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初步调查深圳市新建住宅室内氡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 选择深圳市低层、多层、中高层和高层结构住宅108户,采用固体径迹法累积测量室内氡浓度。结果 深圳市居室内氡浓度算数均值为64 Bq/m3,几何均值为58 Bq/m3,范围15~155 Bq/m3;宝安区室内氡浓度均值最低,为50 Bq/m3,坪山新区室内氡浓度均值最高,为87 Bq/m3。深圳室内氡浓度 > 100 Bq/m3的测量点有12个,占总数的11.1%。Shapiro-Wilk检验表明,深圳室内氡浓度频数分布呈对数正态分布(P > 0.05)。建筑年代为1990—2015年的房屋,室内氡浓度随建筑年代呈降低趋势。除10层及以上,室内氡浓度随楼层的升高呈降低趋势。结论 本次调查比以往调查深圳市室内氡浓度相比升高了35%。建议继续加强完善建材放射性标准,加强高层住宅的自然通风,降低室内氡的辐射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探索新建居住建筑物室内氡浓度与换气率关系。方法 选择广州和合肥两处新建毛坯房屋测量室内氡浓度与换气率,采用测氡仪连续测量室内氡浓度,采用示踪气体稀释法测室内换气率。结果 广州房屋封闭条件连续测量48 h,两间卧室内氡浓度均值分别为106和115 Bq/m3,范围分别为17~181 Bq/m3和6~224 Bq/m3,换气率分别为0.16和0.21次/h。合肥房屋封闭条件下两次连续测量48 h,同一卧室内氡浓度均值分别为148和186 Bq/m3,范围分别为8~224和14~290 Bq/m3,换气率分别为0.14和0.12次/h。室内氡浓度随室内换气率的增加呈指数下降趋势。结论 我国新建节能设计居住建筑物换气率低导致室内氡污染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水和空气中氡浓度的测量,初步调查水氡释放对水厂空气氡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市的两座地下水处理厂,采集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利用连续测氡仪快速水氡测量方法,测量水中氡浓度;采用固体径迹探测器,累积测量水厂不同区域空气氡浓度.结果 两座水处理厂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中氡浓度分别为:(7.59±1.36)、(3.56±0.86)和(3.68±0.81)Bq/L与(12.19±0.57)、(7.87±1.12)和(9.50±1.12)Bq/L.水源水最高,出厂水与末梢水相近.跌水曝气和开放式过滤工艺能明显降低水中氡含量.曝气室和过滤车间氡浓度分别高达4 218和1 937 Bq/m3,明显高于我国工作场所氡浓度限值1 000 Bq/m3.结论 地下水处理厂曝气车间和开放式过滤车间氡浓度受到水氡释放的影响,我国地下水处理厂氡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分析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对居室氡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哈尔滨、佳木斯、沈阳、西宁、银川共5个城市的25户住宅,密闭门窗24 h测量氡浓度及其子体和换气率。采用RAD7测氡仪连续测量室内氡浓度,BWLM-PLUS工作水平氡子体测量仪连续测量氡子体,采用示踪气体稀释法测室内换气率。结果 25户住宅密闭门窗24 h,室内氡浓度均值为122 Bq/m3,范围为33~255 Bq/m3,室内氡浓度24 h均值有36%超过了150 Bq/m3。室内氡子体平衡因子均值为0.47,范围为0.20~0.72,换气率的均值为0.19次/h,范围为0.05~0.39次/h。室内氡浓度随房屋建筑年代的变化呈现增高的趋势,而换气率随房屋建筑年代的变化呈现降低趋势。结论 严格的建筑节能设计是近年我国居室氡浓度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节能居住建筑的室内氡污染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室内氡水平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无源活性炭室内氡探测器和瞬时抓测技术研究了北京地区室内氡的地域分布和时间变化。全市范围的调查于1985年初结束,共调查了537个居室,其绝大多数是有代表挂的普通楼房和平房。调查结果表明,室内氡浓度呈对数正态分布,90%以上后室的氡浓度小于60Bq?M-3,平房和楼房内的年平均值分别为25.9Bq?M-3和15.2Bq?M-3。全市按房子数加权的年平均氡浓度约为20.6BqBq?M-3.假定F值为0.5,居留因子为0.8,则估计的等效平衡氡浓度为11.2Bq?M-3,年暴露量为0.18WIJM。本文还估计了氡子体产生的年集体有效剂量当量。  相似文献   

6.
某蓄能水电厂 (以下简称电厂 )是目前世界上装机容量(2 4 0万千瓦 )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电厂厂房群深埋在花岗岩岩体内 ,所处区域部分岩体节理发达 ,客观上存在着出现高氡的危险 ,因此有必要对此大型地下建筑的氡浓度及其变化规律进行调查研究。本调查对广州蓄能水电厂地下厂房的瞬时氡及其子体浓度进行了连续测量和氡浓度累积测量 ,下面给出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一、材料和方法1 测量方法(1 )瞬时氡及其子体浓度的测量采用NR 667A型便携式测氡仪通过静电累积α谱法测量瞬时氡浓度 (探测下限为 3Bq·m-3 ,刻度系数为 0 793)。采用FT 6…  相似文献   

7.
异常高氡温泉辐射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降扎温泉周围的辐射水平进行调查,分析污染的来源。方法 采用固体径迹探测器、氡及子体连续测量装置,γ剂量率仪测量了温泉生活区及周边环境的氡、氡子体浓度及γ照射量率。结果 温泉水中氡浓度为23~764 Bq/L,生活区室内、室外及浴场中氡的浓度分别为254~876799、688~709和3590~15299 Bq/m3;室内外γ照射量率分别为205~28718和4104~18254 nGy/h。结论 降扎温泉是目前发现的异常高氡和高天然辐射区,其辐射水平和健康影响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8.
窑洞内氡、钍射气水平及致肺癌的危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测量窑洞内氡、钍射气及其子体和氡浓度 ,并对致肺癌危险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按照典型抽样原则 ,从山西省吕梁地区和陕西省延安地区共测量调查 2 0 2户 ,包括土窑洞、石窑洞、砖窑洞和普通平房。用氡 钍射气鉴别探测器测量室内氡、钍射气浓度 ,用沉积率装置测量钍射气子体浓度。连续暴露时间为 36 5d。结果 土窑洞是当地最常见的居室 ,氡、钍射气及EECTn浓度较高且存在较好的梯度。延安和吕梁地区土窑洞室内氡浓度GM±GSD分别为 (71± 1 5 )Bq m3和 (73± 1 5 )Bq m3。钍射气浓度在 10~ 76 0Bq m3之间波动 ,明显与探测器离墙壁的距离相关(r=- 0 .2 4 ,P =0 .0 0 0 8)。延安和吕梁地区土窑洞室内EECTnGM±GSD分别为 (2 2± 1 5 5 )Bq m3和(1 6± 1 72 )Bq m3。笔者对既往窑洞地区氡浓度测量中的钍射气污染的问题做了详细讨论。本次调查地区 5 6 %的男性为吸烟者。延安地区做饭和取暖燃料以柴草为主 ,空气污染轻微 ,吕梁地区以燃煤为主 ,空气污染较重。居民居住稳定性良好 ,86 %的调查对象没有迁移史 ,调查对象一生曾居住过的居室 ,90 %可进行测量。 1年内预计有数百例肺癌病例。结论 延安及其邻近窑洞地区适宜进行居室2 2 0 Rn和2 2 2 Rn暴露与肺癌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空气中天然放射性粒子的沉积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采用累积法直接测量天然放射性粒子在墙壁、地面上的平均沉积率。解决用累积法测量2 2 2 Rn短寿命子体非结合态份额 (fA 值 )的难题 ,以提高肺剂量评价精度。方法 沉积率、氡浓度和fA 值分别采用CN径迹法、静电累积法和筛网法测量。结果 福州市室内外沉积率的年平均值为 3 9~ 2 6 5 [粒子数·10 -4 / (cm2 ·s) ],氡浓度与沉积率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 ,非结合态RaA粒子的铅直下降速度为 0 4~ 1 1cm/s。结论 CN径迹法可有效地测量氡子体对地面等的沉积率 ,本研究所采用的累积法也是测量平均fA 值和粒子沉积速度的有效手段 ,从而有可能使肺剂量的评价精度得到提高。本研究的结果与文献报道的有关研究成果有较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累积测量室内氡气浓度的热释光法、径迹蚀刻法和活性炭吸附法。除概括了各种方法的探测原理、探测器的结构外,还对各种探测器的刻度、探测下限,及影响探测结果可靠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连续监测手段 ,分析和评价北京市环境大气中氡水平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静电氡监测仪 (ERMB1)对室外氡浓度进行长期连续测量 ,给出每小时的氡浓度。结果 通过对 2 0 0 3年整年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 ,得到北京地区室外大气氡水平年平均值为 (14 1± 5 5 )Bq m3,全年最大值为 4 0 4Bq m3(10月 ) ,最小值为 2 7Bq m3(5月 )。各月平均值分布在 (9 9± 4 1)Bq m3(5月 )到 (18 5± 5 0 )Bq m3(11月 )之间 ;日变化中 ,最大值出现在 6 :0 0至 8:0 0 ,最小值出现在16 :0 0至 18:0 0频率最高。结论 北京地区室外大气氡水平年平均值高于世界平均值和全国平均值 ,月平均最大值出现在 11月 ,最小值出现在 5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估计我国居室内氡导致的居民肺癌归因份额。方法:利用较为权威且适用的EPA/BEIR-VI风险模型,基于我国2015年肺癌死亡率、全死因死亡率以及有代表性的吸烟率和居室内氡平均浓度,预测我国居室内氡浓度水平致肺癌死亡风险。结果:非吸烟男性人群居室内氡致肺癌死亡超额相对危险(ERR)高于吸烟人群,且达到年龄为50岁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室外环境空气中氡及氡子体浓度水平,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氡及氡子体浓度在线连续测量装置,测量周期为60 min,在北京地区不同方位的3个观测点,进行为期1年的长期连续测量。结果 北京地区室外空气中氡浓度年平均值为(10.9±4.9)Bq/m3,氡子体浓度(平衡当量氡浓度)年平均值为(5.8±3.4)Bq/m3、平衡因子年均值为0.52±0.19;观测到氡及氡子体浓度有类似的日变化规律,最高值出现在清晨时段,最低值出现在下午黄昏时段、没有观测到平衡因子有日变化规律;氡及氡子体浓度月平均值在4~5月份较低,在11、12月和次年1月份相对较高。结论 为期1年的在线连续测量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室外空气中氡及氡子体浓度年均值与世界均值水平接近,低于抓取式采样测量给出的我国典型值;氡及氡子体浓度日变化规律与国内外类似测量研究结果相同,季节变化规律具有北京地区局地气候影响特征。  相似文献   

14.
我国非铀矿山222Rn和220Rn水平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测量非铀矿山222Rn、220Rn水平,了解我国矿山氡超标比率和矿工受照剂量。方法 根据典型抽样方法选择12个省17类44座矿山,采用LD-P分辨型探测器测量222Rn、220Rn累积浓度。结果 222Rn、220Rn浓度呈对数正态分布,金属矿(25座,147处)222Rn浓度算数均值(AM)和几何均值(GM)分别为(1211±2359)和(311±5.5) Bq m3;220Rn浓度AM和GM分别为(269±700)和(71±4.4) Bq m3。非金属矿(18座,118处)222Rn浓度AM和GM分别为(98±207)和(55±2.5) Bq m3;220Rn浓度AM和GM分别为(60±76)和(38±2.4) Bq m3。测量地下矿井40处,其中6处222Rn浓度均值超过1000 Bq m3 (工作场所氡浓度限值),占抽样率15.0%;约有7%测点222Rn超过浓度3700 Bq m3 (我国铀矿冶氡浓度限值),个别测点超过10 000 Bq m3。井下和地面工作区室内222Rn平衡因子分别为0.33±0.15和0.47±0.18。220Rn平衡因子的波动范围较大,为0.001~0.032。地下矿山矿工的年均受照剂量约为8.15mSv。结论 我国金属矿山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井下222Rn浓度偏高的问题依然严重,值得关注和进行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室内环境中氡平衡因子数值水平和变化范围。方法 在南宁市某室内工作场所中,开展了为期1年的氡浓度和平衡当量氡浓度同地点同时连续测量,氡气体和氡子体有效数据获取率分别为99.9%和86.7%。结果 测量结果表明,该室内环境中,氡年平均活度浓度和平衡当量氡浓度分别为(50.9±20.7)和(15.5±10.1) Bq/m3,二者均观测到了一致的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规律;平衡因子年均值为0.30±0.12,没有观测到日变化规律,但发现平衡因子月均值的年分布同氡浓度及氡子体浓度分布趋势类似,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在11月和6月,分别为0.47±0.24和0.19±0.06。结论 平衡因子月均值的波动,推测是不同季节室内通风状态不同导致。该结果提示,基于氡气体浓度估算氡暴露年有效剂量时,平衡因子取值有可能带来较大的不确定度,应该谨慎。  相似文献   

16.
Purpose: Radon is a human lung carcinogen but it might be linked with other respiratory diseases. We aimed to ass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dential radon exposure and COP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revalence and hospital admissions at a municipal level.

Materials and methods: We designed an ecological study where we included those municipalities with at least three radon measurements. Using mixed Poisson regression models, we calculated the relative risk (RR) for COPD for each 100?Bq/m3 of increase in radon concentration and also the relative risk for COPD using a cut-off point of 50?Bq/m3. We did not have individual data on cigarette smoking and therefore we used a proxy (bladder cancer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that has proved to account for tobacco consumption. We performed separate analyses for sex and also sensitivity analysis considering age and rurality.

Results: A total of 3040 radon measurements and 49,393 COPD cases were included. The relative risk for COPD prevalence was 0.95 (95% CI: 0.92–0.97) while for hospital admissions the RR was 1.04 (95% CI: 1.00–1.10) for each 100?Bq/m3. Relative risks were higher for women compared to men. Using a categorical analysis with a cut-off point of 50?Bq/m3, the RR for COPD prevalence was 1.06 (95% CI: 1.02–1.10) and for hospital admissions it was 1.08 (95% CI: 1.00–1.17) for women living in municipalities with more than 50?Bq/m3. All risks were also higher for women. No relev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for age, rurality or other categories for radon exposure.

Conclusion: While the influence of radon on COPD prevalence is unclear depending on the approach used, it seems that residential radon might increase the risk of hospital admissions in COPD patients. Women have a higher risk than men in all situations. Since this is an ecological study, results should be interpreted cautious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