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草药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中医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核心,其中的许多理念都可以与现代食品工业中的功能性食品概念得到统一与平衡。自古人们便发现药品与食品有同一来源,现如今,药食同源概念已被大众广泛接受,黄芪等多味中药被先后列入药食同源目录中,药食同源类中药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作为特色资源被开发成相关功能性食品,实现传统医学与现代理念的结合。黄芪中的主要功能性成分——黄酮类、多糖类和皂苷类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的种群结构、代谢以及肠道细胞功能等方式维持肠道微环境稳态,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另一方面,肠道菌群也参与这些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吸收、代谢、转化等各个步骤,对其功效的发挥产生影响,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是生物活性物质发挥功效相关机制中必不可少的角色。该文主要对黄芪中的黄酮类、多糖类和皂苷类活性成分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做一综述,同时列举出其他药食两用中药中的这3种主要功能成分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方式,进行概括,为黄芪等药食同源类中药作为功能性食品原料的功效机制及新产品应用与开发方面提供理论基础,并对黄芪等药食同源类中草药功能性食品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菜部类、谷部类和其他药食同源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玲  郑琴  张科楠  郭园园  罗俊  肖帅  李文静 《中草药》2019,50(16):3990-3996
药食同源是古人在食物和药物之间发现总结的智慧结晶。虽然药食同源中药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有关其安全性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古代本草,尤其是食物类本草著作记载了大量的药食同源中药,并对来源、品种、功效、禁忌、用法与用量等进行了系统的概述。通过系统地查阅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对药食同源中药的安全性或不良反应进行了综述,为其食疗和保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吴玲  郑琴  张科楠  罗俊  郭园园  吴海霞  肖帅  李文静 《中草药》2019,50(10):2505-2512
药食同源中药是我国古人通过长期实践总结的既可以药用又可以食用的物质。虽然药食同源中药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有关其安全性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中国古代本草著作,尤其是食物类本草著作记载了大量的药食同源中药,并对来源、品种、功效、禁忌、用法与用量等进行了系统的概述。通过系统地查阅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对木部类、果部类及草部类药食同源中药的安全性或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为其食疗和保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茯苓是我国传统药食两用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茯苓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炎、保肝、调节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保健品等领域。本文对茯苓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降解、结构表征、结构修饰及其药理作用进行总结,为茯苓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推进药食同源食品研发的战略背景下, 研究药食同源物质作为食品时的质量监管模式十分必要。药食同源物质在药品流通环节作为"中药材"或"饮片"被监管, 在食品流通环节则作为"食药物质""食用农产品"或"中药类保健食品"被监管。药品监管侧重质量, 食品监管侧重安全, 完全以食品理念监管食药物质是否合理值得探讨。本文选取食药物质金银花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食品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查阅、对抽检样品质量信息和检测结果的分析, 研究其质量监管现状, 分析其作为食品时质量监管的必要性, 以期为食药物质的质量监管方式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通过总结归纳功能性食品及药食同源产品中活性成分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 通过PubMed,谷歌学术,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与功能性食品或食品同源产品抗抑郁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96年9月25日至2022年9月5日,系统总结与分析其抗抑郁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结果 研究最终纳入文献146篇,共计67种植物来源的功能性食品或药食同源产品、32种具有抗抑郁活性的提取物(含8种黄酮提取物)和87种抗抑郁活性成分。87种抗抑郁活性成份包括萜类7种,皂苷类22种,黄酮类15种,苯丙素类11种,酚类7种,糖类6种,生物碱类8种,其他类11种。结论 本综述对功能性食品及药食同源产品中抗抑郁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与分析,为新型抗抑郁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视野,同时也为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提供一种潜在替代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药食同源中药调控氧化应激防治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俣祯  陈芳  朱建平  向茗 《中草药》2022,53(17):5582-559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氧化应激密不可分,过量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损害内皮细胞、血管,进而引起氧化和抗氧化功能的失衡,造成心肌缺氧、缺血等症状。在过去数十年中,中药中抗氧化成分已广泛应用于包括冠心病和高血压在内的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药食同源中药因其具有天然、健康、运用广泛等特点在医药和功能食品领域备受关注。综述了药食同源中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及信号通路预防冠心病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研究和研制具有预防冠心病的药食同源产品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药食同源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艳  赵余庆 《中草药》2011,42(11):2351-2359
2002年卫生部发布"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即规定87种药食同源品可以作为我国保健食品的原料。这些药食同源品的功效成分已有大量研究,但有关其中的重金属检测研究相对较少。而食品安全和保健食品的质量控制是当前国内外关注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总结了重金属的多种检测方法,同时就已报道的药食同源品中汞、砷、铅和镉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目前的检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药食同源品作为保健食品的原料选用和质量控制及安全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药食同源中药干预糖尿病的药理作用机制主要有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调节糖脂代谢紊乱等。药食同源中药可以改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在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被广泛应用。基于降血糖药食同源中药的作用特点,在临床治疗和日常食疗保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目前,药食同源性降糖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大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而实验研究时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以及模型的判定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且临床试验较少。未来的研究应使用现代科学方法,深入开展系统性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为药食同源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机制研究提供更多依据。(2)应明确各类药食同源中药的降血糖活性成分作用以及其对应治疗的中医证型,为临床辨证分型和辨证论治提供依据。由于现有研究质量的局限,药食同源中药降糖产品目前处于缓慢发展阶段,今后,需要在辨证论治和辨证施食的基础上,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试验,探索药食同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杜仲(Eucommia ulmoides),又称胶木,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在我国已有超过两千年的药用历史。杜仲通常使用其干燥的树皮和叶子入药。由于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较高安全性,杜仲叶已在2019年通过食用安全性评价正式列为药食同源物质,成为食品和保健品开发的有力资源。根据中医理论,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杜仲的不同部位,如皮、叶、花和种子等,含有类似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苯丙素类、萜类、黄酮类、酚酸类、甾体和多糖类等物质。杜仲因其丰富的成分,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预防骨质疏松、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肝保护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具有开发多样化药食同源产品的潜力。该文对杜仲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代表性的药食同源产品进行了系统整理,旨在为杜仲及其活性成分的临床应用及药食同源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这将有助于深入了解杜仲的药用特性,并为进一步探索其在健康领域的应用提供指导。作为一种传统药食同源植物,杜仲将在未来的研究中引起更多关注,并有望为人们的健康作出更多贡献。  相似文献   

11.
使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我国1996—2019年注册的改善睡眠保健食品各年度注册情况、地区分布、主要原料、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剂型分类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996—2019年我国共批准562个改善睡眠保健食品,产品注册地区多集中于北京、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中,66.84%的产品使用了中药原料,原料的选择较为集中;相关产品多以总皂苷、总多糖或总黄酮等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组分作为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改善睡眠保健食品的主要剂型为硬胶囊、软胶囊、片剂、口服液和颗粒剂。目前,我国改善睡眠保健食品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功能因子不明确、缺乏中医药理论特色、成分与声称功能的关联性差等问题。因此,在后续保健食品的开发中,应注意结合中医药理论特色、开发功能因子明确、作用机制清楚的助眠产品,从而更好地促进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田琦  汤旗  陈钧  WONG LISOO  刘立丽  吕正兵  鲍康德 《中草药》2024,55(6):2101-2112
传统中医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现代社会因饮食不节、嗜烟好酒、作息无序及工作和生活压力等诸多因素,造成“脾失健运”。中医药学研究结果显示,健脾开胃的食品疗法因其耐受性及依从性好,被中医医家及患者广泛接受。通过对健脾开胃中药成方制剂、食药同源中药材及饮片和国内外食药同源政策进行综述,以促进食药物质在普通食品领域的开发,为健脾开胃类保健食品、特医食品等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玥  许倩楠  蔡明刚  胡贤陈  田文静  陈海峰 《中草药》2021,52(17):5455-5464
海洋蕴含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是药食同源品研究与开发的重要宝库。近年来,以虾青素及海藻多糖为代表的海洋活性成分成为健康领域的关注热点,体现了海洋来源药食同源品的独特应用潜力。以目前研究较多的几类海洋来源脂质、多糖、多肽及皂苷类药食同源品为例,分别介绍其来源、结构、生物活性、开发利用潜力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以期为海洋来源药食同源品的深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医食疗营养学及保健食品研发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药食同源”的历史渊源和人文背景,以及中医和食疗的亲缘关系出发,探讨了中医食疗营养的特色和优势、与现代营养学(包括功能食品)研究的异同点,以及基于此基础上的保健食品研究、开发、管理思路;提出了以有中国特色的“功能性保健食品”的差异化研究为切入点,在国际化的同时,实现与目前国际上“功能食品”研究齐头并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医药宝库含有丰富的可以药食两用的中药,以该类中药作为原料是指导中药保健食品研制的基础。在养生和降低疾病发生风险方面,中药保健食品具有诸多优势。同时伴随国家"健康中国2030"的实施,急需开发一系列具有中医药特点的中药复方保健食品,满足国家及社会需求。随着现代化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中药保健食品原料的安全性科学评价方面研究缺乏,造成目前保健食品风险评估理论与技术严重不足。因此对此这类原料中重要成分的毒性预警与评价已成为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当务之急。毒理学在人类健康风险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毒理学的分支学科也不断涌现。计算毒理学技术,单层培养细胞模型的体外预警与评价技术,体外诱导活性筛选工程细胞株的体外预警与评价技术,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体外预警与评价技术与体内毒理学技术等已成为该领域毒性预测与评价的重要研究工具。毒理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食品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得到有力的保障,并将有效促进我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安全生产,保障终端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不仅具有巨大社会意义,也对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就近段时间以来可用于预测与评价中药保健食品原料中的重要成分的毒理学新方法与模型的研究进展与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非编码RNA(ncRNA)不仅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也是药物干预的潜在靶点。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中药活性成分可以通过调节miRNA、lncRNA和circRNA,调控相应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参与多种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等,进而发挥抗肿瘤、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感染及抑制结构重构等作用。作为中药活性成分作用的新靶点,这些ncRNA的出现有助于从表观遗传学层面揭示中药的作用机理,解决其多靶点多层次治疗疾病的本质,促进“中药成分—靶点—分子机制—疾病”的精准医疗模式的实现。有鉴于此,本文对目前以ncRNA为靶点的中药活性成分研究进行综述,以梳理发展现状并阐述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多糖利用位点(PULs)是与多糖分解代谢相关且位于特定区域的一组基因簇,包括淀粉利用系统(SusC),SusD,及编码外膜糖蛋白结合蛋白、编码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等基因。多糖利用位点广泛存在于肠道拟杆菌中,这种能突出利用多糖的能力是拟杆菌适应肠道的生存策略之一。一方面,肠道拟杆菌的丰度高、种类繁多,是中药调节肠道菌群的最主要靶点菌群;另一方面,诸多中药化学成分中,中药多糖是重要有效成分且含量高,也可以作为肠道细菌的竞争性碳源;中药多糖如何基于碳源调节肠道拟杆菌是中药药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最新的文献介绍了多糖利用位点的基因及蛋白构成、综述了多糖利用位点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多形拟杆菌和脆弱拟杆菌基因组中多糖利用位点多样性及其组成;同时,结合自己的中药多糖体外影响拟杆菌的碳源实验,对基于多糖利用位点研究中药微生态药理机制提出了展望,该方向的研究,不仅是细菌多糖利用位点研究的新内容,也是"人-药物-菌群"整体观及中医健脾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Some Chinese herbs have been used to prevent and treat diseases, and are also used as common food ingredients. These Chinese herbs are potential resource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Leek roots is a typical medicine of food and medicine continuum. It has a long history of medicinal applications and edible food in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origin, biological active components,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eek roots were introduced. We hope that this review will...  相似文献   

19.
茶黄素生物活性与开发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艳超  於天  郑志刚  晏仁义  於洪建 《中草药》2020,51(23):6095-6101
茶黄素是一类具有苯骈卓酚酮环结构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抗氧化、调血脂、降血糖、抗病毒、抗炎、降尿酸、抗菌、抗肿瘤、抗骨质疏松等药理作用。茶黄素是茶叶天然活性成分的研究重点之一,其在保健食品、医药、化妆品、动物饲料、植物农药等终端产品的开发上越来越广泛。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茶黄素的文献资料,以茶黄素结构的认识为出发点,综述茶黄素的生物活性,关注茶黄素在保健食品、医药等领域中的科学研发与应用,以期为茶黄素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药多糖因在免疫调节方面作用明确,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医药从业者广泛关注,但是中药多糖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缺乏权威的结构表征方法、多方位的免疫调节机制探究途径。通过对近年来中药多糖对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多糖受体的研究进展及中药多糖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的潜能进行综述,为中药多糖在免疫调节方面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