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曲:从基因及蛋白水平研究滋阴泻火中药对青春期大鼠子宫、卵巢雌激素受体(ER)、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芳香化酶(AR)表达的影响,从雌激素和胰岛素生长因子调控及雌激素合成酶途径探讨滋阴泻火中药防治性早熟的机制。方法:将动物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中药组喂饲滋阴泻火中药每次3ml,每日1次,对照组仅给予等量的0.9%NaCl溶液;末次给药24h后剥离子宫称重,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PCR,rQPCR)法观察子宫、卵巢ER、IGF-I、AR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子宫、卵巢ER、IGF-I、AR蛋白的表达。结果:给予滋阴泻火中药干预后,青春期大鼠子宫重量、子宫/体质量比下降,子宫、卵巢ER、IGF-I、AR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下调。结论:滋阴泻火中药能够显著下调靶器官雌激素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雌激素合成酶(芳香化酶),这可能是其治疗儿童性早熟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滋阴泻火方对性早熟模型大鼠血清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的影响。方法26日龄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性早熟模型组、亮丙瑞林组及中药大、中、小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N-甲基-DL-天冬氨酸(NMA)40 mg.kg-1皮下注射建立性早熟模型,其中亮丙瑞林组用亮丙瑞林干预,中药各组用不同剂量的滋阴泻火方干预,观察不同干预措施对性早熟模型大鼠卵巢指数、子宫指数及血清IGF-Ⅰ水平的影响。结果性早熟模型组和中药小剂量组的卵巢指数[分别为(6.37±1.61)×10-4、(5.10±2.59)×10-4]和子宫指数[分别为(8.91±2.32)×10-4、(7.86±1.98)×10-4]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亮丙瑞林组、中药大剂量组和中药中剂量组卵巢指数和子宫指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性早熟模型组的血清IGF-Ⅰ水平显著升高[(327.08±46.15)vs(239.40±61.92)m IU.m l-1,P<0.05],而4个干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性早熟模型组比较,中药大剂量组[(218.83±77.06)m IU.m l-1]和中剂量组[(207.09±53.00)m IU.m l-1]的血清IGF-Ⅰ水平显著降低(P<0.05),中药小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各剂量组与亮丙瑞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滋阴泻火方大、中剂量能降低性早熟模型大鼠的血清IGF-Ⅰ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滋阴泻火中药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辛基酚(OP)和双酚A(BPA)的拟雌激素活性的拮抗作用。方法:30只21天SD雌性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玉米油)、染毒组(OP 100mg/kg+BPA 100mg/kg)、治疗组(喂饲OP100mg/kg+BPA 100mg/kg+中药40mL/kg),每天灌胃1次,连续14天后检测子宫增重和子宫内膜ER的表达。结果: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子宫湿重、脏器系数、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高度及平滑肌厚度、子宫内膜腺上皮高度,腺体数目及内膜ER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与染毒组相比,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降低(P<0.05)。结论:辛基酚和双酚A具有拟雌激素活性,滋阴泻火中药对辛基酚(OP)和双酚A(BPA)的拟雌激素活性的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小鼠子宫ERα、ER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小鼠腹腔注射给予葛根素500mg/ks和50mg/kg7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手段检测子宫组织ERα、ERβ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及其面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葛根素500mg/kg组E邴阳性细胞数和阳性细胞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Rα则无差异;葛根素50mg/kg组ERa和E邸阳性细胞数及阳性细胞面积均无差异(P〉0.05)。己烯雌酚组ERα和ERβ阳性细胞数和阳性细胞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1)。【结论】500mg/kg葛根素明显增强子宫组织ERβ蛋白表达,而对ERα蛋白无明显影响,己烯雌酚则对两种ER亚型的表达均有显著上调作用,提示葛根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增殖作用远低于雌激素的原因可能与其对ERβ的选择性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对成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鼠成骨细胞用不同浓度的ADM分别处理12h和24h,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来观察成骨细胞两种目的基因(IGF-Ⅰ,IGF-ⅠR)的mRNA表达。结果 ADM可以刺激成骨细胞IGF-ⅠmRNA表达,以10-11 mol/L作用12h最明显。ADM亦可上调成骨细胞IGF-ⅠR mRNA表达,可维持24h。结论 ADM可以通过增强IGF-Ⅰ的表达调节成骨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原位及异位内膜的表达,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及侵袭机制.方法:取4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和25例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标本作为病例组,另取20例正常妇女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GF-Ⅰ、IGFBP-3的分布及表达.结果:正常内膜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织中均有IGF-Ⅰ、IGFBP-3的表达,IGF-Ⅰ在异位组和在位组子宫内膜腺上皮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IGFBP-3在正常组子宫内膜腺上皮的表达强于异位组和在位组(P<0.05).结论:IGF-Ⅰ、IGFBP-3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生长与维持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究乳铁蛋白(L F)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 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GFBP-5)mRNA的表达及其对该模型骨量的影响,探讨LF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学机制.方法 将70只6月龄雌性SD(Sprague-Dawley... 相似文献
9.
HIF-1α、VEGF及IGF-Ⅰ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并探讨HIF-1α与IGF-Ⅰ及VEGF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icTureTM方法检测HIF-1α、VEGF、IGF-Ⅰ蛋白在42例子宫内膜癌、1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进行分析.结果 HIF-1α、VEGF、IGF-Ⅰ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2.094~25.261,P〈0.01).HIF-1α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Ⅰ期为42.11%,Ⅱ期为81.82%,Ⅲ期为83.33%,三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435,P〈0.05);HIF-1α蛋白的表达与病人发病年龄、病理分级无关(χ^2=0.036、0.634,P〉0.05).VEGF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Ⅰ期为36.84%,Ⅱ期为81.81%,Ⅲ期为75.00%,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578,P〈0.05);VEGF蛋白的表达与病人发病年龄、病理分级无关(χ^2=1.879、0.097,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GF-Ⅰ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病人发病年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无关(χ^2=0.190~0.791,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69,P〈0.01);IGF-Ⅰ与VEGF蛋白的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r=0.452,P〈0.01);HIF-1α与IGF-I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r=0.209,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VEGF、IGF-I蛋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HIF-1α、IGF-Ⅰ蛋白表达与VEGF呈正相关,IGF-Ⅰ蛋白与HIF-1α的表达无相关性,提示HIF-1α与IGF-Ⅰ可能通过上调VEGF蛋白的表达,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而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抑制褪黑素分泌对青春期前大鼠NE、E的影响及滋阴泻火方药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制褪黑素(melatonin,MT)分泌对交感神经兴奋性水平的影响,及MT与中医学“阴”之间有否类同之处。方法将离乳后的大鼠连续24 h光照30 d以抑制MT分泌,测定血液中MT、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的变化,同时观察滋阴泻火方药的干预作用。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光照组大鼠夜间MT含量下降,同时体重下降,NE、E含量明显升高;给予滋阴泻火方药可使光照大鼠升高夜间MT含量及体重,降低NE、E含量。结论MT分泌不足可促使青春期前大鼠交感神经兴奋性水平上升,而滋阴泻火方药可有效逆转这种变化,推测MT与“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IGF-Ⅰ和TGF-β1 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PCO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PCOS组应用来曲唑{1-[双-(4-氰基苯基)甲基]-1,2,4-三氮唑}灌胃制备PCOS大鼠模型,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阴道涂片观察大鼠动情周期变化;运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水平;光镜观察卵巢、卵泡发育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卵巢组织中IGF-Ⅰ和TGF-β1的表达.结果 PCOS组大鼠失去规律性动情周期变化.血清T、LH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E2、FSH、P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IGF-Ⅰ在PCOS组颗粒细胞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TGF-β1在PCOS组卵泡膜细胞和间质细胞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 来曲唑诱导的大鼠动物模型是较好的PCOS模型.IGF-Ⅰ和TGF-β1与PCOS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在子宫肌瘤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与雌、孕激素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23例子宫肌瘤患者平滑肌瘤、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及血清中IGF-1、IGF-1R的表达;同时用E IA方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选择30例健康妇女作为血清指标测定的对照组。结果(1)子宫平滑肌瘤组织IGF-1、IGF-1R的表达较正常子宫平滑肌高(P〈0.01)。(2)子宫肌瘤组血清IGF-1表达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IGF-1R表达较对照组增强(P〈0.01)。(3)观察组血清增生期、分泌期E2、P水平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中IGF-1、IGF-1R过度表达可能是子宫肌瘤发生的机制之一,雌、孕激素介导IGF-1对子宫肌瘤的作用,IGF-1对雌、孕激素诱导肌瘤细胞生长、分化主要以自分泌、旁分泌方式在局部起作用,IGF-1可能是子宫肌瘤生长的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3.
牛初乳短链IGF-Ⅰ和rhIGF-Ⅰ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 (IGF Ⅰ )具有降低血糖、血脂的作用 ,它能改善糖尿病状态下的糖脂代谢紊乱。牛初乳短链 (BCt)IGF Ⅰ是一种短链IGF Ⅰ ,和普通IGF Ⅰ相比 ,其N端缺少 3个氨基酸 :gly pro glu。已从人脑、牛初乳及猪的胎盘中提取出此种物质。由于N端缺少 3个氨基酸 ,BCtIGF Ⅰ和IGF Ⅰ结合蛋白的亲和力很低 ,游离浓度相对较高 ,而只有游离的IGF Ⅰ才能发挥生物学作用。在细胞培养实验中 ,促进细胞肥大、增生的活性较普通IGF Ⅰ大 10倍[1] 。是否BCtIGF Ⅰ有改善作用以及它对代谢的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及4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GF-1、IGF-1R的表达.结果 IGF-1在对照组和子宫内膜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和60.8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X2=0.004,P>0.05);过度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和23.91%,差异有显著性(X2=4.147,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GF-1阳性表达及过度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无关(X2=5.434、4.328,P>0.05),而过度表达在不同病理分级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X2=7.163,P<0.05).IGF-1R在两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0% 和60.87%,差异无显著性(X2=0.511,P>0.05);过度表达率分别为0和36.96%,差异有显著性(X2=8.117,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GF-1R阳性表达及过度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无关(X2=5.550、4.369,P>0.05),而在高分化与中、低分化内膜癌组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X2=8.859、8.584,P<0.05).结论 IGF-1、IGF-1R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病有关,并可作为子宫内膜癌预后预测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胰岛素(INS)及乙二醛酶Ⅰ(GLO-Ⅰ)在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预测子宫内膜癌(EC)的诊断能力。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1月于笔者医院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就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210例和正常对照60例共270例,所有研究对象按病理结果分为EC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息肉组和正常对照组各80、65、65、60例。4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其中两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同时对IGFBP-7、INS及GLO-Ⅰ运用ROC曲线分析其对EC的诊断能力。结果 IGFBP-7、INS及GLO-Ⅰ在EC组患者的血清浓度均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中3项血清指标浓度均高于子宫内膜息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BP-7、INS及GLO-Ⅰ鉴别EC组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677、0.758、0.718,鉴别EC组与子宫内膜息肉组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791、0.867、0.820。结论 IGFBP-7、INS及GLO-Ⅰ可作为鉴别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雌激素受体(ER)在胚胎移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中心就诊,且胚胎移植3次均失败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期选取首次冷冻胚胎移植获得临床妊娠的73例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qRT-PCR法检测患者子宫内膜IGF-1R、ER mRNA表达水平;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子宫内膜胞饮突发育状况,记录发育完全的胞饮突数目;采用Pearson法分析IGF-1R、ER与发育完全胞饮突数量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Gn使用天数、基础卵泡刺激素(FSH)、获卵数、移植日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目、移植优质胚胎数目、受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IGF-1R、ER 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子宫内膜胞饮突发育完全例数较多,观察组胞饮突发育中/退化例数较多;观察组子宫内膜胞饮突完全发育数目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1R、ER与完全发育的胞饮突数量均呈正相关(r=0.699、0.650,P均<0.05)。结论 IGF-1R、ER表达水平与胚胎移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雌激素受体-α(ER-α)在新生雌性SD大鼠脑中的分布和共表达,以及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时的变化。方法 采用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加缺氧处理的7日龄SD雌性大鼠,建立HIBD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检测IGF-1R、ER-α在新生雌性大鼠大脑的表达及共表达。结果 ①新生雌性SD大鼠脑中有广泛的ER-α和IGF-1R及IGF-1R、ER-α双阳性细胞分布;②大鼠HIBD急性期大脑皮层IGF-1R、ER-α及IGF-1R、ER-α双阳性细胞的表达无变化,在恢复期表达均增加。结论 IGF-1R、ER-α可能共同参与了HIBD后脑损伤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和钙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雌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去卵巢补钙组[Ca,50 mg/(kg·d)]和去卵巢加大豆异黄酮组[Isof,100 mg/(kg·d)],10周后测骨密度和尿液钙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测骨骼组织IGF-Ⅰ表达,原位杂交法测骨骼组织IGF-Ⅰ mRNA的表达.结果去卵巢组大鼠尿钙显著增高,而骨密度降低,骨IGF-Ⅰ和IGF-Ⅰ mRNA表达显著低于sham组.大豆异黄酮组大鼠尿钙丢失减少,骨密度升高,IGF-Ⅰ和IGF-Ⅰ mRNA表达增加.单纯补钙组与去卵巢组比较,各指标恢复不明显.结论大豆异黄酮表现出类似雌激素的作用,能够调节IGF-Ⅰ等生长因子的表达,减少尿钙丢失,可用于预防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去卵巢大鼠子宫的雌激素受体及周期蛋白(Cyclin)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D雌性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补肾活血方组、联合用药组、补肾活血方+假手术组,每组9只。以双侧卵巢切除法建立大鼠围绝经期模型。各组灌胃给药40 d后取血清和子宫称重;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浓度;HE染色观察子宫组织病理改变并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免疫组化法观察雌激素受体(ER)α、ERβ在子宫组织中分布与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组织中周期蛋白(Cyclin B)蛋白表达。结果补肾活血方治疗40 d后,与模型组比较,血清LH、FSH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血清E2水平升高(P0.05);同时,子宫脏器指数、子宫内膜厚度、子宫组织中ERα、ERβ和Cyclin B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雌激素组呈现相似的作用,但作用强度均低于雌激素;补肾活血方+假手术组大鼠各项指标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补肾活血方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但作用强度弱于雌激素,对正常大鼠子宫组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ER、PR、P53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3月17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ER(estrogen receptor)、PR(progestin receptor)、P53(P53 protein)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及预后关系.结果 ER在子宫内膜癌的不同类型、病理要素间表达有统计学差异,ER阳性的生存率(100%),显著高于ER阴性生存率(88.3%)(P<0.05),ER表达>75%生存率(100%)与<75%生存率(95.3%)无统计学差异(P>0.05).PR在子宫内膜癌的不同类型、病理要素间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R阳性与阴性的生存率、>75%与<75%的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P53在两型子宫内膜癌中表达有统计学差异,在病理要素间表达无统计学差异,阳性与阴性的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达>75%与<75%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R、PR和P53与子宫内膜癌类型、病理要素相关,是影响预后、判断良恶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