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经骶尾径路直肠肿瘤切除术 ,达到满意的切除范围 ,减少局部复发。方法 采用经骶尾手术径路 ,切除距肿瘤 1 0cm以上的组织。结果 本组 9例均行上述手术治疗。其中 8例创面Ⅰ期愈合 ,1例发生肠瘘 ,给横结肠造瘘后痊愈。无肛门失禁。结论 经骶尾径路直肠肿瘤切除术 ,对治疗直肠中、下段肿瘤创伤小、暴露好、易操作、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3.
改进的吻合器吻合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端吻合器(EEA)在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的吻合术中,由于直肠残端荷包缝合仍较困难,与手法缝合相比,其总疗效差别不大,而双吻合器(DST)目前价格昂贵,推广应用受限。鉴于此,我们将端端吻合器的术式进行了改进,自1992年5月~1995年10月用国产GF-I型吻合器行改进的术式64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4例中男30例,女34例;年龄29~75岁,平均48.4岁。高分化腺癌43例,低分化腺癌7例,粘液癌6例,乳头状腺癌8例。Dukes分期:A期36例,B期23例,C期5例。肿瘤下切缘距肛缘<6cm27例,<8cm37例。肿瘤切除后… 相似文献
4.
采用经括约肌经路行低位直肠肿瘤切除36例,其中腺瘤16例,腺瘤癌变9例,直肠癌10例,类癌1例,术后切口感染6例,吻合口瘘4例,无肛门失禁。作者简述了手术方法,认为此手术损伤小,显露好,操作简单,不损害肛门功能,并针对术后常见并发症和局部复发的预防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直肠内超声在直肠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肠内超声的使用是Dragested1983年首先应用于临床的。近几年国外陆续有报道,但国内未见有关详细报道。我院自1988年10月~1989年10月对20例直肠肿瘤病人行术前直肠内超声检查,与手术后病理报告相对照,现报告如下。方法及病例选择使用东芝SAL-50A型实时线阵超声显像仪,棒式换能器IVB-505S,频率为5.0MHZ,探头长150 mm,超声探头外套贮水胶囊,先抽空囊内积气,外涂透声胶。病人检查前排大便,饮水充盈膀胱,先做肛诊检查,了解肿瘤特征及位置,估计肿瘤的浸润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用单层手工吻合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可行性。[方法]1998年5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35例低位直肠癌,采用单层手工吻合的方法行保肛术。[结果]全组病人成功保肛,无手术死亡。吻合口瘘4例,占11.4%,保守治疗痊愈;无吻合口狭窄。[结论]运用单层手工吻合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切实可行;如术中、术后处理得当,术后并发症不会增加。 相似文献
7.
保肛手术在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保肛术式在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总结47例距肛缘7cm内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距肛缘3~5cm11例,5.1~7cm36例;DukesA期10例,B期32例,C期5例;行Dixon术38例,Parks术5例,Bacon术4例。并与同期68例直肠癌行Miles术高龄患者比较术后局部复发率、存活率。结果保肛术局部复发率为17.1%,3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65.9%和59.6%;而Miles术则分别为16.2%、67.6%,51.5%,二者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掌握好适应症后,可获得长期存活率,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经括约肌经路行低位直肠肿瘤切除36例,其中腺瘤16例,腺瘤癌变9例,直肠癌10例,类癌1例。术后切口感染6例,吻合口瘘4例,无肛门失禁。作者简述了手术方法,认为此手术损伤小,显露好,操作简便,不损害肛门功能,并针对术后常见并发症和局部复发的预防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切除内括约肌和部分外括约肌仍保留肛门控制能力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方法:自1991年7月至1994年12月对12例拒绝做壁人工肛门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癌切除结肠管吻合术,9例肿瘤位于极靠近齿线的齿线上方,3例肿瘤达齿线,把直肠段翻转拖出肛门,在肛门外施行肛管及肛周组织的横断切作和结肠肛管的吻合,结果:肠管远端的切缘在齿线上0.2cm至齿线下1cm的范围,标本的远端切缘均为阴性,术后无并 相似文献
10.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一些部位的肿瘤加用放疗可以在治愈肿瘤的同时保存器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主要通过对一些临床随机或非随机研究的分析,阐明放射治疗在直肠癌保肛治疗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直肠间质瘤的手术方式和预后。 方法 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00年1月~2007 年1月收治的15例直肠间质瘤的外科手术方式、手术入路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5例直肠间质瘤患者中,3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4例行直肠前切除术,8例行经肛门肿瘤局部切除术。3例在两年之内局部复发,再次行扩大切除。100%的病人接受了随访。到随访期结束,除1例死于腹腔种植转移,2例死于肝转移外,其余均无病生存。 结论 外科手术是直肠间质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治疗效果满意。手术方式因肿瘤大小和临床病理特征不同而多样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安全下切缘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安全下切缘.方法对1983年1月~1992年12月10年间完成的402例直肠癌保肛手术,按性别、年龄、Duke′s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肿瘤占据肠周的周径、术式和手术下切缘等变量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了对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1、3、5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局部复发率23.9%.其影响因素有Duke′sB,C期(P<0.01),肿瘤占据肠周径>1/2(P<0.01),细胞中分化(P<0.01)和低分化(P<0.05),溃疡型(P<0.05)和浸润型(P<0.01)肿瘤及下切缘距离(2~3cm)(P<0.01).远处转移率为44.8%,影响因素有Duke′sB期(P<0.01)和C期(P<0.05),细胞中低分化(P<0.05),肿瘤占据肠周径>1/2(P<0.05)及溃疡型肿瘤(P<0.01).1、3、5年生存率为84.3%、78.4%和59.7%.下切缘距离仅对1年生存率有影响(P<0.05),对3、5年生存率无影响(P>0.05).肿瘤分期、细胞分化、大体类型、肿瘤大小对生存率均有影响.结论对于直肠癌保肛手术,传统的2~3cm的下切缘是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管状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1989年~1998年对17例低位直肠癌行Dixon's手术中应用管状吻合器作结肠-直肠的端端吻合。[结果]17例中除发生2例吻合口狭窄、2例粪便控制不佳外,其余均满意。[结论]管状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术中使用安全可靠,简便快速,并发症少,尤其低位直肠吻合的优势更为手法缝合所不及。 相似文献
14.
15.
背景与目的:小脑前上部肿瘤位置深在且后颅窝空间狭小,如何有效显露病变部位及保护病变周围重要结构是手术的难点,本文探讨Poppen入路切除小脑前上部肿瘤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采用Poppen入路切除小脑前上部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术后全部病例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无脑神经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Poppen入路切除小脑前上部肿瘤是安全可行的,该入路手术具有损伤小,术野开阔,肿瘤全切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术前选择性区域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前选择性区域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运用Sedinge方法对28例直肠癌患者行术前选择性区域动脉造影,显示肿瘤血管并进行动脉药物灌注化疗。结果 28例患者插管顺利,肿瘤血管显示清楚,肿瘤定位准确,未出现插管并发症。22例患者于动脉灌注化疗后5-7天施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Miles术12例,Dixon术8例,Parks术2例。4例肿瘤不能切除的晚期患者经3~5次灌注化疗后,有2例获二期切除。1例带瘤生存15个月。切除标本见瘤细胞肿胀,部分坏死,肿瘤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小血管闭塞。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肿瘤广泛转移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术前行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其为直肠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Onaitis M Ludwig K Perez-Tamayo A Gottfried M Russell L Shadduck P Pappas T Seigler HF Tyler DS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2006,94(3):194-202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S: To analyze the Kraske procedure as an approach to mid-rectal disease. METHODS: Twenty-two patients underwent a Kraske procedure at either 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the Durham Veterans Administration Medical Center, or the Durham Regional Hospital between 1992 and 1997.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previous published series. RESULTS: Of the 22 patients, 13 underwent resection of an adenocarcinoma and 9 underwent resection of a villous adenoma.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luded four fecal fistulas (two of which required a temporary diverting colostomy), two wound infections, two cases of urinary retention, and one case of transient fecal incontinence. CONCLUSIONS: The Kraske procedure minimizes exposure of mid-rectal lesions without the morbidity of a major laparotomy. However, it does carry a moderate complication rate and thus should be utilized selectively in managing patients with mid-rectal tumors not amenable to other treatment options. 相似文献
18.
全盆腔器官切除术治疗晚期直肠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全盆腔器官切除术治疗晚期及复发直肠癌的体会。采用此方法治疗的9例中有2例已生存3年以上,除1例死亡外,其余生存1年~2年6个月。操作要点为尿痿的造设,作法是,左侧输尿管于腹膜后牵至右侧,与右侧输尿管一并于右下腹造设尿痿。对于过多的腹膜缺损,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以带蒂的大网膜或合成材料进行修补。全盆腔器官切除术为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开辟了新路。 相似文献
19.
扩大改良翼点入路切除鞍区及中颅凹底肿瘤17例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近3年来采用扩大改良翼点入路切除中颅凹底及鞍区肿瘤的经验和体会.方法:1例海绵状血管瘤和1例中颅凹底脑膜瘤行颧弓翼点外,其余均行眶颧弓入路切除肿瘤.结果:除2例海绵状血管瘤大部分切除外,其余肿瘤均在显微镜下全切;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视力好转5例,恶化1例,尿崩3例,偏瘫均不同程度恢复,2例局部积液.结论:扩大改良翼点入路有暴露肿瘤充分,全切率高,并发症少等特点,据肿瘤的生长特点,可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适合于中颅凹底及鞍区相临近部位的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不同麻醉处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直肠癌患者66例,全部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按照入院时间的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全身麻醉组以及硬膜外麻醉组与全身麻醉混合组,每组22例.观察3组患者的气腹时间、手术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同时记录在术中气腹后10 min和气腹后60 min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数据,以及术后发生恶心、肌肉松弛、躁动等不良反应症状.结果 混合组的苏醒时间短于硬膜外麻醉组与全身麻醉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10 min后以及60 min后混合组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组与硬膜外麻醉组,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内,混合组在肌肉松弛、躁动与恶心呕吐方面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硬膜外麻醉组与全身麻醉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采用全身与硬膜外混合麻醉的方式,能够使患者及时苏醒,在术中保持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指标的平稳,降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地麻醉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