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耳甲电针已被证明类似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治疗抑郁症有效,本研究探讨耳甲电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 Resistant Depression,TRD)的临床增效效应。方法 通过门诊及广告招募到23例TRD患者,采用耳迷走神经刺激仪(SDZ-IIB,华佗牌)刺激患者双侧耳甲区进行治疗,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0 min,共2次,原基础药物治疗保持不变。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抑郁自评量表总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14)、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冗思反应量表(Rumination Response Scale,RRS)等6个临床心理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除脱落3例外,大部分患者治疗2、4、8周后,症状逐渐减轻, HAMD、HAMA、SDS、SAS量表评分减分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HAMD平均减分率分别为43.77%、61.74%、74.83%,临床痊愈9例(9/20),8例显著进步,2例进步,1例无效,总反应率为95.0%。治疗8周后RRS、PSQI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5)。结论 耳电针对TRD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已成为世界上最普遍的公共卫生疾病之一,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大量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实抑郁症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预后差、致死率高。现有临床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存在复发率高、疗效滞后、不良反应大等诸多缺陷,因此寻找新的抗抑郁靶向药物是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医经典名方具有多靶点、整体调节、协同作用强、安全性高等特点,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发展前景。本文根据经典名方的功效主治分类,重点阐述经方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应用,并简要归纳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抑郁症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ALFF静息态磁共振分析技术探讨耳甲电针对抑郁症患者脑部神经元自发活动的调节作用。方法 纳入15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进行8周的耳甲电针治疗,并于治疗前后采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数据,评估耳甲电针抗抑郁的疗效,同时采用低频振幅算法对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耳甲电针对患者局部脑区神经元自发活动的调节作用。 结果 经过8周治疗后,患者HAMD-17量表评分降低(5.33 ± 2.19);左侧的颞叶下回ALFF值升高,而右侧海马、楔前叶、距状裂周围皮质、左侧后扣带回和右侧丘脑ALFF值降低。结论 耳甲电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对脑默认网络、情绪回路、认知和视觉相关皮质的脑区的自发神经元活动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抗抑郁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简述古代医家及文献对抑郁症病因病机的阐述和抑郁症的相关治疗方法,并介绍近年来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及机理研究,总结电针治疗抑郁症的相关方法及思路。从临床对照、机理研究及动物实验方面进行综述。综述文献得知电针治疗抑郁症疗效更加可靠、副作用小,但由于目前的临床和机理研究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相关检查、治疗、干预方法及临床思路亟待完善,对其进一步探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电针作为当前坐骨神经损伤康复治疗的有效手段,其相关参数的设定尚未规范量化统一。本文通过梳理既往发表的关于电针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文献,围绕穴位的选择、针刺的深浅及频率、电流、时间等相关刺激参数,对电针干预坐骨神经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归纳电针各影响因素在坐骨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电针的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查阅了近5年来国内外所报道的有关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文献,分别从针灸在治疗抑郁症及其相关伴随症状、针药结合的作用优势、针灸治疗的选穴方法等层面,概述分析了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作用特点及研究进展,并总结认为针灸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方面卓有成效,且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及作用。本文旨在为临床应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电针治疗抑郁症近10年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卢峻  韩止荣  时宇静  图娅 《针刺研究》2005,30(1):56-59,63
本文系统总结了近1 0年来有关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报道和实验研究文献,将电针与西药、中药、毫针之间的疗效进行了比较,并从机理上探讨了电针对免疫功能、甲状腺激素、大脑葡萄糖代谢、单胺类神经递质、HPA轴、BDNF和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黄芩苷是从黄芩根中提取的黄酮类成分,其药理作用突出,具有抑菌、利尿、抗炎、抗病毒、抗变态反应及解痉等作用。近年来发现黄芩苷在抗多种肿瘤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其机制并不完全清楚。且诸多黄芩苷纳米制剂药物的研发及应用为提高肿瘤的药效治疗及靶向作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故本文就黄芩苷抗肿瘤机制与当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扩展对黄芩苷药效的认识,旨在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中医对于本病的辨证治疗具有独特优势,抑郁症辨证分型相关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抑郁症属于中医“郁证”的范畴,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文献分析和归纳总结,从辨证分型标准、临床治疗和物质基础等方面详尽将抑郁症辨证分型特点、变化规律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提出对于抑郁症辨证分型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旨在将抑郁症辨证分型研究规范化,为临床诊疗及科学研究抑郁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属于多因素、多机制类疾病,已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针灸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和多层面的作用特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针灸治疗AD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发现针灸可通过调控脑内蛋白质的异常表达、调控小胶质细胞的生理病理状态、调控线粒体自噬、调控表观遗传修饰、发挥神经元保护效应、改善突触可塑性、调控氧化应激反应和调控能量代谢等多种途径发挥对AD的整体调控效应。深入探析针灸治疗AD的效应机制,揭示其深层作用原理,以期为A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近10年来中文数据库中所报道的有关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实验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和归纳总结.认为针灸在干预抑郁大鼠行为学方面效果显著,其机制研究主要从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神经内分泌障碍、神经营养和神经再生功能失调、海马神经元改变、细胞信号传导和免疫功能改变等方面进行,旨在为针灸干预抑郁症的临床和科研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启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音乐电针与脉冲电针在行为学和神经电生理学两个方面镇痛作用的对比观察,证实音乐电针镇痛作用的优越性。方法:将大鼠分为脉冲电针组、音乐电针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热甩尾反射和尾核、海马痛兴奋性和痛抑制性神经元细胞放电技术作为检测指标,探讨脉冲电针和音乐电针对腧穴兴奋性的调节,分析两种电针镇痛作用的效果。结果:音乐电针的镇痛作用明显优于脉冲电针。脉冲电针多次应用后,针刺效应作用出现逐渐减弱现象,表明机体穴位产生了电针耐受作用,而音乐电针则未出现针刺耐受。结论:音乐电针疗法具有克服电针耐受作用,从而能更好地发挥穴位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近10年来中文数据库中所报道的有关针灸治疗失眠的实验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和归纳总结,发现其机制研究主要从中枢神经递质、免疫调节、一氧化氮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音乐电针和脉冲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和海马神经元及谷氨酸转运体的影响,探讨电针抗抑郁作用的生物学机制,并比较两种电针的疗效差异。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脉冲电针组、音乐电针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应激刺激结合孤养的方式建立慢性应激抑郁模型。氟西汀组将盐酸氟西汀按照2mg/kg剂量灌胃给药,电针组给予电针"百会""印堂"穴20min,以上治疗均为每天1次,连续21d。通过旷场实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用尼氏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数量及形态;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内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EAATs)EAAT 1、EAAT 2mRNA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和垂直运动得分明显降低(P<0.01);氟西汀组、脉冲电针组、音乐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活动度均显著提高(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排列松散、缺失,氟西汀、脉冲电针和音乐电针均可改善此病理变化。模型组大鼠海马内EAAT 1、EAAT 2mRNA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脉冲电针和音乐电针均可显著提高大鼠海马内EAAT 1、EAAT 2mRNA表达量(P<0.01)。结论:氟西汀、脉冲电针和音乐电针均可改善慢性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内神经元的形态及数量;脉冲电针、音乐电针在上调大鼠海马内EAAT 1、EAAT 2mRNA表达方面明显优于氟西汀;脉冲电针和音乐电针可通过增加海马EAAT 1、EAAT 2mRNA表达,改善谷氨酸再循环,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泻心通腑汤治疗失眠伴抑郁的依据,预测泻心通腑汤治疗失眠伴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得到失眠、抑郁的疾病基因及泻心通腑汤中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并筛选出泻心通腑汤的中药活性成分在治疗失眠伴抑郁过程中所涉及的功能及通路,最终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方...  相似文献   

16.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所引起的泌尿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电针可通过调节体内多个信号通路来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症状,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 (PAC AP/cAMP/PKA)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PI3K/AKT/mTOR)信号通路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但仍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实验研究多集中在单一信号通路上,各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待进一步验证;电针可激活体内信号通路,但对于相关通路上下游信号分子及其他相关转录蛋白的表达检测仍缺乏;电针不同穴位对各信号通路和信号分子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电针通过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改善脊骨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揭示。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是精神类的情绪障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逍遥散作为干预抑郁症的经典方剂,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证实其具有良好抗抑郁作用,但其抗抑郁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将从逍遥散的中医理论依据,组方中单味药的动物实验研究,整方的药理实验研究以及临床运用等多个方面进行概述,为该方治疗抑郁症药效及作用机制研究、中药复方注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产后抑郁是指产妇分娩后4周内发生的抑郁症,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婴儿的智力、情绪、思维等产生消极影响。由于对产后抑郁的重视度不高以及缺乏有效药物,导致该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升高。近年来研究发现,产后抑郁的生物学机制主要与神经递质失调、神经内分泌紊乱以及炎症介质过度释放等密切相关。中医药治疗产后抑郁疗效确切,然而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晰,因此,笔者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产后抑郁症的生物学机制研究成果,旨在为中医药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