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兔抗人PON2抗体的制备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制备兔抗人PON2(paraoxonase-2)的多克隆抗体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人PON2蛋白序列,选取人兔同源性较低,亲水性及免疫原性较强的片段,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进行重组表达,获得GST-PON2融合蛋白用于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通过XX方法分离纯化得到的抗PON2多克隆抗体,用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对其进行特异性及灵敏度鉴定.结果:成功获得了高表达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46 000的PON2重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此多克隆抗体可特异识别肝脏总蛋白、HeLa细胞及U937细胞中Mr为39 000的天然PON2蛋白;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此多克隆抗体所识别的蛋白定位于SY5Y细胞胞质中.结论:抗人PON2的多克隆抗体特异识别肝总蛋白、HeLa细胞及U937细胞中的天然蛋白,可用于PON2的研究及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抗人CD134单抗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穿孔素mRNA表达的影响及时间效应,旨在探讨抗人CD134单抗延长T细胞存活的可能机制。 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1 mg/L、5 mg/L、10 mg/L)抗人CD134单抗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穿孔素mRNA表达的影响,同时检测每种浓度作用不同时间(6 h、12 h、24 h、48 h)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穿孔素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 不同浓度CD134单抗作用不同时间,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穿孔素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在 24 h 该作用达高峰。当CD134单抗浓度﹥5 mg/L时,这种抑制作用不再增强(P>0.05)。 结论: 抗人CD134单抗可在转录水平抑制穿孔素表达,该效应在 24 h 达高峰且会饱和,此乃抗人CD134单抗延长T细胞存活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人CD59真核及原核表达质粒,并制备抗人CD59多克隆抗体,以用于研究糖蛋白CD59生物学功能.方法:用RT-PCR技术从人PBMCs中获取hCD59全长及其胞外区hsCD59 cDNA序列,分别克隆至pVAX-1真核表达载体及pGEX-KG原核表达载体.重组融合蛋白GST-hsCD59由经IPTG诱导的大肠杆菌BL21表达后纯化并鉴定.用pVAX-1-hCD59质粒免疫家兔并用纯化的GST-hsCD59融合蛋白加强免疫制备兔抗人CD59多克隆抗体并测定其效价.结果:成功构建人CD59真核表达质粒pVAX-1-hCD59和原核表达质粒pGEX-KG-hsCD59.融合蛋白GST-hsCD59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同预期值一致.制备的兔抗人CD59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3 200.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hCD59及原核表达质粒pGEX-KG-hsCD59,获得了兔抗人CD59多克隆抗体,这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CD59在人类疾病中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维生素D3诱导U937细胞上CD14蛋白的表达及其对内毒素 (LPS)刺激的反应性。方法: 用0. 1μmol/LVitD3与U937细胞共同培养 24h诱导CD14基因的表达, 并观察U937细胞对不同浓度的LPS刺激不同时间的反应性。结果: VitD3能稳定诱导U937细胞表达CD14mRNA和CD14蛋白。经VitD3诱导的U937细胞对LPS刺激的敏感性显著增强, 表现为低浓度LPS刺激即能诱导该细胞核中NF -κB激活, 促进TNF- αmRNA的转录和表达, 并将表达的TNF α释放入培养上清中。结论: VitD3能诱导U937细胞中CD1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并增加其对LPS刺激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抗人CD25嵌合抗体稳定细胞株,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相关鉴定。方法:构建CD25嵌合抗体稳定表达质粒VEC-VTacH和3.3-VTacL并稳定转染CHO-DHFR-细胞,经选择性培养、有限稀释法克隆和MTX加压选择后扩大培养构建的工程细胞,Protein A纯化回收目的抗体后分别进行质谱分析、蛋白质N端测序和平衡解离常数(Kd)的测定。结果:CD25嵌合抗体稳定细胞株的抗体表达水平约为3.74~7.07μg/ml,质谱分析结果表明其含有鼠源成分和人源成分,蛋白质N端测序表明其与亲本抗体N端序列完全一致,其Kd为2.35×10-10mol/L,而亲本抗体的Kd为1.88×10-10mol/L。结论:抗人CD25嵌合抗体保留了亲本抗体的抗原结合活性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真核细胞CHO表达的CD80单链抗体(CD80-scFv)并研究其对不同肿瘤细胞膜型分子的识别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将表达CD80-scFv的CHO细胞大规模无血清培养收集上清,采用IMAC亲和层析法纯化获取抗人抗体。采用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对人恶性B系淋巴瘤细胞株Daudi、人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251及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8266及U266细胞膜型CD80分子的识别。在上述肿瘤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D80-scFv,MTT法分析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天然高表达CD80分子的8266细胞经丝裂霉素处理后作为APC,人PBMC作为效应细胞,分析抗体通过阻断共刺激信号对PBMC增殖的影响。结果:从CHO细胞培养上清中获取的抗人CD80-scFv纯化品的量为6.67 mg/L;该抗体与Daudi、U251、A375、8266及U266的阳性结合率分别为96.8%、39.6%、20.5%、99.9%及3.8%。抗体对高表达CD80分子的Daudi及8266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加入抗体(终浓度为25μg/mL)培养72 h时的抑制率分别为24.04%及24.16%。同时,抗体通过阻断CD80-CD28介导的共刺激信号,抑制PBMC的增殖。结论:CD80-scFv能够特异识别细胞膜型CD80分子,并对高表达细胞的体外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和表达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抗CD3双特异单链抗体(bscVEGFR2×CD3),及亲和活性测定。方法:设计抗VEGFR2/抗CD3双特异单链抗体基因序列,由公司合成并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脂质体法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筛选高效分泌表达bscVEGFR2×CD3的克隆株。表达产物经Ni-NTA柱纯化,120 g/L 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鉴定。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生物学活性。结果:bscVEGFR2×CD3重组表达载体测序证实序列正确。bscVEGFR2×CD3能够在CHO细胞中进行分泌表达,筛选出6株高表达克隆株。120 g/L SDS-PAGE显示相对分子质量(Mr)约56 000有1条带,与预期相符,Western blot证明anti-His抗体能与这条蛋白条带发生特异性结合。FCM检测bscVEGFR2×CD3能与CD3+jurkat细胞和VEGFR2+A375细胞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构建和表达抗VEGFR2/抗CD3双特异单链抗体,该抗体具有与VEGFR2、CD3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CD14抑制肽(CD14 inhibitory peptide,CD14-IP)对内毒素诱导的U937细胞表达TNF-α的影响.方法 U937细胞用佛波脂(PMA)诱导成熟后分5组:正常对照组、LPS组、高剂量抑制肽组、中剂量抑制肽组和低剂量抑制肽组.LPS组给予终浓度为100 ng/mL的LPS和100 ng/mL的LBP,高、中和低剂量抑制肽组除给予LPS和LBP外,分别给予终浓度为10 μg/mL、1.0 μg/mL和0.1 μg/mL的CD14-IP.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NNF-α的浓度.进一步观察不同时间应用CD14-IP(1.0 μg/mL)对LPS诱导U937细胞TNF-α和NTF-α mRNA表达的影响.用RT-PCR测定细胞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 LPS组和抑制肽各组TNF-α浓度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高、中剂量抑制肽组TNF-α水平比LPS组明显降低(P<0.05),高、中剂量抑制肽组之间TNF-α浓度无明显差别(P>0.05),低剂量抑制肽组TNF-α浓度与LPS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时间应用CD14-IP时,CD14-IP早期应用对TNF-α和TNF-α mRNA的表达抑制作用显著.结论 CD14-IP能显著减少LPS诱导的U937细胞TNF-α和TNF-α mRNA的表达,早期应用效果较好,可能对LPS所致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PMA对CD18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PMA刺激下的U937细胞为实验模型,运用定量RT-PCR方法检测U937细胞CD18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MA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诱导U937细胞CD18mRNA表达的作用,这种作用能分别被PKC、NF-κB抑制剂所抑制,但不能被转录因子AP-1抑制剂所抑制。结论:PMA能激活细胞的PKC,进而通过其后的信号转导通路促进CD18mRNA的表达,转录因子NF-κB为PMA刺激下的U937细胞CD18基因转录所必需,而AP-1则相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及慢病毒侵染条件。方法 CD3磁珠分离纯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健康孕妇脐带血单个核细胞(UCBMC),于8种不同培养体系进行扩增培养,培养体系包括以下成分的不同组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rhIL-12、rhIL-18、rhIL-7、 rhIL-21、 TWS119。分别于第0、 3、 5、 7、 10、 18天进行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的表达, ELISA检测γ干扰素(IFN-γ)释放,优化T细胞体外培养体系。采用(0、 20、 50)μg/mL重组人纤连蛋白(RetroNectin~?),(250、 500、 1000)ng/mL抗人CD3/CD28抗体包被培养板,以感染复数(MOI)=3、 5的阴性对照慢病毒侵染T细胞72 h,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情况,初步判断病毒侵染效率;流式细胞术检测CD3/GFP阳性率,以获得慢病毒侵染条件。包装CD19 CAR慢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 Western blot法检测是否成功构建CD19 CAR慢病毒载体,采用以上优化的病毒侵染条件及T细胞培养体系,包括建立rhIL-2、 rhIL-12联合rhIL-18培养体系,使用1μg/mL抗人CD3/CD28, 20μg/mLRetroNectin~?包被培养板,制备CD19 CAR-T细胞。结果细胞增殖能力较佳体系为rhIL-2联合rhIL-18, IFN-γ释放最强体系为rhIL-2、 rhIL-12联合rhIL-18。抗CD3/CD28抗体剂量为1μg/mL, RetroNectin~?20μg/mL, MOI为3时病毒侵染效率最优。该优化条件下CAR-T细胞阳性率达34%。结论获得优化的CD19 CAR-T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及慢病毒侵染原代T细胞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