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了解儿童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相关性嗜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lymphohistiocytosis,EBV-HLH)的血清学EB病毒抗体和病毒复制水平等病毒学特征。方法对26例嗜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和23例原发性EBV感染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associated,infectious mononucleosis,EBV-IM),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血清中EBV-DNA拷贝数,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4项EBV抗体,包括:抗EBV衣壳抗原(capsid antigen,CA)IgG(EBV-CA-IgG)抗体、抗EBV衣壳抗原IgM(EBV-CA-IgM)抗体、抗EBV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EA)IgG(EBV-EA-IgG)抗体、抗EBV核抗原(nuclear antigen,NA)IgG(EBV-NA-IgG)抗体。结果7例HLH患者血清中EBV-DNA检测阳性,被诊断为EBV-HLH。EBV-HLH患者血清中EBV-DNA拷贝数均值为(4.586±0.107)×107/mL。从4项EBV抗体结果分析,原发感染3例(抗EBV-NA-IgG抗体阴性),既往感染或再激活4例(抗EBV-NA-IgG抗体阳性)。7例EBV-HLH患者中有3例EBV-CA-IgM阳性。23例EBV-IM患者血清中EBV-DNA检测均阳性,拷贝数均值为(6.865±0.305)×103/mL。EBV-HLH患者血清中EBV-DNA拷贝数显著高于EBV-IM患者血清中EBV-DNA拷贝数,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EBV-HLH可以发生在EBV感染的不同时期,EBV-HLH患者血清中EBV-DNA拷贝数显著高于IM患者,外周血中E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在EBV-HLH的病因诊断中比血清学抗体检测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小儿EB病毒(EBV)感染的临床表现,提高对EB病毒(EBV)感染的认识和了解。方法:对108例EB病毒(EBV)感染患儿的症状、病程经过和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EBV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以发热、扁桃体发炎、肝脾淋巴结肿大居多;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2.9%,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3例(12.04%),肺炎9例(8.33%),心肌炎7例(6.48%),肾炎5例(4.63%),腹泻4例(3.70%),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0.9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0.93%)。结论:EBV病毒感染后临床表现多样而复杂,因此,EBV病毒感染应采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将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合起来,从而降低EB感染后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清学指标与DNA联合检测在儿童EB病毒(EBV)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EBV感染性疾病的疑似患儿258例为研究对象,检测患儿的EBV血清学指标(包括EBV-Ig M和EBV-Ig G抗体)和EBV-DNA,分析血清学指标与DNA联合检测在儿童EBV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258例疑似患儿中,共有151例(58.53%)患儿确诊为EBV感染性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5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5例、支气管炎及肺炎35例、病毒性心肌炎19例。血清EBV-Ig M抗体检测对EBV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84%、90.07%、65.42%,血清EBV-Ig G抗体检测分别为79.46%、92.72%、60.75%,EBV-DNA分别为80.62%、90.73%、66.36%,联合诊断分别为93.80%、90.07%、99.07%,联合检测诊断EBV感染性疾病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均高于以上指标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间的准确性、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灵敏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BV感染性疾病患儿中,EBV血清学指标与DNA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准确性和特异性,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EB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与EB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用标准ELISA和PCR法检测 117例未成年SLE患者和 15 3名未成年正常对照、以及 196例成人SLE患者和 392名成人正常对照的EBV感染情况。结果 :未成年组 116例患者 (116 /117)和 10 7名对照 (10 7/15 3)EBV -IgG阳性 (P <0 .0 0 1) ,成年组 195例患者 (195 /196 )和 370名对照 (370 /392 )EBV -IgG阳性 (P =0 .0 14 ) ;随机抽取各 32例 ,患者和对照EBV -DNA阳性为 32、2 3例 (P <0 .0 2 )。结论 :EB病毒感染与SLE相关 ,EB病毒感染可能是SLE的其中一个病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EB病毒感染及EB病毒感染对结核病病情和病程的可能影响。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渗滤法分别检测51例肺结核患者和30例正常健康人血浆EB病毒感染的IgM和IgG。结果肺结核患者EBV-IgM抗体阳性率60.8(,与对照组(3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IgG阳性率41.2%,与对照组(26.7%)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学处理,EBV的活动性感染与肺结核的病程、分期,肺结核患者有无肺炎表现、痰检结核菌阴阳性无相关性(P〉0.05)。结论 EB病毒的潜伏感染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被激活,可能对结核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儿童EB病毒抗体在儿童EB病毒(EBV)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1361例EBV感染患儿,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EB病毒抗体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接受实验的1361例患儿中,有148例患儿EBV-M阳性,占10.9%;有432例患儿VCA-G阳性,占31.7%;有58例患儿EA-G阳性,占4.3%;有723例患儿EBNA-G阳性,占53.1%。3岁以下患儿中EBV感染阳性率较高,且男性高于女性。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检测EB病毒感染患儿中具有早期、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在诊断小儿多种EB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20例小儿多种EBV感染相关性疾病EBV-IgM抗体与EBV-DNA。结果:EBV-IgM检测阳性率和EBV-DNA检测阳性率在上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支气管炎及肺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病毒性心肌炎等EBV相关性疾病患儿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在上呼吸道感染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EBV-DNA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EBV-IgM检测阳性率(P<0.01),而在支气管炎及肺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两种检测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BVIgM和EBV-DNA检测对小儿多种EBV感染相关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EBV-DNA检测在某些EBV感染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上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8.
修桂英 《吉林医学》2013,34(1):98-99
目的:旨在提高对EB病毒小儿感染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共532例不同疾病的患儿,应用荧光抗体法行EB病毒抗体IGM的检测,同步检查血常规、外周血涂、心肌酶及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532例患儿中,共有64例EB病毒抗体IGM阳性,阳性率12%,其中疾病分类:上呼吸道感染14例,支气管炎8例,支气管肺炎共6例,化脓性扁桃体炎9例,心肌炎6例,淋巴结炎4例,鼻炎5例,过敏性紫癜3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尿路感染1例,川崎病1例,发热待查5例。分析结果显示,64例患儿虽给予常规治疗,但均有病情易反复、治疗不顺利、病程迁延临床特点。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非EB病毒感染的唯一疾病,EB病毒感染可有多种临床表现,累及多系统,EB病毒抗体IGM有助于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率,对小儿治疗不顺利的发热性疾病应注意EB病毒感染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EB病毒(EBV)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诊断中EB病毒抗体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接收的55例EBV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纳入研究组,将同期55例非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纳入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衣壳抗体IgM(VCA-IgM)、衣壳抗体IgG(VCA-IgG)和衣壳抗体IgA(VCA-IgA),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在VCA-IgM、VCA-IgG和VCA-IgA抗体阳性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3.64%、7.27%和3.64%,研究组分别是85.45%、90.91%和14.55%,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B病毒抗体检测在EBV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中应用效果明显,其可以将患儿患病程度及发展状况清楚地反映出来,以便更好地诊治疾病,根据诊断结果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法,以此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EB病毒(EBV)感染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68例ITP和14例健康儿童血清EBV衣壳抗原IgM (EBV-CA-IgM)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内EBV-DNA进行定量检测,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68例ITP病儿EBV感染30例(44%),其中EBV-DNA(-)/EBV-IgM( )24例,EBV-DNA( )/EBV-IgM( )6例,EBV-DNA含量每升(4.55±7.19)×108拷贝;6例EBV-DNA( )病儿血清EBV-CA-IgM阳性5例,另1例EBV-CA-IgM由阴性转为阳性.正常对照组血清EBV-CA-IgM及EBV-DNA均阴性.EBV感染组、EBV-DNA(-)/EBV-IgM( )组及EBV-DNA( )/EBV-IgM( )组与非EBV感染组ITP病儿外周血的白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3,q=3.70~4.49,P<0.01); EBV-DNA(-)/EBV-IgM( )组与EBV-DNA( )/EBV-IgM( )组ITP病儿外周血的白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45,P>0.05).非EBV感染ITP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即CD4 细胞降低,CD8 细胞升高.EBV感染ITP病儿尤其EBV-DNA( )/EBV-IgM( )组病儿T淋巴细胞总数亦降低,CD4 细胞降低明显.结论 EBV感染ITP存在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及紊乱,应同时进行抗病毒和免疫治疗.其血小板恢复时间长,但预后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B病毒抗体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时251例血清进行EB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在251例标本中共检出阳性227例;36例肿瘤科病人EBV—EA.EBV—CA—IgG和EBNA同为阳性的有23例,215其他病人EBV-EA.EBV-CA—IgG和EBNA同为阳性的有37例;在15例EBV—EA和EBV—CA—IgG同为阳性的标本中〈2岁的有11例;在24例EBV阴性的标本中儿童占了22例。结论:EB病毒是成人中普遍存在的病毒,EB病毒与一些肿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多发性骨髓瘤 (M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EB病毒 (EBV)DNA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了 1 9例AL患者、1 2例MM患者、2 4例MDS患者及 2 6例健康对照组EBV感染情况。结果 AL组EBV感染率为 5 .3% ,MM组EBV感染率为 5 0 .0 % ,MDS组EBV感染率为 1 6 .6 % ,正常对照组EBV感染率为 3.8% ;AL组、MDS组与正常对照组EBV DNA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MM组与正常对照组EBV DNA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MM组与AL组、MDS组EBV DNA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AL及MDS患者的发病与EB病毒感染关系不大 ,MM患者的发病与EB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性传播疾病(STD)患者可能的EB病毒(EBV)亚临床感染情况,应用PCR技术对104例STD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了EBV-DNA检测,并选择46例未婚大学生做正常对照。结果显示:受检的104例STD患者EBV-DNA总阳性率为19.23%(20/104),其中淋病患者EBV-DNA阳性率20.00%(7/35)、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20.80%(5/25)、尖锐湿疣患者20%(2/10)、性病恐怖症患者17.14%(6/35);对照组无1例阳性。研究结果表明:EBV可感染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并可通过性行为传播,由于EBV有转化细胞的能力及致癌性,STD患者EBV亚临床感染现象值得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人胃上皮细胞GES-1后对GES-1增殖的影响。方法:用携带新霉素抗性(NEOr)基因的重组EBV以密切接触法感染人胃上皮细胞系GES-1,同时以正常人胃上皮细胞GES-1为对照。经G418筛选出EBV感染阳性克隆,进行细胞形态学检测,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EBNA1的表达以鉴定EBV感染细胞克隆。对上述细胞用细胞计数法及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周期进行分析。结果:感染EBV的GES-1细胞大部分为EBNA1表达阳性,通过G418筛选,获得了稳定的EBV感染细胞克隆。EBV感染组细胞体积变大,核浆比增加。细胞计数法及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显示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加快。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EBV感染组细胞S期延长。结论:EBV感染后使GES-1细胞稳定且高表达EBNA1,并且能够促进GES-1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与非鼻咽部T细胞淋巴瘤的关系。方法:用单克隆抗体UCHL-1、L26及EB病毒编码的潜在膜蛋白-1(LMP-1),免疫组化染色确定肿瘤的免疫表型及EB病毒转化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V编码的EBERs。结果:21例非鼻咽部T细胞淋巴瘤EBERs5例阳性的(23.8%),其中给内淋巴瘤3例,肺和胃肠淋巴瘤各1例。阳性细胞约占肿瘤细胞的10%~70%。5例EBERs阳性病例中仅1例表达LMP-1,为结内淋巴瘤。结论:非鼻咽部T细胞淋巴瘤可能与EBV的感染有关,LMP-1的阳性率较EBERs低。  相似文献   

16.
张胜  高辉  王杨  彭传梅  陈婉婷  郭紫轩  卫波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1):1453-1455,1461
目的:了解云南省昆明市住院患儿EB病毒(EBV)感染状况及相关疾病谱临床流行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疑似EBV感染住院患儿经PCR荧光法检测全血中EBV核酸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共送检住院患儿血样本547例,EBV核酸检测阳性例数97例,检出率17.73%,其中男56例(57.73%),女41例(42.27%);平均年龄(4.60±2.84)岁,学龄前儿童(0~6岁)76例,占检出人数的78.35%.儿童EBV感染临床症状多样,常以发热、咳嗽、淋巴结肿大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首诊,多以EB病毒感染、肺炎、支气管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咽炎等临床表现为主,可伴有肝-脾等肿大、皮疹、肝脏和心肌损害等并发症状;同时检出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71例次,其中肺炎支原体19例(19.59%),伤寒或副伤寒杆菌18例(18.56%),乙型脑炎病毒17例(17.53%),副流感病毒8例(8.25%),肠道病毒2例(2.06%),其他病毒共7例(7.22%),合并感染患儿47例(42.27%);且各季节时段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V感染是昆明地区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各季节时段均可发病,常呈现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EBV作为肿瘤相关病毒已获公认,为探讨EBV与HCC的关系及与肝炎病毒有无协同作用,进行本研究.方法采用PCP、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石蜡包埋HCC标本中EBV、HBV、HCV和HDV.结果PCR测HBVDNA(X基因和(或)S基因)阳性率为56.4%(44例/78例),EBVDNA(BaimH I W和(或)LMP1)阳性率为28.2%(22例/78例).RT-PCR测HCV RNA阳性率为5.6%(1例/18例),HDVRNA阳性率为0(0例/18例).免疫组化测EBVLMP1多定位于肿瘤细胞中.结论EBV在HCC组织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注意;HBV对HCC发生起重要作用,与EBV无明显关系;本地区HCV发病率不高,但其与EBV在HCC发生中有无协同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HDV与HCC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唐山地区胃癌组织中EBV的感染状况,以分析EB病毒相关胃癌(GC)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分析EB病毒在不同年龄以及不同组织学类型胃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胃癌患者手术切除后经石蜡包埋的组织标本共202例。标本经切片和常规脱蜡处理后提取DNA,首先经PCR进行β-actin DNA检测,阳性标本用PCR法检测EBNA1(EB病毒核抗原1)DNA。结果:202份标本β-actin DNA阳性166例,阳性率为82%;166例标本中EBNA1PCR阳性例数为14例,阳性率为8.4%;166例β-actin DNA阳性的胃癌标本中,腺癌150例,经EBNA1PCR检测EB病毒DNA阳性例数在腺癌为14,阳性率为9.3%;150例胃腺癌中,≤45岁15例,46~65岁93例,≥66岁42例,经EBNA1PCR检测EB病毒DNA阳性例数分别为1、9、4例,阳性率分别为6.7%、9.7%、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B病毒感染胃癌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患者年龄无关,而且与癌组织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全血EBV DNA载量检测在儿童EB病毒(EBV)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31例EBV活动感染儿童(原发感染174例,复发感染57例)、258例非活动EBV感染儿童(EBV既往感染)、45例无EBV感染健康儿童采用自动核酸提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全血EBV DNA载量,探讨其与EBV感染的关系。结果 EBV活动性感染组全血EBV DNA阳性率81.8%,全血EBV DNA载量为(3.99±0.96)lg Copies/ml。EBV原发感染组与复发感染组的全血EBV 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419,P=0.517),EBV DNA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6,P=0.221)。非活动EBV感染儿童组全血EBV DNA阳性率10.9%,全血EBV DNA载量为(2.89±0.20)lg Copies/ml。EBV活动性感染组与非活动性感染组的全血EBV 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51.600,P=0.0001),全血EBV DNA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9,P=0.001)。非EBV感染组全血EBV DNA阳性率0。EBV原发感染组中,全血EBV DNA阳性率(82.7%)高于EBV- CA IgM阳性率(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160,P=0.008),两者结果一致性不佳(Kappa=0.687)。以全血EBV DNA载量检测阳性作为诊断依据,敏感度75.9%,特异度91.2%,诊断符合率84.4%;在全血E-BV DNA载量为3.00lgCopies/ml时,是判断儿童EBV活动性感染的最佳临界点,敏感度70.1%,特异度95.3%,诊断符合率83.4%。结论全血EBV DNA载量是监测EBV活动性感染的独立指标,在儿童EBV感染诊断、疗效观察和愈后评估中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