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酒保肝口服液对小鼠酒精中毒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解酒保肝口服液对小鼠醉酒实验,血清乙醇浓度和肝、胃组织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生理盐水和将葛根,甘草等中药用水煎煮制成解酒保肝口服液灌服于小鼠后30min,灌服白酒,记录小鼠翻正反射消失(醉酒)至恢复(醒酒)所需时间(min),及24h内小鼠的死亡只数,另以相同操作连续6d后眼眶取血并处死动物,立即取出肝脏和胃,分别用生化比色法测定血肖乙醇浓度和肝、胃组织乙醇脱氢酶活性。结果:在醉酒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服用解酒保肝口服液组小鼠从饮酒到翻正反射消失(醉酒)的时间明显延长(P<0.01),醒酒时间明显缩短,且小鼠的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血清乙醇含量明显降低,肝脏ADH高于对照组, 结论:解酒保肝口服液具有解酒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测醒酒浓缩液对醉酒小鼠防醉和解酒作用。方法采用醉酒模型并测试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及恢复时间(min),气相色谱检测血中乙醇含量。结果(1)30mL/kg、40mL/kg醒酒浓缩液对醉酒小鼠具有明显防醉和解酒作用(P<0.05~0.01);(2)醉酒前给小鼠ig醒酒浓缩液,中、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酒后40~120min内血液中乙醇含量(P<0.05~0.01)。结论本品具有较好预防醉酒和解酒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降低血中乙醇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测醒酒浓缩液对醉酒小鼠防醉和解酒作用.方法采用醉酒模型并测试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及恢复时间(min),气相色谱检测血中乙醇含量.结果 (1)30mL/kg、40mL/kg醒酒浓缩液对醉酒小鼠具有明显防醉和解酒作用(P<0.05~0.01);(2)醉酒前给小鼠ig醒酒浓缩液,中、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酒后40~120min内血液中乙醇含量(P<0.05~0.01).结论本品具有较好预防醉酒和解酒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降低血中乙醇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乙酰半胱氨酸对小鼠酒精中毒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5 %N—乙酰—L—半胱氨酸 (NAC)口服液对小鼠醉酒后血清乙醇浓度和肝、胃组织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生理盐水或5 %NAC口服液灌服小鼠30min后 ,再灌服白酒 ,记录小鼠翻正反射消失 (醉酒 )至恢复 (醒酒 )所需时间及24h内小鼠的死亡只数 ;另对小鼠以相同灌服方法连续6d灌服后眼眶取血并处死小鼠 ,立即取出其肝脏和胃 ,分别用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乙醇浓度和肝、胃组织乙醇脱氢酶活性。结果 :在醉酒实验中 ,与对照组比较 ,服用5 %NAC口服液组小鼠从饮酒到醉酒的时间明显延长 (P<0 01) ,醒酒时间明显缩短 ,且小鼠的死亡率明显降低 (P<0 05) ;服用5 %NAC口服液组小鼠血清乙醇浓度明显低于单纯服用白酒的小鼠 (P<0 01)。结论 :5 %NAC口服液具有解酒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洁  周瑢  潘晓薇  陆一鸣  陶红 《药学实践杂志》2017,35(5):398-401,410
目的 探讨中药葛根、葛花、枳椇子混合物对小鼠急性酒精中毒的醒酒效果。方法 采用酒精灌胃法建立小鼠急性酒精中毒模型,观察混合物不同配比对小鼠的醒酒效果,选择最佳配比;按最佳配比将小鼠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通过测定小鼠的耐受时间、醉酒时间、血液中的乙醇浓度和肝中乙醇脱氢酶的活性观察葛根、葛花、枳椇子混合物的醒酒效果。结果 葛根、葛花、枳椇子混合物能够增加小鼠对酒精的耐受时间,同时缩短小鼠的醉酒时间,降低血液中的乙醇浓度,提高肝中乙醇脱氢酶的活性。结论 葛根、葛花、枳椇子混合物对小鼠急性酒精中毒具有醒酒作用。  相似文献   

6.
酸奶番茄汁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解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酸奶番茄汁的解酒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测定服用酸奶番茄汁前后小鼠翻正反射消失和恢复时间、血清乙醇浓度及小鼠肝、胃细胞匀浆中乙醇脱氢酶的活力变化。结果:酸奶番茄汁可缩短翻正反射恢复时间.降低醉酒小鼠血清乙醇含量,提高肝、胃组织乙醇脱氢酶的活性,且比单用酸奶和番茄汁效果更好。结论:酸奶番茄汁对预防和治疗醉酒有较好的作用,其饥制与增强肝脏对乙醇的生物转化功能及降解乙醇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枳椇子解酒的活性提取部位。方法:根据极性不同将枳椇子分成超临界流体提取部位、氯仿提取部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正丁醇提取部位、水提取部位5部分。考察各种提取部位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的醉酒潜伏期、醉酒率、死亡率及小鼠给酒后血液乙醇浓度-时间曲线的影响。结果:枳椇子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可延长小鼠醉酒潜伏期,降低醉酒率及死亡率,显著降低小鼠给酒后0.5、1、1.5h的血液乙醇浓度(P<0.01),减少小鼠血液乙醇浓度-时间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其它提取部位未见显著作用。结论: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是枳椇子解酒的活性提取部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醒酒护肝VI服液的安全性并评价其抗醉、解酒作用。方法醒酒护肝口服液以最大浓度、最大给药剂量灌胃小鼠,观察24h内动物急性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并继续观察14d以评价其安全性,同时计算小鼠最大耐受剂量;建立小鼠酒精致醉模型,以自主活动数、翻正反应消失时间及恢复时间评价醒酒护肝口服液抗醉、解酒作用。结果醒酒护肝口服液小鼠最大给药剂量为350.0g/kg,在24h内未见实验动物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14d实验周期内,小鼠体质量呈进行性增长,肝功能指标未见异常;抗醉实验中,醒酒护肝口服液能显著降低致醉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延长醉酒时间并缩短醉睡时间:解酒实验中.醒酒护肝口服液提高醉酒时间、醉睡时间。结论醒酒护肝口服液临床剂量是合理安全的,对酒精致醉模型小鼠有抗醉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fucoidan isolatedfrom sea cucumber,SC-FUC)对小鼠急性酒精中毒的防治作用。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肝灵阳性对照组、SC-FUC低、高剂量组(50和100mg.kg-1.d-1),连续灌胃SC-FUC 4 d,于末次给药后1 h按体重灌胃乙醇体积分数为56%的白酒(15 ml.kg-1),分别记录醉酒和醒酒时间,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肝脏中乙醇脱氢酶(alcoholdehydrogenase,ADH)、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 SC-FUC能有效推迟小鼠的醉酒时间,缩短醒酒时间,明显降低小鼠血清ALT和AST活力(P<0.01),提高肝脏ADH、ALD和抗氧化酶GSH-Px和CAT活力,降低MDA含量,对SOD活力无明显影响。结论 SC-FUC能明显促进乙醇在小鼠肝脏中的代谢速度,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具有较好的防治醉酒和保护肝脏作用。  相似文献   

10.
解酒口服液防治小鼠急性酒精中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给小鼠灌胃二锅头白酒的方法,造成小鼠醉酒模型,以黄连解毒汤为对照组,观察解酒口服液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行为及全血乙醇含量的影响。结果提示,解酒口服液通过加速乙醇的代谢、促进乙醇的分解排泄,迅速降低血乙醇浓度而起到良好的解酒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枳椇子解酒活性提取部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枳犋子解酒的活性提取部位。方法:根据极性不同将枳犋子分成超临界流体提取部位、氯仿提取部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正丁醇提取部位、水提取部位5部分。考察各种提取部位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的醉酒潜伏期、醉酒率、死亡率及小鼠给酒后血液乙醇浓度一时间曲线的影响。结果:枳犋子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可延长小鼠醉酒潜伏期,降低醉酒率及死亡率,显著降低小鼠给酒后0.5、1、1.5h的血液乙醇浓度(P〈0.01),减少小鼠血液乙醇浓度一时间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其它提取部位未见显著作用。结论: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是枳犋子解酒的活性提取部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大籽獐牙菜乙醇提取物在解酒保肝方面的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探讨。方法采用纠正运动失调作用实验、解酒实验和预防醉酒实验,同时测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血清丙氨酸转换酶(ALT)和肝糖原的含量。结果大籽獐牙菜醇提取物可显著延长小鼠酒后在网停留时间;使给药组的翻正反射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给药后醉酒小鼠数较未给药组显著减少;可对抗乙醇对小鼠肝脏造成的损伤,使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下降,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对抗乙醇造成的低血糖。结论大籽獐牙菜提取物具有纠正运动失调、解酒以及预防酒醉作用,其对乙醇所致的肝损伤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护肝胶囊对人和小鼠体内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护肝胶囊对人和小鼠体内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阐述护肝胶囊对乙醇所致肝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服用护肝胶囊前后及饮酒后人血和小鼠肝细胞匀浆中乙醇脱氢酶的活力变化,以反映护肝胶囊提高酶活力,加速乙醇代谢的作用。结果 护肝胶囊可以显著提高体内乙醇脱氢酶的活力。结论 护肝胶囊可以通过提高酶活力,加速乙醇代谢,降低乙醇对肝脏的损害,从而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灵芝蒜颗粒(LZS)解酒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LZS高、中、低剂量组,各剂量组灌胃不同浓度LZS,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7d,最后一次灌胃后各组小鼠灌胃给予50%乙醇0.018ml/g BW,计算醉酒时间和睡眠时间;选取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给药组灌胃3.6 g/kg体质量LZS,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7d,最后一次灌胃后,各组大鼠灌胃给予50%乙醇0.014ml/g BW,分别于灌酒后30、120、180 min自尾部采血,采用气质联用色谱法检测小鼠血液中的乙醇浓度。结果:LZS可不同程度的延长小鼠醉酒时间,缩短睡眠时间,并降低醉酒大鼠全血乙醇含量。结论:LZS具有明显的解酒作用,其机制与减少乙醇的吸收\加速乙醇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醒酒护肝口服液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模型,监测血中乙醇浓度,以评价醒酒护肝口服液对乙醇清除速率的作用;建立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以血液生化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指数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价醒酒护肝口服液的护肝作用。结果醒酒护肝口服液组小鼠血中乙醇代谢速率加快,浓度降低;药物组均可降低肝损伤小鼠AST、ALT、肝损伤评分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醒酒护肝口服液组A1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醒酒护肝口服液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百香果提取物对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作用以及对酒精性肝损伤的护肝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联苯双酯)对照组(150 mg·kg-1),百香果乙酸乙酯提取物低(15 mg·kg-1)、中(30 mg·kg-1)、高剂量组(60 mg·kg-1),按照相应的剂量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1)1 h后,给予50%乙醇(6 g·kg-1),建立中毒模型。记录小鼠的醉酒时间与醒酒时间,并做统计学分析。(2)连续灌胃7 d,在末次给药后,除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每隔8小时50%乙醇灌胃(6 g·kg-1)1次,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在末次乙醇灌胃1 h后,取血,解剖取肝脏,利用试剂盒测定血清和肝匀浆的生化指标。并将肝脏组织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百香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酒精中毒的小鼠有解酒作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百香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以降低急性肝损伤体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增高肝匀浆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的活性及其含量,降低肝匀浆中丙二醇(MDA)、甘油三酯(TG)的含量。肝脏病理结果显示,百香果乙酸乙酯提取物有一定的护肝作用。结论:百香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乙醇中毒的小鼠有一定的解酒作用,并且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预防肝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解酒保肝剂对小鼠醉酒实验、血清乙醇浓度和肝组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 50只小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给药组小鼠给予解酒保肝剂灌胃,对照组给予双蒸馏水灌胃。记录小鼠翻正反射消失及恢复时间,取肝匀浆,检测肝脏丙二醛(MDA)含量,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血酒精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明显延长(P<0.01),翻正反射时间明显缩短(P<0.05),肝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酒精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解酒保肝剂具有良好的解酒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赶黄草对预防醉酒及解酒效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赶黄草的预防醉酒和解酒作用。方法通过五粮春造成小白鼠醉酒的模型,再分别按试验组给予一定剂量的赶黄草、郁金、生理盐水,观察其醒酒时间,翻正反射。结果赶黄草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和酒醒时间有显著性差异。而郁金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和酒醒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天然解酒制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酗酒和酒精中毒已经成为我国的公共卫生问题,开发有效的解酒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当前天然解酒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乙醇胃肠吸收和加速代谢以降低机体血醇浓度,解除醉酒状态。文章论述了开口箭、蛇菰、人参、葛花等多种天然解酒药物的解酒作用及药理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其活性成分的药效作用,并对此类天然药物在今后的研制方向上提出了浅见。  相似文献   

20.
解酒饮的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解酒饮的解酒作用.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胆维他对照组(25mg·g-1)和高低剂量解酒饮组(25,12.5g·kg-1).用自制30%白酒按14mL·kg-1灌胃造成小白鼠醉酒模型,分别在造模前后单次给药,观察小白鼠翻正反射消失的时间和小鼠酒醉持续时间.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解酒饮25g·kg-1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显著延长,酒醉持续时间显著缩短.而解酒饮12.5g·kg-1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按生药25g·kg-1给予解酒饮,对于小白鼠具有预防醉酒和醒酒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