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一次性体位食管癌根治左颈部食管胃吻合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建国  吴更生 《安徽医药》2004,8(6):447-448
目的探讨中上段食管癌根治左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技术改进的方法.方法40例食管中上段癌左进胸食管胃主动脉后方左颈部吻合,不翻体位,先食管胃颈部吻合,后关胸.结果40例中仅1例吻合口瘘,无喉返神经损伤及进食梗阻感,术后渗血少,手术时间缩短.结论技术改进后的方法符合正常生理解剖,易学易掌握,省时省力,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王雪  张静 《淮海医药》2007,25(1):10-11
目的 探讨左胸左颈经食管床胃-食管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7年12月~2005年11月,我们采用左胸左颈经食管床胃-食管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46例,即常规游离正常及病变的食管,将胃经食管床、主动脉弓后上提至颈部行胃-食管吻合.结果 本组病例中,经手术治疗顺利康复出院40例,全组无手术近期死亡病例,切缘无癌残留.颈部吻合口瘘1例;呼吸道急性梗阻1例;术后呼吸衰竭应用呼吸机治疗1例;乳糜胸1例;排空障碍2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左胸左颈经食管床胃-食管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因游离胃位于主动脉弓后食管床内,故有主动脉弓的阻挡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并降低术后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避免在胸内吻合,防止了食管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胸内吻合口瘘.因此,左胸左颈经食管床胃-食管颈部吻合的食管癌根治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一种既安全又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手术方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右胸切口一食管裂孔游离胃治疗胸上中段食管癌的可行性。方法对46例上中段食管癌患者行经右胸切口,扩大食管裂孔,经食管裂孔游离胃,行食管胃右胸顶吻合或左颈部吻合。结果肿瘤切除率100%(46/46)。发生颈部吻合口瘘1例(2.17%1/46),胃残端瘘1例(2.17%1/46),肺部并发症患者5例(1 0.87%5/46),喉返神经损伤患者1例(2.17%1/46)。1例(2.17%1/46)残胃瘘患者死亡。结论对于中上段食管癌患者,经右胸切口-食管裂孔游离胃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管状胃在胸段食管癌根治术中重建上消化道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组2006年3月至2010年10月根据患者的依从性对156例胸段食管癌采用右侧开胸,保留前锯肌-三切口,食管胃部分切除,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术中将胃缝合成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手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重点探讨该术式在防止并发症方面的优势。结果本组156例患者中,无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无胸胃漏的发生;左颈部吻合口瘘2例,给予常规处理后痊愈。结论管状胃可有效预防或减少食管癌术后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胸胃漏、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对患者肺功能影响小,远期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胸食管中、上段癌左胞径路切除颈部吻合的优点。方法:对96例行左胸径路切除颈部吻合的胸食管中、上段癌进行临床分析。手术要点:左胸后外侧第六肋间切口,游离食管,必要时部分游离主动脉弓,结扎奇静脉,胸导管,清扫隆突下淋巴结。游离胃、确保胃网膜右血管。食管代胃沿食管床、主动脉弓后,在颈部行食管胃端侧吻合,术毕颈部不放置引流条。结果:根治切除86例,姑息性切除10例(其中钴60半量放疗后3例),术后声音嘶哑2例,4个月内恢复,胸胃穿孔2例,行二次开胸修补后治愈。无吻合口瘘,无手术死亡。结论:食管癌左胸径路切除颈部吻合的术式有符合生理要求、显露良好、提高切除率、防止食管返流,减少不全梗阻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将胸顶以上食管游离至第1肋水平以上2~3 cm,牵拉使胸顶以上食管进入胸腔3~4 cm。荷包缝合后切开食管置入抵钉座至胸顶以上食管,胃经右胸上提,食管残端与胃底后壁最高点吻合,吻合后吻合口自动回缩至胸顶以上,将胃底向胸顶悬吊4~5针。结果:52例吻合均一次性完成,无失败或改作颈部吻合者。使用26号吻合器32例,24号吻合器20例,术后无吻合口瘘、乳糜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发生喉返神经损伤1例,病理显示切缘癌残留1例,术后X线检查吻合口多位于胸骨切迹上1~2 cm。结论:胸段食管癌用国产吻合器行食管胃超胸顶吻合安全,手术并发症少,清除纵隔淋巴结彻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唐忠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7):257-258
探讨次全食管切除、左胸左颈经食管床胃—食管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疗效观察。2002年6月~2007年6月我院对食管中段、上段癌96例,行次全食管切除、左胸左颈经食管床胃—食管颈部吻合术,即应用传统丝线手工吻合和常规器械吻合方法,行病例对照研究。本组病例中,应用传统丝线手工吻合50例,术后并发症占8%,常规应有器械吻合46例,术后并发症占6%。病例对照有差异。结论切除食管范围上,节省手术时间上,术后恢复住院时闻上。均有一定差异。相对比较使用吻合器优于手工吻合。  相似文献   

8.
切除胃小弯的管状胃加颈吻合治疗胸段食管癌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切除胃小弯的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食管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316例胸段食管癌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切除胃小弯侧形成管状胃,从食管裂孔经后纵隔食管床主动脉弓后方原位移至胸膜顶或左颈部行食管断端胃吻合术,食管-管状胃吻合采用延长食管及胃黏膜的套叠式吻合,共162例;对照组用全胃在胸膜顶或左颈部行食管断端胃全层吻合术,共154例.结果 术后均顺利康复出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胸胃综合征及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 该术式重建消化道后更符合生解剖的要求,减少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龄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114例≥75岁食管癌手术治疗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选择直接食管癌根治、食管胃吻合术,其中颈胸腹三切口手术16例,右胸上腹两切口手术11例,左胸单切口5例;B组82例分两期手术(一期行食管癌切除、食管左颈部外置、胃造瘘术;择期行二期手术即胸骨后胃代食管、食管胃左颈吻合术)。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2.9±0.7)h,出血量(305±65)ml,术后共发生各类并发症25例,死亡3例;B组一期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1±0.4)h,平均出血量(220±60)ml,术后共发生各类并发症22例,死亡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75岁特别是心肺功能欠佳、食管病灶广泛或位于中上段的食管癌患者采用分期手术,术后风险相对较小,恢复较快,有利于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0.
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治疗食管上段癌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左胸左颈两切口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治疗食管上段癌临床经验。方法2004年11月至2008年1月应用常州WGW-II型管状吻合器行左胸左颈两切口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治疗食管上段癌10例做为治疗组,将右胸、腹、右颈三切口食管胃颈部手工吻合治疗食管上段癌8例做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两切口较对照组三切口减少了手术切口,减少了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出血;有效地防止了吻合瘘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无声音嘶哑、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经保守治疗,好转出院。两组无住院死亡。结论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食管癌首选和主要的治疗方法,食管胸上段癌多用右胸、腹、右颈三切口,颈部食管胃吻合均行传统手工吻合方法,存在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出血较多,术后遗留胸、腹、颈三个切口瘢痕,患者心理负担重,生活质量差等不利因素。食管术后吻合口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食管胃机械吻合降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采取左胸左颈切口行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治疗食管胸上段癌,减少了手术切口,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污染及并发症发生,简便可行,效果肯定,可替代传统颈部手工吻合方法,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杰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41-42
目的 比较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与常规开胸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7月~2012年8月人住本院的8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Sweet开胸切除术,观察组给予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切除术.比较两组开胸出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心肺并发症、切缘残留、住院时间及VAS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开胸出血量、手术时间、胸腔引流量、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切缘残留率、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疼痛优良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P<0.01).结论 经左胸小切口配合管状胃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一种针对高龄食管贲门癌合并慢支、肺气肿患者的手术方式:单纯左胸径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方法常规左侧后外侧标准切口进胸,扩大膈食管裂孔,经膈食管裂孔上提胃至胸腔行食管胃吻合术。结果24例患者手术顺利,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单纯左胸径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可用于高龄食管下段癌和贲门癌合并慢支、肺气肿患者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3.
胸腹联合伤40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胸腹联合伤的治疗情况:剖胸加剖腹手术15例,开胸手术处理胸内损伤后经膈肌裂口扩大行腹腔脏器修补9例,剖腹手术加胸腔闭式引流16例。结果治愈37例,并发脓胸2例,肺部感染4例,胰瘘1例。ARDS1例。死亡3例,病死率7.5%,其中2例均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胸腹联合伤伤情复杂、严重,诊断应根据受伤机制和出血量判断,治疗原则为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器官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评价Ivor-Lewis手术(右胸和上腹部二切口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右胸内吻合术)和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两种术式治疗胸中段食管鳞癌的效果。方法对2003年01月—2005年06月456医院与山东省立医院采用Ivor-Lewis手术和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治疗的184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其中Ivor-Lewis手术132例,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52例。Fisher’s精确概率法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Kaplan-Meier法计算5年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差别;Cox回归分析判定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全组184例无围术期死亡者,43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占23.4%,其中Ivor-Lewis术后发生并发症者31例(23.5%);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后发生并发症者12例(23.1%)。全组184例总体5年生存率为36.4%,Ivor-Lewis手术5年生存率为37.1%,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5年生存率为34.6%,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手术组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96)。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分类(HR=1.43,P=0.025)、N分类(HR=1.76,P=0.004)是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 Ivor-Lewis手术和经左胸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均可作为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候选术式,建议应该根据手术前患者的个体情况决定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快速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经腹腔镜套管针快速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1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均在5 min内完成胸腔闭式引流术,症状缓解明显,2例因进行性血胸行开胸止血,1例合并严重颅脑外伤死亡,其他痊愈.结论 应用腹腔镜套管针治疗创伤性血气胸,可快速完成胸腔闭式引流术,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救治成功率,是一种操作简单,快速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y of fast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with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hemopneumothorax. Methods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21 cases with traumatic hemopneumothorax using laparoscopic trocar for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were analyzed. Results All cases with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had be finished in 5 minutes and the symptom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wo cases carried out thoracotomy because of progressive hemothor ax. One patient died of serious craniocerebral traum. Conclusions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trocar in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traumatic hemopneumothorax can be finished rapidly through fast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with closed thoracic drainage, which can improve the symptoms and increase successful treatment rate. The method is a simple, fast, minimally invasive and safe surgery.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采用两种不同手术径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择胸中段食管癌患者80例,对照组40例采用经左胸入路,观察组40例采用经右胸入路。结果观察组40例中,肿瘤切除率为97.5%;对照组切除率为90%。结论右胸径路手术方式与左胸径路比较,可获得较大的操作空间,显著提高了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上、中段癌外侵至胸段主气管或左、右主支气管膜部及侧壁,联合气管部分膜部及侧壁切除,气管纵形缝合或自体心包片气管修补术的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6例食管癌外侵至气管膜部及侧壁患者(其中食管胸中段鳞癌16例,食管胸上段鳞癌患者10例),食管胸上段癌经右胸-颈-腹三切口联合胸段气管侧壁及膜部窗形切除,气管纵行缝合术或自体心包片气管膜部及侧壁修补,食管胃颈部吻合术;胸中段食管癌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联合左或右侧主支气管膜部、侧壁开窗切除,自体游离心包补片气管修补术,食管胃胸内吻合术。结果26例患者无气管瘘发生,3例气管轻度狭窄,4例术后咳痰困难,经纤支镜吸痰,痊愈出院。结论食管癌联合气管部分切除,可明显提高食管癌的切除率和远期生存率,避免食管-气管瘘发生。  相似文献   

18.
贾伟  于文江  岳志  常王玉 《安徽医药》2012,16(4):490-491
目的探讨一次性弯管型吻合器行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采用一次性弯管型吻合器行弓上食管胃机械吻合根治性切除术中、下段食管癌。结果一次吻合成功149例,1例失败改为弓旁手工吻合。全组患者1例吻合口出血。术后随访144例,死亡3例,死亡原因:吻合口瘘、严重感染1例,食管主动脉瘘2例。,乳糜胸1例,经对症处理治愈;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远期出现吻合口狭窄5例,均经球囊扩张器扩张7次后缓解或治愈。6例失访。结论中、下段食管癌采用左胸后外侧肋间切口,使用弯管型吻合器行食管胃弓上吻合,手术难度虽较大,但术后胃肠道重建并发症较少,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与胸内灌洗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疗效。方法对6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经鼻腔经食管向脓腔内置入引流管、再经食管置入蘑菇状覆膜内支架,结合胸管胸内灌洗,附以抗感染对症处理。结果6例吻合口瘘患者经治疗瘘口愈合,脓腔消失。结论介入支架结合胸腔内灌洗治疗吻合口瘘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减轻手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创伤,减少术中出血,保护肝脏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采用手助下腹腔镜微创技术进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术,治疗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方法右侧卧位,内镜置于脐部,左手经上腹左侧约7cm长的经腹直肌切口伸入腹腔,左肋弓下腋前线置10cm Trocar,经此操做孔应用超声刀、ligasure等各种器械与左手配合完成脾切除及门奇断流术。结果本组35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3例,脾切除加胆囊切除2例,术后切口液化3例,腹水12例。结论应用手助腹腔镜技术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缩短了腹壁切口长度,开阔了食管、胃底、脾上极深在部位的视野,方便操作,腹腔干扰轻,出血少,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