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促进我国中药临床药理事业的发展和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最近,卫生部(1992)卫药发第5号文件批准福建省中医药研究所为卫生部(老年病)中药临床药理基地。这是目前我省唯一直属卫生部的中药临床药理基地,也是全国15个中药临床药理基地之一。其任务是负责进行中药新药临床药理研究、对已生产的药物进行临床再评价、负责起草各类药物的临床试验指标和评价原则等。基地的建立,对我省中药新药的研制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该所成立于1957年,是我省卫生系统中最早的省级研究所。在党的中医政策指下,在省政府和卫生厅、科委、福建中医学院的重视下,现已发展成拥有1座近5000m~2的科研大楼  相似文献   

2.
信息总汇     
卫生部确认批准中药临床药理基地 卫生部从1983年开始组建临床药理基地,开展新药临床药理研究、新药临床评价和已上市药物再评价工作。为了加强对中药临床药理基地的管理,规范新药临床评价,提高中药临床研究水平,最近,卫生部药政管理局组织专家及卫生部药品评审中心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对卫生部原来批准的中药临床药理基地及其相关专业(科室、病种)进行了实地考核与评  相似文献   

3.
信息之窗(67)     
<正> 卫生部建立15个中药临床药理基地为了促进我国中药临床药理事业的发展和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卫生部1992年初增设了天津中医学院、长春中医学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5个中药临床药理基地,和原设的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辽宁中医学院、吉林省中医药研究院、南京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10个,共达15个。其任务是负责进行新药临床药理研究;对已生产的药物进行临床再评价;起草各类药物临床实验指标和  相似文献   

4.
信息大观     
DB-99200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新确认药品临床基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原“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进行了近一年的认真审核,日前确认了新的药品临床基地,并由原“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更名为“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据了解,此次得到重新确认的西药“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共有85个,包括北京医科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等115个医疗单位;中药“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共有36个,包括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等39个医疗单位。根据今年重新颁发的《新药审批办法》,药品研制单位进行新药临床试验,必…  相似文献   

5.
珍珠口疮冲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2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观察珍珠口疮冲剂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等,根据卫生部原药政管理局(95)ZL33号文件,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基地负责牵头,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上海龙华医院等为参加单位,于1997年11月—1998年2月对珍珠口疮冲剂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进行了临床研究。现将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基地综合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创刊辞     
在历史刚刚跨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国各行各业正在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时候,由卫生部药政局主管、广州中医学院主办的《中药(新药)临床及临床药理通讯》创刊了。《中药(新药)临床及临床药理通讯》旨在贯彻执行中药新药审批办法,展示国内外中药新药的临床及临床药理研究成果和进展,促进中药新药的研制、应用和开发。她的创刊,体现了深化改革的政策在中医药界的实施,对于加强中药新药的  相似文献   

7.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前名《中药(新药》临床及临床药理通讯》)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卫生部药政局主办的一份国家级杂志,是卫生部创办的6种学术期刊中唯一以传统医学为内容的刊物。该刊物以《药品管理法》和《新药审批办法》为依据,报导和宣传中药新药及临床药理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促进中药新药研制的科学化、法规化、规范化,并为中药的研制、生产和应用部门提供有关药品改革法规和技术开发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中药新药的研制水平,进一步贯彻执行《新药审批办法》,开展新药评价和老药再评价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卫生部已先后建立了中药临床药理基地十五个。设立本栏目,旨在加强各基地之间的工作经验交流,互通信息,以便更好地发挥临床药理基地的作用,希望各基地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动态     
卫生部颁布了“关于下发20个病证的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为提高新药(中药)临床研究水平,进一步做好新药(中药)的审批工作,使中药临床研究和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卫生部药政局组织中药临床药理基地的有父中医临床专家研究制定了20个病证的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现已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局,作为对胸痹、痛经、病毒性肝炎、脾虚证等20个病证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指导。详细内容本  相似文献   

10.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前名《中药(新药)临床及临床药理通讯》)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卫生部药政局主管,广州中医学院主办的一份学术性刊物。该刊物以《药品管理法》和《新药审批办法》为依据,报导和宣传中药新药及临床药理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促进中药新药研制的科学化、法规化、规范化,并为中药的研制、生产和应用部门提供有关药品改革法规和技术开发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工作会议于今年四月十九日至二十三日在昆明市召开,有全国各基地的主要负责人及部分新药审评委员79名专家、教授参加。卫生部药政局潘学田局长作了重要讲话。会议肯定了五年来临床基地在执行对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监督工作,及其培训临床研究专业有关人材等方面所做出的成绩,讨论了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展工作。各基地的专家交流了经验,并就  相似文献   

12.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前名《中药(新药》临床及临床药理通讯》)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卫生部药政局主管,广州中医学院主办的一份学术性刊物。该刊物以《药品管理法》和《新药审批办法》为依据,报导和宣传中药新药及临床药理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促进中药新药研制的科学化、法规化、规范化,并为中药的研制、生产和应用部门提供有关药品改革法规和技术开发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我国中药临床药理事业的发展和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卫生部1992年初又增设了天津中医学院、长春中医学院等5个中药临床药理基地。目前卫生部中药临床药理基地已达15个,这些基地和承担的任务是: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科、肿瘤、皮肤、泌尿、痺病、肛肠、胸痺、眼科疾病用药。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血液病、心血管、呼吸、消化、儿科、老年病用药。 北京中医学院:热病、胸痺、中风、乳腺病用药。 天津中医学院:妇科、心血管病用药。 上海中医学院、肺痨(肺结核)、血液病、厥脱、外科疮疡用药。  相似文献   

14.
卫生部于3月14日在北京举行了自《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所批准的第一批56种新药的新闻发布会。卫生部药政局李超进局长在发布会上讲:现在已建立了32个部属临床药理基地,其中中药有  相似文献   

15.
实施临床前研究(GLP)、药品临床研究(CGP)管理将会是我国今后药品监督管理的重点之一,我国将用GCP认证逐步取代指定临床药理基地进行临床研究的现行做法。据悉,长期以来我国新药研制一直没有实施GLP、GCP规范,药物临床试验无监督管理,导致新药开发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个别企业或研制者为了使新药尽快获得批准,竟然做假数据,提供假资料或抄袭别人的资料;仿制品种拿进口样品报验,导致自己生产的品种与报验品种质量指标存在很大差距;个别新药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1993,(1)
为了促进中药新药研究和中药临床药理事业的发展,卫生部建立了十五个中药临床药理基地,这些基地所承担的任务是: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科、肿瘤、皮肤、泌尿、痹病、肛肠、胸痹、眼科用药。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血液病、心血管、呼吸、消化、儿科、老年病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药品发展历史、评价特点及药品管理立法的概况。介绍1985年以来,我国制定《药品管理法》、《新药审批办法》,建立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及临床药理基地等多项新药管理改革措施,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新药审批管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正> 六、申请拟进行断药临床研究临床研究前的各项研究内容基本完成后,要按照中药的类别整理出所报送的有关资料,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提出申请,报批进行临床药理研究。属于第一、二、三类新药及第四、五类新药中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计划生育药品,先由卫生厅(局)初审,初审通过后转报卫生部审批;其他第四、五类新药申请临床研究可直接由卫生厅(局)审批,抄报卫生部备案。报批新药临床研究,除报送按类别要求的有关资料外,还应附上样品。并填写由卫生部药政局统一制定的《新药临床研究申请表》,式样如下: 报送的有关材料及样品,要经卫生部药品评审  相似文献   

19.
由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南京中医学院联合举办的“新药中药研制学习班”于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八日至五月五日在卫生部部属临床药理基地南京中医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药厂,中医院、医药研究所等单位从事新药开发、研制的披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共六十多人参加了学习。有关专家分别在学习班就新药中药的质量标准研制;新药中药存效成份的化学研  相似文献   

20.
胃逆康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以腹胀、早饱、上腹疼痛、反酸、烧心等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发病原因比较肯定的是胃肠运动障碍,但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为了探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新途径,我们在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纯中药胃动力新药胃逆康胶囊,为了客观评价胃逆康胶囊的疗效与安全性,由卫生部指定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基地负责,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等4家医院参加了临床验证(1997年4月至1998年2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病例选择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参考文献[1] 1.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考文献[2] 1.3 病例纳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