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分析国内外及中医药领域功能性胃肠病(FGID)生存量表研究现状。方法全面检索近10年国内外5个数据库的FGID生存量表研究,运用Excel表,重点统计分析中医药领域研究现状。结果共纳入392篇国内外文献,集中在9个具体病种和2个疾病整体研究,采用11种生存量表;其中国内文献353篇,集中在6个病种和2个整体研究,采用11种生存量表;国内文献中中医药领域文献130篇,集中在5个病种和2个整体研究,采用7种生存量表。近10年间国内FGID生存量表研制及应用频数增加了1倍,中医药领域增加了2倍,中医药领域该量表研制及应用上升趋势与国内整体趋势基本一致,但整体比例较国内整体水平偏低。结论随着FGID发病率逐年增高,生存量表的临床应用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在应用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应加强研究,完善中医特色FGID生存量表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基于磁共振技术的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中枢病理变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该领域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收录1993年-2019年相关文献为对象,应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基本情况、研究的病种及重点脑区等进行共现分析,并绘制相关可视化图谱。结果 ①共获得文献151篇,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7年文献发表数达到最高;②发表论文数量排名前3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德国;③发文频次位于前3位的作者分别是Emeran A Mayer、K Tillisch、Fang Zeng;④主要是胃肠疾病类与影像学类相关杂志发文,核心期刊为GastroenterologyGutNeurogastroenty and Molity;⑤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后,形成10个聚类群,分别为functional dyspepsia、brain response、endoanal ultrasound、prefrontal cortex、image cytometry、colonic function、functional constipation、acupuncture、resting-state、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efault mode network。结论 ①基于神经影像技术,对FGIDs相关中枢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②研究的主要病种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便秘;③大脑前额叶皮质,前扣带回皮质,默认网络是FGIDs神经影像领域中备受关注的区域;④针灸是基于磁共振技术的FGIDs中枢机制研究中最常见的干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罗马IV:功能性胃肠病 肠-脑互动异常》中,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又被称之为肠-脑互动异常。针对现代FGIDs疾病谱的变化及FGIDs致病因素的多元化,在“现代”“三因”致病因素的反复作用下,脾胃虚弱,升降失常,气机“凝滞”,产生了FGIDs胃肠道症状,同时,FGIDs患者常具有慢性头痛、呼吸困难、心慌、肌肉疼痛等胃肠道以外症状。FGIDs属于中医脾胃系统疾病,其临床症状与中医脾胃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脾胃虚滞”是FGIDs基本病机,临床可从“滞”论治FGIDs。FGIDs患者症状重叠现象极为常见,FGIDs临床常见八滞:虚滞、气滞、血滞、火滞、湿滞、痰滞、食滞、寒滞。FGIDs临床常用祛滞八法:健补脾胃祛滞法、疏肝理气祛滞法、活血化瘀祛滞法、泻肝行湿祛滞法、燥湿运脾祛滞法、理气化痰祛滞法、消食化痰祛滞法、温胃散寒祛滞法。进一步探析“脾胃虚滞”理论及从“滞”论治FGIDs理论,对现代FGIDs及脾胃相关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基于慢性胃肠疾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应用于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制定专家调查问卷,包括目的性评价、过程评价、科学性评价、实用性评价、总体评价5个方面。遴选国内30名在本学科领域有影响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算专家积极系数、熟悉程度、集中程度、意见协调程度。结果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对FGIDs疾病方面的熟悉程度为(4.83±0.38)分,对PRO量表方面的熟悉程度为(3.83±0.79)分。各指标均数值均较大,标准差较小,满分率80%~100%。所有专家对所有指标的协调程度较好(P=0.041)。结论《基于慢性胃肠疾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可用于FGIDs临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中医药在治疗FGIDs上具有独特优势,并逐渐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认同。本文系统综述了FGIDs的病名、病因病机,并对近年来FGIDs中医现代诊治、中医药治疗、临床试验研究、临床结局评价进行了归纳总结,强调了在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对于FGIDs辨证辨病的认识刚好体现罗马Ⅳ共识FGIDs的“多维度”诊疗特征。提出目前FGIDs中医临床研究存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一组临床常见的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综合征,现代医学相关研究尚不成熟。本文回顾近年中医药相关文献,从功能性胃肠病的中医辨病、辨证和论治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发现在整体观念和系统思维下,辨识本病可归属于多个中医病范畴,并结合辨证思维,由脾胃气虚、肝气郁滞等证型,逆向推导其核心病机为脏腑气机升降功能失常,并可运用中药、针灸等多种技术手段,个体化精准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完善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结局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前瞻性描述研究设计,纳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5个研究中心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以中医药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脾胃系疾病患者报告结局指标( SSD-PRO)量表评分和疗效指数.结果 共有7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和4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纳入分析.SSD-PRO量表整体信度为0.919;结构效度分析中,除医疗、大便情况外,其他6个方面和整体均与SF-36量表的8个维度存在中等强度的相关性;治疗后患者SSD-PRO量表的8个方面评分及总分者都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其中疼痛与不适、大便情况、消化功能、心理、精力与形色方面改善最明显;且其生理领域、总分评分变化与疗效指数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SSD-PRO量表在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结局评价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胃肠激素是从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和神经元释放的肽,又称胃肠肽,对胃肠运动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自1902年第1种胃肠激素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其关注只增不减。迄今为止,已有超过40种胃肠激素和活性肽为科学家所发现和鉴定,极大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繁荣。功能性胃肠病是最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研究表明,胃肠激素对功能性胃肠病具有不同的调控作用。将从中医药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我国2010-2020年间发表的量表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方法 从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中检索符合条件的文献,利用NoteExpress、VosViewer及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2010-2020年量表应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文献共计983篇。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是贺国斌及刘凤斌;《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发文量最多;焦虑、抑郁以及生活质量是近几年量表应用在FD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共计923篇文献在FD临床研究中使用量表,其中SAS、SDS、HAMD、HAMA以及SF-36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量表;症状评分量表中,使用频次前三的为NDI、自制FD症状量表、GSRS;在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中,SF-36是使用频次最高的普适性量表,FDDQL、LDQ、中医脾胃系PRO量表是特异性量表中使用频次前三位。结论 目前量表作为FD的疗效评价指标,主要运用在合并焦虑或抑郁的FD患者相关研究中。近几年,随着FD相关量表的增多以及对FD患者生存质量的关注,量表越来越多的运用于评价药物治疗FD的疗效评价研究中。但目前,仍缺乏经过信效度检验的FD症状评分量表,需要研制符合我国国情的症状评分量表,来促进高质量的FD临床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梳理中医药肠道微生态研究发展脉络及方向,分析研究热点,为中医药肠道微生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药肠道微生态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中医药肠道微生态研究应用文献发文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高产团队常依托核心作者产生,且人数规模多为5人以上;核心研究团队数量较少;各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力度尚显不足;肥胖、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免疫代谢疾病,中药方剂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为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结论 随着现代科学基础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不断应用和发展,从肠道微生态角度阐释中医药的理、法、方、药,建立对应信息指标,有助于进一步阐释中医药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胃肠疾病是消化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因其发病率高、需反复就诊、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主要涉及胃肠动力紊乱、内脏敏感性改变、脑-肠轴、免疫和心理社会因素等。西医多为对症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确切。中医以其独特的辨证理论体系,能够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做出详细阐述,认为其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肝郁脾虚。因此,临床上运用调肝理脾的法则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全面调查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全面收集功能性胃肠病中医领域内现有知识,设计了功能性胃肠病中医临床知识服务平台组织结构,提出了学科知识细粒度可控的本体组织方式,构建了功能性胃肠病中医临床知识库,共包含14个子库,25 704条知识记录,实现了领域的知识检索、知识浏览、知识添加、知识编辑、知识更新、知识评审、用户管理等一系列功能,为用户提供了知识组织合理的,可更有效利用共享的中医功能性胃肠病知识库。  相似文献   

13.
遵循叙事循证医学理念,梳理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试验方案及研究病历,提高和优化中成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试验方案和研究病历设计的水平。结合正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案和研究病历,分析功能性胃肠病试验设计中方案及病历的条目取舍和选用目的,确定当前最佳的功能性胃肠病的试验设计方案及研究病历模式。研究病历的设计需要紧扣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明确是病历设计的首要条件。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是中医药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践2个方面探讨消化不良临床试验方案和研究病历设计,期望得到更好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建议进行功能性胃肠病的核心指标群讨论,利于今后的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干预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预后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3年8月入住本院外科做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抗感染治疗,术后12 h拔除胃管,拔胃管后进食清流质,术后24 h内嘱患者适当活动,活动下肢,使用促进胃肠功能药物,治疗组另给予中医综合干预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90.0%,治疗组有效率为98.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干预后胃肠功能评分、血清CR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干预能有效恢复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胃肠功能,减少应激反应,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减轻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从病因病机、中医临床治疗等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中医FD辨证的客观化、标准化及疗效评定的标准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胃肠病是近年来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社会负担。笔者通过临证观察和研究,采用经方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胃肠病获得点滴心得。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是一组以胃肠功能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FGIDs属于中医脾胃病范畴,中医从整体观出发,结合现代疾病发病特点,辨证论治具有独到见解和良好的临床效果,对功能性胃肠病的中医诊治思路与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气病证治     
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机顺畅,推动、温煦等功能正常,抵御外邪有力,不易患病。气机逆乱,脏腑功能失常,易出现肝、肾、脾、胃等功能失调,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胃肠疾病、甲状腺疾病以及亚健康状态等,临床常见,易误治。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病,发病率高,病理尚未完全阐明。中医对FD治疗效果肯定。多数学者认为病机系脾胃虚弱、脾虚气滞、肝郁脾虚等,湿热内蕴、痰浊阻滞、淤血阻滞、寒热错杂也有不少医家提及。辨证治疗以健脾理气、疏肝健脾、理气化瘀、化浊降逆、清热化湿为主。目前辨证分型、疗效评定标准尚未统一,中西医治疗多强调药物,鲜有心理干预,未能将基础研究与临床观察研究结合,今后应加强基础研究,进一步阐明中医药作用机制,开展大宗病例前瞻性研究,提高疗效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但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影响其临床疗效。通过探讨FD中医病因病机,以期对该病的中医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