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发挥中医药特点和优势,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到肿瘤的一、二级预防中。方法 本团队基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30名领军人物乡村项目课题实践,在北京市密云区西邵渠村进行了结直肠癌中西医并重预防模式的探索与肿瘤防治工作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该模式。结果 2015年至今团队积极探索建立了以慢病管理APP为抓手,乡村干部、镇卫生院、区中医院为三级联动的结直肠癌中西医并重预防模式,在“未病先防”方面,通过不同的方式开展肿瘤防治的健康宣教,提高居民的防癌意识和结直肠癌的认知度水平,从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中西医健康指导;在“已病防变”方面,结合早筛结果,对癌前病变给与中西医并重的干预和治疗,阻止癌前病变的进展,逐步形成了结直肠癌中西医并重预防模式,结直肠癌早筛早诊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结论 运用结直肠癌“防治保康”中西医并重预防模式,能够实现肿瘤的早期预防和诊疗,从而为建立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结直肠癌西医治疗飞速发展,但其治疗仍然存在短板,亦在随访期、康复期、终末期存在方案空缺,因此,以改善疾病相关症状为疗效评价标准,以治人为核心理念的中医药在结直肠癌全程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正如2016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明确提到的"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重大疾病的协同作用和康复中的核心作用",现通过回顾近25年本团队在结直肠癌全程防治中"中西并重"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该模式在其他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借鉴,以期能够促进中西医并重中国特色医疗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建立三级联动下(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的北京市乡村结直肠癌中西医并重“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模式,为构建中西医慢病防治网络、推动中西医并重癌症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依托当地村委会,充分发挥三甲医院带动能力,培训构建一支以“村支书”为核心的乡村“早防早筛”队伍:中医养生操组、中医健康防癌知识宣传小组配合进行结直肠癌早防,结直肠癌高危风险人群(即高危人群)问卷调查小组配合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初筛。在“三级联动”模式下建立“绿色转诊”通道,根据高危人群初筛结果进行全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根据诊断结果进行药物或非药物干预。结果 经四年探索实践,该结直肠癌中西医并重一、二级预防模式初步成型,形成了较为科学规范的结直肠癌早筛早诊早治工作流程,初步形成了中西医并重结直肠癌防控方案。在该模式指导下,已在全村1717名常住人口中完成了1174例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初筛,发现高危人群118例(阳性率10.05%),结直肠癌6例且均在该模式建立前发病。结论 由乡村吹哨,通过动员乡村骨干力量进行结直肠癌早筛,能够使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真正做到全覆盖,极大提高筛查效率,降低筛查成本。推广一条以“三级联动”为依托,以乡村骨干为主要早防早筛力量的中西医并重“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慢病管理模式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较重,发病率与死亡率居高不下。肿瘤的防治监测工作虽已在全国开展,但中医特色不足,各地监测效果参差不齐。中医药治疗肿瘤历史悠久,但疗效不够确切,忽视了肿瘤幸存者的康复需求。急需用大数据的方法来深入挖掘中医药的防治优势并制定相关策略,更好的发挥中西医并重优势,在恶性肿瘤预防、治疗、保健、康复上作出示范,向其他病种推广。基于此,在政府的主导下、医院的支持下、各方专家的支撑下、社会的参与下,笔者带领团队整合各方资源,以中医肿瘤为抓手,以北京市中医肿瘤防治办公室、北京市中医药大数据创新实验室以及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西苑医院基地(简称“两室一站”)为实践基地,探索在大数据分析和中医整体观思维下的全周期全方位的综合管理体系,构建集恶性肿瘤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简称“防治保康”)为一体的连续性、专业性、人性化的综合管理服务模式,争取为其他慢性疾病服务模式的构建提供示范性作用,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做出贡献,为中医肿瘤临床发展、学术研究、医政管理以及政府决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知识图谱方法分析近40余年国内中医药在结直肠癌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为研究人员深入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结直肠癌为研究主题,文献来源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发表时间1978年1月—2021年1月的相关文献。使用Excel 2019对发表年份、期刊来源、基金项目等文献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 共纳入了5118篇中文文献,年发文量呈整体上升态势,期刊来源丰富,基金论文占比高。虽形成了以杨宇飞、李琦等作者为代表的核心团队,但团队、机构及地域间缺乏紧密合作。研究主要围绕结直肠癌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中医证候规律、临床治疗等方面展开,治疗上提倡中西医结合及多学科参与,治疗后的康复问题成为医学焦点。结论 中医药在结直肠癌领域的研究整体呈上升态势,中西医结合是结直肠癌诊治的未来之路,多学科参与是未来的治疗模式,今后应加强团队间、地域间的交流合作,优势互补,促进中医药在结直肠癌领域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中西医并重防控模式”指导下对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乡村中西并重癌症防控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2007年卫生部《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要求,2016年9月-2019年9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健康服务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北京市某乡村符合纳排标准的常住村民进行高危人群问卷筛查。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利用χ2检验分析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相关因素筛查结果,P < 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在“中西医并重防控模式”指导下对北京市某乡村1717例常住人口进行筛查。实际有效问卷筛查共计1174份,经初筛高危人群问卷评估阳性者118人(阳性率10.1%);结直肠癌高危人群与非高危人群在不同年龄段、年收入以及饮食荤素搭配、吃水果习惯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阳性指标中“一级亲属有大肠癌史”阳性率最高为4.2%;根据近3个月结直肠癌高危人群中医症状频数统计主要以腰酸、脾气急躁或情绪低落、头晕健忘、耳鸣等肾虚症状为主;结论 “中西医并重防控模式”能够充分将中医早期干预方法纳入其中,在提高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筛查效率和早诊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前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直肠癌肝转移更是造成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根治性手术是迄今为止对结直肠癌及其预防转移的最有效方法,"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结直肠癌诊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治疗理念的转变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直肠癌规划了全新的路径。应该说多学科协作(MDT)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模式与实践存在紧密的共通,中西医结合治疗亦是"多学科协作"(MDT)的深刻体现和进一步延伸。就现阶段中国式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现状,多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和汇通将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全新诊疗方向,中医学是多学科协作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在针对恶性肿瘤治疗的新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第四届国际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于2012年4月13—15日在广西南宁市隆重召开,大会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共同承办,大会以"中西并重,多学科融合,建立肿瘤治疗新模式"为主题。  相似文献   

9.
《河北中医》2015,(3):468
3月6日,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中心在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揭牌。作为全国首家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机构,该中心将打造基于智慧医疗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4S店"模式。建立预防、治疗、康复全程关照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连续性医疗服务模式,通过患者服务中心和智慧信息系统建立家庭-医院间实时健康监测模式,开发智慧型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信息管理系统,制定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技术指南,建立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新型心脏康复医疗服务模式,打造一流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品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不断上升,而随着早筛早诊的推广,大部分结直肠癌能够通过及时诊治实现长期生存。尽管如此,早中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仍有30%~70%存在焦虑、抑郁、对复发转移有恐惧感等心理问题,并且希望通过中医药治疗寻求康复。为了进一步规范早中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中西医结合心理康复干预方法、提高诊治水平,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的支持下,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牵头,全国10家单位的肿瘤学、中西医结合学、心理学、外科学、护理学、循证医学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指导,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指南制定方法、流程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依据当前最佳证据,广泛征求临床专家意见并遵循临床实践现状,制定而成《早中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中西医结合心理康复干预指南》。该指南提供了早中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心理特点、接受心理康复的需求和意愿、心理康复的干预措施、疗效评价、随访复查及宣教指导等内容,可为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心理康复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心理医师,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医师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孟唤男  赵丽  刘柳  刘建军 《中医药学报》2021,(2):115-118,F0003
我国原发性肝癌发病率、病死率高,及早防治肝癌至关重要。西医的治疗手段早期以手术为主,中晚期以经动脉化疗栓塞、局部消融、放射疗法等非手术治疗手段,针对不能耐受西医疗法可选择中医药辨证施治。这些方法单独使用存在着各种问题,现代医学联合中医药治疗能中西优势互补,贯穿治疗全过程;早期—防治癌前病变与手术并发症,加速康复;中期—防治复发与转移,减轻微创、介入、放疗不良反应;晚期—增效减毒,提高带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不同特征的结直肠癌患者就医行为选择在中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西医院及肿瘤专科医院间的差异,为合理引导结直肠癌患者适宜就医及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北京地区2018年1月-2019年12月17家三级甲等医院21894例首诊结直肠癌成年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采用EmpowerStats 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1894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就诊于中医院的有862例(3.93%),西医院的有8723例(39.85%),肿瘤专科医院的有12309例(56.22%)。对于不同医疗机构,男性占比均大于女性,58-68岁患者占比最大。且结直肠癌患者年龄、医疗付款方式及肿瘤分期在不同医疗机构间的分布存在差异(P<0.001)。西医院及肿瘤专科医院结直肠癌Ⅲ期患者占比最大,而就诊于中医院患者中结直肠癌Ⅳ期最多。从地域分布来看,异地就诊比例(57.32%)大于本地,且就诊于肿瘤专科医院的患者中73.66%来自外地。患者来源前三名分别是北京市、河北省及内蒙古自治区。而在北京市内,西医院患者主要来源于朝阳区、海淀区及西城区,中医院患者主要来源于海淀区、朝阳区及丰台区,肿瘤专科医院则主要来源于朝阳区、海淀区及丰台区。结论 应大力倡导年轻以及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向中医院分流,充分施展中医药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优势;发挥三级医院带动作用,建立对口帮扶医院,减少不必要的跨省流动及提倡结直肠癌的早筛早治,以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对于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干预的依从性以及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接受根治性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直肠癌120例,结肠癌96例。在围手术期应用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方案进行干预,记录术后排气、排便恢复的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情况,同时评价患者的依从性。结果:术后排气、排便的恢复时间与患者依从性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依从性越好,排气、排便的恢复时间越短(P0.05);年龄越小,依从性越好(r=0.162,P=0.017);有术前新辅助治疗经历的患者,依从性更好(r=-0.162,P=0.019);依从性与受试者性别、疾病分期、并发症事件的发生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对于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方案的依从性整体比较好,且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与依从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现代医学和中医学角度分析了难治性癫痫的病因、当前主要治疗手段及临床现状,进而探讨中西医诊治难治性癫痫的思路及临床对策。现代医学的主要治疗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疗效可观,为临床治疗注入新的希望。通过对中西医诊治难治性癫痫的思考分析,创新学术理论及临床治法,讨论开展中医证候研究,建立中医循证医学、流行病学研究的可能性,并增加临床中药新药研发,拓展中医特色疗法和新型疗法的应用,加强与神经康复预防的联系,进而提升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胃肠恶性肿瘤给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中医学具有以人为本、整体调节的特点在我国胃肠肿瘤的防治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当代中医形成了以健脾为核心的防治理念,但各医家对脾虚内涵的理解尚不统一,应用方药差异较大,制约中医药研究质量的提高和未来的发展。本团队多年来从脾虚论治结直肠癌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与国内多家单位一起,围绕脾虚在胃肠肿瘤领域开展循证研究工作。现结合文献和团队多年来的实践,提出瘤之成因与治疗造就胃肠恶性肿瘤病机以脾虚为主,遵循以脾虚为本、邪实自内外而生、蕴化癌毒、病久及肾的病机演变规律,正虚、邪实、癌毒是中医认识其病机的3个层面,同时兼有胃癌易于阳化、肠癌易于寒化的特点。最后从证治规律、临床试验、生物机制3个方面列举当前已有的相关研究实践作为验证。对胃肠肿瘤脾虚理论的探索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旨在促进中医肿瘤防治理论的创新,为更高质量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天津市本土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通过组建中医会诊专家团队、采取一线与远程有机结合的会诊模式,充分发挥中西协同的治疗优势,在加快患者病情缓解,减少住院时间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文章对该救治模式进行梳理,为应对今后的疫情防治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系统的评价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运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PubMed等相关数据库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和检索,搜集关于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并运用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评分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试验中共涉及7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有效性方面,中医药联合西医治疗CRC试验组与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相比较,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中医症候疗效、不良反应、降低化疗对患者的毒副反应及试验室检查等相关方面的结局指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临床上中医药联合西医治疗CRC患者是安全和有效的,对于改善CRC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中医药以其整体观、辨证施治等特点,具有减毒增效、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防止复发等作用,在治疗大肠癌中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近年中医药在大肠癌治疗方面研究不断深入,总结研究现状,对进一步开展大肠癌中医药治疗研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多学科综合诊疗协作组(MDT)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成为恶性肿瘤诊疗模式的国际趋势。中医药手段治疗卵巢恶性肿瘤近年来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果。分析探索中西医结合多学科综合协作诊疗模式治疗卵巢癌的可行性,可为卵巢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以使卵巢癌患者的获益最大化,并推进恶性肿瘤的中医药疗法走向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