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肩周炎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病变 ,以肩关节疼痛和运动障碍为主要症状 ,本病好发于 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 ,也称五十肩 ,为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笔者自 1998年至 1999年期间采用循径远道取穴的针刺疗法 ,并配合拔火罐治疗肩周炎 30例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30例中 ,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最小 34岁 ,最大 69岁 ;病程最短 7天 ,最长 6年以上。2 治疗方法  根据肩部疼痛的部位及痛点的分布 ,循径取穴 ,即痛点在臂内侧上段、肩腋前沿及中府穴处取太渊穴 ;在肩峰及臂前臁的取合谷穴 ;左肩…  相似文献   

2.
不同取穴治疗肩周炎疗效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晓虎  谢昆  谢晓焜 《中国针灸》2003,23(11):656-658
目的 :探讨治疗肩周炎的不同取穴方法。方法 :治疗组 50例 ,通过动诊结合局部组织解剖与病灶特点取穴 ;对照组 41例 ,采用传统循经取穴的方法。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 66 0 % ,愈显率90 0 % ;对照组治愈率 34 1 % ,愈显率 73 1 %。两组治愈率及治愈者所需疗次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愈显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动诊及局部组织解剖特点相结合的取穴方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张敏 《中医药导报》2012,18(2):65-66
目的:观察"远道取穴"针刺促进腹部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方法:将218例纳入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9例,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禁食、抗炎、补液、止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能量代谢,必要时行胃肠减压,若患者诉疼痛难忍则肌注布桂嗪注射液,恶心呕吐明显者肌注胃复安,治疗组术后24 h起另加针刺治疗。结果:术后治疗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72h恶心呕吐和疼痛评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7 d内使用布桂嗪率和胃复安人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道取穴"针刺可明显促进腹腔术后患者的恢复,缩短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减轻了其恶心呕吐和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4.
推拿针刺中药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之平 《山东中医杂志》1999,18(10):455-455
近10余年来,笔者分别运用推拿、针刺、中药三种疗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240例,并对三种疗法进行了疗效比较,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40例为1986年5月~1999年4月就诊的肩周炎患者,病程均在3个月以上,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推拿、针刺、中药三种疗法。推拿组80例,男38例,女42例;针刺组80例,男41例,女39例;中药组80例,男32例,女48例。绝大多数为单侧,少数为双侧,以夜间疼痛显著,遇寒加重。运动障碍以肩关节外展、后伸时为主,兼有内收、外旋时痛。2 治疗2.1 推拿治疗 在患肩局部根据压痛点及不同方向的运动障碍,查明相粘连的肌群肌腱或韧带,…  相似文献   

5.
笔者原为日本国立九洲大学医院之内科医师 ,1 994年赴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针灸班学习 ,返日本后从事针灸止痛的研究 ,取得一些体会。近年来以西医诊断法确诊颈椎病 ,并根据中医理论对症状进行辨证分经 ,然后选取远道相应穴位进行治疗 ,往往只按压一穴 ,便可在 3min以内去除患者疼痛之 70 %以上 ,此可称为“一按速效法”,现举两个典型病例。病例 1 大肠经经气阻滞案患者 ,女 ,5 3岁。 5~ 6年前起发现两手握力低下 ,提物困难 ,1个月前开始左臂疼痛剧烈 ,并伴有酸胀感 ,腕关节麻痹 ,手掌手指握力明显降低。西医骨科曾对其进行颈椎 X线摄片检…  相似文献   

6.
不同次序针刺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次序针刺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运用逆于临床常规次序(由下至上)针刺的方法为治疗组治疗肩周炎,并与临床常规次序(由上至下)针刺的方法为对照组各43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与结论 治疗组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P〈0.05)。  相似文献   

7.
就肩周炎有无既往史对针刺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的差异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方法:以诊断为肩周炎接受针灸治疗的25例患者(男性1l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3.4岁)为对象。有既往史者13例,其中高血压7例,糖尿病3例,高脂血症2例,痛风2例,以及心绞痛、胸主动脉瘤、甲亢、类风湿性关节炎各1例。根据有无  相似文献   

8.
远道取穴为主治疗落枕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铁伟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7):1007-1008
落枕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症,多发于20岁以后的成人,主要表现为颈项背疼痛,活动受限,头颈被动偏斜一侧,或不能低头及仰头活动。笔者近期以远道取穴为主,结合阳性反应点快速刺法及患者主动运动治疗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典型病例对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方法进行论述,认为针灸治疗此病效果较好,临床取穴多侧重于头面部,根据面神经麻痹的分期和不同症状,采取不同的远端取穴,可以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远道取穴结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针灸远道取穴的方法,并配合腰部超短波治疗。对照组局部常规取穴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疗效差异。结果:1疗程8天,治疗2疗程后,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8%(95%CI=86.05%~99.49%);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8.26%(95%CI=66.34%-90.18%);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0000,P=0.045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下降分数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远道取穴结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局部常规取穴针刺治疗,其收益为OR=0.15(95%CI=0.03~0.71)。NNT=6(95%CI=3.23~21.28)。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循经远取针刺配合不同运动时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进一步验证循经远取动法治疗肩周炎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Ⅰ、对照组Ⅱ共3组,每组各20例,均取患侧合谷、鱼际、中渚、后溪等穴。治疗组采用循经远取针刺的同时配合运动;对照组Ⅰ、对照组Ⅱ分别在循经远取针刺前、起针后进行运动,分别留针20 min,每隔10 min捻转1次,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Melle评分和临床疗效,观察即刻效应和结束效应。结果:3组均有即刻效应,3组治疗结束后VAS及Melle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19/20),对照组Ⅰ为75%(15/20),对照组Ⅱ为80%(16/2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经远取针刺的同时配合运动治疗肩周炎取穴简便、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疗效优于针刺配合其他不同运动时机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针刺治疗效果的多因素作用。方法选择瘀滞型肩周炎患者60例,按正交设计方案随机分组治疗,分别采用穴位、针刺刺激量、留针时间等3因素及相应的2水平(穴位以靳氏肩三针为主、传统肩三针为主;针刺刺激量为重刺激、轻刺激;留针时间为30min、60min),以肩部症状体征功能评分为观察指标,优选治疗方案。结果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显示,穴位以靳氏肩三针为主、针刺为重刺激对肩部症状体征功能评分改善有非常明显影响(P〈0.05,P〈0.01)。穴位是影响疗效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针刺刺激量,留针时间为非显著因素。结论瘀滞型肩周炎的针刺效果受穴位和针刺刺激量因素影响,最佳方案为以靳氏肩三针为主,行重刺激针法,留针30min或60min治疗。  相似文献   

13.
电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升旭  赖新生 《针刺研究》1999,24(3):227-230
7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夹脊穴组和常规取穴对照组,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观察两个疗程,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量表,综合评定两组患者针刺治疗前后颈、肩、臂疼痛缓解情况,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选词阳性项目数、 PRI总分、 PRI感觉分、 PPI、VAS治疗前后的积分差值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P<0.05或 P<0.01),两组临床治愈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颈椎病辨证分型各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电针夹脊穴组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取穴组。  相似文献   

14.
陈平 《四川中医》2014,(8):155-156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相结合治疗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肩周炎患者,按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针灸治疗,治疗组55例采用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肩关节疼痛程度、活动范围、肌力、日常生活能力和局部形态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周炎采用针灸推拿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卿鹏  胡静 《上海针灸杂志》2013,(10):855-856
目的 观察肩三针温针灸配合远端穴位透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5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肩三针温针灸配合远端穴位透刺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电针治疗。结果 经过2个疗程后,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肩三针温针灸配合远端穴位透刺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较电针疗法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腕踝针配合体针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腕踝针配合体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分为联合治疗组50例与单纯治疗组42例。联合治疗组采用腕踝针配合体针治疗,单纯治疗组单用体针治疗。结果:治愈率联合治疗组66%,单纯治疗组40.48%,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χ2=11.2424,P0.01)。结论:腕踝针配合体针治疗肩周炎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徐晓  方剑乔  张奕  王晨瑶 《针刺研究》2006,31(5):298-301
目的观察肩髃穴电针刺激对粘连前期肩周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规范化、标准化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明确和固定各治疗参数,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为观察指标.经治疗的216例粘连前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中,有108例接受电针刺激治疗,取穴为患侧肩髃穴,刺激参数为变频连续波,刺激强度(10±2) mA,时间 40 min,每日治疗1次;另108例接受布洛芬治疗,每日 0.6 g.两组均治疗 7 d.结果肩髃穴电针治疗对粘连前期肩周炎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59%,布洛芬治疗对粘连前期肩周炎的总有效率为82.4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电针刺激组疼痛指数平均下降63.21%,肩关节活动4项指标总分提高22.64%,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布洛芬治疗的60.16%和16.9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肩髃穴电针刺激疗法不仅能有效止痛,对粘连前期的肩关节活动障碍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肩穴电针刺激对粘连前期肩周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规范化、标准化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明确和固定各治疗参数,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为观察指标。经治疗的216例粘连前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中,有108例接受电针刺激治疗,取穴为患侧肩穴,刺激参数为变频连续波,刺激强度(10±2)mA,时间40 min,每日治疗1次;另108例接受布洛芬治疗,每日0.6 g。两组均治疗7 d。结果:肩穴电针治疗对粘连前期肩周炎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59%,布洛芬治疗对粘连前期肩周炎的总有效率为82.4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电针刺激组疼痛指数平均下降63.21%,肩关节活动4项指标总分提高22.64%,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布洛芬治疗的60.16%和16.9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肩穴电针刺激疗法不仅能有效止痛,对粘连前期的肩关节活动障碍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120篇文献中针灸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P)的配穴规律,包括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在频数分析中最常用的3个穴位分别是曲池、足三里、合谷,可认为现代针刺治疗CP是以此3个穴位为主穴。且对针灸治疗CP指出了不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毫针的不同针灸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比较基于毫针的不同针灸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疼痛的疗效。方法将86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毫针、电针和温针灸治疗,穴位均选用肩前、肩髑或肩谬、脐俞以及外关、合谷,其中毫针组采用平补平泻,电针组采用频率2/100Hz,温针组采用常规温针灸法,分别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肩部疼痛指数和肩关节活动度评分。结果和结论三种不同针灸疗法治疗肩周炎均取得较好疗效(P〈0.01)。在整体疗效和疼痛指数变化上,电针组和温针组优于毫针组(p〈0.05):温针组的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好于毫针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