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原发性结肠癌中转录因子Prox-1的表达与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结肠癌患者的癌旁非癌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Prox-1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对应组织中LVD。结果癌旁非癌组织中Prox-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t=6.232,P<0.05);癌旁非癌组织LVD显著高于正常组织(t=8.627,P<0.05);癌旁非癌组织Prox-1的表达水平与LVD呈正相关(r=0.621,P<0.05),在浸润深度(t=3.310,P<0.05)、TNM分期(t=3.341,P<0.05)及淋巴转移(t=2.689,P<0.05)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癌癌旁非癌组织中Prox-1的表达水平较高,且与淋巴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有关,可作为结肠癌预后判断的有效预测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RORγt基因在西宁地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30例西宁地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RORγt mRNA进行检测。结果:ITP组(治疗前:0.958±0.264;治疗后:0.604±0.151)RORγt基因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0.511±0.160)升高,ITP组治疗后RORγt基因mRNA表达水平下降。治疗前后ITP患者RORγt水平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存在负相关(r=-0.739,P〈0.05 and r=-0.687,P〈0.05)。结论:RORγt在西宁地区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高表达,可能参与ITP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助于ITP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茎鳞癌中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在31例阴茎鳞癌组织(其中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4例)及15例正常阴茎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阴茎鳞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阴茎组织(P〈0.01);而caspase-3在阴茎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正常阴茎组织(P〈0.05);survivin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和P〈0.05);与年龄、病理分级无关(P〉0.05)。survivin与caspase-3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survivin、caspase-3可能参与了阴茎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糖肾清1号对糖尿病肾病肾组织局部纤维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组、糖肾清1号甲、乙、丙、丁组及各组又分大、中、小剂量治疗组,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大鼠TGFβ1、CTGF 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光镜、电镜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测。结果糖肾清1号呈量效依赖性下调TGFβ1、CTGF 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P〈0.05或P〈0.01),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P〈0.05或P〈0.01)。结论糖肾清1号可通过抑制TGFβ1、CTGF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抑制肾组织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束缚应激后大鼠心肌PPARβ、M-CPT-I和GLUT-4的mRNA表达变化。方法:健康雄性Wiste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束缚1周组(R1)、束缚2周组(R2)和束缚4周组(R4)。心肌PPARβ、M-CPT-I和GLUT-4的mR-NA表达水平用RT-PCR方法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束缚应激1、2、4周大鼠心肌M-CPT-I mRNA水平明显升高(R2组P〈0.05,其余P〈0.01),GLUT-4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PPARβ变化不明显。结论:束缚应激后可能存在大鼠心肌脂肪酸代谢的增加和葡萄糖代谢降低。PPARβ对束缚应激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雄性大鼠在模拟微重力下睾丸组织中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微重力对睾丸中睾酮合成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与血浆睾酮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建立无隐睾尾部悬吊大鼠的模拟微重力模型;采用酶联免疫竞争(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睾酮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睾丸组织中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细胞色素P450-17α-羟化酶(P450c17)、3β-羟甾脱氢酶(3β-HSD)的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雄性大鼠在模拟微重力条件下7d后,睾丸重量极显著减轻(P〈0.01),血浆睾酮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睾丸组织中StAR、P450c17、3β-HSD的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模拟微重力引起雄性大鼠睾丸中StAR、P450c17、3β-HSD的表达下调,使睾酮合成途径受阻,导致睾酮分泌减少,进而造成血浆睾酮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自然流产患者和正常早期妊娠妇女的绒毛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及其受体DR5(death receptor-5)、DcR1(decoy receptor 1)的表达,来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DR5、DcR1在自然流产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自然流产患者30例.正常早期妊娠妇女30例,使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自然流产者和正常早期妊娠者绒毛组织中TRAIL、DR5和DcR1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同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两组绒毛中TRAIL、DR5和Dc砒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自然流产组绒毛组织中TRAIL、DR5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而Dc砒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自然流产组绒毛组织中TRAIL、DR5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而绒毛组织中DcR1蛋白的表达很少或无,自然流产组中DcR1蛋白表达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R0.01)。结论绒毛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DR5、DcR1)的表达异常,从而可以导致细胞凋亡的异常,可能是导致自然流产的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参总皂甙(TSPG)对K562细胞凋亡相关基因XIAP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法)检测TSPG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33342/PI荧光染色法观察K562细胞的凋亡;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K562细胞XIAP和Survivin基因的mRNA的表达。结果TSPG在低浓度时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P〉0.05),高浓度时逐渐出现抑制作用(P〈0.05);荧光技术显示不同浓度TSPG培养K562细胞后24和48小时后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1);TSPG下调K562细胞XIAP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P〈0.01)。结论TSPG通过下调K562细胞XIAP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K56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比对大鼠脂质代谢相关基因HMG-CoAR、SREBP-1c的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喂养6种不同膳食脂肪酸组成的饲料,即饱和脂肪酸组(SFA)、单不饱和脂肪酸组(MUFA)、n-6多不饱和脂肪酸组(n-6 PUFA)、n-3多不饱和脂肪酸组(n-3 PUFA)、1:1 n-6/n-3组及普通饲料喂养组,持续喂养18 w。并在实验第8 w和18 w时,提取大鼠肝脏组织,利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HMG-CoAR、SREBP-1c mRNA表达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SFA能非常显著地升高HMG-CoAR mRNA的表达(P〈0.01),MUFA能显著降低HMG-CoAR的基因表达(P〈0.05),而PUFA则能够显著降低HMG-CoAR和SREBP-1c的基因表达(P〈0.05)。且在相同的总脂肪含量下,n-3 PUFA和n-6/n-3配比的膳食干预效果优于n-6 PUFA。结论 SFA、MUFA主要是通过HMG-CoAR途径来调控机体的脂质代谢,它们对SREBP-1c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UFA调节血脂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脂代谢基因HMG-CoAR和SREBP-1c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alRNA转录和蛋白表达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7年12月卵巢癌29例,对照组为14例正常卵巢组织,RT-PCR法和WB法检测两组中组织蛋白酶D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CD34免疫组化法进行卯巢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检测,统计不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卵巢癌组织蛋白酶D阳性表达和MVD的关系。结果:卵巢癌组组织蛋白酶D mRNA转录和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2.1%和67.0%,均显著高于埘照组(P〈0.01)。低分化卵巢痛组织蛋白酶D mRNA转录和蛋白阳性率为92.9%和100%,显著高于高巾分化标本(P〈0.01)。Ⅲ~Ⅳ期卯巢癌标本组织蛋白酶D mRNA转录和蛋白阳性率为91.7%和100%,显著高于Ⅰ~Ⅱ期标本(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蛋白酶D mRNA转录和蛋白阳性率为91.7%和100%,显著高于未转移标本(P〈0.01)。低分化、Ⅲ~Ⅳ期及转移卵巢癌中MVD分别为(45.6±3.6)、(47.8±4.1)和(46.6±3.9)个,分别显著高于高中分化、Ⅰ~Ⅱ期和未转移标本。组织蛋白酶D mRNA转录和蛋白阳性卵巢癌MVD分别为(35.3±4.1)个和(34.2±4.3)个,显著高于组织蛋白酶D mRNA转录和蛋白阴性卵巢癌标本。结论:卵巢癌中组织蛋白酶D转录及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其表达与卵巢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对心脏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MMP-9/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做细胞形态观察和心脏成纤维细胞标志性波形蛋白免疫荧光组化检测,明胶酶谱法测定MMP-9的活性,RT-PCR检测MMP-9和TIMP-1mRNA的表达。结果:AngⅡ增加MMP-9的活性及mRNA的表达(P〈0.05),同时TIMP-1的mRNA表达减少(P〈0.05),阿托伐他汀在某种程度上可逆转上述变化(P〈0.05)。结论:Aorvastatin通过对MMP-9/TIMP-1表达的影响作为预防和治疗房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蜂毒肽MP-1对内毒素血症(ETM)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尾静脉注射内毒素(LPS)5mg/kg制备ETM小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ETM组(n=48)和MP-1治疗组(n=48,注射LPS的同时注射MP-1 3mg/kg)。ETM组和MP-1组分别于注射LPS后2、6、12、24、48、72h处死动物,采集血浆和肺组织标本,动态比浊法鲎试验检测各时相点血浆LPS水平,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和IL-6水平,real-ti me RT-PCR检测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TNF-α和IL-6 mRNA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观察伤后12h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ETM小鼠伤后2-48h血浆LPS、TNF-α和IL-6水平显著增高(P〈0.01),肺组织TLR4、TNF-α、IL-6 mRNA表达和MPO活性也明显增强(P〈0.05或P〈0.01)。MP-1治疗可不同程度降低血浆LPS和各细胞因子水平(P〈0.05或P〈0.01),抑制肺组织相关基因表达及减低MPO活性(P〈0.05或P〈0.01),并可减轻肺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MP-1可能通过中和LPS,减少LPS诱导的炎症介质的合成与释放,进而减轻炎症介质对肺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44例胃腺癌组织,20例胃正常组织中HIF-1α、VEGF-C的表达。结果:HIF-1α在胃腺癌组织标本中阳性率为59.01%(26/44),正常胃粘膜组织标本中表达阳性率25.00%(5/20),两组差异显著(P〈0.05);VEGF-C在胃腺癌组织标本中阳性表达率为52.27%(23/44),正常胃粘膜组织标本中表达阳性率20.00%(4/20),两组差异显著(P〈0.05);HIF-1α,VEGF-C在低分化腺癌中阳性率最高,但与癌组织分化程度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在T1、2,T3、4表达差异显著(P〈0.05),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差异显著(P〈0.05);两者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方面无显著差异;在HIF-1α、VEGF-C共同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非共同表达组;HIF-1α、VEGF-C在胃腺癌组织表达成正相关(rs=0.85,P〈0.05)。结论:HIF-1α、VEGF-C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阳性表达可能在胃腺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胃腺癌组织中HIF-1α和VEFG-C蛋白阳性表达成正相关;HIF-1α和VEFG-C联合检测对预测胃腺癌淋巴结转移,可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衰患者心肌组织中钠氢交换体1(sodium-hydrogen exchanger 1,NHE1)的表达及其与血清胶原的相关性,探讨NHE1在心衰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心肌纤维化的相互关系。方法设心衰组及正常对照组,心衰组按NYHA分级分成心功能Ⅰ级、Ⅱ级及Ⅲ级3个亚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受试者心肌组织中NHE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Ⅰ(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含量。结果心衰组PⅠCP、PⅢN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随着心功能的逐渐恶化,心衰组PⅠCP、PⅢNP含量呈上升趋势,各组间表达总体上有差异(P〈0.05或P〈0.01),PⅠCP、PⅢNP含量与NHE1 mRNA的△Ct值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心衰患者心肌组织中存在NHE1 mRNA的高水平表达,血清PⅠCP、PⅢNP含量显著增加,提示NHE1可能在心衰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莉  惠宁  满晓波  唐亮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10):1017-1019
目的 探讨GPC3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2004年1月~2005年10月手术获得的35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及23例正常卵巢组织中GPC3 mRNA的表达量,并结合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4例卵巢癌组织和3例正常卵巢组织中GPC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GPC3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部分卵巢癌组织无GPC3 mRNA表达.GPC3 mRNA的表达量与卵巢癌临床分期有关,在Ⅲ、Ⅳ期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Ⅰ、Ⅱ期(P<0.05).GPC3 mRNA与CA125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GPC3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是卵巢癌组织中的2~3倍.结论 GPC3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作用,其与CA125联合应用有可能提高卵巢癌的阳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段枫 《武警医学》2012,23(6):508-511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及其Ⅰ型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1)mRNA 在豚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ositis,EAM)肌肉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利用兔骨骼肌肌球蛋白加完全弗氏佐剂多次免疫豚鼠,同时联合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制成EAM模型,观察其临床表现、血CK、肌肉病理的改变;用RT-PCR 方法检测11例EAM组模型成功豚鼠肌肉uPA 和PAI-1基因mRNA的表达,以10 例正常豚鼠的肌肉作为对照组。 结果 (1)EAM组肌肉中uPA、PAI-1基因mRNA的表达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 P < 0.01) ;(2)肌肉中uPA与PAI-1基因mRNA表达的比例在正常组和EAM组无统计学差异( P <0.01)。 结论 uPA、PAI-1可能参与了EAM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p21WAF1、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HE染色鉴定乳腺癌的形态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1WAF1、P53及PCNA在30例乳腺癌组织与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E染色可见,与正常的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有明显的异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21WAF1、P53及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67%、63.33%与70.00%。p21WAF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与组织分级无显著相关(P〉0.05)。p53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与肿瘤组织分级无关(P〉0.05)。PCNA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p21WAF1、P53及PCNA蛋白的表达变化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5例正常卵巢组织、25例良性卵巢肿瘤与25例卵巢上皮性癌原发灶中IL-17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术前、术后1周外周血中IL-17水平。结果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中IL-17表达强度和外周血中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卵巢良性肿瘤组(P〈0.01);卵巢癌患者术后血清IL-17水平比术前显著下降(P〈0.01)。术前血清IL-17水平在卵巢癌组织学类型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Ⅳ期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IL-17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分化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IL-17水平显著低于低分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IL-17表达上调,IL-17在上皮性卵巢癌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D14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3对配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D147的表达情况.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147 mRNA的表达量(0.96±0.04)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量(0.53±0.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7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量(0.81±0.05)明显高于在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量(0.43±0.04),同时在有淋巴结转移组(0.98±0.03)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0.69±0.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4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同时其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块大小无相关性(P〉0.05).提示CD147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芳香化酶P450(P450arom)和环氧化酶-2(COX-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和子宫腺肌病(AM)在位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正常子宫内膜、EMs及AM的在位和异位内膜中P450arom及COX-2的蛋白与mRNA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450arom和COX-2在正常子宫内膜中无表达或弱表达,二者在EMs和AM在位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450arom与COX-2在EMs和AM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均高于在位内膜,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450arom在EMs和AM增殖期和分泌期表达无差异(P〉0.05)。COX-2在正常子宫内膜、EMs分泌期表达高于增殖期,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AM表达不随月经周期变化。P450arom mRNA与COX-2mRNA在EMs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64,P〈0.01);在AM中的表达水平亦呈正相关(r=0.813,P〈0.01)。结论P450arom和COX-2在EMs和AM中呈过表达,与EMs和AM的发病相关,二者协同作用促进EMs和AM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