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氧丙烷(C3F8)与硅油在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01例,均给予玻璃体手术治疗,分别应用C3F8填充(对照组50例)与硅油填充(观察组51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差异。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复位成功率分别为90.0%、92.2%,两组患者一次性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最小分辨角对数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BCVA)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组内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og MAR–BCVA数值均下降(P0.05),另外观察组Log MAR–BCV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3F8与硅油在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中的疗效均较显著,但是硅油填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利水达邪方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影响。方法将60例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利水达邪方(术后连续服用7天)。两组疗程均为21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PVR评分、视网膜电图、眼压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术后7天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3.3%、26.7%,术后30天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6.7%、60.0%,术后60天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7%、83.3%;组间各观察时点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内术后30天、术后60天与手术前比较,两组PVR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术后30天、术后60天比较,治疗组PV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组内术后60天与手术前比较,两组视网膜电图a波振幅、b波振幅增大(P0.05),a波潜伏期、b波潜伏期延长(P0.05);组间术后60天比较,a波振幅、a波潜伏期、b波振幅、b波潜伏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达邪方治疗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疗效满意,能抑制PVR的发展,有助于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利水方在局限性视网膜脱离激光治疗后应用的疗效。方法:不超过1个象限的局限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71例72眼,对视网膜脱离区作氩激光光凝2~3圈。激光治疗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予药物治疗,治疗组予自拟健脾利水方治疗2~3周,随诊1年观察两组视网膜下积液吸收情况。结果:对照组36例36眼中13眼治愈,15眼有效,8眼无效。治疗组35例36眼中22眼治愈,13眼有效,1眼无效。加用健脾利水方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下积液吸收时间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激光治疗局限性视网膜脱离是避免手术治疗安全、有效的方法,加予健脾利水方治疗可显著提高激光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在临床的开展,对于治疗一些其他方法难以治愈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但眼内硅油会导致多种并发症。2004年8月-2005年12月,本院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6例,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是常见致盲眼底病之一,以手术治疗为主。本院2004年2月—2006年2月收治52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及配合相应体位,术后均采用特殊体位1周以上,对促进视网膜复位起到积极作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5例,女17例;年龄17~72岁。严重眼外伤所致的牵引性视网膜脱离22例,增殖型糖尿病病变(PDR)16例,复发性视网膜脱离10例,后瓣翻转的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3例,伴视网膜僵硬的后极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例。手术方式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本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益气化瘀利水方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368例PCI术后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自拟中药益气化瘀利水方,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BNP的差异,评定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心衰改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83. 7%)优于对照组(61. 4%)(P 0. 05);观察组治疗后LVEF、LVEDD、LVESD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血清BNP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药益气化瘀利水方联合西药治疗PCI术后心力衰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自拟利水方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利水方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的效果。方法采用利水方对32例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视网膜下积液吸收、视力改善情况及对抗激素不良反应的效果。结果视网膜下积液明显吸收,视力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减少。结论视网膜脱离术后尤其是伴有视网膜下积液的患者,在常规运用激素等西药的同时加用行之有效的中药治疗可以在多方面对患者的病情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手段在提高视网膜脱离术后面向下体位患者的舒适度。方法:选择60例因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或硅油填充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中医综合护理手段进行干预。采用舒适度问卷调查表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于出院时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术后舒适度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手段可有效提高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面向下体位时的舒适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确保了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复方治疗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6例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复方治疗组(中药复方组,265例)、益脉康片对照组(益脉康组,263例)和常规疗法对照组(常规组,258例)。各组患者在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予常规抗炎、止血治疗,术后第2周始,中药复方组、益脉康组分别服用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复方、益脉康片,常规组不另服药。3组用药时间均为6周,观察3组患者术后1周(用药前)、术后7周及随访1年后的视力、视网膜电图变化和视网膜脱离复发情况。结果视力改善情况中药复方组优于益脉康组及常规组(P0.01)。各组用药后及随访1年后与用药前比较暗适应及明适应a、b波振幅升高(P0.01),中药复方组明适应a波、b波峰时缩短(P0.01)。用药后及随访1年后,中药复方组与益脉康组及常规组比较,暗适应及明适应a、b波振幅升高(P0.01),明适应a波峰时缩短(P0.01)。中药复方组视网膜脱离复发率较其他两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中药复方能够改善视网膜复位术后患者的视力,改善视网膜电图,从而改善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情志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64例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在社会活动、精神心理及生存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脱离术后给予患者情志护理能够较好的调整患者术后内脏气机功能,提高术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情志致病,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五苓汤加减辅助治疗对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吸收、视网膜复位和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就诊并行视网膜脱离术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视网膜脱离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五苓汤加减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吸收、视网膜复位以及视力恢复的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无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21例患者吸收时间≤4天(58.33%),对照组8例患者吸收时间≤4天(22.22%),观察组患者吸收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术前手动~0.6,术后0.02~0.9;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术前手动~0.5,术后0.02~0.5。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间的比较有差异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患者视网膜复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视网膜复位情况间的比较有差异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优于对照组(22.22%)。结论:临床应用五苓汤加减配合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有利于加快视网膜下积液吸收,缩短视网膜复位时间并加快患者视力恢复,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阶段性强化教育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填充术体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视网膜脱离患者填充术配合体位护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从住院至出院,根据手术的不同阶段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并及时做好体位指导;对照组从住院至出院,由管床护士随机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保持体位情况,术后舒适情况和术后1月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舒适状态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阶段性强化教育用于视网膜脱离填充术后患者配合体位护理中,可以使患者持续保持正确体位,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钱静燕 《世界中医药》2014,9(12):1609-1611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利水方治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4年在我院住院的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2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110)和治疗组(n=110)。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对症治疗,如利尿、护肝、降酶及抗病毒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健脾化瘀利水方治疗。以4周为1个疗程,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3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患者症状、肝功能改善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瘀利水方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视网膜脱离是眼科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主要靠手术治疗。视网膜下液的潴留,会使视网膜不能贴近脉络膜,使裂孔不能封闭,影响手术的效果。我们应用利水方治疗48例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液潴留的病人,治愈46例。结论:利水方能促进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液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方防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预防复发,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方预防复发.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妊娠率、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促卵泡生长激素、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方能有效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且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严氏温阳化瘀利水方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严氏温阳化瘀利水方,2组患者均以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6 min步行试验。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为72.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6 min步行试验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氏温阳化瘀利水方可以提高心力衰竭的疗效,能够降低NT-pro 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许静  李霞 《陕西中医》2023,(9):1202-1204+1219
目的:探究自拟化瘀利水方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治疗原发性卵巢癌伴癌性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原发性卵巢癌伴癌性腹水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仅给予HIPEC治疗,治疗组给予化瘀利水方联合HIPEC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腹水情况、临床症状、外周血CA125水平及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腹水量平均下降率明显更高,外周血CA125水平明显更低(P<0.05)。治疗组总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眩晕及心悸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化瘀利水方联合HIPEC治疗原发性卵巢癌伴癌性腹水患者能有效减少患者恶性腹水量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疗法不良反应少,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辅助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视网膜脱离术后证实存在视网膜下积液的109例(109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常规静滴抗感染药物,局部点复方托吡酰胺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舒)治疗。治疗组61例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1剂/d,水煎分服。2组均于术后第1天开始药物治疗,连续治疗10天,个别10天后视网膜下积液仍未吸收者继续药物治疗。2周后视网膜下积液未能全部吸收、视网膜复位不佳者二次手术治疗。结果:视网膜下积液吸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25%,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总体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80%,明显好于对照组(75.00%);结论:中药辅助治疗能促进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积液吸收,术后视力明显改善,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明目方对术后中晚期青光眼气阴两虚证患者视神经及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2月—2019年2月商洛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00例术后中晚期青光眼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明目方,2组均连续治疗12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硅油填充联合曲安奈德在复杂玻璃体切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0例、复杂眼外伤患者7例,行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观察患者术后的视力、眼压、前房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6月,患者视力提高35眼,术后前房反应在1周内明显,多为I~Ⅱ级反应,1只眼出现视网膜脱离复发,5只眼出现眼压升高,2只眼出现假性前房积脓,1只眼出现眼内炎。结论:玻璃体腔硅油填充联合注射曲安务德可减轻眼内炎症反应,抑制视网膜脱离的复发,用于复杂玻璃体切割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