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矿山创伤救治矿工培训的方法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健全矿山创伤事故处置的医疗救援体系,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事故伤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矿工的自救与互救是重要的一环。如何提高矿工的自救互救能力,主要是通过培训教学。该项工作中国煤炭系统开展较早,  相似文献   

2.
从2005年开始长期对矿山救护队员进行CPR的培训及训练。根据《美国心脏学会2005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国家矿山医疗救护中心(煤炭总医院)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负责讲课,并指导用模拟人实际操作。5年来分批次直接培训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重点60余支矿山救护队中核心成员500余名,再通过这些救护队核心成员进行基层的培训及演练。2006年起在全国矿山救援竞赛中进行CPR竞赛,本文作者参与第6~8届CPR竞赛的裁判工作。竞赛结果表明,第七和第八届竞赛中CPR操作扣分均显著低于第六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但第七、第八届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表明,因大部分矿山救援队队员来自矿工,缺乏医学知识,系统培训非常必要,以点带面的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公众自救互救培训引入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拯救心脏(HS)课程培训对提升心肺复苏(CPR)技能效果分析,从而提高“第一目击者”急救技能。方法 回顾分析淮安市急救中心2019年1月—2021年12月公众自救互救培训100名受训人员(年龄20~45岁)资料。根据接受培训的模式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纳入常规公众自救互救培训受训人员;观察组引入HS课程培训受训人员。通过对两组受训人员CPR按压、通气等技能及按压比(CCF值)进行对比,了解两组人员CPR技能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CPR按压合格率为66%、通气合格率为41%,CCF值为45%;对照组CPR按压合格率为82%、通气合格率为65%,CCF值为66%。按压合格率、通气合格率及CCF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公众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引入美国心脏协会HS课程内容,受训公众人员在单项心肺复苏技能操作、CPR考核得分等较常规公众自救互救方面明显提高,CCF值也进一步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了“第一目击者”的救治效率,为后续心肺复苏...  相似文献   

4.
我国矿山医疗救护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现在煤矿创伤一改20世纪90年代“发生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合并症多、多发伤多”,而形成了“群体伤多、高能量伤多、复合伤多、危在瞬间的多、死亡率高”的特点。1矿山急救的特点1·1建有三级急救网络系统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简称国家局)矿山医疗救护中心、省级矿山医疗救护分中心、各矿山企业总医院。国家矿山医疗救护中心负责指导协调全国矿山事故伤员的急救工作,必要时派出国家矿山救援技术专家组,为重大、特大矿山事故的应急处理提供技术支持;省级矿山医疗救护中心根据需要指导、协调省区内矿山事故伤员…  相似文献   

5.
第一目击者院外急救培训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2010年8月7日的舟曲泥石流等等意外灾害发生时,在医务人员未到达现场之前,第一目击者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培养更多的第一目击者(即出现在事故现场、经过培训、能够给患者提供帮助的人),增加其自救互救本领显得尤为重要。连云港市急救中心2008年开始接受市红十字会的委托,首先在驾驶员中培训救护员(即第一日击者),近3年已培训出合格救护员近10万人,笔者有幸成为教员之一,现对培训工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医学救援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我国累计已有约一亿人次的青年向社会提供了50亿小时的志愿服务,为我国的扶贫开发、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紧急救助等各种社会公益性事业做了大量工作。我市医学领域的第一批志愿者,于2001年8月1日到浦东一家综合医院为患者服务。同济大学在上海市东北片九所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与自救互救”课程的基础上,组建了医学救援志愿者队伍,现总结如下。1目的和意义1.1有利于对青年进行德育教育1995年起,我们在上海市东北片高校开设“突发事件的预防与自救互救”选修课,任课教师经常结合震惊全国的不测事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煤矿矿山医疗救护体系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在矿难救援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矿难救援中救援人员虽然没有亲人和财产的丧失,但不仅要经历灾难后的惨烈场面,还要面临自身生命威胁和抢救伤员的重大压力,因此,灾难性事件对参与救援的人员也是一次强烈的冲击,研究表明75.5%的救灾人员救援后有轻度或轻度以上的心理创伤症状[2],所以救援人员心理上的创伤不容忽视。以下将对矿难应急救护人员的心理创伤及干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煤矿生产中,事故的高发率及其现场的复杂性,严重影响着矿山创伤的医疗救治,如何降低事故人员的残疾率与死亡率,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屏障.笔者自2006年1月始开展矿山创伤一体化救治模式[1]的培训与应用,现对实施方法及结果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9.
21名资深的南海急诊医学工作者组成核心团队,编写包括避险逃生、急救常识、徒手心肺复苏、呼吸道异物清除、创伤救护等五项初级救护技术为内容的培训教材,以语言教育法和实践教育法相结合的形式,对来自各区、镇级医院各科的25~51岁的160名医护“志愿者”培训32 h,培训后用模拟案例进行考核.157名考核合格者对843名招募自各村、街道,25~45岁,占人口0.04%的社区志愿者,包括农民、村官、自由职业、教师、警察、公务员、职业社工、学生、工人、消防、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学生等,用同样的法进行16h的流动式培训,并考核单项技术的操作能力.结果831人考核合格.在五个人口密集的镇街设立分中心,进行驻点式培训,即让社区人员可以自愿走进培训中心接受培训,从而建立起一个层级化培训架构,彻底改变本区域社区救护培训无序的局面.另外,各医院的师资人员还担负了各自医院职工的培训任务.  相似文献   

10.
2010年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了7 395万人次,已跃升成为全球第二大繁忙机场.首都机场的发展速度令世界惊叹.首都机场急救中心承担着首都机场的应急救护、旅客医疗、危重旅客转运等各项保障任务.为不断提高机场应急救护的处置效率,控制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对伤病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早期救治,最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件的损失,对员工进行科学、有效地培训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对机场应急救护培训重点内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武警四川总队医院随即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迅速组建多支医疗队,第一时间随救援部队奔赴重灾区。院本部和分院组建成立2个救援病区。作为医疗队队长,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了灾区医疗救援工作的经验。医院应把医疗救援培训作为医院继续教育的组成部分;每年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战伤救护培训;储备完善的应急药品和医疗物资;突发公共卫生灾害事件发生后,统一全院思想很重要;医疗队的食宿应全部实现自我保障;应实行军地合作,及时开展卫生防疫、重视加强心理干预,保障救援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2.
“汶川大地震”紧急医疗救援的组织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汶川大地震后,阿坝州人民医院立即启动地震紧急医疗救援预案。随即派出以外科医生为主的19人医疗救援队,奔赴汶川县城灾区迅速展开救援,是第一支到达震中的医疗救援队伍。医疗救援队的经验表明:必须建立医疗救援指挥部,以协调各队的医疗工作;对医疗救援人员的第一个要求是身体好,其次要业务过硬。地震初期的患者以外伤患者为主,半个月后,工作重点移到内科医务人员身上。后勤保障在医疗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院外和院内急救工作必须衔接起来。  相似文献   

13.
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灾害医学救援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灾害频发,但灾害医学救援力量仍较落后。基于自身的实践经验,笔者提出若干建议。应建立涉及不同层次的权威性卫生行政体系,建立人才储备库,包括医生,护士,流行病学家,疾病控制专家,消毒、杀菌专家,卫生监督人员,警察,司机等等。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定期举办短期培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储备物品的动态信息管理系统,涉及药品、医疗设备,以及救援队必需的日用品,应指定经销商。必须保证医学救援队员一个星期的生活用品。要建立覆盖全国的医疗救援信息网络,救援队应具备通讯工具。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地震后,唐山红十字医疗救护队急赴四川绵竹地震灾区开展医疗救援工作。从救援工作中总结出以下经验。应事前制定应急预案,组建不同规模层次、由不同专业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每个队员都应接受相关培训,包括体能、驾车技术、野外生存技能、交又学科技能、危险环境识别、避险技能、心理治疗等。医疗队应配备供应个人2d的足够生活必需品,应保障150名患者1-2d的药品和耗材,保障24h发电机所需的燃料和能在5公里范围内通信的对讲机等。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初,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近50年不遇的暴风雪灾害,武汉市急救中心自2008年1月12日~2月2日,短短22d,有效出车4126次,其中跑空253次,占6.13%,救治患者3873例,其中安全转运患者3763例,占91.20%,死亡110例,占2.67%。总结此次院外急救实施经验:武汉市急救中心成立暴风雪救治指挥中心,启动突发事件紧急救援预案,投入有序救治;急救物资储备完善,保障有力;应大力开展群众性院外急救培训,提高减灾、防灾意识;建议医疗部门与气象、交通、公安等有关部门建立一条灾害急救高速网络,为抗冰雪医学救治提供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家岭““3·28”煤矿透水事故发生后,积极组织现场救援和转运。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协调,分组成立小分队,按小分队实施救援。截至4月1313,共有115例获救,我院救援小分队共现场救护并转运获救矿工9名,救治效果评价良好,全部康复。此次重特大事故现场救援组织及转运工作,组织有力,救援及时,为以后重特大事故紧急医疗救援的组织和实施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医学救援队员有氧能力的影响,为有针对性的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方法 对30名健康男性医学救援队员实施6周(2-3次/周)的HIIT训练,检测训练前后身体机能和耐力素质指标,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训练后测试指标分别为安静脉搏(65.22±7.25);肺活量(4011.15±542.88)、VO2max(49.14±4.53)、俯卧挺身(65.68±11.27)、仰卧起坐(56.64±12.56)、3 000m 跑(730.15±45.16)各指标变化情况优于训练前(P〈0.05或0.01).结论 训练后测试指标的变化能够反映机体的有氧运动能力趋于优化,HIIT训练对提高医学救援队员有氧能力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10年8月5日,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的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事故,导致33名矿工被困700m深井下长达69d.在32℃的高温下,历时两个多月的救援,至10月14日全部获救.此次矿难成功救援的关键要素是:智利矿山管理比较规范,有完整准确的地质资料和采掘巷道图纸;井下建有专门的避难场所,有食物和水等物资储备,为救援行动赢得宝贵时间;有先进的救援技术和装备;有水平比较高的专家和技术队伍,救援方案科学,救援组织有序;及时的食物补给和通信联络;工程救援与医学救援及自救护救的有机结合等要素.智利矿难的救援措施和理念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空中急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方法对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的空中急救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了空中救援体系建设的展望。结果自2010年4月14日~5月7日,民航运送各类抗震救灾人员14178人次,物资1406吨,转运伤员4459人次,无一例空中转运死亡病例,也未造成一例因转运不当所致的伤病员二次损伤。结果表明,传统的、封闭的、单一的救护活动已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生活工作的特点和日益增加的急救需求,政府统一指挥,各方救援力量团结协作,救援方案科学、有效落实,实现了民航应急救护参加社会救援的重大突破。结论“空中急救”是一个系统的组织架构、指挥调度、科学运作、规范操作、物资保障等新兴的医学救援行业、学术领域。拓展民航医学救援兼容性,树立“大救援”观念,在医学救援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上要有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