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华  赵敏芳  孙涛  黄纯炽 《广东医学》2007,28(2):288-290
目的 观察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采用局部脾栓塞术(PSE)治疗后,对患者脾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影响,以及观察PSE治疗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疗效.方法 对脾动脉栓塞治疗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4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测定脾动脉、脾静脉血流速度和门静脉血流量,观察外周血常规变化.结果 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术后患者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升高,外周血液红细胞由(3.6±1.4)×1012/L升至(4.20±1.8)×1012/L,白细胞从(2.0±0.35)×109/L升至(4.5±1.4)×109/L,血小板从(40±1.6)×109/L升至(120.6±13.4)×109/L.PSE治疗后1,4周,患者脾动脉血流速度、脾静脉血流速度、门静脉血流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采用PSE治疗后,可以提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数量;降低患者脾动脉、脾静脉血流速度以及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小范围、分次、双介入栓塞治疗肝癌并脾功能亢进,探讨其栓塞面积与疗效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39例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肝动脉栓塞的同时,给予脾动脉小范围(30%~40%)的栓塞。4周可重复进行,观察外周血白细胞的改变。结果39例中有29例做2次栓塞,10例大脾者做3次栓塞。术前血白细胞平均值2.7×109/L,血小板平均值55.7×109/L,术后血白细胞平均值9.8×109/L,血小板平均值110.0~150.0×109/L,均有显著提高,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范围(30%~40%)、分次脾动脉栓塞与既往部分(70%~80%)脾动脉栓塞同样有效,而且经济、安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临床效果。方法: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68例,观察组33例为同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对照组35例为单纯行TACE术,观察术前术后血象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28例(84.8%)治疗4周后白细胞>4×109/L,血小板计数升高>80×109/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0例行第2次双栓塞治疗。对照组介入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呈下降趋势,其后又有上升趋势,术前为(51.4±12.45)×109/L,术后第7天下降到(42.25±10.34)×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发热、腹痛、腹水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同时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细胞减少,提高免疫力,缓解门脉高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评价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对门静脉、脾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采用Seld inger技术对2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用高压消毒明胶海绵颗粒行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所有病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1年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门静脉(PV)、脾静脉(SV)的血管内径、血流最大速度(Vm ax)和流量参数。术前、术后2周和1年均检查血常规。结果:28例术前、PSE术后2周、1年WBC分别为(4.78±1.34)×109/L、(4.34±1.23)×109/L、(2.78±0.87)×109/L,PLT分别为(105.5±31.4)×109/L、(130.5±42.2)×109/L、(32.1±10.2)×109/L,术后2周、1年WBC和PLT较术前均明显增加(P<0.01)。PSE术后1个月、1年患者门静脉与脾静脉的内径及脾静脉血流明显减少,对门静脉血流无影响。结论:部分脾栓塞术对治疗肝硬化脾亢有明显疗效,且能明显降低门、脾静脉压力,长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与部分性脾栓塞(PSE)联合应用对肝癌患者脾功能亢进的治疗价值。方法:对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18例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并PSE治疗,PSE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超选择性对脾动脉主干远端的分支进行栓塞。随访观察PSE术后反应及外周血象、CT、内镜所见,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18例行PSE28例次,栓塞范围40%~70%。术后2周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5),末次栓塞6个月后白细胞维持在正常值12例,血小板维持在正常值15例。术后内镜所见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明显减轻,患者食欲及体能有不同程度改善。28例次行PSE后均出现发热,27例次出现左上腹痛,4例次呃逆,2例次少量胸腔积液,均经保守治疗消失。结论:PSE能有效改善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外周血象,增强体能和免疫力,预防上消化道出血,与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应用,能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与部分性脾栓塞(PSE)联合应用对肝癌患者脾功能亢进的治疗价值.方法对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18例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并PSE治疗,PSE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超选择性对脾动脉主干远端的分支进行栓塞.随访观察PSE术后反应及外周血象、CT、内镜所见,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18例行PSE 28例次,栓塞范围40%~70%.术后2周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5),末次栓塞6个月后白细胞维持在正常值12例,血小板维持在正常值15例.术后内镜所见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明显减轻,患者食欲及体能有不同程度改善.28例次行PSE后均出现发热,27例次出现左上腹痛,4例次呃逆,2例次少量胸腔积液,均经保守治疗消失.结论PSE能有效改善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外周血象,增强体能和免疫力,预防上消化道出血,与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应用,能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张永山  潘光明 《吉林医学》2011,32(28):5922-5923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肝癌伴脾亢患者64例,按抽签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研究组行TACE同时行PSE。选择置管于脾脏中、下级,栓塞面积控制在40%~70%。对照组单纯为患者行TACE。观察患者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肿瘤缩小等情况和术后反应,判断治疗效果。结果:TACE联合PSE治疗肝癌合并脾亢可明显改善患者外周血象,术后48 h、1周、2周及4周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较栓塞前明显提高,肝脏肿瘤及脾脏亦明显缩小。对照组术后各项化验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时行部分性脾栓塞术,安全可靠,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象,提高机体免疫力,为肝癌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55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超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栓塞量50%~70%。术后1周、2周和1个月复查血常规、肝功能,术后1个月进行CT复查。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栓塞术后1周、2周和1个月化验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明显高于栓塞前,红细胞、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术后1个月白细胞(5.32±1.48)×109/L,血小板(105.68±18.18)×109/L;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在术后1周显著升高,术后2周和1个月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所有患者无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与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联合治疗对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血象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32例,采用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治疗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双介入术后24h、1周、4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栓塞前明显升高(P<0.01),术前与术后比较患者的TBIL、ALT及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介入治疗是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并观察其并发症.方法:以明胶海绵颗粒为栓塞剂,对43例肝硬化脾亢患者行脾栓塞治疗,术前以及术后检测外周血细胞数,超声测定脾脏厚经、脾静脉内经和门静脉内经.结果:PSE术后1周患者周围血白细胞、血小板数明显升高;PSE术后1月患者脾脏厚经、脾静脉内经、门静脉内经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结论: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采用PSE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数量;缩小脾脏,降低脾静脉及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