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论述了司内揣外和司外揣内的理论,对"内"、"外"、"远"、"近"和"司内揣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内外互揣是辨证的主要内容,结合对"远"近"的阐释,申明内外互揣的重点是"知内"的思维方式,只有"知内"才可以防变,而这也正是贯彻"治未病"思想的基础。并重申脉症合参尤重脉诊的思想,对现今临床弱化脉诊的现象和单纯司外揣内的思维方式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司内而揣外出自《灵枢·外揣》,作为中医临床的两种辨证思维方法,历代医家以及教科书均较重视司外而揣内,很少提及司内而揣外,这种片面性直接影响了对辨证论治的全方位理解,进而影响到临床疑难性和复杂性疾病的诊疗。司内揣外辨证的基本涵义大致有以下五种意思:即按部位、色脉、望闻诊和问切诊、天人关系、有形无形之意,分出"内"和"外"。司内辨证思维的侧重点不是"揣外",而是"司内",不应停留于病家的外在脉证和体征方面去考虑问题,而应聚焦于机体的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阴阳关系,脏腑关系、气血关系、六淫致病特点等人体内部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并以此作为判断病机,确立治法,处方用药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灵枢·外揣》篇经文及汉以前相关文献和部分注家观点的分析,针对某些医家秉持的"以脉司内"的观点,从理论渊源、文献佐证等方面进行了考证,指出:"以脉司内"的观点存在思维误区,忽视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变法辨证思维(即复杂性辨证思维),司内揣外的辨证观提示我们,如果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疾病内在的病机,缺乏从阴阳、脏腑、气血、六淫的关系、规律来整体把握,单凭司外获得的脉证进行辨证,容易陷入片面的、线性的思维误区。  相似文献   

4.
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是辨证论治,其理论依据源于《灵枢·外揣》提出的“司外揣内,司内揣外”和《丹溪心法》提出的“有诸内必形诸外”。因此,可以说人体体表的每一个部位,都是内在脏腑的一个延伸。本文就乳房、头面、牙齿、鼻等疾病,对上述观点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5.
"司外揣内"是《黄帝内经》中重要的诊查原则,它是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积累而形成的。在《灵枢经》中有着很多对于司外揣内思维的相关论述,这一传统的、主流的辨证论治思维方法,目前在临床上也得以广泛应用。文章试从《灵枢经》的解读来探析司外揣内思维的认知方法,从而实现理论对中医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思维特色,司外揣内则是传统的、主流的辨证论治思维方法。在《中医诊断学》中,司外揣内作为主要的诊断思维而得到肯定。司外揣内作为中医治病的灵魂所在,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是辨证的惟一途径。古往今来,中医学家  相似文献   

7.
“司外揣内”是中医学在临床上辨识疾病的主要方法 ,在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故世代相传 ,一直奉为圭臬。然而 ,随着现代科学水平和诊疗技术的日益提高 ,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司外揣内”的辨证方法在临床上就显露出一定的缺陷。今拟从合理性与局限性两方面对“司外揣内”的辨证方法作一探析。1 “司外揣内”辨证方法的合理性“司外揣内”的思想源于《黄帝内经》。如《灵枢·本脏》曰 :“视其外应 ,以知其内脏 ,则知所病矣。”[1] 《灵枢·外揣》说 :“五音不彰 ,五色不明 ,五脏波荡 ,若是则内外相袭……。故远者…  相似文献   

8.
"司揣内外"包含了"司外揣内"和"司内揣外"两个层面的意义,是一个完整的中医诊断过程,构成了一个双重诊断体系:空间层面上的有机统一诊断体系以及时间层面上的分段接续诊断体系。在空间层面上的有机统一诊断体系中,"司外揣内"和"司内揣外"可以互为逆向验证过程,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修正的有机统一体。在时间层面上的分段接续诊断体系中,相对于"司外揣内"来说,"司内揣外"应该是更高层次的中医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贾育新 《光明中医》1999,14(3):8-11
中医在临床上诊察疾病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凡此四诊是“司外而揣内”(《灵枢·外揣》)之法,即诊察外在经络系统之变化而定向诊知内在脏腑之病态的方法。四诊法中尤以望诊与切诊为寻找疾病客观指征的主要方法,故古来十分强调“色脉含参”。其中之“脉”诊即代...  相似文献   

10.
1主张“司外揣内”的辨证方法《灵枢》虽非一人之作,但对疾病的认识方法则是惊人的一致,均提倡辨病证要以表知里、“司外揣内”,从病之表象综合分析。所以,当时对医疗技术高明医生的要求是“善审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将脉之六变,即“缓、急、小、大、滑、涩”与每脏之6种病变相合,体现出五脏疾病脉证相合的辨证方法。2辨证强调虚实二端在《灵枢》中,对疾病辨识论述最多、涵盖范围最广的要数对虚实二证的认识。如脏腑虚实、经脉之气有余不足、六气有余不足、四海有余不足等…  相似文献   

11.
扁鹊著作考     
有些学者认为扁鹊生活于战国时期,李伯聪《扁鹊与扁鹊学派研究》经过大量考证认为扁鹊生活于春秋末期,笔者赞同此种看法。李先生及许多学者认为扁鹊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并无私人著作,扁鹊也无亲撰之作。那么,《汉书·艺文志》所载《扁鹊内外经》与扁鹊是何关系;《难经》《灵枢》《素问》与扁鹊有无继承关系等等,学术界久有争议,笔者特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脉象特征、影响因素、形成机制、浮沉比较、所主病证5个方面对沉脉进行了阐述。其特征是脉位较低,轻取不应,重按乃得;影响因素包括体型、季节、性别;沉脉的形成与疾病的表里、气血的强弱、气机郁滞的程度、邪气的性质及多少有密切关系;借助浮沉脉象的比较,可判断正气的强弱,邪气的多少以及病位和病势;沉脉主里此为常规,多见于阴寒内盛、水饮、阳气虚衰、气机郁滞、血虚、阴虚内热等情况;沉脉也有主表之时,多见于表证初期和太少两感。  相似文献   

13.
谭思媛  齐向华 《光明中医》2013,(12):2466-2468
〈内经〉中将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人体称为"平人","平人"的脉象称为"平脉"或"常脉".根据中医学"取象比类"和"同气相求"的思想,平脉以"中和"的观念为辨识基础,与四时变化及脏腑的生理特点相应,因人而异,在辨识时应知常达变.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7,(4):274-277
弦脉的脉象是指"端直以长,如按琴弦"的脉形,为临床常见且极为重要的脉象之一。弦脉在临床中有生理性弦脉和病理性弦脉的区别,其在脉象上有不同的表现。弦脉所主病证主要有肝病、疼痛、痰饮、疟疾等,主要以实证为主,亦可见于虚证或者虚实夹杂之证。其形成机制主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气机失调或邪气内阻导致肝气失于疏泄,脉气紧张,脉道拘急。肺病可见弦脉,主要多见于肺系慢病重病之中,其形成主要与气机失调、痰瘀邪气内阻、肺脾肾亏虚有关,肺系慢病和重病中可根据弦脉的软硬程度以判断胃气的多少或有无,注重脾胃的运化功能,同时根据弦脉的兼夹脉象辨证灵活用药,为临床肺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气变是百病之始、百病之因,中医辨证的前提在于辨气,气变脉随之变,脉变可早于症状和体征出现。本文提出以脉辨气为先导的诊治与治未病思路。将气变根据气的运动状态和性质分为气逆、气陷、气郁、气闭、气脱和气虚六种状态。运用系统辨证脉学构建出气变系统的诊断体系,将对发展中医的诊断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择代表性对中风的论治历代医家,分别论述各医家对"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对"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思想的继承方面以刘完素、尤怡、叶桂为代表,其中刘完素认为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为中风病机,主张疗以寒药;尤怡立中风八法,以应仓促之变;叶桂以"阳化内风"立论。对中风论治的发展方面以朱丹溪、王清任、熊笏为代表,其中朱丹溪以"痰热生风"立论,主张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王清任以"元气不足"为指导创制"补阳还五汤;"熊笏认为卫气少衰,为八方邪气所中是中风的病机。  相似文献   

17.
从病因病机及方药加减论述补中益气汤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应用。经诸位医家多年临床验证,脾胃气虚是甲减主要证型。临床治疗根据病情加减应用,常常取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讨"癌气"概念在肿瘤防治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认为癌气可以为肿瘤的早期预防提供病因依据;扶正是防止癌前病变向恶性肿瘤转化的有效措施;发现特效药物是治疗肿瘤的途径;矿物类中药对肿瘤的治疗作用应受到重视;温病学领域积累的经验和方药可以为防止肿瘤转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阳微阴弦"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篇》。"阳微阴弦"是对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阳微"即是本虚,"阴弦"即是标实。冠心病的病机特点总属"本虚标实",心脾、肾阳气亏虚是发病之本,而阴寒、痰浊、瘀血是发病之标,由此提出温阳益气,化痰祛瘀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治则。  相似文献   

20.
文中从阴阳之理,阴阳升降的气机运动,与人在地面"立于阴、面向阳"的观察角度,还原了《内经》"左右者,阴阳之道路"的立论由来,与其所代表的阴阳气机升降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