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了解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A)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qacE△1-sull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采用PCR检测62株MDR-ABA 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qacE△1-sull基因).结果 62株MDR-ABAqacE△1-sull基因阳性36株,阳性率58.1%;任取1个qacE△1-sull基因PCR阳性产物进行DNA测序,经BLASTn比对,与美国GenBank已登录的136条相同.结论 MDR-ABA存在严重的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等多药耐药状况与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携带率高有关;氯己定等消毒剂预防术后医院感染需要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2.
陈辉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6):1429-1430,1433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患者耐药性鲍氏不动杆菌携带消毒剂耐药基因存在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株进行消毒剂qacE△1基因检测与分析。结果:20株鲍氏不动杆菌检测到消毒剂耐药基因qacE△1 20株,检出率为100%。结论:重症监护患者多重耐药性鲍氏不动杆菌消毒剂耐药基因检出率高,提示临床抗药菌株可能也对消毒剂存在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携带耐消毒剂磺胺复合物基因qacE△1-sull的多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布状况,为多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多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qacE△1-sull基因,分析其阳性菌株的分布特点.结果 182株qacE△1-sull基因阳性多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最多(55株,30.22%),其次为普外科(38株,20.88%);标本分布以痰标本检出率最高(52.20%).结论 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l多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分布以ICU、普外科较高,应作为防范重点,加强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防止感染携带耐消毒剂基因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局部流行和暴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院分离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耐消毒剂qacEΔ1基因分布,为医院规范消毒技术和减少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8月-2013年11月分离的非重复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26株,采用Phoenix100微生物全自动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PCR方法检测qacA/B、qacC、qacEΔ1、qacG、qacJ基因;药敏数据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株鲍氏不动杆菌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占84.7%;科室分布内科ICU检出最多,占53.9%;检出qacEΔ1基因阳性19株,阳性率73.1%;qacA/B基因2株,阳性率7.7%;未检出qacC、qacG、qacJ基因;26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四环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73.1%、73.1%、96.2%,对其余11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100.0%,仅对多黏菌素无耐药株,呈现多药耐药性。结论医院鲍氏不动杆菌耐消毒剂qacEΔ1基因携带率已非常高,规范消毒技术和制定标准化操作程序,以控制或延缓细菌对耐消毒剂基因的产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鲍氏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来源及其qacE△1-sulⅠ基因的携带情况,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方法 对江苏某医院ICU 2016年6月6日-26日分离到的不动杆菌属细菌30株进行鉴定、药敏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及qacE△1-sulⅠ基因检测。结果 从30株不动杆菌属细菌中检测出鲍氏不动杆菌27株(8株患者菌株、19株物体表面菌株),药敏结果显示,8株患者菌株除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12.5%)外,对其他受检抗菌药物均处高水平耐药(>80.0%);物体表面表菌株除对左氧氟沙星(10.5%)、亚胺培南(52.6%)耐药率相对较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8.0%;PFGE基因分型显示同源菌株主要分为两型,其中一型包括3株患者菌株,另一型包括4株患者菌株和11株物体表面菌株;qacE△1-sulⅠ基因检测显示7株患者菌株和13株物体表面菌株检测结果阳性,χ2检验结果显示,阳性菌株在患者和物体表面的分布有显著差异,受检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关联性分析显示,该基因和大多数的抗菌药物耐药有关联。结论 本研究运用PFGE技术发现鲍氏不动杆菌在该院ICU患者间及ICU环境中的播散,且大多数细菌均携带qacE△1-sulⅠ基因,该基因与大多受检抗菌药物的耐药有关,医院应加强消毒措施的管理和执行以避免感染再次暴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医院ICU临床分离鲍氏不动杆菌(ABA)的新型整合子、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存在状况,探讨ABA多药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20株分离自2007年10月-2008年7月ICU患者临床标本的ABA,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3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法检测新型整合子遗传标记(tnpU基因),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qacE△1-sull基因),PCR阳性产物为PCR直接全自动荧光法测序.结果 tnpU基因检测到11株,阳性率55.0%;qacE△1-sull基因检测到15株,阳性率75.0%.结论 ABA存在严重的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等抗菌药物多药耐药状况,与细菌转座子和整合子携带率高有关;氯己定预防术后医院感染需要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分离自烧伤病房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中消毒剂-磺胺耐药qacE△1-sull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 采用GNS-448药敏卡及K-B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qacE△1-sull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3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复方新诺明完全耐药,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为68.0%,对庆大霉素的敏感率为46.9%,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到68.8%、59.4%;16株(50.0%)qacE△1-sull基因阳性.结论 分离自烧伤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严重,qacE△1-sull基因携带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健康大学生及住院患者肠道内大肠埃希菌Ⅰ类整合子及qacE△1-sull基因的携带情况,并与临床分离株比较,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常规方法分离并鉴定健康大学生粪便分离大肠埃希菌79株,住院患者粪便分离出40株及住院患者其他类型标本分离出29株,PCR方法检测Ⅰ类整合酶及qacE△1-sull基因,K-B法检测药物敏感性,标准纸片扩散确证法检测 ESBs.结果 Ⅰ类整合酶基因总检出率为26.35%,qacE△1-sull基因总检出率为68.92%;临床分离株组Ⅰ类整合酶及qacE△1-sull基因携带率均高于两组粪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类整合酶阳性组菌株对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与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ESBLs阳性组Ⅰ类整合酶的阳性率为43.24%,明显高于阴性组2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肠道内大肠埃希菌Ⅰ类整合子的携带率与多种药物耐药有关,与 ESBLs及qacE△1-sull基因的携带有关,肠道内大肠埃希菌中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l的携带高,医疗部门应及时监测并在选用消毒剂种类上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9.
目的 鲍氏不动杆菌(ABA)在儿科临床分离株的耐消毒剂-磺胺基因(qacE△1-sul1)、整合酶基因(IntⅠ1)以及与该基因阳性细菌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 28株ABA收集自2006年分离的儿科住院肺炎患儿的深部痰培养标本,均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GNI和GNS卡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qacE△1-sul1与IntⅠ1基因检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结果 检测的28株ABA中3株呈多药耐药性,阳性率10.71%,复方新诺明(SXT)检出4株耐药菌株,耐药率14.29%,qacE△1-sul1基因检出11株,阳性率为39.29%,IntⅠ1基因检出4株,阳性率14.29%;4株复方新诺明耐药菌株(包括3株多药耐药株)均检出qacE△1-sul1和IntⅠ1基因,其余7株qacE△1-sul1基因阳性菌株对复方新诺明表型敏感.结论 ABA儿童分离株对SXT耐药的主要原因是获得了qacE△1-sul1基因;对于复方新诺明表型敏感,但qacE△1-sul1基因阳性菌株也应引起重视,防止在抗菌药物的压力下,出现耐药;因qacE△1-sul1、IntⅠ1基因两者之一为阳性即可表明该菌株携带Ⅰ类整合子,即可能含有多药耐药基因,其对抗菌药物表现多药耐药性,应引起儿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临床与环境中分离菌株中耐消毒剂基因的携带情况,为进一步改良现有的消毒剂或消毒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从临床及环境中分离的菌总计168株,用PCR法检测耐消毒剂基因qacA/B及qacE△1-sull。结果 在临床分离的115株菌中,qacE△1-sull基因检出率58.3%(67/115),qacA/B基因检出率20.0%(23/115)。其中39株不动杆菌检到qacE△1-sull基因35株,阳性率89.7%;检测到qacA/B基因4株,阳性率10.3%;25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两种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2.0%(3/25)、68.0%(17/25)。在环境中分离的53株菌中,qacE△1-sull基因检出率17.0%(9/53),qacA/B基因检出率11.3%(6/53)。其中15株不动杆菌两种基因检出分别为:5和2株;16株葡萄球菌两种基因检出为:3株。结论 临床与环境分离的菌株中均检测到耐消毒剂基因,其中临床菌株的检出率高于环境菌株。革兰阴性杆菌携带qacE△1-sull基因为主,革兰阳性球菌携带qacA/B基因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A)季胺类化合物(消毒剂)耐药基因存在情况.方法 采用PCR榆测20株MDR-ABA菌季胺类化合物(消毒剂)qacE△1基因.结果 20株MDR-ABA菌株具有多药耐药性,仅对亚胺培南65%的敏感,20株MDR-ABA qacE△1基因全部阳性.结论 20株MDR-ABA qacE△1基因全部阳性,提示其均携带Ⅰ类整合子,氯己定预防术后医院感染在我国需要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12.
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耐消毒剂基因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2,他引:23  
目的了解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中,耐消毒剂基因qacE△1存在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147株革兰阴性杆菌(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63株、铜绿假单胞菌30株、阴沟肠杆菌2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9株、黄杆菌属细菌15株)中qacE△1基因.结果147株革兰阴性杆菌qacE△1基因阳性96株,总阳性率为65.3%;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和黄杆菌属细菌qacE△1基因阳性株数分别为17(85.0%)、25(83.3%)、52(82.5%)、2(10.5%)、0.结论临床分离的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中,耐消毒剂基因qacE△1携带率比较高,应引起我国医院消毒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耐消毒剂-磺胺基因(qacE△1-sulI)、Ⅰ类整合酶基因(intI1)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inoglycoside-modifying enzymes,AMEs)基因存在情况.方法自临床分离20株鲍氏不动杆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qacE△1-sulⅠ、intI1及9种AMEs基因.结果 qacE△l-sulⅠ、intⅠ1、aac(3)Ⅰ、aac(3)-Ⅱ、aac(6')-Ⅰ、ant(3")-Ⅰ和aac(6')-Ⅱ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90.0%、20.0%、55.0%、15.0%、35.0%、60.0%和5.0%,而aac(3)-Ⅲ、aac(3)-Ⅳ、ant(2")-Ⅰ和aph(3')-Ⅵ基因均阴性.结论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严重,耐消毒剂-磺胺基因及AMEs基因携带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临床与环境中分离菌株中耐消毒剂基因的携带情况,为进一步改良现有的消毒剂或消毒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从临床及环境中分离的菌总计168株,用PCR法检测耐消毒剂基因qacA/B及qacEΔ1-sull。结果在临床分离的115株菌中,qacEΔ1-sull基因检出率58.3%(67/115),qacA/B基因检出率20.0%(23/115)。其中39株不动杆菌检到qacEΔ1-sull基因35株,阳性率89.7%;检测到qacA/B基因4株,阳性率10.3%;25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两种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2.0%(3/25)、68.0%(17/25)。在环境中分离的53株菌中,qacEΔ1-sull基因检出率17.0%(9/53),qacA/B基因检出率11.3%(6/53)。其中15株不动杆菌两种基因检出分别为:5和2株;16株葡萄球菌两种基因检出为:3株。结论临床与环境分离的菌株中均检测到耐消毒剂基因,其中临床菌株的检出率高于环境菌株。革兰阴性杆菌携带qacEΔ1-sull基因为主,革兰阳性球菌携带qacA/B基因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AB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与季胺类化合物(消毒剂)耐药基因(qacE△1)、Ⅰ类整合酶(intⅠ1)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K-B法测定临床连续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检测qacE△1和intⅠ1基因。结果85株ABA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8.2%~81.2%;qacE△1基因和intⅠ1基因阳性66株(77.6%)。结论ABA具明显的多药耐药特征,qacE△1和intⅠ1基因携带率很高,对临床消毒剂的选择需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6.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A)的耐药性与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收集医院2009年6-9月住院患者中分离的MDRABA共20株,菌株耐药性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3种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adeB、mdf A、qacE△1。结果β-内酰胺类药物中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达100%,亚胺培南耐药率也达80%;20株MDRABA中adeB、mdf A、qacE△1均有检出,阳性率分别为85%、90%、65%;除6、9号菌株外,大多数菌株携带2~3种外排泵基因。结论该组20株MDRAB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高阳性率是这些菌株高耐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鲍氏不动杆菌老年患者分离株亲缘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鲍氏不动杆菌(ABA)老年患者分离株亲缘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0株ABA 33种耐药基因,并作聚类分析.结果 AmpC(染色体型)、TEM、PER阳性率为85%、55%、25%,其余基因均阴性;aac(3)-Ⅰ、ant(3")-Ⅰ、aac(3)-Ⅱ,aac(6')-Ⅰ b、armA阳性率为95%、95%、40%、15%、35%,其余基因均阴性;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1-sull阳性15株(75%);在ABA老年患者分离株中AmpC(染色体型)、TEM、PER、aac(3)-Ⅰ、ant(3")-Ⅰ、armA、qacE△1-sull阳性率高;聚类分析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结论 ABA老年患者分离株耐药表型与基因检测状况相符,ABA可导致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导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鲍曼不动杆菌药敏结果、对常用消毒剂的抗性水平、耐消毒剂基因qacE△1携带率.方法 VITEK 2鉴定菌株并检测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对消毒剂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检测菌株qacE△1携带率.结果 64.7%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医院临床分离的不同耐药表型鲍氏不动杆菌中耐药基因分布及部分广泛耐药株的流行病学特征,以阻止其播散。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医院分离的120株鲍氏不动杆菌,MIC法测定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法检测OXA-51,OXA-23,OXA-24,OXA-58,VIM,IMP,SHV,GES,TEM,AmpC,qacEΔ1-sul1,intI l,CarO,aac(6′)-Ib和aac(6′)-II基因在菌株中的分布,对其中50株广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运用PFGE法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120株鲍氏不动杆菌中有64株为多药耐药株,检出率为53.3%;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90.0%;鲍氏不动杆菌中检出OXA-51基因110株、OXA-23基因100株、VIM-1基因103株、AmpC基因90株、aac(6′)-Ib基因50株、intl1基因85株、qacEΔ1-sul1基因64株,检出率分别为91.7%、83.3%、85.8%、75.0%、41.7%、70.8%和53.3%,OXA-24在所有菌株中均未检出;PFGE结果显示,50株广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来自14个克隆,其中3个克隆最为常见,分别为A克隆24株、B克隆6株、C克隆9株,其余均为散发克隆。结论医院鲍氏不动杆菌在呼吸科最高,而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在ICU最常见,呼吸道标本是最常见的菌株来源,菌株中检出率最高的耐药基因为OXA-51,OXA-23和VIM-1。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环境分离鲍氏不动杆菌株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的相关性,探索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传播耐药基因的途径。方法采用基因扩增技术与药敏试验微量稀释法进行研究。结果选取2013年1-12月ICU环境标本分离鲍氏不动杆菌109株,其中多药耐药的菌株47株占43.12%,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阿米卡星)耐药率最高达62.39%;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53.21%~55.96%;对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为53.21%~55.04%;所有菌株对多粘菌素B敏感;外排泵基因adeB基因的表达与A类、C类、D类β-内酰胺酶Tem基因、ADC基因、OXA-23群OXA-51,66群基因、膜孔蛋白CarO基因、氨基糖苷类基因aph(3′)-Ι具有相关性,qacE⊿1-sul1基因的表达与氨基糖苷类基因aph(3′)-Ι、C类β-内酰胺酶ADC具有相关性,CarO基因的表达与D类β-内酰胺酶OXA-23群基因、氨基糖苷类基因aph(3′)-Ι、aac(6′)-Ⅰb、回旋拓普酶gyrA基因具有相关性。结论环境分离鲍氏不动杆菌携带多药耐药基因相关性分析显示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基因传播途径外排泵介导可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多药耐药性,产生耐消毒剂基因,膜孔蛋白CarO高表达,也加速多药耐药的积累和播散。提示加强病区环境消毒与管理,是有效阻断医院ICU多药耐药不动杆菌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