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Li L  Wang T  Xu ZL  Yu Y  Chen W  Chen F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3):1633-1637
目的 探讨五味子乙素(SchB)对转染多药耐药1基因(MDR1)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多药耐药逆转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人MDR1基因导入MCF-7细胞,形成耐药细胞株MCF-7/MDR1;用该细胞株为模型评价SchB的体外逆转多药耐药作用,用MTT法进行化疗药物单独或与SchB联合作用时对耐药细胞的IC50比较,计算逆转倍数。结果 转染细胞MCF-7/MDR表现为P糖蛋白高表达,对阿霉素、长春新碱、紫杉醇、高三尖杉酯的抗药性均增加;SchB(25μmol/L)显著减少阿霉素、长春新碱、紫杉醇和高三尖杉酯对MCF-7/MDR细胞的IC50,逆转倍数达6.03-23.94倍;SchB(25μmol/L)使MCF-7/MDR细胞对若丹明123的胞内积聚增加约5倍。效果与维拉帕米10μmol/L浓度时相当;但SchB(25μmol/L)不影响MCF-7/MDR细胞的P-糖蛋白表达。结论 SchB能有效逆转转染MDR1的MCF-7细胞的多药耐药,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P-糖蛋白的药物外排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2.
秦维超  张有顺  周新  胡礼仪 《医学争鸣》2007,28(18):1639-1642
目的:重组构建抑制多药耐药MDR1基因表达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研究其对肝癌耐药细胞MDR1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对P-糖蛋白(P-gp)表达和功能的抑制作用.方法:根据MDR1基因序列,设计两段21个碱基的MDR1特异性靶序列作为shRNA目标序列(sh-MDR1-1,sh-MDR1-2),重组构建psh-MDR1表达质粒.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肝癌耐药细胞SMMC-7721/R,用MTT法测定细胞对化疗药物阿霉素(ADM)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表面P-糖蛋白(P-gp)表达和细胞内Rhdaming123(Rh123)的潴留.结果:PCR和DNA测序证实了psh-MDR1-1和psh-MDR1-2重组质粒的成功构建,均能有效地抑制细胞P-gp表达;转染细胞后均能够一定程度地恢复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ADM敏感性,P-g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内的Rh123稳态积累量均明显增高;第1条序列更能有效的抑制MDR1基因表达.结论:体外完成shRNA RNAi载体的构建,能有效地逆转肝癌耐药细胞MDR1基因过度表达,抑制P-gp介导的多药耐药.从DNA载体产生的shRNA在肝癌耐药细胞内能诱导RNAi,能够序列特异性地抑制MDR1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对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IM)K562/MDR1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分别检测IM对K562和K562/MDR1细胞的药敏性,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IM对K562/MDR1的耐药倍数;检测ATO对K562/MDR1细胞的药敏性,计算IC50;将非细胞毒作用浓度的ATO与IM联合应用于K562/MDR1,计算此时IM的IC50以及ATO应用后的逆转倍数。应用流式细胞术比较IM单用以及与非细胞毒作用浓度的ATO联合应用后,对K562/MDR1凋亡率的影响,分析ATO对IM敏感性的影响。结果IM存在对K562/MDR1耐药的现象,与亲本K562细胞比较,其耐药倍数为2.51,采用非细胞毒作用的ATO对IM的逆转倍数为1.86,并可提高IM对K562/MDR1的凋亡率。结论IM存在对K562/MDR1的耐药现象,ATO可有效逆转IM耐药,并可增强IM对K562/MDR1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基因1(MDR1)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胶质瘤耐药细胞系C6/adr中MDR1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胶质瘤细胞株C6/adr作为胶质瘤体外耐药模型,针对MDR1基因mRNA的AUG起始区-9~ 6序列合成反义和相应的正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均经硫代磷酸化修饰.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MDR1-AS)序列为5'-CTCCATCACCACCTC-3',正义寡聚脱氧核苷酸(MDR1-S)序列为5'-GAGGTGGTGATGGAG-3'.在脂质体介导下MDR1-AS、MDR1-S转染C6/adr细胞,48 h后利用形态学观察和噻唑蓝快速比色法检测MDR1-AS的细胞毒性作用;半定量RT-PCR检测MDR1-AS处理前后的MDR1 mRNA的差异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P糖蛋白(P-gp)的阳性细胞率.结果MDR1-AS对C6/adr细胞无毒性作用;MDR1-AS处理后MDR1 mRNA的差异表达由处理前的106%降至30.44%;P-gp阳性表达率亦由处理前的100%降至32.77%.结论MDR1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可有效抑制MDR1mRNA及P-gp的表达,从而为基因治疗耐药胶质瘤提供了实验依据,有望开发成为逆转胶质瘤耐药的反义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伊马替尼(IM)耐药细胞株SUP-B15/RI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RT-PCR技术检测敏感细胞株SUP-B15和IM耐药细胞株SUP-B15/RI MDR1mRNA表达,改良MTT法测定IM、柔红霉素(DNR)、长春新碱(VCR)、依托泊甙(VP-16)单药及联合维拉帕米作用于SUP-B15细胞和SUP-B15/RI细胞72h后增殖活性的改变,计算抑制率为50%时的药物浓度(IC50),DNR药物外排实验检测MDR1表达产物P-gp功能。结果 MDR1基因在SUP-B15/RI中的表达是敏感细胞SUP-B15的(2.02±0.04)倍(P<0.05)。IM、DNR、VCR、VP-16单药作用于SUP-B15/RI细胞的IC50值较SUP-B15细胞增高(P<0.05),相对耐药倍数(RF)分别为(20.52±2.34)、(10.33±1.88)、(9.78±1.27)、(3.84±0.69)倍。IM、DNR、VCR、VP-16与维拉帕米联合作用于SUP-B15/RI细胞后IC50值较单药时降低(P<0.05),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1.44±0.43)、(3.20±0.17)、(1.44±0.12)、(1.33±0.14)。P-gp蛋白功能在SUP-B15/RI细胞强于SUP-B15细胞,DNR泵出率分别为10.27%、3.43%。结论 MDR1基因在SUP-B15/RI细胞中表达增加,其表达产物P-gp功能增强,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可以部分逆转IM耐药。说明MDR1参与SUP-B15/RI细胞IM耐药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MDR1/MRP反义寡核苷酸逆转胃癌细胞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DR1/MRP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ooxynucleotide,ASODN)片段逆转人胃腺癌耐药细胞SGC7901/ADM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的作用.方法:经MDR1或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resistance-asscociated protein,MRP)ASODN分别或联合转染SGC7901/ADM细胞后,采用RT-PCR法检测MDR1mRNA和MRP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SGC7901/ADM细胞内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MRP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瘤细胞内Rh123的潴留状况,MTT法检测瘤细胞对阿霉素、卡铂等抗癌药的敏感性.结果:SGC7901/ADM细胞经ASODN转染12h后,MDR1和MRP mRNA的表达均降低,转染24h后下降最明显,48h后恢复至转染前水平.经转染ASODN48h后,SGC7901/ADM细胞P-gp、MRP的表达显著下降,瘤细胞内Rh123的潴留量显著高于转染前,且联合转染MDR1和MRP ASODN后瘤细胞内Rh123的潴留量显著高于单纯转染组.SGC7901/ADM细胞在联合转染MDR1和MRP ASODN后对阿霉素、卡铂等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单纯转染ASODN.结论:分别转染MDR1或MRP ASODN可部分逆转人胃腺癌耐药细胞SGC7901/ADM多药耐药,而联合转染2种ASODN则可显著提高瘤细胞耐药逆转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靶向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GCS)对乳腺癌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GCS反义寡核苷酸(GCSASODN)转染人耐药乳腺癌细胞MCF-7/AdrR,RT-PCR检测细胞GCS和多药耐药基因1(MDR1)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GCS蛋白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Caspase-3活性测定法检测Caspase-3活性改变。结果:GCSASODN转染人耐药乳腺癌细胞MCF-7/AdrR后,GCS和MDR1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3、0.7,GCS蛋白和P-g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3%、33%,GCS和MDR1的mRNA和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转染后细胞周期改变不明显,但细胞凋亡增加为13.7±4.1,Caspase-3活性升高为0.0725±0.0003,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靶向GCS通过直接抑制GCS活性,并间接下调MDR1mRNA和蛋白表达,激活Caspase-3活性,诱导耐药细胞凋亡增加,有效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赤芍总苷(TPG)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多药耐药性(MDR)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不同剂量TPG(25 mg/L、50 mg/L和100 mg/L)处理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瘤A375细胞,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药物对各组细胞的抑制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1)、生存素(Survivin)、拓扑异构酶Ⅱ同工酶(TOP2α)、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mRNA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MDR1、Survivin、TOP2α、MR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PG对人黑色素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TPG组较对照组细胞MDR1、Survivin、TOP2α、MRP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PG可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生长,通过调节多药耐药因子的表达逆转MDR。  相似文献   

9.
急性白血病 (AL)患者的多药耐药性 (Mul tidrugeresistance,MDR)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白血病MDR指白血病细胞接触一种抗癌药物后产生的对多种结构和功能迥异的抗癌药物的耐受性[1] 。其产生是多因素、多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认为MDR产生的机制主要有 (1 )膜糖蛋白介导的药物外排机制 (如P -gp) ,(2 )MDR的酶介导机制 ,(3 )凋亡调控基因介导的机制 ,(4 )其它如细胞膜改变 ,细胞激素受体量和亲和力的改变等均与MDR产生有关。其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编码的P-糖蛋白 (P -gp)高表达是耐药的主要机制。白血病细胞MDR现象就是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方式建立的人骨肉瘤 U2OS 细胞阿霉素耐药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大剂量间隙作用、浓度梯度递增间隙作用建立 U2OS 阿霉素耐药株 U2OS/ADM1,U2OS/ADM2,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 法测定其耐药指数、药物敏感性,绘制生长曲线计算倍增时间;罗丹明外排实验检测 P-糖蛋白(P-gp)泵功能;RT-PCR 检测多药耐药基因1(MDR1)mRNA、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mR-NA 的表达.结果 U2OS/ADM1,U2OS/ADM2的耐药指数分别为79.63和91.06,对紫杉醇、顺铂有交叉耐药;细胞倍增时间延长(P <0.01);耐药株细胞线粒体丰富,粗面内质网及游离核糖体增多;细胞内罗丹明蓄积量低于亲本细胞(P <0.01),两种耐药株之间无明显差异(P >0.05);MDR1mRNA,MRP1mRNA 表达均高于亲本细胞(P <0.05),MDR1mRNA 表达两种耐药株间无明显差异(P >0.05),U2OS/ADM1的 MRP1mRNA 表达低于U2OS /ADM2(P <0.05).结论两种耐药株均可产生 MDR,耐药机制可能与 MDR1,MRP1过表达有关;不同建立方式存在一定差异,浓度梯度递增间隙作用方式更容易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RNA干扰技术逆转人类肝癌细胞系/阿霉素(human hepatocellular liver carcinoma cell line/adriamycin,HepG2/ADM)细胞中多耐药基因,探讨该基因能否有效地抑制多耐药基因(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MDR1)及其编码的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并检测对HepG2/ADM耐药表型的逆转效果.方法 采用药物大剂量冲击法建立HepG2/ADM耐药模型,构建靶向MDR1的小干扰RNA表达载体,并转染到HepG2/ADM细胞中,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基因转染前后MDR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P-gp蛋白表达的变化,用噻唑蓝法检测各组细胞对阿霉素、顺铂、长春新碱和氟尿嘧啶等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HepG2/ADM细胞系不仅对阿霉素耐药,而且对其他化疗药也有抗性,呈现多药耐药特性;重组质粒鉴定结果表明针对MDR1的小干扰RNA表达载体成功构建;与对照组比较,转入细胞后MDR1 mRNA水平明显下降,P-gp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转入细胞后HepG2/ADM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明显提高,部分逆转其耐药性.结论 靶向MDR1的小干扰RNA可显著抑制HepG2/ADM细胞中MDR1基因和P-gp蛋白的表达,逆转P-gp介导的HepG2/ADM细胞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陈龙  左国庆 《重庆医学》2008,37(14):1606-1608
肿瘤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后,同时对未接触过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化疗药物具有交叉耐药性.MDR具有两种表型:一种是首次使用化疗药物就产生耐药,称为原发性耐药(primary.resistance);另一种则是在化疗过程中产生耐药,称为继发性耐药(secondary resistance).MDR是目前肿瘤细胞免受化疗药物攻击的最重要的细胞防御机制,研究MDR的发生机制有利于逆转MDR,从而提高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探讨转染醛脱氢酶基因 (ALDH1)和多药耐药基因 (MDR1)的人脐血CD34 细胞能否同吮增强对活性环磷酰胺 ( 4 HC)和P gp转运泵靶药的抗性。方法 构建了同时含ALDH1和MDR1双耐药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G1Na ALDH1 IRES MDR1,经LipofectAMINE介导转染GP E86和PA317包装细胞 ,采用含长春新碱 (VCR)和 4 HC的培养基克隆选择后 ,收集重组病毒上清于单向型与双嗜型包装细胞行乒乓交互感染 ,获得PA317重组病毒生产细胞 (最高滴度达 5 6× 10 5CFU ml) ,将含ALDH1和MDR1耐药基因重组病毒上清在细胞生长因子刺激下重复感染人脐血CD34 细胞。结果 经PCR ,RT PCR ,Southernblot,Northernblot,FACS和MTT方法检测显示外源ALDH1与MDR1基因已经整合入转染靶细胞中基因组并获得有效表达 ,同时传递不同的耐药表型。经耐药基因修饰的脐血CD34 细胞对 4 HC和P gp转运泵靶药同时产生抗性 ,其IC50值分别比未转染细胞高 4倍 ( 4 HC) ,5 5倍 (柔红霉素 DNR)和 7 2倍 (VCR)。结论 双功能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两种不同耐药基因转染人脐血CD34 细胞能增强联合化疗抗性 ,本基因转移系统的建立为开展肿瘤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喻召才  丁杰  毕锋  肖冰  樊代明 《医学争鸣》1999,20(4):358-359
0 引言 肿瘤多药耐药(MDR)是目前临床化疗的主要障碍和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1]. MDR相关蛋白(MRP)是1992年Cole等[2]在耐阿霉素的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69AR中发现的一种新的肿瘤耐药相关分子,经研究证实,这种蛋白参与体内多种肿瘤耐药的发生,在某些肿瘤组织如胃癌,食管癌和乳腺癌等中呈强阳性表达. 为进一步探讨mrp在人类肿瘤MDR中发生的意义及反义mrp逆转耐药的可能性,我们构建了反义mrp真核表达载体,以了解用其转染耐药细胞后降低细胞MRP的表达对MDR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人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肝脏特异性真核表达栽体,转染HepG2细胞,建立多药耐药肝癌模型.方法:将小鼠清蛋白启动子序列(pALB)克隆到已成功构建的MDR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MDR1中,替换其中的CMV启动子序列,构建MDR1肝脏特异性真核表达载体pcDNA-ALBMDR1,利用KeyGenTransⅢ阳离子转染试剂转染HepG2细胞,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MDR1基因的细胞,并用RT-PCR方法检测MDR1基因的表达,通过测定细胞对阿霉素的耐受性以及阿霉素与多药耐药逆转剂维拉帕米联合用药情况确定MDR1基因在肝脏细胞中的功能.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证明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pcDNA-ALBMDR1序列正确.RT-PCR分析以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该表达载体已在HepG2细胞中有效转录并稳定表达.MTT药敏实验结果显示:转染pcDNA-ALBMDR1质粒的HepG2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有显著提高,同时维拉帕米能够显著提高转染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结论: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MDR1并具有多药耐药特性的肝癌细胞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将有助于多药耐药逆转剂的筛选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MDR1)基因沉默对大肠癌耐药细胞系LoVo/5-Fu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  构建靶向MDR1的短发夹RNA(EASY-shRNA-MDR1)干扰质粒转染LoVo/5 Fu,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在mRNA水平检测抑制效果,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对5-Fu的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未转染组相比,EASY-shRNA-MDR1组细胞MDR1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细胞对5-Fu的IC50及RI显著降低(P<0.05),敏感性的相对逆转率为74.7%;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EASY-shRNA-MDR1可有效抑制大肠癌耐药细胞中MDR1的表达,进而降低了大肠癌耐药株对5-Fu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耐药和转移中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和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作用。方法 :以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株SW1736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荧光激活分选技术从SW1736细胞株中分选出具有干细胞特性的侧群(side population,SP)细胞。用阿霉素诱导非侧群(non-SP)细胞耐药。在SP、nonSP及non-SP耐药细胞中,采用体外克隆形成试验检测克隆形成能力;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阿霉素对增殖的影响;realtime PCR比较干细胞标志nestin、ABCG2,肿瘤耐药基因MDR1,EMT标记物E-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slug、N-cadherin表达情况。结果:SW1736细胞中存在0.8%左右的SP细胞,SP细胞克隆形成率明显高于non-SP细胞。non-SP耐药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明显高于non-SP细胞,且non-SP耐药细胞流式分选不能获得SP细胞,只能得到non-SP细胞。real-time PCR结果显示,SP较non-SP细胞高表达nestin、ABCG2、MDR1、N-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及slug;non-SP耐药细胞较non-SP细胞MDR1、slug表达上调;均未检出E-cadherin。结论 :阿霉素诱导耐药不能将非肿瘤干细胞(non-SP细胞)转化为获得性肿瘤干细胞(SP细胞),但可导致EMT的异常激活。SP细胞可能是肿瘤耐药、复发、转移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DR1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ooxynucleotide,ASODN)片段逆转人胃腺癌耐药细胞SGC7901/ADM耐药的可行性。方法经MDR1 ASODN转染SGC7901/ADM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瘤细胞对阿霉素抗癌药的敏感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细胞内Rh123的潴留状况;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MDR1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SGC7901/ADM细胞经MDR1 ASODN转染48小时后,对阿霉素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强,细胞对阿霉素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由转染前的16.82μg/ml降至2.66μg/ml;与未经转染的SGC7901/ADM相比,ASODN/LF转染后出现明显的细胞周期阻滞,大量细胞被阻滞于S期;瘤细胞内RH123的潴留量显著高于转染前;瘤细胞内P-gp、MRP的表达显著下降。结论转染MDR1 ASODN可部分逆转人胃腺癌耐药细胞SGC7901/ADM耐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肝癌多药耐药 (MDR)机制。 方法 采用阿霉素 丝裂霉素通过药物间断 /持续接触诱导法诱导 SMMC 772 1细胞株建立一组多重人肝癌 MDR细胞模型 SMMC 772 1/ M细胞亚系。 结果 多重人肝癌MDR亚系 SMMC 772 1/ M的耐药涉及 mdr1 、MRP、L RP、Topo α和 GSTP1 基因。 结论  SMMC 772 1/ M亚株是目前肝癌 MDR研究的较适合的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系,研究其耐药特性及机制。 方法:应用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采用阿霉素(ADM)大剂量间歇诱导法,建立多药耐药细胞系BEL-7402/ADM。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用MTT法检测该耐药细胞株对多种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该耐药细胞表面多药耐药基因(MDR)的表达产物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及谷胱甘肽硫转移系统(GSH/GST)的表达情况,应用RT-PCR检测MDR、MRP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BEL-7402/ADM对多种抗癌药物产生耐药,对ADM的耐药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提高了17.31倍。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65.5±5.8)%的BEL-7402/ADM细胞表面P-gp 表达阳性,而对照细胞BEL-7402表达仅为(31.3±4.3)%;(32.4±3.5)%的BEL-7402/ADM细胞表面MRP表达阳性,而对照细胞BEL-7402表达仅为(23.4±3.1)%,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BEL-7402/ADM和BEL-7402细胞的GSH/GST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RT-PCR检测发现BEL-7402/ADM中MDR及MRP mRNA高表达。 结论:BEL-7402/ADM具有明确的多药耐药性,其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及MRP mRNA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