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医院化脓性脑膜炎患儿29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45例及健康体检儿童20名,于入院当天检测三组血常规、PCT水平及化脓性脑膜炎儿童、病毒性脑膜炎儿童行脑脊液常规、生化、病原学检查和头颅影像学、脑电图检查,且于治疗后3天、5天和7天检测三组PCT水平。建立ROC曲线,明确PCT诊断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灵敏度、特异性,计算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入院当天化脓性脑膜炎PCT水平高于病毒性脑膜炎、健康体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膜炎与健康体检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3、5天化脓性脑膜炎患者PCT水平分别为(3.105±2.041)ng/ml、(1.006±0.890)ng/ml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0.117±0.076)ng/ml、(0.115±0.082)ng/ml及健康体检者的(0.160±0.331)ng/ml、(0.160±0.33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7天与病毒性脑膜炎和健康体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脊液白细胞计数>500×16/L与≤500×106/L者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脊液蛋白升高与正常者比较、细菌培养阴性与培养阳性者比较、普通病情与重症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脑脊液葡萄糖含量降低患者PCT水平(3.65±0.76)ng/mL显著高于正常者(1.87±0.98)ng/ml(P<0.05)。PCT≥2ng/ml及≥10.0ng/ml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高于PCT≥0.5ng/ml。结论 PCT水平检测有助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病情评估与临床指导,且能避免单一指标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型的误诊,效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脑脊液中γ-干扰素(IFN-γ)、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分析这些参数在鉴别和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作用,给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78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按疾病类型分为化脓性脑膜炎组22例,结核性脑膜炎组26例,病毒性脑膜炎组30例,24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酶联免疫法测定脑脊液中IFN-γ的含量,并分析比较各类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中3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差异,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NS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膜炎组患者NSE含量明显高于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NSE含量明显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化脓性脑膜炎组患者NS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诊断过程中,结合测定脑脊液中IFN-γ、CRP和NSE的含量变化,能有助于判断脑损伤的程度和颅内感染类别的鉴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医院化脓性脑膜炎患儿29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45例及健康体检儿童20名,于入院当天检测三组血常规、PCT水平及化脓性脑膜炎儿童、病毒性脑膜炎儿童行脑脊液常规、生化、病原学检查和头颅影像学、脑电图检查,且于治疗后3天、5天和7天检测三组PCT水平。建立ROC曲线,明确PCT诊断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灵敏度、特异性,计算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入院当天化脓性脑膜炎PCT水平高于病毒性脑膜炎、健康体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膜炎与健康体检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3、5天化脓性脑膜炎患者PCT水平分别为(3.105±2.041)ng/ml、(1.006±0.890)ng/ml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0.117±0.076)ng/ml、(0.115±0.082)ng/ml及健康体检者的(0.160±0.331)ng/ml、(0.160±0.33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7天与病毒性脑膜炎和健康体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脊液白细胞计数>500×16/L与≤500×106/L者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脊液蛋白升高与正常者比较、细菌培养阴性与培养阳性者比较、普通病情与重症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脑脊液葡萄糖含量降低患者PCT水平(3.65±0.76)ng/mL显著高于正常者(1.87±0.98)ng/ml(P<0.05)。PCT≥2ng/ml及≥10.0ng/ml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高于PCT≥0.5ng/ml。结论 PCT水平检测有助于儿童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病情评估与临床指导,且能避免单一指标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型的误诊,效果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脊液S-100b蛋白与IL-6水平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1例化脓性脑膜炎和45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脑脊液S-100b蛋白与IL-6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S-100b蛋白与IL-6急性期检测水平分别为(512.7±153.6)ng/L和(318.4±72.5)ng/L;病毒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S-100b蛋白与IL-6急性期检测水平分别为(396.0±108.9)ng/L和(126.5±37.3)ng/L;对照组脑脊液中两项检测水平分别为(131.3±9.5)ng/L和(49.8±8.2)ng/L;化脓性脑膜炎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脑脊液的急性期两项检测水平显著高于其恢复期和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100b蛋白与IL-6是评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早期炎症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脑脊液(CSF)检测在诊断和鉴别中枢神经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医院治疗16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和52例头疼患者,将164例感染患者分为病毒性脑膜炎组88例、结核性脑膜炎组45例、化脓性脑膜炎组31例,将52例头疼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四组患者磁共振成像、脑脊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乳酸(LA)、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S)和γ-感染素(IFN-γ)指标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病毒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和化脓性脑膜炎组磁共振成像检测结果为阳性患者分别为82例、44例、31例,已感染三组阳性检出率与对照组阳性检出率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脱氢酶含量水平最高的是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与化脓性脑膜炎组患者乳酸脱氢酶含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其余两组患者乳酸脱氢酶含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酸激酶含量水平最高是化脓性脑膜炎组患者,与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肌酸激酶含量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两组患者肌酸激酶含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膜炎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水平最高,与其余三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对诊断中枢神经感染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脑脊液对鉴别中枢神经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两者联合对中枢神经感染诊断和鉴别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SE的水平,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LAT)测β2-MG水平。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急性期NSE和β2-MG水平分别为(15.7±4.2)μg/L和(8.1±2.4)mg/L,结核性脑膜炎组急性期两项指标分别为(18.4±6.5)μg/L和(12.6±5.0)mg/L,病毒性脑膜炎组急性期两项指标分别为(10.8±3.7)μg/L和(4.3±2.4)mg/L;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的急性期两项检测指标显著高于其恢复期和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膜炎组急性期NSE和β2-MG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急性期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期β2-MG水平结核性脑膜炎组显著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脊液NSE和β2-MG的检测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具有一定的辅助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脑脊液IL-6水平,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LAT)检测β2-MG水平。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IL-6和β2-MG急性期检测指标分别为(278.5±63.7)ng/L和(9.4±2.6)mg/L;病毒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IL-6和β2-MG急性期检测指标分别为(101.2±30.5)ng/L和(5.1±1.7)mg/L;对照组脑脊液中两项检测指标分别为(47.0±6.1)ng/L和(1.8±0.5)mg/L;化脓性脑膜炎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的急性期两项检测指标显著高于其恢复期和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脊液IL-6和β2-MG水平的测定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脊液级血清S-100b蛋白变化在颅内感染患儿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脑脊液(CSF)及血清中S-100b蛋白含量,进行动态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及血清中S-100b蛋白急性期水平分别为(0.752±0.126)ng/ml及(0.531±0.103)ng/ml,病毒性脑膜炎组脑脊液及血清中S-100b蛋白急性期水平分别为(0.537±0.108)ng/ml及(0.370±0.101)ng/ml;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脑脊液及血清中S-100b蛋白急性期水平,显著高于其恢复期水平和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急性期S-100b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F及血清中S-100b蛋白的含量与脑损伤程度相关,对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脊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腺苷脱氨酶(A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MP-9和TNF-α的水平,用酶动力学终点法检测ADA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组MMP-9,ADA和TNF-α水平分别为(87.5±16.2)ng/ml、(15.0±6.9)U/L和(82.6±14.2)μg/L,化脓性脑膜炎组3项指标分别为(50.4±13.1)ng/ml、(4.7±2.1)U/L和(91.5±16.4)μg/L,病毒性脑膜炎组3项指标分别为(40.1±10.5)ng/ml、(3.9±1.4)U/L和(53.2±11.3)μg/L;结核性脑膜炎组MMP-9和ADA水平显著高于另外3组;化脓性脑膜炎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MMP-9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核性脑膜炎组、化脓性脑膜炎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脊液MMP-9,ADA和TNF-α水平对结核性脑膜炎具有一定的辅助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分析和脑脊液(CSF)中乳酸脱氢酶(LDH)、乳酸(LA)和肌酸激酶(CK)在病毒性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鉴别诊断应用,为临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5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选取30例头疼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RI检查研究组阳性率为98.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3%(P<0.01),研究组早期MRI阳性率91.58%也明显高于后期24.21%(P<0.01);脑脊液分析中按照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进行疾病分组,其中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LDH浓度最高;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CK浓度最高,3组试验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检查和脑脊液分析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两种方法联合能有效鉴别疾病的感染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