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对2005年贵阳市城镇及乡村国民中20~69岁人群的体重超重、肥胖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采集贵阳市20~69岁人群的身高和体重数据,计算人体质量指数(BMI),筛查男性、女性和城镇、乡村各年龄组超重率及肥胖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贵阳市男40~44岁、女50~54岁年龄组肥胖率最高,男60~64岁、女55~59岁年龄组超重率最高.男30~34岁、女40~49岁年龄组体重增加速度最快.30~34、35~39岁2个年龄组男性超重率大于女性(P<0.01);在45~69岁年龄段女性标准化超重率及肥胖率均大于男性(P<0.01).45~69岁年龄段,城镇男性标准化超重率大于乡村男性(P<0.01);50~69岁年龄段城镇女性标准化超重率大于乡村女性(P<0.01).贵阳市成年男性超重率与肥胖率均低于全国水平(P<0.01).结论:贵阳市男性30岁、女性40岁起就要注意监控体重.45岁后女性比男性肥胖,城镇人比乡村人肥胖.贵阳市成年男性肥胖状况优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2.
郭兴洋  杨娟 《黑龙江医学》2015,39(2):184-185
目的分析人群骨密度变化规律及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贵阳市开展骨质疏松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目的抽样从贵阳某医院随机抽取门诊患者、医务人员共688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分析仪进行腰椎正位(L1-4)检测并分析。结果 688例人群中,骨量异常79.94%。其中男性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症24例,占男性骨量异常52.17%,女性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症526例,占女性骨量异常81.93%。30~39岁年龄段开始出现骨量减少,40~49岁年龄段已经出现骨质疏松患者,50岁以后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比例明显增加。医务工作者共192例,骨量异常者70.83%,与普通人群骨量异常率比较没有降低。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T值呈下降趋势,50岁以后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加,女性高于男性(P<0.05)。贵阳地区人群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有年轻化趋势,提示骨质疏松应从30岁起开始预防,最好的方式即加强锻炼、均衡饮食。在对疾病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均高于普通人群的情况下,医务工作者的骨量异常率较之普通人群并没有降低,提示医务人员应提高对自身骨健康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随性别和年龄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006年1~12月和2009年1~12月笔者医院的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回顾性调查。男性:2006年1619例,2009年2202例;女性:2006年418例,2009年636例。MS诊断标准采用NCEP-ATPⅢ的中国人修订标准。结果男性2009年的MS患病率(41.2%vs 36.6%,P=0.003)较2006年显著增加了4.6%;女性2009年MS患病率(33.2%vs 36.1%,P>0.05)较2006年降低了2.9%。年龄分层显示,男性在44岁以下MS患病率有下降趋势,45岁后各年龄组皆呈增加趋势,特别是45~64岁年龄段MS患病率显著增加(P<0.05);女性年龄小于64岁MS患病率呈降低趋势,65岁后呈增加趋势。2006~2009年MS各危险因子变化率比较显示,2009年男性WC、HDL-C、FPG阳性例数明显增加(P<0.05);女性TG阳性例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 2006~2009年北京某公司MS患病率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性别和年龄差异。男性45~64岁和女性65岁后人群是MS患病的重点防治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正常人群不同性别及年龄段的生理性变化.方法:随机选择2007~2008年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成人及儿童,对各年龄段不同性别间做t检验,不同性别各年龄段结果进行方差分析中均数的两两比较,并对不同性别结果做单一线图.结果:①除儿童组外,其余各组包括成人合计不同性别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②男性儿童组与成年组之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男性成人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F=1.910,P=0.055),女性45岁以前组段与45岁以后组段差异多存在显著性;③男性20岁后基本保持稳定水平,女性45岁以前水平较均一,45岁以后呈现明显线性上升趋势.结论:正常人血清UA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段具有不同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年士艳  冯磊 《中原医刊》2011,(22):108-109
目的了解血清尿素氮(BUN)在正常人群不同性别及年龄段的生理性变化。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至2008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成人及儿童,对各年龄段不同性别间做t检验,不同性别各年龄段结果进行方差分析中均数的两两比较,并对不同性别结果做单一线图。结果①除儿童组外,其余各组包括成人合计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男性儿童组与成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成人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910,P=0.055),女性45岁以前组与45岁以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男性20岁后基本保持稳定水平,女性45岁以前水平较均一,45岁以后呈现明显线性上升趋势。结论正常人血清BUN水平在不同性剐、年龄段具有不同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天水地区农村人口的高血压病发病状况、流行特点及危险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高血压的防治措施。方法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在当地居住满5年,35岁以上农村常住居民23 600名。采用统一表格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该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4.04%,35岁后患病率开始上升,55~64岁上升速度最明显,65岁后出现小幅下降,整体上是男性高血压患病率略高于女性。调查人群高血压病知晓率为27.27%,服药率为5.24%,控制率为1.62%。结论从调查结果分析,天水农村地区为甘肃省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地区,高血压患者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男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较多,保护因素较少。高血压病知晓率与1991年统计数据比较有所增高,但服药率和控制率仍然很低。  相似文献   

7.
《右江医学》2016,(4):438-441
目的通过分析粤桂周边地区健康体检者骨密度的检查数据,了解该地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便捷型骨密度检测仪对接受健康体检的2132人进行非受力侧前臂桡骨远端骨超声检测,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骨密度的检测结果。结果受检者总的骨质疏松症检出率为16.74%。各个年龄段(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80岁)的骨密度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30~49岁年龄段骨密度最高(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有逐渐降低趋势。男性各个年龄段的骨密度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0~29岁的正常骨密度低于30~59岁人群,在30~49岁达到峰值骨量,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密度降低(P<0.05)。女性各个年龄段的骨密度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0~29岁的正常骨量低于30~49岁人群,在30~49岁达到峰值骨量,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密度降低,50岁以后特别是绝经后骨密度降低更明显(P<0.05)。2132例受检者中,60岁之前的骨密度高于60岁之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粤桂周边地区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检出率相对较低,但20~29岁的年轻男、女性骨密度状况并不乐观,采用便捷骨密度检测仪对体检人群进行筛查,对早期发现并干预骨质疏松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γ-谷氨酰转移酶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将2016年1月至7月来本院的健康体检者共计200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人群按照性别的不同分为两组:男性组和女性组,每组各1000例。再按照年龄将这些人分组:20~25岁年龄组、25~30岁年龄组、30~35岁年龄组、35~40岁年龄组、40~45岁年龄组、45~50岁年龄组、50~55岁年龄组、55~60岁年龄组、60岁以上年龄组,每一组年龄段选择符合要求的为200例,另外1~14岁儿童组,共计有200例,分为男性组与女性组,每组为100例。对他们的γ-谷氨酰转移酶进行测定。结果男性与女性γ-谷氨酰转移酶变化趋势大体相同,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但60岁以后会出现下降的趋势。结论在正常人群中,性别不同,GGT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我们要了解GGT在正常人群不同性别与年龄段的生理性变化,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玉树称多地区干部职工健康体检,了解该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尿酸水平。方法: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釆用酶法液体双试剂进行标本检测。结果:玉树称多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男女血清尿酸水平呈正态性分布,男性(20~59)岁为(401±84.2)μmmol/L,女性(20~59)岁为(271.1±61.8)μmmol/L,同年龄段男女相比较男性血清尿酸水平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血清尿酸在(20~29)岁组与(30~39)岁、(40~49)岁、(50~59)岁年龄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血清尿酸在(20~29)岁组与(30~39)岁、(40~49)岁、(50~59)岁年龄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树称多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尿酸水平男女之间、男性(20~29)岁组与各年龄组,女性(20~29)岁组与各年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为我院院内用药监控确立重点关注人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了解我院不同年龄、性别、医保类别人群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金额的情况.结果:各年龄段患者抗感染药处方总量分析:最高为50~59岁年龄段,其次为40~49岁、30~ 39岁、60~69岁、70~ 79岁年龄段,且男性处方总数及费用均多于女性;各年龄段患者平均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宁夏医科大学女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探讨并比较两种运动方式对气虚质女大学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5名宁夏医科大学女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进行调查。从中选出40名气虚质女大学生,分为太极拳和健美操两组,比较运动前后的气虚体质主观症状得分、肺活量、最大吸氧量及瘦体重的变化。结果经太极拳和健美操运动治疗后40名测试对象气虚质评分均低于运动前,运动后太极拳组气虚质评分低于健美操组(P<0.05)。太极拳组和健美操组运动后肺活量、最大吸氧量以及瘦体重均高于运动前(P<0.05)。结论长期有规律的太极拳和健美操运动,均有改善和纠正气虚体质的作用,太极拳组效果优于健美操组。  相似文献   

12.
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晶  张莹  闫石  付丽敏  贾晓凤 《西部医学》2009,21(4):647-648
目的调查河北省承德地区健康中老年妇女腰椎骨密度(BMD)的年龄变化规律及各年龄段骨质疏松患病率的年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美国GELUNAR公司的enCORE2007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561名健康中老年妇女进行腰椎骨密度测量。结果河北省承德地区中老年妇女腰椎骨密度值从40-44岁组的1.178g/cm。下降到75岁以上组的0.795g/cm^2。40岁以上开始出现骨量减少,50岁以上开始出现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从50-75岁平均约为10.27%。结论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骨密度检测可早期诊断无症状的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海南地区成年人椎体骨密度(BMD)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建立各年龄段BMD均值和与设备自带同性别BMD峰值比较的标准差(T-Score)均值,以及了解本地区各年龄段骨质疏松症(OP)的发生情况.方法 使用定量CT(QCT)对海南省人民医院2006年7月至2016年12月的1080例健康成年人体检者进行腰椎BMD检测,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BMD值和T-Score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OP发生率进行χ2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 60~69岁、70~79岁男女间的BMD和T-Score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男性组及女性组中,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BMD和T-Score值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在男性和女性组中,不同年龄段及同年龄段男女之间的OP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OP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r男=0.527,r女=0.797).结论 男、女各年龄段的BMD和T-Score均值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男、女各年龄段的OP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使用新一代眼前节分析和诊断设备Pentacam对正常眼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分析.方法 对221名正常人(442眼)进行Pentacam检查,人群分为5个年龄组,其中40岁以下50名(100眼);40~49岁50名(100眼);50~59岁50名(100眼);60~69岁50名(100眼);70及70岁以上21名(42眼).结果 随着年龄增长,各年龄组之间前房容积、虹膜角膜角(前房角)和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龄组中,前房参数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眼前节各参数与年龄因素有显著相关性.男女性别之间前房参数的差异大多出现在60岁之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0~2015年广西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高血压检出情况,为制定针对性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析2010~2015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参加健康体检人员的高血压检出情况.结果2010~2015年健康体检总人数为561354人,男319593人,女241761人,年龄8~100岁;检出高血压88965例(15.85%),其中男性67867例,女性21098例;2010~2015年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13.27%、15.33%、15.34%、19.51%、16.16%、14.26%;各年度高血压检出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P<0.001);≤30岁、31~40岁、41~50岁、≥51岁高血压检出依次为6549例(1.17%)、14606例(2.60%)、27966例(4.98%)、39844例(7.50%),各年度各年龄段高血压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1岁以上人群检出率较高(P<0.001);轻、中、重体力劳动人群的高血压检出分别为58430例(10.41%)、20601例(3.67%)、9934例(1.77%),各年度不同体力人群高血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体力人群的检出率最高.结论 体检人群高血压检出率较高,并且男性、轻体力劳动人群检出率更高,应重点关注男性、中青年、轻体力人群的血压情况,针对性开展个性化综合干预项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发病情况以及不同性别、发病年龄和部位的聚集效应。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国13个城市31所三级医院皮肤科就诊的湿疹患者,回顾性分析5 953例湿疹患者的资料,其中AD患者964例。通过对性别、年龄和部位的AD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和总结AD发病的聚集效应。结果 5 953例湿疹患者中,AD共964例,占16.19%。男性与女性患者间AD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患者间年龄因素未见明显影响(P>0.05)。婴儿期(<3岁)和儿童期(3岁≤年龄<12岁)比例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婴幼儿(<3岁组)71例患者中70例为头面眼睑,而老年(≥ 61岁组)以四肢伸侧为主。低年龄(<24岁)患者发病部位为头面眼睑的占比高于其他年龄组;24 ≤年龄<41岁患者足-四肢伸侧、躯干-手-四肢伸侧、项颈-躯干的占比高于其他年龄组;24岁以上患者四肢伸侧占比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964例患者中,发病部位为四肢伸侧最多(50.10%),其次为头面眼睑(41.08%);前10位的发病部位共有583例患者,占60.48%;发病部位个数平均为(2.07±1.12)个,1个和2个发病部位分别占35.06%和37.66%。1个发病部位患者以头面眼睑和四肢伸侧为主(共占71.01%),双部位发病患者以足-四肢伸侧、头面眼睑-项颈、躯干-四肢伸侧为主。女性发病部位为足-四肢伸侧和项颈-躯干的比例高于男性(P<0.001),男性躯干-四肢伸侧和肘窝膝窝-项颈的比例高于女性(P<0.001)。低年龄组(<24岁)患者发病部位为头面眼睑的占比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1),24岁≤年龄<41岁患者足-四肢伸侧、躯干-手-四肢伸侧、项颈-躯干的占比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1),24岁以上年龄组四肢伸侧占比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1)。结论 性别对于不同年龄患者AD发病情况并无显著影响;年龄具有明显"聚集效应",好发于婴儿期(<3岁)和儿童期(3岁≤年龄<12岁);发病部位具有一定"聚集效应",尤其是不同年龄患者的发病部位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丹东市乙型肝炎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丹东市2008-2011年乙型肝炎的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1年丹东市报告乙型肝炎病例739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5.32/10万,无死亡病例。男性累计发病率106.63/10万,女性累计发病率43.34/l0万,男女性别发病率之比为2.51:1。发病无明显季节性,高发年龄为40-49岁和30-39岁,发病率分别为22.24/10万和16.75/10万,0岁组发病率最低为0.20/10万。职业构成中以农民为主,占乙型肝炎发病总数的29.63%。结论乙型肝炎纳入免疫规划,有效控制了儿童乙型肝炎发病率,今后预防和控制乙肝流行的主要策略应是加强儿童常规免疫接种工作,提高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免疫接种率。重视和加强青壮年以及农民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同时加大血液制品和安全注射的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性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日均气温对兰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方法:收集兰州市2008-2015年每日细菌性痢疾发病资料,结合同期气象资料,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分析日均气温与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关联性。结果:日均气温与细菌性痢疾发病的暴露-反应关系呈“J”型,最低发病温度为17 ℃,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高温效应影响均大于中间效应。高温效应和中间效应对男、女性人群均表现为急性作用,当天的效应值最高,随后波动下降,高温效应对女性影响更大。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0~3岁组人群的细菌性痢疾发病的高温效应和中间效应均最大;高温效应和中间效应对0~3岁、19~64岁人群均表现为急性作用,当天的效应值最高,随后波动下降,而≥65岁者当天发病,之后下降,再缓慢波动上升。相对于最低发病温度17 ℃,高温(32 ℃)和中间温度(26 ℃)均能增加细菌性痢疾发病的风险,以滞后14 d累计效应最大,在男性、女性、0~3岁、4~11岁、12~18岁、19~64岁、≥65岁人群中,中间温度对细菌性痢疾发病RR(95%CI)值分别为2.30(1.53~3.13)、2.45(1.65~3.30)、2.41(1.59~3.28)、2.54(1.40~3.79)、1.82(0.41~3.43)、1.98(1.11~2.93)、1.73(0.68~2.88),高温时RR(95%CI)值分别2.93(1.38~4.69)、3.08(1.48~4.9)、3.26(1.60~5.16)、3.12(1.06~5.56)、1.94(0.73~5.39)、2.31(0.54~4.36)、2.06(0.02~4.51)。结论:高温可显著增加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风险,女性和3岁以下人群是敏感人群。气象因素在兰州市细菌性痢疾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菌性痢疾发病受到多种气象因子共同作用的影响,但首要影响因素是高温。气温对细菌性痢疾发病不是直接作用,而是通过影响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各个环节(居民生活习惯、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自身体质),间接影响细菌性痢疾在人群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深圳市体检人群不同性别、年龄组代谢综合症(MS)诊断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分布特点。方法按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推荐诊断标准,对收集到的8884名体检人员的体重、身高、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进行不同性别、年龄组MS诊断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分析。结果 MS患病人数1412,总患病率为15.8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9.98%,女性患病率为11.52%,患病率在50岁之前,男性明显高于女性,61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病率男女分别为21.90%、15.17%,高空腹血糖患病率男女分别为7.10%、4.73%,高甘油三酯(TG)患病率男女分别为44.32%、22.10%,高BMI患病率男女分别为39.07%、18.32%,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患病率最高;各代谢危险因素间有相关性(P<0.001)。结论深圳市体检人群MS患病率高,特别是青年男性、老年女性,主要危险因素为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南宁市2013年肺炎支原体(MP)抗体检测结果,了解其感染状况及病原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被动明胶颗粒凝集法检测9 115例拟诊断为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MP抗体。结果 9 115例呼吸道患者检出MP阳性例数为4 558例,检出阳性率为50.00%,其中男性检出阳性率为46.75%,女性检出阳性率为54.13%,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中检出率最高为4岁(60.60%)及8岁(60.60%)及8岁(69.89%),≤1岁及>60岁以上患者阳性检出率最低分别为28.00%、28.26%,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年每月均可发病,冬季检出率最高,不同季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宁市2013年MP感染在性别、年龄、季节存在差异;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4(69.89%),≤1岁及>60岁以上患者阳性检出率最低分别为28.00%、28.26%,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年每月均可发病,冬季检出率最高,不同季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宁市2013年MP感染在性别、年龄、季节存在差异;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420岁为主要易感人群,全年均可发,以冬季为高发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