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摘要:口服制剂中部分化学药物以及多种中药成分都具有苦味,极大限制了该类药物的应用。因此,减少药物苦味,提高患者依从性十分重要。近年来,高分子材料在掩盖药物不良味道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一些常用的高分子掩味材料如壳聚糖、环糊精和泊洛沙姆等可通过形成物理屏障、包合苦味分子或静电作用等加载苦味药物,减少药物与苦味受体的接触,以达到掩味的目的。本文将对目前常用的掩味高分子材料及其掩味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国内外药物掩味技术及其评价方法的发展近况。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最新的药物制剂的掩味方法和评价方法进行综述。结果:现有的掩味技术包括添加矫味剂、包衣、盐析包衣、制备包合物、制备微囊或微球、制备离子交换树脂复合物等;评价方法有传统的口尝评价和电子舌评价等。结论:以上各种掩味技术均能达到一定的掩味目的,但没有一种方法对改善苦味具有普适性。掩味评价方法相对于掩味技术的发展较缓慢,电子舌虽然克服了口尝评价的缺点,但目前多用在实验研究中。  相似文献   

3.
口服固体制剂掩味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曼  操锋  平其能 《药学进展》2009,33(5):212-217
综述各种新兴口服固体制剂掩味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制备过程,并简述口服掩味技术评价方法的最新进展。口服固体制剂中许多药物由于受到不良口味的影响,致使病人的用药顺应性差、临床应用受限。近年来在使用矫味剂、麻痹剂等掩味手段的基础上产生了许多新兴的掩味技术,如喷动床包衣、粉末包衣和盐析包衣等。  相似文献   

4.
论中药煎剂掩味研究的必要性、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开展中药煎剂掩味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分析中药煎剂掩味研究的必要性和现状,提出中药煎剂掩味研究的对策。结果:在把握中药呈味规律的前提下,借鉴食品与化学制药领域相关成果,以苦味中药中生物碱类成分的掩味为切入点,采用"抑苦"为主、"增甜"、"加香"为辅的手段,并与体内、外口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是目前中药煎剂掩味研究相对可行、合理的途径之一。结论:随着中药煎剂掩味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展,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药煎剂使用比例的提高和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氢溴酸右美沙芬-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有关性质。方法 采用研磨法制备氢溴酸右美沙芬-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显微镜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溶解性试验、计算机模拟计算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并研究其性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合物的载药量和包合率。结果 氢溴酸右美沙芬能够与β-环糊精形成物质的量比为1∶3的包合物。包合物的载药量和包合率分别为9.83%和92.10%。结论 采用研磨法,以物质的量比1∶3可以制备得到载药量和包合率较高的氢溴酸右美沙芬-β-环糊精包合物。  相似文献   

6.
右美沙芬掩味分子包合物的制备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氢溴酸右美沙芬-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有关性质。方法采用研磨法制备氢溴酸右美沙芬-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显微镜法、差示扫描量热法、溶解性试验、计算机模拟计算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并研究其性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合物的载药量和包合率。结果氢溴酸右美沙芬能够与β-环糊精形成物质的量比为1∶3的包合物。包合物的载药量和包合率分别为9.83%和92.10%。结论采用研磨法,以物质的量比1∶3可以制备得到载药量和包合率较高的氢溴酸右美沙芬-β-环糊精包合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备蓝芩提取物环糊精复合物,考察不同种类环糊精对蓝芩提取物的掩味效果。方法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和HPLC对提取物中苦味成分进行研究,通过人工口尝法筛选复合物处方;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蓝芩提取物与环糊精复合物,并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及引湿性测定对复合物进行表征;采用电子舌味觉评价系统对复合物进行苦味评价并结合人工口尝法对结果加以验证。结果 蓝芩提取物的苦味主要由其中的碱性成分引起,以磺丁基-β-环糊精钠为主的多种环糊精联用处方可在较低用量下对蓝芩提取物实现良好的苦味抑制;电子扫描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及引湿性结果表明,复合物中蓝芩提取物和环糊精可能形成包合物而非物理混合;电子舌和口尝结果表明,相比于提取物,优选复合物的口感特征更接近空白辅料,苦度值显著降低。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蓝芩提取物环糊精复合物具有较好的口感,且环糊精总用量少,工艺简单,较适合工业化生产,对蓝芩相关掩味产品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黄连提取物掩味技术。方法:在考察黄连提取物的具体方法及溶剂时将盐酸小檗碱含量当作主要指标,选择提取方法,在掩味处理提取物时主要应用包衣法。结果:提取时应用50%乙醇回流,黄连提取物颗粒包衣液制备材料用PEG6000与丙烯酸树脂Ⅱ号,70:15:15为包衣材料、增塑剂以及抗静电剂比例,经掩味后有较好口感。结论:采用上述技术掩味黄连提取物简单且便于操作,实用性高。  相似文献   

9.
Zhang T  Wang CR  Shen S  Jin Y  Ge YR 《药学学报》2011,46(12):1520-1525
采用熔融法和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备克拉霉素肠溶掩味颗粒,将克拉霉素与药用辅料基质在一定温度下熔融后制成颗粒,再进行流化床包衣。分别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X-ray)和扫描电镜法(SEM)研究药物存在形式和载药颗粒的形态,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情况。结果表明,载药颗粒的粒径范围为0.2~0.6 mm;颗粒中克拉霉素的晶型未发生变化;肠溶颗粒在0.1 mol.L-1盐酸中2 h累积释放百分数<10%,pH 6.8磷酸缓冲液中1 h累积释放百分数>80%。所制备的克拉霉素颗粒不仅有较好的掩味效果,还有较好的释放,有望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备氟氯西林钠掩味颗粒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以释放曲线、颗粒粒径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法优化其处方工艺。结果 最佳处方工艺为:主药、山嵛酸甘油酯、羧甲基淀粉钠比例为10∶15∶0.5;柠檬酸、三氯蔗糖比例为1∶3,用量为1%;物料温度67 ℃;雾化压力0.2~0.25 MPa;喷雾速度10~15 r·min-1。制品的粒径在100目左右,相对原研制剂有5 min的滞后效应,但到15 min时其释放均达到85%。结论 优化后的制品解决了原研产品中药物本身苦味难以掩盖的问题,同时满足体外释放要求。  相似文献   

11.
苦味评价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掩味技术的发展,与掩味相关的评价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文中就目前国内外药学中的苦味评价方法进行综述。人群口感实验是最常用的方法,然而许多体外方法已出现。最新的是采用电子舌的方法,它具有客观性、重复性、不疲劳、检测速度快、数据电子化和易描述、易保存的优点,文中具体介绍了离子选择电极、多通道类脂膜传感器、伏安法式电子舌和Astree电子舌的特点和应用现状;溶出实验是通过测定掩味颗粒的包衣完整性来衡量掩味效果,改进的溶出装置包括改进的转篮、溶出杯、注射器、Mini柱等;电生理方法是利用牛蛙和小鼠的舌咽肌及鼓索神经纤维或纤维束对苦味物质敏感特征来用做味觉评价;生化实验可大量筛选苦味抑制剂,适合高通量筛选。体外评价方法的发展将降低对人群试验的依赖。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taste of oral dosage forms is an important argument regarding patient’s compliance and acceptability. For this reason, it is often necessary to mask an undesirable and unpleasant taste of an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mask the taste of naproxen sodium by a new fluid-bed coating approach. Different compositions of coating suspensions were used to coat naproxen sodium granules. It was found that products with the addition of a plasticizer were not stable at 40?°C and tended to agglomerate. Subsequently, formulations without plasticizer were used and the ratio between water and Eudragit® E was varied. Increasing the fraction of water in the suspension from 3% to 14% reduced the effective release of naproxen sodium. An optimum ratio between naproxen sodium granules and Eudragit® E was found to be 1:1.576, where less naproxen sodium was released than the threshold bitter value and an appropriate taste masking for more than 5?min was guaranteed. Investigation of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revealed a d10 of 138.35?±?21.52?µm, a d50?=?256.40?±?11.27?µm and a d90?=?500.85?±?69.08?µm, which guarantees an acceptable mouthfeel for patients.  相似文献   

13.

儿童偏好甜味,药物的苦味常常导致患儿服药顺应性降低,苦味药物的掩味是儿童口服制剂研发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简介苦味产生机制,传统和新型掩味方法和技术,各制药公司提出的掩味专利以及掩味效果的评价方法等,为掩味制剂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药物制剂中苦味掩盖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飞千  刘臻  潘卫三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15):1171-1174
药物具有较好的口感是提高患者服药顺应性的重要参数。为了使终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应该将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通常是苦味)作为处方设计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现综述近年来有关文献资料中掩盖药物苦味的各种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掩味机制,从而为掩味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苦味药物口服制剂的掩味问题是制剂学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传统的掩味方法主要是添加矫味剂等辅料,但其在应用中存在很大局限。本文综述目前固体分散、包衣、包合、微囊化/微球、离子交换等技术应用到药物掩味技术研究之中的进展,这些技术克服了传统掩味方法的局限和不足,必将促使药物更为广泛地应用。但是这些新出现的掩味技术在标准化、产业化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此外,国内口服制剂掩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明显落后于国外,要加快研发步伐。  相似文献   

17.
赵昌军  高新贞 《齐鲁药事》2009,28(12):741-744
目的为掩盖药物苦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近年来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分类、整理,归纳。结果和结论近年来涌现出许多掩盖药物苦味的新技术,如流化床技术、熔融制粒技术等;这些技术可有效掩盖药物的苦味,增加患者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服药时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