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组(A组)43例,尿激酶10万U溶于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连续12d,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1次/d,共12d;常规治疗组(B组)37例,硝酸甘油10mg溶于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共12d,复方丹参20ml溶于5%葡萄糖200ml静脉滴注,共12d。观察两组治疗UAP总有效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前后测定血小板计数(BPC)、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纤维蛋白原定量(FB)。结果两组UAP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4%和62.2%(P<0.05),轻微出血发生率两组间及治疗前后BPC、ACT、FB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治疗UAP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使用硝酸异山梨醇酯、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注射液等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将30万U尿激酶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d,,同时用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腹壁皮下注射,1次/12 h,14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88%.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uc=3.486,P<0.01).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是确切的,但用量和疗程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故及时正确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报告63例应用低分子肝素及小剂量尿激酶治疗uA的临床对比研究结果.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住院uA病人63例,均符合1979年WHO推荐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及尿激酶组.低分子肝素组33例,其中男23例,女10例,平均年龄(57.5±7.4)岁,尿激酶组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58.5±7.9)岁.两组患者基本状况无显著差异并排除了列患者:①有脑出血病史;。②近两年内有消化道出血;③近2月…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一种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临床状态,极易发展为AMI或心源性猝死.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UAP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近年来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多次重复应用,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 ,对 16例经常规用药治疗无效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获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 16例 ,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45~ 72岁。其中初发型心绞痛 8例 ,恶化型心绞痛 4例 ,中间型心绞痛 3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1例。病人均符合下列条件 :阵发性胸痛反复发作 ;发作时心电图ST段压低 >0 1mv和 /或T波倒置 ;肌酸磷酸激酶 (cpk)及其同功酶 (CK MB)均在正常范围内 ;静滴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甘油或消心痛 )持续 48~ 72h ,同时口服钙离子…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中间型临床状态,其病理机理同AMI.因此近年来AMI及UAP治疗中应用溶栓剂和抗凝剂引起了临床高度重视。为探讨UAP有效治疗方法,我院近年使用尿激酶联合小剂量肝素治疗21例UAP临床效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凡符合下列标准的病例随机进入研究:①符合WHOUM的诊断标准;②无心肌梗死的酶学和心电改变;③排除非冠心病性心绞痛;④无出血倾向。共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59~75岁,平均6…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最常见的冠心病类型之一。其中10%~15%的UAP容易发展成为心脏性猝死或急性心肌梗塞。UAP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原因之一,合理有效的治疗,将改善预后,制止心脏恶性事件发生,本文从社会及经济效益考虑,比较尿激酶及肝素加法华林治疗UAP的临床疗效。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1997-07~1999-03,收入本院住院及急诊科UAP患者53例,均符合下列条件。最近2周内发生静息心绞痛,时间持续≥15min,伴有ST段下降≥1mm,并于发作后明显恢复,且至少有以下冠心病表现之一,①;以前有MI病史,②冠状动脉狭窄≥50%。③心肌缺…  相似文献   

10.
2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9月间 ,我院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在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溶栓酶治疗 ,与单纯采用内科常规治疗作对照 ,效果满意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8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5 6例 ,男 3 6例 ,女 2 0例 ,年龄 48~ 70岁 ,平均 6 1 .2岁。对照组 3 0例 ,男 1 8例 ,女1 2例 ,年龄 46~ 6 8岁 ,平均 6 5 .5岁。全部病例均符合WHO1 979年心绞痛分型标准 ,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组心绞痛类型 :初发劳力型 1 8例 ;恶化劳力型 2 0例 ;自发性心绞痛 6例 ;梗死后心绞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与硝酸甘油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UAP患者3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0例,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治疗组1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显效率(60%与16.7%)、心绞痛总有效率(84.4%与41.1%),心功能改善率(85.6%与44.4%),ECG总改善率(88.9%与46.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联用硝酸甘油能有效治疗UAP,缓解疼痛症状,改善心功能及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尿激酶、肝素及肠溶阿司匹林治疗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于常规应用硝酸酯类、阿司匹林、β阻滞剂、钙拮抗剂、肝素后仍有频繁心绞痛发作且无条件进行介入治疗的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给予尿激酶20万U/d,肝素100mg静滴及肠溶阿司匹林0.1g,qn,口服,共10d。结果 12例患者心绞痛明显缓解10例,无1例发生明显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结论 联合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肝素及肠溶阿司匹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激酶小剂量长疗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每日静脉滴注20万U,连用2周。在用药2,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缓解程度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出血并发症。结论常规方法联合尿激酶小剂量长疗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钠与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眉山市人民医院近2年来收治的2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肝素钠皮下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药尿激酶。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心脏事件和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与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而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低分子肝素0.4ml,每天2次皮下注射,连用10d。结果40例患者临床疗效为70%,低分子肝素尚有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减少硝酸甘油用量,减少心电图上心肌缺血范围和程度等作用。结论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低分子肝素与阿魏酸钠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方法 选用本院治疗的120例病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以静脉滴注二硝酸异山梨酯为主。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续7d,阿魏酸钠0.3加入5%葡萄糖液中缓慢滴注,1日1次,连用14d为一疗程。两组对比了心绞痛控制,心绞痛缓解和消失时间及心电图变化及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心绞痛控制,心绞痛缓解和消失时间及心电图变化及血液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住院UAP患者5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钙组(LMWHC)(治疗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观察两组以及LMWH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UAP疗效为91.6%,与对照组疗效70.0%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心电图改善86.1%,优于对照组70.0%(P<0.05);LMWH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好转。 结论LMWH通过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缓解UAP的临床症状;同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73例患者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7例给予硝酸甘油15mg加入250ml的0.9%氯化钠中每日静脉滴注,治疗组86例在对照组治疗上加用低分子肝素0.4ml行皮下注射。观察记录症状、体征、心电图等。结果:治疗组缓解心绞痛疗效显著,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善明显,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硝酸甘油联用能有效增加心肌血流、改善缺血,其安全有效、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Clexane)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期间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入院前24h内出现静息发作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5例(恶化劳累性心绞痛患者10例、初发劳累性心绞痛患者15例),入院后给予Clexane抗凝治疗5d,入院后即刻(开始抗凝治疗前)、48h、第5d、第14d(停止抗凝治疗后第9d)应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浆vWF含量的变化。正常对照组20例。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入院后各时刻血浆vWF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Clexane抗凝治疗后48h,血浆vWF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持续至第14d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增高的血浆vWF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低分子量肝素Clexane抗凝治疗可显著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急性期血浆vWF水平。  相似文献   

20.
封尊玉 《中国药房》2010,(28):2678-268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前列腺素E1合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3例,基本治疗+低分子肝素+前列腺素E1;B组43例,基本治疗+低分子肝素;C组42例,基本治疗+前列腺素E1。观察3组治疗后心绞痛缓解与缺血性ST-T恢复情况;前列腺素E1、低分子肝素副作用;3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情况。结果:A组与B、C组住院后7d内心绞痛缓解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A组与B、C组缺血性ST-T改变恢复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3组前列腺素E1致输注静脉不适、疼痛和药源性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A组23.26%、2.33%,B组未见副作用发生,C组为19.05%、4.76%;3组低分子肝素致注射部位瘀斑发生率A组为88.37%,B组未见副作用发生,C组为90.70%。3组治疗前后PT、APTT、FIB、D-二聚体情况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低分子肝素与前列腺素E1合用治疗效果优于单用低分子肝素或单用前列腺素E1治疗效果,且副作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