细胞角蛋白和Ret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细胞角蛋白 (CK)和ret的表达及其在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及LSAB法检测CK19、CK17、CK8、CK2 0及ret在 6 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 4 2例癌旁正常滤泡中的表达。结果 CK19、ret在乳头状癌组织的阳性率 (85 5 %、6 8 1% )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滤泡组织阳性率 (2 5 0 %、5 4 % )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CK17在乳头状癌中有少量表达 (15 9% ) ,主要集中在鳞化及分化差或小灶浸润区域。分别有 75 4 %及 2 6 8%的乳头状癌及良性区域CK8染色阳性 ,所有病例CK2 0阴性。结论 CK19、CK17及re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增加 ,在病理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伴不典型细胞与甲状腺乳头状癌(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桥本甲状腺炎153例,分为桥本甲状腺炎伴不典型细胞组(32例)、桥本甲状腺炎伴PTC组(49例)、桥本甲状腺炎对照组(72例)。采用HE及免疫组化法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桥本甲状腺炎伴不典型细胞与PTC有形态学差异。伴PTC组Galec-tin-3、CK19阳性率高于伴不典型细胞组,CD56阳性率低于伴不典型细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Ki-67阳性率在伴不典型细胞组与伴PT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组织形态学特征为基础,联合应用CD56、CK19、Galectin-3、Ki-67可有效鉴别桥本甲状腺炎伴不典型细胞与PTC。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肿瘤p14ARF、p53及FHIT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14^ARF、p53及FHIT蛋白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甲状腺腺瘤和28例甲状腺癌组织中p14^ARF、p53及FHIT蛋白的表达。结果p14^ARF、p53及FHIT蛋白在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90%、35.7%、15%和75%、90%、7.14%,3种蛋白在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14^ARF、p53及FHIT蛋白的表达在甲状腺滤泡癌(FTC)与腺瘤之间,乳头状癌(PTC)与腺瘤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53及FHIT的表达在髓样癌(MTC)与腺瘤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p14^ARF、p53及FHIT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的恶性进程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及淋巴结转移无关。另外p14^ARF与FHIT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并且它们与p53的表达均呈负相关。结论肿瘤抑制蛋白p14^ARF和FHIT的缺失以及p53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是甲状腺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联合检测p14^ARF、p53及FHIT蛋白有助于区分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滤泡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bcl-2、ki-67和p53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法检测60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bcl-2、ki-67和p53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喉鳞状细胞癌中bcl-2、P53、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36/60)、53.3%(32/60)、30.0%(18/60)。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bcl-2、P53和Ki-67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组织学分级越低,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bcl-2、P53和Ki-6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但与年龄、肿瘤大小并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bcl-2、ki-67和p53是评价喉鳞状细胞癌预后的较好指标,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喉鳞状细胞癌的病理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弥漫性滤泡型乳头状癌(diffuse follicular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DF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DFVPTC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为青少年女性,彩超、大体及镜下检查均显示甲状腺内多结节性弥漫受累,肿瘤细胞呈小至中等大小滤泡状排列,小灶呈实体状,具有经典型乳头状癌细胞核特征。均显示甲状腺周围组织明显侵犯及颈部淋巴结广泛转移。免疫表型:TTF-1、Galectin-3、CK19、HBME-1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5%。BRAF V600E基因检测均阴性。结论 DFVPTC属于罕见的具有高侵袭性的乳头状癌亚型,确诊需结合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GADD153在甲状腺滤泡样肿瘤中的表达及其鉴别诊断价值,并与CK19、Galectin-3(简称Gal-3)和HBME-1进行对比.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了34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46例甲状腺滤泡性癌及29例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中GADD153、CK19、Gal-3和HBME-1的表达情况.结果 (1)GADD153的表达位于细胞核,在甲状腺滤泡性癌中的表达大多为中度阳性或强阳性,在滤泡性腺瘤和滤泡型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多为阴性或弱阳性,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6%( 38/46)、32.4%( 11/34)、10.3% (3/29),滤泡性癌明显高于滤泡性腺瘤和滤泡型乳头状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0.80和37.48;均P<0.01).(2)CK19、Gal-3和HBME-1 三种标志物均表达于细胞质,其阳性表达率在滤泡性癌为54.3%( 25/46)、67.4% (31/46)、58.7%( 27/46),在滤泡性腺瘤为50.0%( 17/34)、29.4%( 10/34)、32.4%( 11/34),在滤泡型乳头状癌为100%( 29/29)、93.1% (27/29)、89.7% (26/29),滤泡型乳头状癌与滤泡性腺瘤、滤泡性癌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1.20和8.22;均P<0.01).(3)根据CK19、Gal-3、HBME-1和GADD153四种标志物表达的强弱分为低表达组(记为0和1+)和高表达组(记为2+和3+),分别计算其在各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滤泡性腺瘤组敏感性分别为26.5%、8.8%、2.9%和11.8%,特异性为50.7%、52.0%、54.7%和58.7%;滤泡性癌组敏感性分别为19.6%、26.1%、23.9%和65.2%,特异性为41.3%、57.1%、62.0%和92.1%;滤泡型乳头状癌组敏感性分别为96.6%、82.8%、79.3%和3.4%,特异性为77.5%、81.3%、85.0%和57.5%.结论 GADD153对甲状腺滤泡性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而CK19、Gal-3和HBME-1则能更好地提示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四者联合应用能更好地鉴别甲状腺滤泡性肿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parvovirus B19,B19)在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对32例手术切除的HT患者甲状腺组织及16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分别用原位杂交法(ISH)和免疫组化(IHC)SP法检测B19病毒DNA和病毒蛋白的表达。结果 B19 ISH阳性信号同时来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和间质浸润的淋巴细胞,而IHC阳性信号大多表达于增生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少数表达于间质浸润的淋巴细胞。在HT中,ISH和IHC阳性率分别为71.9%(23/32)和56.3%(18/32),而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12.5%(2/16)和6.25%(1/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SH:X^2=12.783,P=0.000;IHC:X^2=9.158,P:0.001)。结论 HT患者甲状腺组织B19感染率明显高于腺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提示HT可能是一种新的B19相关性人类疾病,B19感染在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