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乙酰胆碱所介导的胆碱能传递系统在自然睡眠的发生和全麻作用机制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枢性乙酰胆碱与全麻药的作用机制、自然睡眠及体温、皮肤感觉刺激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PSP)各类感觉纤维的阈值,并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共40例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分成经颅磁刺激组及常规治疗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药物和康复治疗。经颅磁刺激组在此基础上对患侧M1区给予rTMS。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感觉阈值检测(CPT)及上肢Fugl-Meyer量表对疼痛程度、纤维阈值及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CPT、FMA-UE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较治疗前下降(P0.05);经颅磁刺激组CPT在5Hz、250Hz、2000Hz的阈值及FMA-UE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经颅磁刺激组VAS评分为(4.2±1.8)、CPT 3个频率阈值分别为(282.3±139.6、154.5±130.2、145.4±176.2)、FMA-UE评分为(40.1±18.6),均较常规治疗组更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CPT与VAS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CPT可用于CPSP患者各类感觉纤维阈值的定量评估。rTMS可改善CPSP的疼痛程度及感觉阈值,同时提高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4.
不同强度的经皮电神经刺激对健康人群局部和远端皮肤血流及皮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熠钊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5,25(4):156-157,169
观察经皮电神经刺激不同刺激强度下对局部皮肤血流和皮肤温度的影响。研究工作在健康人体中进行,结果表明,只是在运动阈上值的强度刺激下皮肤血流才有明显的改变,皮肤温度的改变不明显。电刺激下肌肉活动对皮肤血流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睡眠剥夺对大鼠学习能力和海马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持续时间睡眠剥夺(SD)对大鼠学习能力以及海马乙酰胆碱(Ach)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建立睡眠剥夺模型,以正常组作为对照,使用Y型迷宫测试不同持续时间睡眠剥夺对大鼠学习能力的影响,采用碱性羟胺比色法测定海马乙酰胆碱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睡眠剥夺4 d、6 d组学习成绩明显降低,海马乙酰胆碱含量明显减少,睡眠剥夺2 d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海马乙酰胆碱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睡眠剥夺导致的大鼠学习能力下降可能与其海马乙酰胆碱含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a,GnRha)治疗中枢性性早熟女童(Central Precarious Puberty,CPP)伴身高增长受损和预测身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石膏外冷敷后皮肤表面温度变化规律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自制冰袋放置在管型石膏表面24h,采用热敏电阻法连续测试石膏内皮温变化。结果:冰袋放置于管型石膏表面能够降低皮温10℃左右,约1h皮温降至最低,移支冰袋后约1h复温。临床应用可明显缓解伤处疼痛。结论:石膏不妨碍冰袋降低石膏内皮温,石膏外冰袋冷敷是简单、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早产儿不同部位的皮肤温度与体温的差异。[方法]对270例早产儿进行不同部位皮肤温度与体温的自身对照。[结果]早产儿胸部的皮肤温度明显低于其体温(t=11.170,P<0.01),早产儿背部及腹部皮肤温度与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背部及腹部皮肤温度可用于保暖台上早产儿的体温监测。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感觉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同一事物由于条件不同 ,给人的感觉各异 ,这在医疗上有很大意义[1]。例如临床上病人经常遇到的不适、痛苦及持续时间可因某些条件而减轻、缩短 ,相反也可因某些因素而加剧和延长[2]。临床工作时便盆直接接触患者身体的机会很多 ,便盆温度不同可能对患者生理和主观感觉有较大影响 ,但究竟什么温度对人体刺激较小、感觉最佳 ,尚未见报道。我们对不同便盆温度对人体的心率、血压、心肌耗氧指数及主观感觉的影响作了测定 ,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均为1998年11月5日~20日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硬肿症发病与寒冷损伤等导致体温下降有关。为了解新生儿皮肤温度与硬肿症发病的关系,进一步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测量了204例新生儿不同部位的皮肤温度并观察硬肿症发病情况,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4例为我院新生儿病房非硬肿症患儿,男131例,女73例;年龄最小为出生1小 相似文献
11.
黄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5)
目的:观察脑顶核电刺激联合常规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62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小脑顶核电刺激,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生存质量测量表简表(WHOQOL-BREF)、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匹兹堡睡眠评分表(PSQI)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高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卒中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常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患者预后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卢桂洲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7):1476-1478+1482
目的:分析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福建省龙岩市慈爱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行常规康复训练+经颅直流电刺激,比较2组神经功能(CSS评分)、血液循环指标及睡眠结构。结果:干预30 d后,观察组CSS评分比对照组低,血液循环指标、睡眠结构的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不仅能调节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功能的损伤,还有助于改善睡眠结构。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观察一种植物抑菌液的抑菌效果及其皮肤刺激性,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抑菌环试验和动物试验法,对该抑菌液的体外抑菌效果和多次皮肤刺激试验进行观察。结果 该抑菌液由栀子、诃子和川楝子等植物提取物组成,其原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菌作用。将该抑菌液密封包装放置于37℃存放3个月,其抑菌效果基本不下降。该抑菌液对家兔完整皮肤多次刺激试验刺激指数为0.98。结论 该植物抑菌液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具有一定抑菌作用,对家兔多次皮肤刺激强度为轻刺激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早产儿不同部位的皮肤温度与体温的差异。[方法]对270例早产儿进行不同部位皮肤温度与体温的自身对照。[结果]早产儿胸部的皮佚温度明显低于其体温(t=11.170,P〈0.01),早产儿背部及腹部皮肤温度与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背部及腹部皮肤温度可用于保暖台上早产儿的体温监测。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作用于兔头部皮肤后损伤效应和温度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超声波作用于兔头部皮肤后损伤效应和温度变化的实验研究俞世勋郭民霞高敬龙杨素英孙玉珍李彦玲超声波在传导过程中总声能的损失称为衰减,其中损失的一部分变为热能,即热传导吸收〔1〕。不同的超声波剂量和类型作用于人体表面,产生不同的热能,局部组织吸收后产生的损... 相似文献
16.
同艳风梁伟娟许美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25):157-159
目的 分析重复痛觉刺激联合放松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手段.对照组给予放松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重复痛觉刺激.比较两... 相似文献
17.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7,(3)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癫痫患者睡眠模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32例局灶性癫痫患者,均进行每天2 g左乙拉西坦治疗。磁刺激治疗前,采用多导睡眠图对患者进行整晚的睡眠监测,对患者采用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问卷-31-P(QOLIE-31)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而后,对患者进行一个疗程(10 d)的低频的经颅磁刺激治疗。一个疗程结束后,对患者再次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并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经颅低频的磁刺激治疗可明显增加患者睡眠效率,包括延长睡眠时间,减少入睡时间及睡眠中觉醒次数,夜间痫样放电次数明显减少。QOLIE-31问卷结果显示,患者自我感知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经颅低频重复电磁刺激能提高癫痫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水平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同侧皮肤温度和瞳孔直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53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适应症患者,以SGB前、后阻滞侧(同侧)上肢手掌大鱼际处温度及同侧瞳孔的变化为指标,地不同部位SGB(C6SGB,C7SGB)的客观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研究。结果表明:C6SGB对头面交感神经抑制度较C7SGB大,C7SGB对上肢的交感神经抑制度较C6SGB大。提示:SGB适应症患者,欲侧重头面部疾患的治疗,应选C6SGB,而欲侧重上肢疾患的治疗,则应选C7-SGB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睡眠、母乳喂养及母亲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6月于本院正常分娩的单胎产妇共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新生儿娩出后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观察比较两组不同干预措施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出生1 h内,两组新生儿啼哭次数和啼哭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4~5 h期间,观察组新生儿啼哭次数和啼哭持续时间同样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30 min内启动母乳喂养率、90 min内完成母乳喂养率、出院前纯母乳喂养率、出院前母乳喂养率和3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24 h宫底高度下降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子宫复旧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能有效提升新生儿睡眠质量和母乳喂养率,促进母亲子宫复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对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HMSN)的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方法 对一家三代HMSN的12例患和1例无症状进行检查。结果 MEP和SEP的异常率分别为84.6%和92.3%。结论 绝大多数HMSN患的MEP和SEP均异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