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成药》2019,(10)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一种病毒,目前西医主要对症治疗,无成熟的疫苗上市;传统中药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优势,副作用小,在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新药开发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本文从RSV生物学特性、清热药抗RSV感染机制研究、清热药抗RSV主要活性成分研究进展、清热药抗RSV筛选思路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从清热药中优化出抗RSV的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清肺口服液拮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血清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清肺口服液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活性.方法 采用MTT法,以利巴韦林为对照组,观察清肺口服液及不同给药方式对RSV的拮抗作用.结果 清肺口服液具有明显抗RSV的作用,与利巴韦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清肺口服液的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病毒吸附或增殖.结论 清肺口服液可以通过不同环节拮抗RSV病毒,是治疗RSV感染的有效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清热抗感冲剂及其含药血清体外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方法通过细胞培养,采用观察细胞病变(CPE)和活细胞染色计数法(MTT),观察清热抗感冲剂及其含药血清在Hep-2细胞中抑制RSV的作用。结果清热抗感冲剂及其含药血清具有不同程度抑制RSV病毒复制作用,其半数中毒浓度(TC50)分别为4760μg/mL、1/4.35稀释度;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178μg/mL、1/54稀释度;治疗指数分别为26.7、12.3。结论清热抗感冲剂及其含药血清具有抑制RSV在Hep-2细胞内复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肠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主要部位,HIV感染影响肠道菌群结构及黏膜屏障功能,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调,是机体免疫功能损伤加剧的重要原因,且肠道菌群与宿主代谢联系密切。前期研究显示,中医药具有调节免疫功能,促进黏膜修复,改善宿主代谢状态,但内在机制不明。笔者通过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与肠道微生态、宿主代谢及免疫功能变化三者关系探讨,提出基于肠道微生态-宿主代谢-免疫功能共变化网络的调控探讨中药治疗HIV/AIDS作用机制研究思路,为中医药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彭璐璐  徐建亚  汪受传  程罗根 《中成药》2011,33(11):1978-1981
目的基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感染周期观察金欣口服液含药血清对RSV感染细胞的干预作用。方法分别在RSV感染Hep-2细胞前后用含药血清干预,观察细胞病变效应、检测细胞存活率和病毒滴度,以及RSV的F融合蛋白表达,判断药物对RSV感染的预防及治疗作用。结果在RSV感染前或感染早期干预,金欣口服液对细胞病变抑制率均超过50%,与病毒对照组比较,细胞存活率显著增高,上清病毒滴度显著降低,后期干预只能延缓病变。金欣含药血清作用后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融合病变较少。结论金欣口服液含药血清在RSV感染早期干预效果更显著,其抗病毒作用靶点可能与F融合蛋白或该蛋白在细胞上的相应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核心内涵乃肺脏与大肠功能相关、整体相连,呼吸道感染可导致肠道菌群微环境变化,即"肺病及肠";肠道菌群微环境紊乱亦可导致呼吸道感染反复发生,即"肠病及肺"。故,中医临床多以肺肠合治法治疗该病,谓之"肺肠同治"。笔者通过研究近年的相关文献,结合肠道菌群等相关研究热点,探讨中医药调节肺-肠微生态防治呼吸道感染的生物学基础,旨在为丰富中医藏象理论及中医药防治呼吸道感染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玉屏风散总多糖(YTP)影响肠道黏膜损伤小鼠肠-呼吸道IgA分泌的差异。方法:小鼠皮下注射环磷酰胺复制肠道黏膜损伤模型,ELISA法测定呼吸道、肠道灌流液中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观察YTP在预防、治疗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及不同给药时间情况下肠道和呼吸道灌流液中IgA浓度。结果:YTP 500mg/kg预防给药可对抗环磷酰胺所致的肠-呼吸道IgA分泌减少,且有随着造模完成后给药时间的延长而肠-呼吸道IgA分泌逐渐上升的趋势;预防给药组造模完成后继续给药2天及以上时,对抗环磷酰胺所致的肠-呼吸道IgA分泌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YTP 500mg/kg治疗给药可提高肠-呼吸道IgA分泌水平;治疗给药组造模完成后给药5天可显著提高环磷酰胺所致的肠-呼吸道IgA分泌减少;YTP预防给药组在造模完成后给药1天时,对肠道IgA分泌减少无显著的对抗作用;而呼吸道IgA维持在较高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云芝多糖预防给药对肠道和呼吸道IgA分泌减少无显著的对抗作用。结论:YTP可作用于肠道黏膜,影响肠道黏膜和呼吸道黏膜IgA分泌,发挥局部免疫作用。肠-呼吸道黏膜IgA分泌在时相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YTP预防给药呼吸道黏IgA分泌水平能在肠道黏膜损伤时仍可维持一定的高度。这可能是玉屏风散临床加味用于防治呼吸道感染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清热抗感冲剂体外抑制腺病毒(ADV3)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研究,探讨清热抗感冲剂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细胞培养,采用观察细胞病变(CPE)和活细胞染色计数法(MTT),观察清热抗感冲剂及其含药血清在Hep-2细胞中,抑制ADV3和RSV的作用。结果:清热抗感冲剂及其含药血清具有抑制ADV3病毒复制作用,其TC50分别为4760μg/mL、1/4.35稀释度;IC50为817μ9/mL、1/9.14稀释度;治疗指数(TI)分别为:5.8、2.03。清热抗感冲剂及其含药血清具有不同程度抑制RSV病毒复制作用,其TC50分别为4760μg/mL、1/4.35稀释度;IC50为178μg/mL、1/54稀释度;治疗指数(TI)分别为:26.7、12.3。结论:清热抗感冲剂及其含药血清具有抑制ADV3和RSV在Hep-2细胞内的复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清热抗感冲剂体外抑制腺病毒(ADV,)和呼吸道合胞病毒(aSV)的研究,探讨清热抗感冲荆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细胞培养,采用观察细胞病变(CPE)和活细胞染色计数法(MTT),观察清热抗感冲剂及其含药血清在Hep-2细胞中,抑制ADV,和RSV的作用。结果:清热抗感冲剂及其舍药血清具有抑制ADV3病毒复制作用。其,T℃50如分别为4760μg/mL、1/4.35稀释度;IC50为817μ9/mL、1/9.14稀释度;治疗指数(TI)分别为:5.8、2.03。清热抗感冲剂及其含药血清具有不同程度抑制RSV病毒复制作用,其TC50分别为4760μg/mL、1/4.35稀释度;IC50为178μg/mL、1/54稀释度;治疗指数(TI)分别为:26.7、12.3。结论:清热抗感冲剂及其舍药血清具有抑制ADV,和RSV在Hep-2细胞内的复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清肺口服液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抑制作用及其量效作用。方法:以利巴韦林为对照组,采用MTT法,观察清肺口服液不同给药剂量对RSV的拮抗作用。结果:清肺口服液具有明显抗RSV的作用,与利巴韦林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清肺口服液可以拮抗RSV病毒,是治疗RSV感染的有效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11.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核糖核酸(RNA)病毒,该病毒经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属副黏液病毒科,是引起婴儿、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虽然一直致力于研究预防和治疗RSV的药物,但在RSV感染患者中,仍有很高的医疗需要未得到满足,目前尚无专门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唯一被批准的用于预防和治疗RSV的药物是帕利珠和利巴韦林,但前者必须预防性使用,且主要用于高危患儿;后者疗效不显著,甚至有的患儿出现气道痉挛的情况。因此,急需提出新的预防和治疗RSV的方法。近年来,中药在抗RSV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并且中药的毒副作用小、较少产生耐药性、具有广谱抗病毒等优势;生物药物和化学药物也在不断开发新的抗RSV的药物,一些新的药物已经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延长了半衰期并降低了成本,如融合抑制剂、单克隆抗体等。本文从中药、生物药物和化学药物方面综述了抗RSV的药物研究进展,为抗RSV的新药研发和制定新的治疗策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孟欢  侯晓婷  张华敏  王旭德 《中草药》2023,54(10):3349-3369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原因尚不明确的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遗传、环境因素、免疫功能障碍、肠道菌群失调及肠道屏障功能受损都是其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有氨基水杨酸类、抗生素类、皮质类固醇类等,但治愈率较低且不良反应明显。研究表明,中药天然产物具有免疫调节、调节肠道菌群组成和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等作用,可以有效治疗IBD。通过对常见的中药天然产物治疗IB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中药天然产物的进一步开发及IBD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肺肠微生态平衡在人体防御感染、调节免疫和调节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研究论述了肺肠的关系以及肺肠微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从而发现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是呼吸道感染的机制之一。并且进一步论证了中医药中的健脾方剂能够通过增加肠道益生菌,减少致病菌,减少致病菌所释放的内毒素以及炎症介质,起到增强肠黏膜屏障的免疫保护和降低抗生素的耐药性等作用,从而减轻呼吸道感染,增加临床疗效。健脾方剂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将成为临床治疗呼吸道感染新的切入点,这为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由遗传、环境、感染、肠黏膜屏障功能缺陷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苦参及其复方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调节免疫细胞失衡、调节细胞因子及炎性反应递质的表达、影响信号转导通路、抗氧化、调节细胞凋亡、修复肠道组织等方面,其相关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支持,也对探索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反应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其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医脾胃和肠道菌群不仅有着理论的相似点,从脾论治能调整肠道菌群,修复肠道屏障,恢复正常的免疫应答,由此可见二者在功能上的相通之处。本文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探讨中医从脾论治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随着肠道菌群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研究增多,发现二者之间与中医的心脾相关理论密切相关。中医心脾相关是一种学说理论,丰富了中医对心、脾系统疾病防治的体系。心血管疾病多样,历代医家对其治疗思路也有不同的见解。临床发现痰湿之邪在心血管疾病病程发展过程中表现明显,中医的脾虚又和肠道菌群密切相关,现从心脾相关理论探讨心血管疾病与肠道微生态的相关性,希望对临床有一定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现代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痤疮相互影响,但其具体机制不明。本文从中医理论角度解释二者的内在联系。通过阐述"肺合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与痤疮之间的关系,分析肠道菌群可能参与痤疮的发病及治疗。中医学的许多基本原理都包含着微生态学的内容和机理,针灸、中药的取效过程都利用了微生态系统的机制,提示中医药治疗痤疮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可能有其内在的微生物机制,这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拓宽了痤疮临床诊疗的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陆钰婷  刘华一  杨阔  杨柳 《天津中医药》2021,38(12):1627-1632
正常人体的胃部菌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帮助维持着消化系统的功能,目前已知的胃部菌群的主要组成包括5大菌门及69个菌属。近年研究表明胃部菌群失衡与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有效地修复胃部菌群的平衡对于防治癌变有着显著意义。中医药在防治胃癌及癌前病变方面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学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疾病的防治原则,与微生态学提倡的平衡与协调理念相合,且中药通过口服进入消化道以后,可以直接和胃肠道的菌群起双向调节作用。希望能够从中药调节胃部菌群平衡的新视角切入,为中药防治胃癌及癌前病变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是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西药治疗所出现的耐药性、毒副作用以及治后所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易复发等,使众人目光转向祖国医学,迫使中医临床者寻求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炎症性肠病(IBD),是发生于肠道黏膜及黏膜肌层,具有反复发作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患者的肠道黏膜屏障保护功能下降或破坏有关。通过对近5年单味中药、中药提取物和复方中药干预IBD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总结,发现中医药能够保护修复肠道黏膜屏障、缓解IBD临床症状,并防止其复发,为IBD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