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家级中药重点学科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系/中药研究所简介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科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药类专业中办学历史最悠久、办学层次最齐全、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药学院系。1959年在全国首创中药本科专业,1963年培养出我国第一批中药专业本科生;1978...  相似文献   

2.
中药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体托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四川省重点高校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局共建高校。该中心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早在1959年学校率先开办中药学本科专业之初,我校全国著名的中药学家、中药学科创始人  相似文献   

3.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学专业基地班是经教育部1996年11月批准、全国唯一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中药学基地,采取本科、硕士、博士分流培养方式,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科研意识、科研素养和创造能力、有较大发展潜力和  相似文献   

4.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6):F0002-F0002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学科建立于1954年,开展临床医疗工作,1955年开始培养中医专业大专生,建立了中医儿科学课程。1979年开始招收中医儿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出了第一批中医儿科学硕士。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本学科成为我国第一个中医儿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到目前为止全国唯一的中医儿科学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学科点之一。本学科1988年被批准为江苏省教委重点学科;1995年和2002年2次被评为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2002年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同时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相似文献   

5.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4):F002-F002
我校中药学学科始建于1960年,同年设立了全国最早的高等中药学专业本科教育,迄今已培养本科生4400多名。1982年开始招收国内外研究生和进修生。1986年增设中药学、生药学、药理学、药剂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0年设立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设立中药学博士后流动站。至今有7名博士后出站,33名博士获博士学位、137名硕士获硕士学位,在校硕士生140   相似文献   

6.
依循“系统中药学”思想,创新中药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流的大学(或学院)必然有着自己鲜明的教育理念,这个理念凝聚和浓缩在学校的风格、文化品位和人才培养特色之中。这种理念不仅能鼓励人,也能在教育过程中起到规范人、指导人的作用。成都中医药大学于1959年在全国率先开办中药本科专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实现了传统中药师承教育向现代高等教育的转换,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和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中药学本科教育开办之初,我校著名中药学家凌一揆教授开创性地提出“系统中药学”思想。认为中药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品种、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其涵盖了本草文献的挖掘整理及临床应用、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药真伪鉴别、药物作用机理、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中药炮制制剂等内容的“系统中药学”。由此初步阐明了中药学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为中药本科教育理念的更新、本科教育体系的构建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依循“系统中药学”的构想,在本科教育过程中,我校始终坚持并贯彻“医药结合、系统知识、实践创新”的中药本科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和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努力...  相似文献   

7.
正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始建于1985年,现有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本科专业7个;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甘肃省特色专业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和"双一流"建设特色学科1个,校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校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及厅局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共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三级实验室4个;药学院教学实验中心2个;本科生实习基地17个,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7个。  相似文献   

8.
正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始建于1985年,现有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本科专业7个;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甘肃省特色专业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和"双一流"建设特色学科1个,校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校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及厅局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共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三级实验室4个;药学院教学实验中心2个;本科生实习基地17个,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7个。  相似文献   

9.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始建于1956年。现设有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临床药学、食品与药品监测、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学等6个专业及专业方向,是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中药学、生药学、药理学、药剂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成为中药学博士后流动站。至今已授予博士学位48人,硕士学位210人,博士后出站11人。1994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2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中药学专业被江苏省教育厅评定为特色专业,其中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和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是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一、二类优秀课程。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14名,硕士生导师28名;教授25人,副教授28人,讲师28人,其中已获博士学位3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各1人,国家教育部优秀教师1人。在两代学科带头人叶定江教授、蔡宝昌教授的带领下,经过“九五”、“十五”的建设,本学科形成了中药炮制、中药及复方活性物质研究,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药剂学研究,海洋与中药生物工程药物研究和中药资源利用与品质评价研究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拥有植物药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海洋药物研究开发中心和江苏省中药质量工程控制中心3个省级工程中心,国家科技部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针药结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药制剂实验室、中药质量标准化研究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是江苏省中药现代化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江苏省药学(化学)基础教学示范实验中心。本学科在中药炮制、中药药理、中药复方、中药精制分离和中药生物工程等方面形成了技术特色。由蔡宝昌教授担任总项目负责人的“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50种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已圆满完成并通过国家验收。中药药理学研究创建了具有中医药研究特色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研究筛选平台、妇科病药物筛选平台和细胞膜固相色谱法筛选活性成分技术平台。中药复方研究将现代“平  相似文献   

10.
中药药理(免疫)实验室是临床中药学重点学科开展临床中药学实验研究的重要基地和平台。于2004年建室,经过数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两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免疫调节相关研究、中药安全性相关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院级科研课题,  相似文献   

1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是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下设中药生药学、中药药理学、临床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制药学等五个博士点,设有全国最早的中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该流动站于2005年被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评为全国中药系统唯一的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科现有教授24名,博士生导师14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新药审评专家5名。中青年专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34名,留学回国人员18名,已接受15名博士后进站。建有8000余种动植物药(包括原植物蜡叶标本、药材…  相似文献   

12.
学科历史与现状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学科是以基础医学院方剂学教研室为核心、由中药和中西医结合相关学科参与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点最早由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王绵之教授创立,1978年和1986年被国家教委先后批准为全国首批方剂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20多年来,学科在人员结构上经历了由老一辈专家创业,中年学者接替,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等一系列学科梯队调整;在科研上经历了由本学科和中医基础学科合作、与中药学科协作以及中西医结合基础等多学科介入的资源优化配置;专业方向上经历了由传统文献整理到现代实验研究、方剂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中药动物药具有"资源广、活性强、疗效高、效益大"四大特点.我校在药动物药在学科队伍建设,动物药资源调查,药用动物数据库建设,全国一流药用动物标本室建设,动物药高级人才培养,中药动物药三级资源理论体系的创立及其实践,中药动物药重点学科、中药动物药重点研究室、中药动物药等级实验室平台建设等项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我校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我国北药基地建设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是西部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先后被遴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和甘肃省重点学科。在全国名中医刘宝厚及省名中医裴正学、刘国安、曹玉山等著名专家指导下,在现任学科带头人李应东教授的带领下,2000年在全国率先创建了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同年获得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特色专业,2013年获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6年在"双一流"建设中入选甘肃省特色学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8,(6):F0004-F0004
辽宁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主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辽宁省沈阳市,分校区位于经济发达、浪漫秀美的滨城大连。经过50年的发展,学校已形成以中医药教育为主。医药相关教育为辅的人才培养格局,是辽宁省唯一一所培养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中西医临床医学和高级护理人才的高等医学院校。辽宁中医药大学拥有医、工、管、文4个学科门类,30个本科专业(或专业方向),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8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省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二级实验室、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  相似文献   

16.
继2010年9月我院中药学专业学位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之后,2011年3月,我院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又获批准。这是我院在现有中药学、中医学、  相似文献   

17.
正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是西部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先后被遴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和甘肃省重点学科。在全国名中医刘宝厚及省名中医裴正学、刘国安、曹玉山等著名专家指导下,在现任学科带头人李应东教授的带领下,2000年在全国率先创建了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同年获得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授权点,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主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辽宁省沈阳市,分校区位于经济发达、浪漫秀美的滨城大连。经过50年的发展,学校已形成以中医药教育为主。医药相关教育为辅的人才培养格局,是辽宁省唯一一所培养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中西医临床医学和高级护理人才的高等医学院校。辽宁中医药大学拥有医、工、管、文4个学科门类,30个本科专业(或专业方向),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8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省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二级实验室、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  相似文献   

19.
正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是西部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先后被遴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和甘肃省重点学科。在全国名中医刘宝厚及省名中医裴正学、刘国安、曹玉山等著名专家指导下,在现任学科带头人李应东教授的带领下,2000年在全国率先创建了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同年获得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特色专业,2013年获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6年在"双一流"建设中入选甘肃省特色学科。学科形成了完善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体系,为西北地区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是西部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先后被遴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和甘肃省重点学科。在全国名中医刘宝厚及省名中医裴正学、刘国安、曹玉山等著名专家指导下,在现任学科带头人李应东教授的带领下,2000年在全国率先创建了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同年获得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特色专业,2013年获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6年在"双一流"建设中入选甘肃省特色学科。学科形成了完善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体系,为西北地区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