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智能白质高信号(WMH)分割算法,分析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WMH总体积和不同脑区WMH体积,并探讨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建立智能WMH分割算法,对CSVD患者头颅MRI显示的WMH分别进行智能WMH分割算法及人工勾画方法分析.采用Dice相似系数比较两种方案的一致性.采用神经心理量表多维度联合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质疏松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MMSE量表评分追踪观察95例脑梗死患者,其中认知障碍组27例,无认知障碍组68例。结果经Logistic回归发现白质疏松(OR=3.444.95%CI=[1.137-10.425])和脑梗死史(OR=3.254,95%CI=[1.180-8.975])是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病初期白质疏松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非白质疏松组,在发病1个月及3个月时的MMSE评分差值比较无显著差异,而在6个月及以后的评分中2组评分差值存在差异,白质疏松组的MMSE评分差值明显小于非白质疏松组,且白质疏松组MMSE评分下降。结论白质疏松和脑梗死史是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质疏松在脑梗死后会加重患者的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认知功能相关性,为脑卒中后抑郁认知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抑郁组(观察组)和非抑郁组(对照组),评估2组的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BI和AS评分分别为(60.52±8.09)和(16.26±2.83),对照组为(54.36±7.11)和19.58±3.4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向力、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延迟回忆和注意力分别为(4.30±1.02)、(3.19±0.97)、(3.41±0.86)和(4.12±1.01),均低于对照组(4.86±1.24)、(3.88±1.05)、(4.08±1.17)和(4.82±1.3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oCA和ADL评分分别为(20.98±8.46)和(51.36±6.17),对照组为(25.01±9.51)和(57.82±6.4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与认知功能均较低,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对于维持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合并白质病变(WML)患者危险因素和认知功能障碍特点。方法临床收集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77例,根据MRIT2加权像是否合并WML分为单纯AD组34例和阿尔茨海默病合并WML组43例,以78名年龄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认知正常老年人为对照组,分别进行MMSE、数字广度测验、词语延迟回忆测验、词语流畅性测验、积木测验和画钟测验。结果 (1)与对照组和单纯AD病组相比,AD合并WML组高血压病和房颤的比例明显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单纯AD组和AD合并WML组MMSE、数字广度测验、词语延迟回忆测验、词语流畅性测验、积木测验和画钟测验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3)与单纯AD组相比,AD合并WML组词语流畅性测验、积木测验和画钟测验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高血压病、糖尿病和房颤可能是AD合并WML的危险因素;WML可加重AD患者视空间和执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背景:在磁共振T2加权像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像中脑白质病变表现为白质高信号,目前对脑白质高信号体积、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仍存在争议。 目的:以头颅磁共振对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白质高信号进行定量和定性测定,分析高信号体积和部位与认知损害的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于2007-12/2008-09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完成。 对象:依据影像学诊断标准确定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53例,记录症状和体征,并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 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半自动1.5T MRI机对患者行头MRI扫描,定量测定脑白质高信号体积,并结合脑白质病变定性评分。 主要观察指标:分析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体积与评分的相关性,以及白质病变与认知损害的关系。 结果:脑白质高信号体积和评分高度相关(rs=0.989, P < 0.001),两者呈曲线关系。分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白质高信号体积、白质高信号总评分的变化可以分别解释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评分改变的10.5%和6.8%,前者较后者能更敏感地预测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评分变化。不同区域脑白质病变中,仅基底核区白质高信号评分与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评分有关(t=-2.126, P=0.039),其他各区域白质高信号评分均非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评分独立预测指标。 结论:脑白质高信号体积与评分均可应用于脑白质病变的测定,前者测定较脑白质高信号评分更敏感;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随着脑白质病变的增多,尤其是基底核区白质病变的增多而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白质疏松的磁共振波谱表现特点,以及白质疏松的磁共振波谱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识别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1例脑梗死伴白质疏松患者及21例非白质疏松者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测验(MMSE)、画钟试验测试、Fuld物体记忆测验(FOM)、快速词汇测验(RVR)及WAIS数字广度测验;同时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及双侧额叶白质的磁共振波谱(MRS)检查,测定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及胆碱(Cho)的浓度。分析白质疏松的MRS表现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重度脑白质疏松组Cho/Cr值明显高于无、轻及中度疏松组;Cho/Cr值与白质疏松程度呈正相关;左侧额叶白质NAA/Cr值与MMSE评分及画钟试验评分正相关;右侧Cho/Cr值与WAIS数字广度测验评分负相关。结论双侧额叶白质区MRS改变主要为Cho/Cr值升高,并且与白质疏松程度正相关。血管性认知障碍与双额叶白质区神经纤维损害不一定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老年癫痫患者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总负荷以及单个CSVD影像标志物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100例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神经心理学评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100例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神经心理学进行了评估,发现左半球损害及额颞大面积多发性病灶对认知功能影响较重,推测其可能与左半球为优势半球有关。研究提示注重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及恢复,对提高其生存质量,减少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白质高信号(WMH)与神经精神症状(NPSs)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3 月在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记忆门诊就诊的 97 例 AD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 NPSs。对患者的头部进行 3T MRI 扫描后,采用 UBO-Detctor 软件提取患者各脑区 WMH 体积。采用偏相关分析 AD 患者各脑区 WMH 体积与 MMSE、ADL、NPI 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97 例 AD 患者的 MMSE 评分为 11.0(5.5,19.0)分,ADL 评分为 38.0(26.0,54.0)分,NPI 评分为16.0(3.0,34.0)分。AD 患者的 MMSE 评分与全脑、脑室周围、左侧颞叶、右侧颞叶 WMH 体积呈负相关(r=-0.240、-0.239、-0.332、-0.208;P< 0.05);ADL 评分与左侧颞叶、右侧颞叶 WMH 体积呈正相关(r=0.352、0.257;P< 0.05);NPI 评分与左侧颞叶 WMH 体积呈正相关(r=0.373,P< 0.05)。NPI 的 12 项症状中,AD 患者妄想与左侧枕叶 WMH 体积呈正相关(r=0.214,P< 0.05);幻觉、激越 / 攻击性与左侧颞叶、顶叶WMH 体积呈正相关(r=0.354、0.212、0.460、0.254;P< 0.05);焦虑、情感高涨 / 欣快、睡眠 / 夜间行为、食欲 / 进食障碍与左侧颞叶 WMH 体积呈正相关(r=0.222、0.422、0.295、0.222;P< 0.05)。结论 脑白质的损伤程度与 AD 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 NPSs 存在相关性,不同脑区的白质损伤与不同的NPSs 相关,预防脑白质的损伤或能改善 AD 患者的 NPSs。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大理学院附属医院及大理州人民医院神经内、外科确诊为小脑卒中(小脑梗死和小脑出血)的53例住院患者为实验组;选择与实验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自愿者22例为对照组。采用简明智能状态量表(MMSE)、听觉词语记忆测验(AVMT)、复杂图形测验(CFT)、Stroop色词测验(SCWT)、连线测验(TMT)、符号数字转换测验(SDMT)、词语流畅性测验(VFT)、Boston命名测验(BNT)8项神经心理学测试量表评价研究对象认知水平。结果实验组认知障碍的比例高达64.2%,最低32.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认知障碍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脑血管病者认知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证实小脑参与高级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额叶白质病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科住院诊断为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1例,根据额叶白质病变程度,将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轻度(67例)和重度(54例)脑白质病变组。同时选择同年龄段60例健康、无认知障碍者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为右利手,且母语均为中文。对三组受试者进行神经心理量表测定,评估其认知功能、记忆功能及执行功能,并对额叶白质病变的程度与认知功能进行非参数等级相关分析。结果与轻度脑白质病变组和对照组相比,重度脑白质病变组的MMSE评分、AVLT评分、ROCF评分及Stroop评分明显降低,P值均0.05。患者MMSE评分与脑白质病变损害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933,P=0.013),即脑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认知障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额叶的脑白质主要累及认知功能、记忆功能及执行功能,且脑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认知障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血浆NSE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02-2014-06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56例(治疗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40~82岁,平均(70.5±1.4)岁;RL A认知功能为Ⅱ级6例,Ⅲ级16例,Ⅳ级18例,Ⅴ级16例。选取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1~78岁,平均(68.3±1.4)岁。结果治疗组RLA认知功能分级为Ⅱ级、Ⅲ级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RLA认知功能分级Ⅲ级、Ⅳ级及Ⅴ级 NSE水平与Ⅱ级比较有差异, RLA认知功能分级Ⅲ级与Ⅳ级及Ⅴ级NSE水平比较有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血浆NSE水平与认知功能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0年2月-2022年6月收治入本院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34例无脑部疾病或创伤者作为对照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3个月与3年后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全脑体积(Total brain volume,TBV)及海马体积(Hippocampus volume,HV)。结果 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高血压病的比例、Ⅱ型糖尿病的比例、发生房颤的比例、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以及HV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认知功能受损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的比例、CCI,MMSE,TBV以及HV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基础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3年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房颤的比例、MMSE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 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认知功能受损组年龄、高血压病的比例、CCI,MMSE评分以及TBV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基础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3个月~3年观察组TBV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认知功能受损组TBV变化均显著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BV,HV变化分别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449,P<0.05)。结论 与对照组比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表现更为严重的神经变性;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BV,HV变化与其认知功能呈正相关,并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后期出现更加严重的脑萎缩。  相似文献   

15.
16.
<正>脑卒中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1]。卒中事件的发生使得认知功能障碍包括痴呆提前10年发生[2],因此对脑卒中患者早期认知功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QEEG)是一项无创、可量化并可实时监测的评估手段,既往研究表明其相关参数可用于阿尔茨海默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所致认知障碍的评估[3-4],而对于脑卒中所致认知功能的研究较少。目前QEEG对于脑卒中的评估多集中于脑卒中的预后,包括近、远期的神经功能恢复评估、脑卒中后癫痫预测等,  相似文献   

17.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1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组(n=56例)和对照组(n=58例)。康复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仅给于常规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ADL)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早期综合康复组较对照组患者功能改善明显:(1)两组患者1个月的ADL、ESS及MMSE评分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两组患者3个月后ADL、ESS及MMSE评分间差别仍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人工组(30例)及计算机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内科治疗及肢体康复训练,人工组增加入工认知功能训练,计算机组增加基于认知能力评定与康复系统(CAARS)的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训练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群中的基线白质高信号(WMH)与认知损害风险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上海市静安寺社区179例≥55岁老年人群进行临床检查、病史询问、认知功能测评和头颅MRI检查,应用年龄相关白质变化(ARWMC)视觉量表评估WMH的严重程度.分析比较不同WMH亚组的长期随访认知损害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179例受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一般药物治疗外同时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对照组只进行一般药物治疗.3个月后进行MMSE、MOCA、LOTCA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组MMSE、MOCA、LOTCA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