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叶桂<温热论>"先安未受邪之地"的学说已日益引起医者重视并成为中医既病防变的重要治则之一.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列为中医治则"既病防变"之一论述,说既病防变理论中立论较早,影响较大者,是<金匮要略>"肝病实脾"理论和叶天士治疗温病的"先安未受邪之地"之说.读书临证有感,从先证而治,既病防变;现代医学,堪资借鉴;把握病机,遣药组方3个方面结合作者治疗水痘、钩端螺旋体病、痛风及其他杂病的经验琐言了管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晚清学者廖平"脉学"著作的考察和研究,认为廖平"脉学"思想尽管是以<内经>为价值取向,对<难经>倡导诊脉"独取寸口"的学说提出挑战而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他敢于对中医"脉学"经典著作"疑经辨伪"的精神和方法,反映出他谋求中医脉学创新、发展的愿望和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对推动中医脉学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磊 《中医药文化》2006,1(2):32-32
"医易同源"说出自明代医家张介宾的<类经附翼·医易>,指医理和易理都强调阴阳的变化,于是以变化为源.但实际上医学理论中阴阳变化的道理源于易理,"医易同源"论并不成立,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医源于易".近年来中医界流行的"医易同源"论则明显带有藉<周易>以拔高中医的潜在含义.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其发生发展中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医经典著作如<内经>、<伤寒论>中常以"X日"、"XX日"描述、预测病邪的传变和疾病的转归,其理论依据是肇始于<易经>中以"七日"为周期数所象征的阴阳变化规律.对于<内经>、<伤寒论>中关于疾病转归、预测日期的描述,应把握其象征意义,结合天时地理、人的体质强弱、人的性别年龄等因素分别具体理解.  相似文献   

5.
董星  刘渊 《江西中医药》2021,52(5):71-77
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中西医对血液生成过程均有详细研究.本篇通过对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的挖掘,回顾总结中医五脏生血的全过程,结合近十年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梳理出现代医学中提出的造血理论,揭示现代医学研究造血过程与中医传统理论有着极大的契合点.本篇目的是从"功能本体"思维中探索血液生成过程,建立起中医脏腑与西医脏器的联系,提出"多脏造血"研究思路,为血液系统疾病及现代中医血液生理研究阐明新观点,并为中医西医结合研究找到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从瘟疫学说浅谈"非典"的中医辨治(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吴又可著<温疫论>,对瘟疫为病(即急性传染病)的发病及治法方药都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学术见解,有许多新的创建.清代余师愚著<疫疹一得>、杨栗山著<伤寒温疫条辨>、戴天章著<广瘟疫论>,都从理论和实践更进一步发挥、发展、充实和完善了吴氏的瘟疫学说,为后世人们防治瘟疫提供了有效的武器.作者重温和系统总结了前人对瘟疫发病规律的认识和治法方药的有效经验,旨在温故启新,为现代中医防治"非典"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中医"变蒸学说"与现代医学"枢纽龄学说"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变蒸学说"与现代医学"枢纽龄学说"研究方法相似,所得结论相似,反映了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深入研究二者关系,可以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小儿发育系统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医"脾"实质在细胞的微观层次是线粒体,在解剖学的宏观层次对应的脏器是肝,而非脾非胰;本文继续探讨中医"肾"藏象的宏观和微观实质,通过中医古文献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印证,指出中医"肾"宏观上应该是指现代医学的生殖腺,即睾丸和卵巢,而非肾脏;在微观的细胞层次上应该是染色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正常人与神经症患者之间中医素质分布的差异,以及各自与现代人格测查的对比关系.方法以<内经>"阴阳五态人"为人格分型依据,对神经症患者和心理正常者对照研究,并做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查(MMPI).结果神经症患者心理成熟程度较正常人低,有显著差异.结论神经症患者的人格特征符合现代心理学中易发神经症者的特点,符合现代医学中控制力过强需要治疗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3月17日是国医节.回顾中西医之争的产生及国医的由来,阐述国医节的确立过程,引发出对现今中医的一些思考:中医药学已显示出其在应对人类社会疾病谱新变化的挑战中具有现代医学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中医界历来极为认真的"国医节"传统纪念活动在大陆逐渐消亡,当今之中医对中医前辈与"废止中医"逆流挽舟式的抗争历史不甚了了;中西医之争的矛盾在深层次的文化、观念,学术,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冲突依然存在;要进行中医药学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1.
老子"卫生之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老子>与<庄子>两书中有关文字的分析比较,认定<老子·十章>之"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是老子的"卫生之经".其实质内容为"以静养神、以动养形、形神相亲".并认为<老子>之"专气"即<庄子>之吐纳导引术,后者或是前者的嬗变和衍生,是表里俱济的形体修炼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循证医学思维在"方证对应"研究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在现代医学领域的运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且运用越来越广。"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特色之一,而"方证对应"是中医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3.
黄婉文 《新中医》2020,52(11):194-197
笔者通过整理历代医家对同病异治的认识,分析同病异治临床运用的思路,并结合对现代医学"精准治疗"的认识,强调同病异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现代医学的"精准治疗"与中医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具有共通之处;现代医学"精准治疗"是中医辨证论治"同病异治"理论指导下的必然选择及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从免疫学角度谈"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明辉 《中医研究》2005,18(1):12-13
本文通过免疫学角度从中医学的免疫学思想、中医免疫学与肾的关系、现代免疫学与中医肾的关系以及先天免疫力与中医肾之间关系四个方面谈谈中医肾,认为"肾"在调节免疫平衡、抵御疾病的发生,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治疗疾病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从临床角度推测调节肾阴肾阳,可以对一些目前现代医学尚难治疗的免疫性疾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学疾病动物模型中医“证”的诊断研究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明确现代医学疾病动物模型中医"证"的诊断思路,笔者进行了下列研究:①模型动物外观观察;②实验室指标与形态学检测;③以方药反证等多方位指标诊断模型动物可能存在的中医辨证外观"显证"与内在"隐证".文章指出采用多方位多指标的诊断标准是确定现代医学疾病动物模型中医"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关于<灵枢·经脉>中"以经取之"一语的含义,后世的通行解释已失其本义,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相关篇章的综合分析,并结合自身多年的针灸临床实践,认为"以经取之"的真正含义并不是"从本经取治",而是指"以常规方法治之".  相似文献   

17.
高克俭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多种疾病50余载,其中以心血管疾病为主。他以"西学中"的独特视角,提出了开创性的"望、闻、问、切、触、叩、听、仪"八诊之诊法,通过该方法可尽可能多获取患者信息,然后把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找出适合于中医传统的创新结合点。八诊的提出,既继承了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之优势,又融合了现代医学的科技手段,能最大限度的对患者充分评估病情,为中医的"真正的整体观"发展提出新的思路及方法,为现代中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向。  相似文献   

18.
陈明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2,17(11):663-667
察小便之异常,在中医临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伤寒论>中有关"小便异常"的条文内容进行辨析,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阐发.指出在临床辨证中察"小便异常"可以别阴阳、定表里、辨寒热、判虚实,如辨蓄水与蓄血、辨饮停中焦与水蓄下焦、辨少阴水火之虚实、辨阳明腑实之轻重、察津液损伤之程度等,从而指导疾病治疗,判断疾病预后.作者在文中结合自己的医案,以阐明理论的指导意义,突出理论在临床上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消化性溃疡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是临床常见疾病,现代医学认为二者共病有一定的生理病理基础。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二者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有共同的中医病机。"建中法"是中医治疗脾胃病重要的方法之一,建立中气,中焦气血生化有源,则心神自养。在建立"中州"的基础上,对于消化性溃疡合并窦性心动过缓辨证施治,为临床治疗"共病"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0.
<医宗必读>卷一医论部分章节,主要分析了古今元气不同论、富贵贫贱治病有别论、不失人情论三篇文章中的辨证论治观点.三篇文章分别从环境、体质、人情三个方面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实际中的应用,对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体质学说及三因制宜学说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