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医务人员中开展巴林特小组对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和职业压力的影响作用。方法:本院此次研究纳入的对象是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就职于本院的60名对巴林特小组活动感兴趣且实施巴林特小组干预的医务人员作为试验组,并且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就职于本院的60名实施常规干预的精神科医护人员作为参照组,分析比较参照组与试验组对巴林特小组活动感兴趣的医务人员活动实践前、实践后3个月、实践后6个月满意度、职业倦怠情况。结果:数据显示,试验组对巴林特小组活动感兴趣的医务人员实践后3个月、实践后6个月满意度、职业倦怠情况对比参照组,P0.05,统计学有检验分析意义。结论:将巴林特小组应用在改善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中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模式在提高中医妇科护士自我效能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医院妇科在职护士90名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名。对照组实施常规中医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巴林特小组模式实施护理管理,两组均管理6个月。比较两组管理前后的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MBI-GS)评分、中医综合护理能力评分、中医护理质量评价量表评分、职业自我效能感测评问卷评分、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测评量表评分。结果:管理后,观察组的MBI-G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后,观察组的中医综合护理能力评分、中医护理质量评价量表评分、职业自我效能感测评问卷评分、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测评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巴林特小组模式用于妇科中医护理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中医护理管理质量,有助于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感,提高中医综合护理能力和职业自我效能感,让中医妇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龚艳 《江西中医药》2021,52(12):45-47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活动对中医护士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江西省肿瘤医院2021年1月—2021年6月中医科16名护士为观察对象,组建巴林特小组,每月进行1次巴林特小组培训活动,共6次.在活动前1天和活动结束后1天,使用杰弗逊共情量表中文版(JSE-HP)和医护沟通能力量表进行测定评价,比较实施研究前后护士在共情能力、沟通能力方面的差异.结果:16名中医护士在巴林特小组活动前共情能力总分为(80.81±7.28)分、沟通能力总分为(13.81±1.80)分,实施活动后共情能力总分为(102.44±8.516)分,沟通能力总分为(20.56±1.10)分,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巴林特小组活动能够改善和提高中医护士的共情能力和沟通水平,值得在医院日常工作和培训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巴林特小组结合人物“雕塑”在针灸临床课中的运用,以提高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方法 采取自愿参与原则选择针灸推拿专业学生10名,按照巴林特小组操作流程对临床案例进行讨论,讨论后,学生对案例中人物关系做出“雕塑”。结束后,应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于干预前后测评教学效果。结果 实施干预后,学生的共情能力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巴林特小组结合人物“雕塑”可有效改善医学生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提高医学生的共情能力。  相似文献   

5.
巴林特小组是1949年由匈牙利著名的精神分析家米歇尔·巴林特医生开创的一种工作模式,用以培训医生通过精神动力学的视角关注医患关系。因巴林特小组具有团体心理辅导的性质,目前已被广泛运用到临床医疗工作、医学教育、高校教育和社会工作等领域,用来改善人际关系、提高沟通效率。德育教育是医学高校教育中的重点,目前医学高校的德育方式及实效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分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分析巴林特小组在德育教育中运用的可行性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CU护理中实施巴林特小组管理的效果和意义,为提高ICU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ICU护理实施巴林特小组管理前后收治患者及参与护理的医护人员的相关资料,比较实施前后ICU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的变化。结果:ICU的科室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感染控制质量、病区安全质量等均明显好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巴林特小组管理模式是ICU干预不良护理事件和处理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且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频率电针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5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100 Hz组(25例,脱落1例)和2 Hz组(25例)。两组均在口服普瑞巴林基础上行针刺治疗。2/100 Hz组于夹脊穴和阿是穴行疏密波2/100 Hz电针治疗,2 Hz组在相同穴位处行连续波2 Hz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失眠严重指数量表和简明疼痛量表的评分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各项评分均降低(P<0.05)。2/100 Hz组治疗4周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和焦虑评分均低于2 Hz组(P<0.05)。结论 在口服普瑞巴林治疗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能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睡眠质量,且疏密波2/100 Hz的电针治疗在镇痛和改善焦虑情绪方面优于连续波2 Hz电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管理中建立并使用巴林特小组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医院收治的436名孕产妇为研究对象,2017年12月起产科护理建立并实施巴特林小组模式,将2017年1月~11月收治的218名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218名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孕产妇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MBI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P0.05),观察组孕产妇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巴林特小组模式,能够缓解护理人员的不良情绪,提升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在新护士护患沟通能力培养中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的研究样本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新护士24名,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研究,其中12名予以传统培训护患沟通能力的护士设定为对照组,而12名予以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培养护患沟通能力的护士设定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培训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护士,研究组护士护患沟通能力各项评分(计划和准备评分、信息收集、启动沟通、信息给予、对患者观点理解、完成沟通等)均得以显著提升,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相比较于对照组护士,研究组护士各项情绪智力评分(了解自身情绪、识别他人情绪、管理情绪等)也得以明显提升,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护士培训中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的应用可促进护患沟通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可促进新护士情绪智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活动对中医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共情能力及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医院在培的中医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20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国家中医规范化培训轮转大纲进行轮转,参加医院统一的培训。两组分别在培训前和培训后应用杰弗逊共情量表(the Jefferson Scale of EmPathy-Health Professionals,JES-HP)和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Set Elicit Give Understand End framework,SEGUE量表)进行评分,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初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共情能力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经过4个月的轮转学习,两组人群在共情能力各维度均有明显提升(P0.05),但观察组在各维度的提升均高于对照组(P0.05)。医患沟通方面,培训前两组人群在沟通启动、信息收集、理解患者、信息给予、结束问诊的分数统计方面与SEGUE量表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4个月后,两组人群在上述5个维度得分均有明显提升(P0.05);观察组在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巴林特小组对中医规培医师进行精神动力学干预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医师们的共情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抽取我院60例疼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卡马西平与普瑞巴林治疗,经过4周治疗后,根据VAS疼痛评分和HAMD抑制量表、HAMA焦虑量表评定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两组有差异(P0.05)。结论: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较好,而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抽取本院内外科临床一线护士108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MB I)、应对方式问卷(CQ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个人成就感评分与国外护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诸多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临床一线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较高,个人成就感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具有影响作用,应加强护理管理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基于鲶鱼效应的中医院妇科住院医师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10名妇科住院医师中,根据"鲶鱼"医师选拔标准选取6名妇科住院医师为"鲶鱼"医师,以鲶鱼效应为基础对"鲶鱼"医师进行管理。以2017年7月为时间点,根据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职业倦怠感量表和Mini-CEX量表,对鲶鱼效应在中医院妇科住院医师的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基于鲶鱼效应对中医院妇科住院医师进行管理后,医师一般自我效能得分和Mini-CEX各项评分显著提升(P0.05)。医师职业倦怠感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实施前,无倦怠感人数占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基于鲶鱼效应对中医院妇科住院医师开展管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活血散风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伴原发性高血压对患者血压负荷、神经功能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5月-2020年5月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针灸理疗科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卒中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降压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散风针刺法"进行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6周.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6周后的血压负荷、血液流变学、脂代谢指标水平及治疗前、治疗3、6周后的神经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周后,2组收缩压(SBP)负荷、舒张压(DBP)负荷、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6周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活血散风针刺法"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负荷及血液流变学,并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脂代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西药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马尾神经损害亚急性期合并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2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普瑞巴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在治疗1周以及2周后疼痛(VAS评分以及LANSS评分)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2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使用普瑞巴林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基础上联合加味身痛逐瘀汤可以明显减少普瑞巴林的临床用量,从而达到临床较好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随身灸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对隔离休养期新冠肺炎一线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感和身心健康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名处于隔离休养期新冠肺炎一线医务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隔离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随身灸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分别在干预前、干预2周后比较2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量表(MBI)、症状自评量表(SCL-90)、疲劳评定量表(FAI)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的得分情况.结果:2组MBI、SCL-90、FAI和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MBI、SCL-90、FAI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随身灸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可降低隔离休养期新冠肺炎一线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感,缓解疲劳,减轻焦虑,改善睡眠,促进医务人员身心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贾泽坤  朋源凤  周婷  燕练钢  江娜  李静  曹奕 《中国中医急症》2021,(7):1192-1194,1203
目的 观察芒针透刺督脉治疗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PS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CPSP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针刺组、药物组各30例.针刺组给予芒针透刺督脉穴位针刺治疗,每周6次,药物组予以普瑞巴林口服,每次75 mg,每日1次,均治疗4周.疗程前后对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进Fugl-Meyer感觉、运动障碍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基于"脑肾相关"理论下针刺配合认知康复训练对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PS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认知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脑肾相关"理论下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及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的评分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4周、治疗8周后两组MoCA评分、MBI评分及FM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Mo CA评分及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脑肾相关"理论下的针刺疗法配合认知康复训练能改善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杭州市在职公职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选择对杭州市958人在职公职人员进行研究调查,应用职工个人资料表、职业倦怠通用版量表(MBI-GS)中文版对其进行调研。结果:在职公职人员职业倦怠总分为(63.94±14.50)分,各维度得分依次为情感衰竭(13.69±5.05)分、去人格化(9.66±4.01)分、个人成就感(25.55±7.25)分;在职业倦怠情况上,肥胖者职业倦怠最轻,每日用于交通时间在90min以上职业倦怠最轻,工作不定时者职业倦怠较每日工作者严重,经常接触有害因素者职业倦怠较重。结论:体重指数、工作状态、每日用于交通时间、接触有害因素可影响职业倦怠情况,即随着体质指数的上升,职业倦怠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透刺吞咽针法"在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导致的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将60例吞咽困难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透刺吞咽针法"治疗组与普通针刺对照组,每组30例。在神经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透刺吞咽针法"的治疗方法,选取双侧提舌骨(1、2)穴;对照组予以常规的针刺治疗。分别由专业医师评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以及治疗4周后的洼田饮水试验量表、藤岛一郎吞咽障碍量表以及吞咽功能分级量表的结果,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后,洼田饮水量表、藤岛一郎吞咽障碍量表及吞咽功能分级量表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0. 01)。(2)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上述三个量表在治疗2周、治疗4周后明显改善(P <0. 01),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 67%(29/30),相对于对照组的76. 67%(23/30,P <0. 01),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 "透刺吞咽针法"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患者的饮水及进食能力,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