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山病(Hirayama disease,HD)又称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1959年日本学者平山惠造首先报道的一种发生于青少年时期、原因不明的自限性神经系统疾病,青年男性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缓慢进行性不对称性手及前臂肌无力、萎缩,以单侧多见的良性自限性运动神经元疾病。  相似文献   

2.
王建文  滕治江 《新中医》2011,(2):178-179
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Organophosphate Induced Delayed Polyneuropathy,OPIDP)为有机磷中毒后出现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是急性有机磷中毒经抢救治疗病情平稳、症状缓解后出现的一种神经肌肉病变,临床上少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肌无力(一般下肢较上肢重,远端较近端重),麻木、疼痛、痛觉减退、少数严重病例后期可出现肌肉萎缩。OPIDP易与中间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等混淆。兹报道笔者以针药结合治疗1例OPIDP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24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作业疗法,采用Fugl-Meyer评价法和Brunnstrom分期来反映上肢运动功能,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进行上肢运动功能评定,并作统计分析。结果:Fugl-Meyer积分,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与2月、3月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2月与3月比价无统计学意义(P〉0.05);Brunnstrom分期比较,上肢近端和远端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痊愈11例,显效48例,有效147例,无效38例,总有效率为84.43%。结论: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促使偏瘫患者早期、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4.
张鸿萍 《中医药研究》2010,(9):1062-1063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42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CIMT组和传统治疗组,CIMT组每天强化训练患侧上肢5 h,连续2周,同时使用休息位手夹板和吊带限制健手的使用,每天8 h;对照组采用传统PT和OT等康复方法,不限制健手的使用。采用上肢机能检查(STEF)评价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Barthel指数(BI)评定上肢灵活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经过两周的治疗后,CIMT组与对照组间CTEF、BI检查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MT能明显提高偏瘫患者上肢灵活性,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疗效优于传统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平山病( Hirayama disease,HD)又称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是日本平山惠造于1959年首先报道,特点是青年起病的单侧或双侧上肢远端(手和前臂)肌萎缩,是神经科少见病,有影像学较典型表现,仍易误诊误治.现将我院发现的一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颈肩综合征是以颈椎退行性病变(如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等)为基础,主要症状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断性连肩痛或肌肉僵硬不舒,伴上肢疼痛或麻木,上肌肉酸痛,头部活动明显受限,为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  相似文献   

7.
刘爱国  吴秀玲 《河北中医》2009,31(2):262-263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der-hand syndrome,SHS)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是指脑卒中后患侧肩部、手指、腕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皮肤发红、发绀和温度增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僵直及皮肤、肌肉萎缩或痉挛。患者可因疼痛而不敢活动患侧上肢,严重影响了患者瘫痪上肢的功能恢复及独立生活能力。2004—01—2008—01,我们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脑卒中后SHS63例,并与常规治疗6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卢瑞琴  刘笑丽 《河北中医》2009,31(10):1482-1483
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 yndrome,TS)是一种运动障碍疾病。多在2—5岁发病,男孩多见。其临床特征为表情肌、颈肌或上肢肌肉迅速、反复不规则的抽动,表现为挤眼、皱眉、撅嘴、摇头、仰颈、提肩等,以后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JF(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结合运动想象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9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的物理治疗及运动想象治疗,B组则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NJF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B组的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A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结合运动想象能较好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1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上肢FMA评分优于对照组,其评分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必要的康复治疗基础上,治疗组75例采用经筋排剌法配合皮肤针治疗;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MAS)、简化的Fuge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上肢痉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肌张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7%,治疗组为94.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FMA、MBI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更显著。结论:经筋排刺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益气养阴解毒开郁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解毒开郁法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按随机表法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抬高患肢、肢体锻炼、向心性按摩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解毒开郁法中药治疗15天。结果治疗后患者主观症状比较,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上臂周径患侧一健侧差值比较,上肢淋巴水肿在治疗后均有消退,治疗组消退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养阴、解毒开郁法方药治疗能缩短水肿消退时间,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李作伟  王珩  李平  麻微 《天津中医》2013,(12):728-728
1临床病例患者,女性,84岁。双下肢无力1a,加重1周。曾于2012—7诊断为多发性肌炎。2013年4月15日于本院就诊。刻诊:体温36.5℃;呼吸每分钟20次;血压135/80mmHg(1mmHg≈0.133kPa);脉搏80次/分;神志清楚,精神可,言语流利,高级神经活动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左:右=3mm:3mm,光反应(+),眼球居中,眼动自如,未见眼震,无眼睑下垂,无眼球突出及凹陷,双侧鼻唇沟对称,121角不偏,伸舌居中,软腭上提可,咽反射(+),颈软,双上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肌力Ⅱ级,双下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Ⅱ级,骨骼肌无明显压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无不自主运动,无肌肉萎缩及肌纤维震颤,双侧巴氏征(+),浅痛觉对称,共济检查不合作,排便及泌汗未见异常。辅助检查:查头MRI示左侧  相似文献   

14.
穴位埋线治疗多发性神经炎2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向明 《中国针灸》2002,22(3):29-37
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多发性神经炎23例,疗效显著,介绍如 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患者中,男8例,女15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40天,最长5年。其 中双侧下肢15例,双侧上肢6例,双侧上下肢2例。1.2  诊断标准(1)初期以手指或足趾疼痛麻木、刺痛烧灼或似虫行感等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刺激症状为主 ;(2)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呈手套袜子样分布的感觉障碍;(3)肢体肌张力降低,腱 反射减弱或消失;(4)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朱俊河 《中国针灸》1997,17(11):693-693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多发性神经炎朱俊珂(山东省新泰市人民医院,271200)多发性神经炎是一种两侧对称性的感觉障碍及弛缓性瘫痪的疾病。肢体远端症状比近端严重,逐渐向上发展,起病缓慢,患者感觉四肢麻木、刺痛或蚁行感、套状感,运动障碍,四肢肌力减退,肌肉萎...  相似文献   

16.
平山病是一种自限性运动神经元病,其好发于青少年,主要表现为上肢远端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并以骨间肌、小鱼际肌及前臂尺侧肌肉为著,由于本病起因复杂,表现各异,临床容易漏诊、误诊,目前西医治疗方法主要为佩戴颈托或手术治疗。本篇介绍运用针灸治疗平山病1例,以“阴阳互济、通调和畅”为主要治疗思想,以“温阳益气、清热祛湿,化瘀通络”为法。在本病治疗上,应辨证分经论治,重视调理脾胃肝肾,清泻湿热瘀阻,同时亦应疏调温煦病变局部经气,调畅气血、阴阳互济,以使经脉得养,如此才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强制性运动疗法辅助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 影响。方法:选择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4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利 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0 例。对照组行强制性运动疗法,观察组行强制性运动疗法辅助 rTMS 治疗方 案,统计分析两组上肢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变。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FMA–UE)评分、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分、改良 Barthel 指数(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 4 周后,观察组患者 FAM–UE 评分、ARAT 评分、MBI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辅助 rTMS 治疗方案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对其上肢功能的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有积极影响 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齐敬东  袁兵 《河北中医》2005,27(10):748-748
脑梗死患者多出现肢体瘫痪症状,但有极少部分出现锥体外系损伤,表现为半侧投掷舞蹈症。此症为一组临床综合征,多数为中年以上发病,有少数患者缓慢起病,表现为单侧、粗大的、无目的、急速的投掷样动作(上肢)或跳跃样运动(下肢),受累部位以躯干和肢体近端为主,头颈、肢体远端也可累及,不自主运动于睡眠时消失,觉醒状态时出现,情绪激动时加重,但保留一定的随意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9.
柏强 《中医药学刊》2010,(7):1540-1542
目的:观察眼针结合作业疗法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改善能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均接受作业治疗,治疗组在作业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眼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定患侧上肢运动功能,采用休斯顿大学康复医学部ADL评分法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ADL能力。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01),治疗后治疗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结合作业疗法可有效提高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疗效优于单纯作业疗法。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讨肌电诱发神经肌肉电刺激在上肢偏瘫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南阳 张仲景医院收治的上肢偏瘫患者 124 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 62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 观察组应用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肌电值都有明显升高, 且观察组患者的肌电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Fugl–Meyer 运动评价表分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Fugl–Meyer 运动评价表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使用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上肢偏瘫患者,不仅能改善患者肌肉的肌电值,还能够提高患 者的肢体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