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家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肽释放酶 (kallikrein ,KLK)是一组丝氨酸蛋白酶 ,存在于不同组织和生物液体中。最初由Werle等人于 1930s从胰腺中分离。主要分为两大类 :血浆激肽释放酶和组织激肽释放酶。二者在其分子量、特异性底物、免疫学特征、基因结构以及所释放的激肽类型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血浆激肽释放酶又称为Fletcher因子 ,正式命名后缩写为KLKB1。由单基因编码 ,该基因位于 4 q35染色体上 ,与组织激肽释放酶分属不同基因家族。血浆激肽释放酶由 15个外显子组成 ,编码一个酶 ,该酶可使由肝脏产生的高分子前体物质激肽原 (kininogen)释放活性肽%D%D缓…  相似文献   

2.
目的:弄清N-t-BOC-Leu-Ser-Thr-Arg-pNA作为激肽释放酶测定的发色底物的基础参数并建立血浆(前)激肽释放酶测定的程序。方法:以激肽释放酶及其他相关因子的制品及缺乏血浆测定其Km,max,Ki,回收率,对比试验,并确定最适测定条件。结果:该发色底物受激肽释放酶作用的Km和Vmax分别为235μmol/L和337 nmol(pNA).S-1.U-1(KK);该底物的酰基水解活性不依赖因子、、和蛋白C,而明显依赖于激肽释放酶,且对AT-和LBTI的抑制均不敏感。用该多肽建立了血浆激肽释放酶活性测定法,该方法与传统方法无论是活性测定或抗原定量均有很强的可比性,线性范围6.25%~300.0%。结论:B3644作为激肽释放酶测定的发色底物,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选择性,是建立PK活性测定的理想发色底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克隆中国人胰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 ,构建原核、真核表达载体 ,为开发生产人源激肽释放酶基因工程产品及人源激肽释放酶基因药物奠定基础。方法 :提取人胰腺组织总RNA ,逆转录后琼脂糖电泳初步鉴定PCR产物。将激肽释放酶cDNA回收、补平后插入克隆质粒KS ,酶切鉴定后 ,对激肽释放酶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用双酶切法 ,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 2 8b ,真核表达载体pBacPAK9质粒中。酶切鉴定后 ,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 :本实验克隆的激肽释放酶基因与GenBank报告的激肽释放酶基因相比 ,碱基序列相同。测序分析表明人胰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经酶切 ,正确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 2 8b ,真核表达载体pBacPAK9质粒中。结论 :克隆并构建成功中国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的原核、真核表达载体 ,可用于基因工程产品及基因药物的深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组织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KS)广泛存在于动物体的各种组织中,通过多条信号通路产生多种生物学作用,参与多器官功能调节和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如心血管、肾脏和神经系统的调节,细胞增殖、炎症、凋亡等过程。1 KKS的组成和生物学活性KKS的组成包括激肽释放酶原、激肽释放酶(KLK)、激肽原、激肽和激肽受体。组织中存在的激肽释放酶原活化后成为激肽释放酶。激肽释放酶分为两种类型:组织激肽释放酶和血  相似文献   

5.
背景:运动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生成涉及众多的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单纯对一个因子的研究很难明确侧支循环生成的信号通路和传导途径,许多促血管生长因子都与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相关,而运动对该系统的影响目前未见报道。 目的:观察运动诱导对心肌梗死大鼠缓激肽表达的影响。 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梗死组及运动组。对照组只开胸,缝扎点穿线,不进行冠状动脉结扎;其余2组制备心肌梗死模型。运动组在成功造模后给予跑台运动,30 min/d,运动4周。实验终点时取血以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缓激肽水平,采用左心房注射微球法取大鼠心肌组织测定相对血流量。 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束时运动组缓激肽水平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P 〈 0.001),心肌梗死组缓激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心肌相对血流量实验结束时心肌梗死组、运动组均显著高于同组实验开始前(P 〈 0.05,P 〈 0.001),实验结束时运动组心肌相对血流量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P 〈 0.01)。各组大鼠血清缓激肽含量与心肌相对血流量存在显著相关性。提示运动可以刺激缓激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使心肌血流量明显增加,说明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在运动诱导的血管新生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胰激肽释放酶对高血压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胰激肽释放酶对高血压病心功能的影响,我们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了20例高血压患者服胰激肽释放酶前后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结果表明,胰激肽释放酶可改善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研究转导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对高血压大鼠的降压及其他作用。方法从质粒中扩增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定向亚克隆至pcDNA3.1载体,测序鉴定。Wistar大鼠,饮水中伺于10%果糖制备高血压模型。经静脉分别注入重组质粒及空白质粒。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激肽释放酶水平,尾套法测血压变化。常规测量大鼠胰岛素、血糖及甘油三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鼠血清中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表达明显增加,并明显降低大鼠血压。结论转导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使得高血压大鼠血压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源性缓激肽释放酶表达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6例作为观察组,根据病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38)与非复发组(n=38),并选择同期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体检的健康者7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内源性缓激肽释放酶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激肽释放酶-1(KLK-1)[(1.42±0.14)μg/L]、血清激肽释放酶-6(KLK-6)[(3.19±0.11)μ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的KLK-1[(1.10±0.17)μg/L]、KLK-6[(3.01±0.12)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的血清KLK-1[(1.68±0.09)μg/L]、[KLK-6(3.43±0.10)μg/L]水平显著高于非复发组的KLK-1[(1.25±0.11)μg/L]、[KLK-6(3.11±0.07)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源性缓激肽释放酶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其表达水平越高则患者的预后效果越差,可将内源性缓激肽释放酶作为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评估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激肽释放酶是人体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allikreinkinin system)的主要成分,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能够使激肽原释放出激肽,它具有很高的生理学活性,在人体组织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生理作用.激肽释放酶分为组织激肽释放酶(TK)和血浆激肽释放酶(PK)两大类,这两种酶在分子量、底物特异性、免疫学特征、基因结构和释放出的激肽种类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不同[1].人组织激肽释放酶主要参与血管张力和通透性的维持、各种生长因子的裂解激活、调节神经系统可塑性以及皮肤表皮细胞脱落与再生等众多的生理过程[2].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是一类大的多基因家族,在基因结构、蛋白质水平及三维结构上都具有显著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10.
人激肽释放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它包括15个激肽释放酶基因.激肽释放酶在许多组织中都有表达,包括产生激素的类固醇激素和激素依赖组织,如前列腺、乳腺、卵巢和睾丸.大部分激肽释放酶在癌细胞中受类固醇激素调节.PSA(hK3)和hK2是广泛使用的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多种人激肽释放酶正成为前列腺癌、卵巢癌和乳腺癌诊断和预后判定的新的血清标志物.几种其他的激肽释放酶在各种内分泌相关的恶性肿瘤中、在mRNA和蛋白水平两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有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人激肽释放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它包括15个激肽释放酶基因。激肽释放酶在许多组织中都有表达.包括产生激素的类固醇激素和激素依赖组织.如前列腺、乳腺、卵巢和睾丸。大部分激肽释放酶在癌细胞中受类固醇激素调节。PSA(hK3)和hK2是广泛使用的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多种人激肽释放酶正成为前列腺癌、卵巢癌和乳腺癌诊断和预后判定的新的血清标志物。几种其他的激肽释放酶在各种内分泌相关的恶性肿瘤中、在mRNA和蛋白水平两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有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2.
1药理作用本药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药,福辛普利拉(fosinoprilat)的前体药物。ACE是一种能催化几种肽转化的二肽酶,包括将十肽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八肽血管紧张Ⅱ。福辛普利也抑制激肽酶,该酶会对缓激肽产生降解作用。福辛普利绝对吸...  相似文献   

13.
背景:近来多次报道输入经去白细胞滤器过滤的浓缩血小板(PC)的病人发生低血压输血反应。众所周知带负电荷表面能激活包括因子Ⅻ、激肽释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原在内的接触系统。研究目的与方法 检测去白细胞过滤是否激活接触系统以便阐明此类低血压输血反应的机理。此外,还测定了输入过滤PC患者静脉血缓激肽的浓度。结果 经过带正电荷滤器过滤,所测结果无变化;但输注经负电荷滤器过滤的PC后,激肽释放酶原量下降,而缓激肽生成量增加。这表  相似文献   

14.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6是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参与肿瘤细胞的生长、浸润、转移,与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多种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本文就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6与妇科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是体内重要的调节系统,参与了脑缺血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本文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血管新生、神经再生等角度综合论述脑缺血后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的神经血管保护机制,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明确该系统的深层作用机理,从而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情变化极快,大部分病人即使接受了积极的合理的手术治疗,术后仍有可能发生并发症导致死亡。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证综合治疗措施落实及引流管道的通畅等术后护理显得非常重要。我院外科用手术方法治疗8例病人,术后特别加强了对胰床双套灌洗管的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疗效果。胰腺坏死后激活的胰酶从小管逸出,对组织起破坏作用的主要有胰蛋白酶、磷脂酶A、弹力蛋白酶及激肽酶等。这些酶参与释放或将体内某些成份转变为血管活性物质或细胞毒性物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激肽缓激肽溶血卵磷脂、溶血脑磷脂  相似文献   

17.
腺激肽释放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广泛存在于胰、唾液腺、肾及尿中,有人认为在血浆或血清中也有存在。许多报导论述了不同激肽释放酶分析法几乎难以依据酶促的和免疫的特点来区分人尿激肽释放酶和其他腺体激肽释放酶。本文推荐一种检测人尿激肽释放酶的简易动力学分析法。该法基于用分光光度计在405nm波段测定产色物S-2266(37℃,pH8.2)释放的P-硝基苯胺。间歇△A/5′(0~5分钟)。本法可测定低至0.00125kU/ml的酶,敏  相似文献   

18.
张亚峰  刘成福 《临床荟萃》1989,4(9):422-423
巯甲丙脯酸(Captopril CPT)自1977年问世以来,是临床上第一个口服有效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它对多种高血压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并能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脏功能,治疗心衰。而且在一些重症心衰和难治性心衰有较好的疗效。近年米还发现它对多种疾病有治疗作用。 一、治疗高血压 作用机理:抑制ACE,使血管紧张素Ⅰ(ATI)转变血管紧张素Ⅱ受阻,具有生理性ATⅡ形成障碍,不但可以抑制血管收缩,而且使醛固酮分泌减少,肾脏的排钠增加,从而使血压下降;抑制激肽酶Ⅱ,使激肽降解灭活受阻,因激肽(如缓激肽)积聚,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可能使前列腺素E(PGE)或PGE_2的代  相似文献   

19.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E.C,3.4:15.1)是一种肽酰二肽水解酶。主要分布在肺、肾近曲小管、小肠绒毛和毛细血管上皮细胞,其生理功能是催化血管紧张素I(ATI)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二肽(组氨酸-亮氨酸),ATⅡ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ACE同时也是激肽酶,可以水解缓激肽抑制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allikre in-kinin system,KKS)在人体分布广泛,发挥重要生理的作用,尤其在血管再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本研究通过观察组织型激肽释放酶(TK)对脑缺血后 GLUT-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