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肝癌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小肝癌的病理形态。方法小肝癌7例,进行了光镜水平观察研究。结果高分化型肝癌6例,癌细胞呈条索状,癌细胞浆内可见到脂肪滴或呈透明样染色改变。中分化型1例,癌细胞呈现出假腺管样排列。结论小肝癌多为高分化型肝癌,与进展期肝癌不同。进行病理诊断时,应与腺瘤样增生及肝腺瘤等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2.
3.
人体肝癌中窦壁内皮细胞及基膜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系统观察窦内皮细胞(SEC)及其基膜中Ⅳ型胶原(CoⅣ)及层黏素(LM)在人慢性肝病和肝细胞癌(HCC)的病理开矿学改变。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对30例人HCC及相应癌旁组织。10例肝硬化,5例轻度慢性肝炎和4例正常肝组织进行了CD34、CoⅣ和LM的免疫组化检测,行半定量计数,系统地观察SEC及基膜成份在正常、慢性肝病和肝癌中的形态和数量的改变,并结合肝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 对 3例 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进行了临床资料的收集和肾组织活检。肾脏病理检查包括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 (包括超微结构的形态测量 )及肾小球系膜Ⅳ型胶原的检测 ,并与显性糖尿病肾病及非糖尿病的正常肾活检标本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 早期糖尿病肾病光镜下无明显结构改变 ,但超微结构的形态测量学显示系膜增加特别是系膜基质的增加及上皮细胞足突间隙增宽。肾小球系膜Ⅳ型胶原面积分数比正常对照组是增加的 ,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早期糖尿病肾病已有超微结构的改变 ,认识其病理形态学特征对于明确诊断包括鉴别与之叠加的非糖尿病肾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骆敏 《内科》2012,7(3):299-300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癌症死亡率中居第三位[1]。据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数据显示,全世界新发肝癌估计748 000例,死亡病例大约696 000人[2]。而我国肝癌年发病人数约35万,每年约有32万人死于此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占肿瘤中的第二位[3]。虽然目前新的介入、放化疗等对不能手术的PLC患者有一定疗效,但早期施行手术仍是目前首选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4]。  相似文献   

6.
应用二甲基奶油黄(DAB)诱发大鼠肝癌,整个过程分为非特异性炎症、肝硬化、肝癌3个阶段。诱癌后第12周开始出现肝癌,第20周时诱癌率达92.86%(13/14)。非特异性炎症阶段光镜下改变为肝细胞气球样变性、炎性细胞侵润。肝硬化阶段表现为肝细胞和胆管腺瘤样增生,假小叶形成,肝组织炎性细胞侵润。肝癌有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细胞癌3核膜增厚,线粒体减少。胆管细胞癌中发现致密核心颗粒,其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应用二甲基奶油黄(DAB)诱发大鼠肝癌,整十过程分为非特异性炎症、肝硬化、肝癌3十阶段。诱癌后第12周开始出现肝癌,第20周耐诱癌率述92.86%(13/14).非特异性炎症阶段光镜下改变为肝细胞气球样变性、炎性细胞侵润.肝硬化阶段表现为肝细胞和胆臂腺瘤样增生,假小叶形成.肝组织炎性细胞侵润。肝癌有肝细胞癌、胆臂细胞癌和混合细胞癌3桩膜增厚,线粒体减少。胆臂细胞癌中发现致密接心颗粒,其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广西肝癌高发区饮用水的诱变效应与肝癌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检测肝癌高发区扶绥县32份不同饮水类型的饮用水(饮用塘水13份,塘边井水3份,井水5份,河水6份,自来水5份)的诱变活性研究其微核效应与肝癌的关系.结果32份不同类型的饮用水中有12份饮用塘水和2份塘边井水明显诱发蚕豆根尖微核率增高(P<001),平均微核率分别为158‰和117‰,而井水、河水和自来水所诱发的蚕豆根尖微核率分别为43‰,39‰和42‰,与对照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各种不同类型的饮用水所诱发的蚕豆根尖微核效应与当地居民肝癌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r=086P<005).结论广西肝癌高发区饮用塘水中存在染色体畸变的物质,肝癌发病率与各种不同类型的饮用水密切相关.摄入水中化学诱变剂可能是导致肝癌高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居世界恶性肿瘤第五位,每年新增人数约100万,死亡约60万。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肝癌的早期治疗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具有恶性度高、发展迅速、死亡率高的特点,人们往往谈之色变。我国是肝癌第一大国,世界上每年新发肝癌患者中约有50%在我国。肝癌的常见诱发因素包括病毒感染(乙型、丙型肝炎病毒)、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饮用含有蓝绿藻毒素水、酒精性肝病以及遗传因素等。而糖尿病作为肝癌的另一个高危因素,目前还没有得到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1.
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肝硬变、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素等都是HCC发生的主要致病原。HCC预后差,且易复发及转移,早期诊断极为重要。本文重点综述HCC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一、原发性肝癌的特殊临床特征过去认为:早期肝癌是指患者无临床表现,多于甲胎蛋白(AFP)普查或查体时偶然发现。现在认为,部分肝癌患者虽然AFP阴性,但其特殊临床特征(如原发性肝癌伴癌综合征等)有时可于肝癌局部症状出现前  相似文献   

13.
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肝癌 (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死亡率位于第二位。所有HCC几乎都有肝硬化基础 ,确诊时已多属中、晚期 ,缺乏有效治疗 ,预后差。虽HCC非手术疗法有进展 ,但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 ,2 ] 。晚期HCC切除后复发率高 ,易转移 ,早期诊断极为重要。肝癌血清标志物众多 ,尚无单一标志物能够诊断所有肝癌。敏感而特异如甲胎蛋白AFP L3、异常凝血酶原 (PIVKA Ⅱ )、肝癌特异性GGT等标志物 ,它们间无相关性并起互补作用。肝癌标志物分析有助于肝癌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术后随访、复发或转移监测[3 ] 。本文就早期诊断有价…  相似文献   

14.
肝癌早期诊断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已从三十年代的“死后诊断”、六十年代的“临床诊断”飞跃到七十年代的“亚临床期诊断”。一个历来被认为是“最难诊断的癌症之一”转化为“最易诊断的癌症之一”。这一事实给人们以极大的启示和鼓舞,并实际上给肝癌患者带来了曙光。  相似文献   

15.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主要包括HBV、HCV感染和黄曲霉毒素,蓝藻毒素和多种可干预的个体行为方式在肝癌发生发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实施肝癌病因的一级预防措施是在中国降低其疾病负担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国肝癌的流行病学特征,结合在中国人群中开展并获得的肝癌一级预防措施的证据,本专家共识探讨了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包括针对不同HBV感染状态母亲的新生儿及儿童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程序;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预防和避免黄曲霉毒素及蓝藻毒素暴露;改变高危致癌风险相关的生活方式等,以期推进中国肝癌的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肝癌组织中谷氨酰转移酶GGTmRNA—H亚型表达,并探讨其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RT—PCR法,检测65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癌组织及癌周组织、108例良性肝病肝组织、6例正常对照肝组织的GGTmRNA—H亚型,观察该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65例原发性肝癌中,癌组织GGTmRNA—H亚型的阳性例数为61例(93.8%),肝组织血清AFP阳性40例(61,5%)(P〈0.05);GGTmRNA—H亚型在20例小肝癌癌组织阳性表达例数为18例(阳性率为90.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GTmRNAH亚型阳性表达率虽明显升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组织中(如TmRNA—H亚型与血AFP联合分析可弥补AFP检测的不足,对提高肝癌、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GGTmRNA—H亚型基因检测的结果比AFP的检测更敏感、特异性更高,有望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检测肝癌高危患者早期微小肝癌的影像学比较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长期随诊的185例肝癌高危患者,分析患者肝内微小结节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资料,分析≤2.0cm肝内实质性小病灶的实时超声造影结果。结果:185例肝癌高危患者经超声造影诊断共发现24例(24灶)微小肝癌患者,其中18例表现为"快进快出"增强模式(占75.0%),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15灶为中度分化癌,2灶为高度分化癌,1灶为透明细胞癌,6例表现为"快进同出"增强模式(占25.0%),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5灶为高度分化癌,1灶为透明细胞癌;透明细胞癌开始增强时间明显迟于中度分化癌及高度分化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分化癌的开始消退时间明显迟于中度分化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观察到微小肝癌患者肿瘤内的血流灌注过程,显示不同分化程度的肝肿瘤增强方式及灌注特点,有助于提高患者肝硬化背景下微小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松果体肿瘤比较少见。国外资料统计其发生率在整个颅内肿瘤中少于1%。目前对其病理形态学分类尚无一致看法;尤其是超微结构的研究更为稀少。迄今国内尚未见有关报道。现将国外近几年研究动态综述如下: 一、松果体肿瘤形态学分类的新观点: 传统的分类法把松果体肿瘤分为两大类:(一)松果体生殖细胞瘤:在此之前曾认为本瘤由松果体细胞发生,一度命名为松果体瘤(Pinealoma),后查明瘤细胞起  相似文献   

19.
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估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超过50万,其中与乙型肝炎相关的肝癌占总例数的52.3%,与丙型肝炎相关的肝癌占25%,在日本、西班牙和意大利合并丙型肝炎的肝癌占50%~70%。东亚地区是世界肝癌高发区,病死率高(死亡,率/发病率=0.95),据统计2000年中国发病30.84万例,死亡30.15万例,预计到2050年新增病例达70.35万。  相似文献   

20.
丙型肝炎与肝脏脂肪变的相关性研究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慢性丙型肝炎(CHC),虽然1/3的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始终正常,40%的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低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但是仍然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向肝纤维化(LF)、肝细胞癌(HCC)的方向发展[1]。研究表明,肝脏脂肪变是肝纤维化的独立相关因素,丙型肝炎与肝脏脂肪变之间的关系,近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和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