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持续被动运动对膝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持续被动运动对膝关节镜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53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术后未作持续被动运动(CPM);CPM组28例,在手术24 h后即行CPM锻炼, 分别记录入院时、出院时、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 结果出院时膝关节活动度对照组屈(69.40±15.17)°,伸(-4.32±4.71)°;CPM组屈(90.64±16.57)°,伸(-0.71±3.78)°.膝关节功能评分对照组(11.24±1.42)分,CPM组(8.89±1.84)分.出院时关节活动范围达90°者, 对照组6例(24%),CPM组21例(75%). 结论早期作CPM能明显提高膝关节镜术后效果,能增加膝关节活动度、改善膝关节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但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关节腔内注射丁丙诺啡对膝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关节腔内注射丁丙诺啡 (Buprenorphine)对膝关节镜术后的镇痛效果 ,并与注射小剂量吗啡 (Morphine)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4 8例腰麻下行膝关节镜手术病人 ,双盲法随机均分为关节腔内注射Buprenorphine(B)、Morphine(M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 (C) 3组 ,给药后记录术后 2h、4h、8h、12h与 2 4h患者屈膝关节 90°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及术后8h按需注射哌替啶的量。结果 :B、M组术后 8h哌替啶平均使用量分别为 9.4mg与 2 8.1mg ,较C组 (5 1.6mg)明显减少 ;术后 4h、8h、12h、2 4h患者屈膝 90°VAS评分B、M组均显著低于C组 ,B组亦较M组低 ,比较统计学差异均非常显著 (P <0 .0 0 1) ;术后镇痛满意度 ,B、M组较C组高 ,组间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结论 :关节腔内注射Buprenorphine可有效缓解膝关节镜术后疼痛 ,效果优于吗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中脊髓麻醉联合不同途径硫酸镁给药的止痛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7年8月在该院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对照组)仅鞘膜内注射布比卡因;B组(硫酸镁鞘内给药组)鞘内同时注射50.00 mg硫酸镁与布比卡因;C组(硫酸镁静脉给药组)鞘内注射布比卡因10 min后,在10 min内静脉注射100.0 ml生理盐水稀释的30.00 mg/kg硫酸镁,然后将10.00 mg/kg硫酸镁静脉滴注1 h;D组(硫酸镁关节内给药组)手术结束前10 min关节内注射用12.0 ml生理盐水(0.90%NaCl)稀释的800.00 mg硫酸镁。手术时间用分钟计算,记录主动和被动活动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结束至能进行膝关节屈曲的时间、术后首剂止痛药的给药时间和用量,并记录患者血液动力学变化和出现的任何副作用。结果术后能够进行膝关节屈曲的时间、术后第一次镇痛时间及术后24 h哌替啶消耗量,关节内给药组明显优于其他组(P 0.05)。静脉给药组术后首剂镇痛药使用的时间(P=0.000)和术后24 h内哌替啶用量(P=0.000)明显优于鞘内给药组和对照组。关节内给药组休息和被动运动时VAS评分均低于其他3组(P=0.001)。结论硫酸镁关节内注射在膝关节镜术后镇痛过程中的效果优于静脉内注射和鞘内注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吗啡和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应用于关节内注射对膝关节镜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①选择2002-02/2003-01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关节外科行择期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00例,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16~56岁,术前均无服用镇痛药物史。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手术前分级Ⅰ~Ⅱ级,无明显的心、肺、肝等病史,且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联合用药组和吗啡组,每组50例。联合用药组手术后在关节内注射盐酸吗啡1mg和复方倍他米松1mL(比利时先灵葆雅制药厂生产,批号:4JBBKA35A,规格:1mL(5mg/2mg)/支);吗啡组注射盐酸吗啡1mg(沈阳第一制药厂生产,批号:020316,规格:1mL(10mg)/支)。③观察给药后8和24h采用目测类比评分(0 ̄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强烈)在患者双足站立、膝关节伸展状态下进行镇痛效果评估。术后48h观察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④数据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的进一步差异性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行择期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0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目测类比评分:给药后8h,联合用药组与吗啡组相近,分别为(1.41±0.74),(1.52±0.65)分(q=2.72,P>0.05)。给药后24h,联合用药组明显低于吗啡组[(1.46±0.61),(2.53±1.24)分,q=3.42,P<0.05]。②不良事件和副反应:两组均未出现静脉应用吗啡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吗啡和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应用于关节内注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吗啡,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膝关节镜技术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膝关节镜术后患疼痛较为剧烈。有研究表明,小剂量吗啡关节内注射能有效缓解膝关节镜手术后疼痛,并可持续较长时间。本研究对比观察不同剂量吗啡关节内注射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吗啡应用的最佳剂量,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镜术后止痛关节内用药与硬膜外用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时硬膜外镇痛与关节内用药止痛进行比较.方法选X线及关节镜下诊断为Ⅱ、Ⅱ+期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随机采用关节内注入吗啡与硬膜外注入吗啡的止痛比较.分别记录术后即刻、术后2,6,12,24,48,72h的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术后即刻两组疼痛评分如下关节内用药(0.39±0 75),硬脊膜外腔用药(0.05±0.22).结论硬膜外应用吗啡与关节内应用吗啡均有止痛作用,硬膜外镇痛作用强于关节内用药止痛.  相似文献   

7.
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及术后康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及术后康复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对膝关节单纯半月板损伤的110例病人,进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其中康复组56例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包括下肢肌力和关节活动度练习,早期负重行走和下蹲练习;对照组术后未行系统康复治疗。术前和术后3个月分别进行膝关节功能的Lysholm评分。结果术前Lysholm评分,康复组为(61.3±5.7)分,对照组为(61.8±5.5)分;术后3个月时,康复组Lysholm评分为(93.6±3.8)分,对照组为(79.8±4.2)分。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两组间Lysholm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术后3个月两组间Lysholm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及术后早期康复,可有效恢复病人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膝关节镜的辅助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Fracture of Tibial Plateau,FTP)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龙岩市第二医院2018年9月-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FTP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按照1:1比例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使用该方法进行手术的基础上同时用膝关节镜进行辅助手术,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术后恢复优良率、有无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84.71±9.73)min、切口长度(6.87±0.46)cm、术中出血量(65.37±4.6)ml均短于对照组的(109.84±12.66)min、(13.37±0.54)cm、(78.23±5.3)ml(t=8.620、50.188、14.664,P均<0.001);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3.28±0.64)d、术后完全负重所需时间(3.29±0.33)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1.26±0.21)分少于对照组的(5.39±0.81)d、(4.16±0.43)月、(2.29±0.32)分,关节活动度(120.76±5.86)°高于对照组的(113.72±4.79)°(t=12.406、8.791、14.739、5.095,P均<0.001);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评分(96.37±1.2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16±1.18)分(t=19.787,P<0.001);观察组HSS评分优良率96.67%与对照组优良率9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优的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ASMUSSE优良率93.34%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评分为优的人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6.66%(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膝关节镜的辅助下治疗FTP,临床效果更显著,术中术后情况有明显改善,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膝关节周围骨折中应用AO微创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1年4月治疗于我院的67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AO微创内固定组)33例及对照组(传统治疗组)34例,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为95.3±14.5min、手术切口长度平均为5.4±1.1cm、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34.6±35.2ml、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2.7±0.4个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膝关节评分优良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P<0.05,差异明显。结论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中应用AO微创内固定技术具有疼痛及创伤小、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脊髓水平了解经典的镇痛剂吗啡对新型组织病理性痛模型—蜜蜂毒试验的多种痛行为学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1/10在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疼痛研究中心行为学实验室进行。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鞘内生理盐水对照组(n=7)和鞘内吗啡给药组(n=18),鞘内吗啡给药组根据吗啡剂量又分为0.33nmol组(n=7)、3.3nmol组(n=6)、33nmol组(n=5)。给大鼠鞘内注射不同剂量的吗啡,观察对大鼠足底皮下注入蜜蜂毒诱致的持续性自发痛反应、热和机械性痛敏的抑制效果。结果:①鞘内预先注射三个剂量的吗啡对大鼠皮下给予每50μL0.2mg蜜蜂毒诱致的同侧后肢自发缩足反射次数产生了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容积均为10μL的0.33,3.3和33nmol吗啡给药组,1h内大鼠每5min的自发缩足反射次数分别是(29.48±2.84),(19.90±2.35)和(5.81±1.04)次,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犤每5min(43.28±3.28)次犦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抑制率分别为(32±7)%,(54±5)%和(86±2)%。②大鼠皮下注射蜜蜂毒还诱致原发性热和机械性痛敏和继发性热痛敏,表现为注射部位和对侧对称部位热刺激潜伏期缩短,注射部位机械刺激阈值下降。与对照组比较,鞘内吗啡能显著延长同侧和对侧的热刺激潜伏期缩短,减少机械刺激阈值下降(P<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